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利用好丰富的诗词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领悟并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逐渐建立起学生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基于此,本文以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古代诗词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在学生爱国情怀培养上的意义,然后就当前高中语文古代诗词教学爱国情怀渗透的不足进行了重点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爱国情怀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诗词教学;爱国情怀;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标多本的新课标改革不仅融入了更多的古代诗词选篇,同时以更全面的布局以及与时代和社会发展更相适应的教育理念让诗词教学的教育功能变得更加饱满,作用发挥得更加彻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明确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为造就更适应时代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培养、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爱国情怀是我国语文课程永恒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任何年代,进行关于爱国情怀语文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对学生爱国情怀培养的意义
(一)学生爱国情怀培养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教学目标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教育,爱国情怀的价值导向从一开始就没有缺位,无论古今,不分中外。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历程来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以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核心定位以及关于爱国情怀教学的渗透的研究关注一直都未曾褪去和消散。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新课改稳步推进下,对于高中诗词的选篇取舍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但即便是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版分立的格局,每一个版本都把学生爱国精神培养作为核心教学目标来对待。
(二)语文诗词在学生爱国情怀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是人类文明极其耀眼的存在之一。在强调和倡导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當下,我们就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例,中国古体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在我国古代也是极为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认识古体诗词的魅力本身就是在树立文化自豪感。与此同时,我国古代诗词中有丰富的爱国情怀作品,在当前高中语文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中都各有选择,其中共同篇章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离骚》《蜀道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高》等。
二、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爱国情怀渗透上的不足与原因探讨
(一)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爱国情怀渗透的不足
根据笔者高中语文从教多年的经历和经验来看,主要的爱国情怀教学不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对于爱国情怀渗透的教学认识不足。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爱国情怀渗透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缺乏融入爱国情怀的教学意识,与此同时,虽然部分教师有这种教学意识和内容安排,但是知识点多且教学时间短,诗词教学的爱国情怀渗透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于古诗词教学讲解,过于重视高考的考点,而对于诗词的教育功能只是在中心思想的讲述上一笔带过。
第二,高中阶段学生对于语文诗词的教学目标认识存在盲区。一方面体现在对于语文诗词爱国情怀教学目标的信息获取不足,教师没有意识就教学目标进行较多的课堂讲解,而高中阶段学生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都已基本成熟,但是教育对象信息获取不足,上传什么,下就学什么,导致教学目标的无法实现。另一方面,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意识到爱国情怀等的重要作用,也希望能够把爱国情怀融入语文学习中,但是应试教育环境下,只会带来身心俱疲的学习结果。
(二)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爱国情怀渗透不足的原因探究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教育环境以及教师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论述:
第一,应试教育环境是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爱国情怀渗透难的根源所在。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自身的内因问题,殊不知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更是最大的内因所在,包括教师、学生乃至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学管理都受到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应试教育环境的形成一方面是商品经济时代功利主义对教育的不良影响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困乏造成的。具体到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影响,师生即便都意识到了民族精神、审美、爱国情怀、民族创造力等语文诗词教育功能及其重要性,也只能够望洋兴叹,徒自伤悲。而单从学生和教师角度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学校教学安排,教师更注重高考考什么,而对于爱国情怀等精神文化性质的软指标则更为忽视,学生作为信息的获取者以及语文诗词的学习者,本身处在一个弱者的地位,只能成为教师诗词教学的跟班者,大环境的跟班者。
第二,教师能力不足是造成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爱国情怀渗透难的主要原因。我们上面提到应试教育是根源,而姑且不论大环境的改变根源在于经济建设问题即教育资源的扩展和普及问题,但从教育改革这一点来说,教师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次的诗词爱国情怀渗透教学则是主要工作,滴水石穿,积土成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此,我们还是要强调教师的作用,深挖教师能力特别是教学方法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我们有这么好的国家环境,费尽几代人努力完善而成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因此提高教师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发挥诗词的优势作用,以提高爱国情怀教学的有效性。
三、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爱国情怀渗透的优化对策
(一)积极革新观念,重视诗词爱国情怀教学,提高对于诗词教学以及爱国情怀教学目标的认知程度
第一,从学校教育这个最小的环境单元考虑,教师作为教与学的主体,教师观念革新是提高爱国情怀渗透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对此,一方面改组高考考题内容,增加关于爱国情怀主题的考题设置,以应对应试大环境,缓解高考体制对于学校教学安排、教师教学内容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本着对学生未来更负责任的态度提高对诗词爱国情怀的重视程度。
第二,从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组合环境来说,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知到诗词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结合家庭教育、社会舆论以及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爱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观。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语文诗词教学,意蕴深厚,不仅具有爱国情怀的教育功能,对此,在有针对性的诗词爱国情怀教学目标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爱国情怀的主题,运用情境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多样的诗词任务布置等形式开展主课堂的教学,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诗词魅力以及人物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作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此外,在其他语文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渗透爱国情怀教育,发挥语文教育功能连带性的特点,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参考文献
[1]梁凤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
[2]田晓丽.语文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分析[J].才智,2017(13).
[3]王瑞.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6(2).
[4]张馨.新课程下如何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内蒙古教育,2014(18).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诗词教学;爱国情怀;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标多本的新课标改革不仅融入了更多的古代诗词选篇,同时以更全面的布局以及与时代和社会发展更相适应的教育理念让诗词教学的教育功能变得更加饱满,作用发挥得更加彻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明确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为造就更适应时代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培养、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爱国情怀是我国语文课程永恒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任何年代,进行关于爱国情怀语文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对学生爱国情怀培养的意义
(一)学生爱国情怀培养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教学目标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教育,爱国情怀的价值导向从一开始就没有缺位,无论古今,不分中外。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历程来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以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核心定位以及关于爱国情怀教学的渗透的研究关注一直都未曾褪去和消散。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新课改稳步推进下,对于高中诗词的选篇取舍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但即便是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版分立的格局,每一个版本都把学生爱国精神培养作为核心教学目标来对待。
(二)语文诗词在学生爱国情怀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是人类文明极其耀眼的存在之一。在强调和倡导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當下,我们就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例,中国古体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在我国古代也是极为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认识古体诗词的魅力本身就是在树立文化自豪感。与此同时,我国古代诗词中有丰富的爱国情怀作品,在当前高中语文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中都各有选择,其中共同篇章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离骚》《蜀道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高》等。
二、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爱国情怀渗透上的不足与原因探讨
(一)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爱国情怀渗透的不足
根据笔者高中语文从教多年的经历和经验来看,主要的爱国情怀教学不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对于爱国情怀渗透的教学认识不足。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爱国情怀渗透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缺乏融入爱国情怀的教学意识,与此同时,虽然部分教师有这种教学意识和内容安排,但是知识点多且教学时间短,诗词教学的爱国情怀渗透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于古诗词教学讲解,过于重视高考的考点,而对于诗词的教育功能只是在中心思想的讲述上一笔带过。
第二,高中阶段学生对于语文诗词的教学目标认识存在盲区。一方面体现在对于语文诗词爱国情怀教学目标的信息获取不足,教师没有意识就教学目标进行较多的课堂讲解,而高中阶段学生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都已基本成熟,但是教育对象信息获取不足,上传什么,下就学什么,导致教学目标的无法实现。另一方面,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意识到爱国情怀等的重要作用,也希望能够把爱国情怀融入语文学习中,但是应试教育环境下,只会带来身心俱疲的学习结果。
(二)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爱国情怀渗透不足的原因探究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教育环境以及教师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论述:
第一,应试教育环境是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爱国情怀渗透难的根源所在。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自身的内因问题,殊不知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更是最大的内因所在,包括教师、学生乃至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学管理都受到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应试教育环境的形成一方面是商品经济时代功利主义对教育的不良影响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困乏造成的。具体到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影响,师生即便都意识到了民族精神、审美、爱国情怀、民族创造力等语文诗词教育功能及其重要性,也只能够望洋兴叹,徒自伤悲。而单从学生和教师角度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学校教学安排,教师更注重高考考什么,而对于爱国情怀等精神文化性质的软指标则更为忽视,学生作为信息的获取者以及语文诗词的学习者,本身处在一个弱者的地位,只能成为教师诗词教学的跟班者,大环境的跟班者。
第二,教师能力不足是造成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爱国情怀渗透难的主要原因。我们上面提到应试教育是根源,而姑且不论大环境的改变根源在于经济建设问题即教育资源的扩展和普及问题,但从教育改革这一点来说,教师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次的诗词爱国情怀渗透教学则是主要工作,滴水石穿,积土成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此,我们还是要强调教师的作用,深挖教师能力特别是教学方法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我们有这么好的国家环境,费尽几代人努力完善而成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因此提高教师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发挥诗词的优势作用,以提高爱国情怀教学的有效性。
三、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爱国情怀渗透的优化对策
(一)积极革新观念,重视诗词爱国情怀教学,提高对于诗词教学以及爱国情怀教学目标的认知程度
第一,从学校教育这个最小的环境单元考虑,教师作为教与学的主体,教师观念革新是提高爱国情怀渗透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对此,一方面改组高考考题内容,增加关于爱国情怀主题的考题设置,以应对应试大环境,缓解高考体制对于学校教学安排、教师教学内容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本着对学生未来更负责任的态度提高对诗词爱国情怀的重视程度。
第二,从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组合环境来说,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知到诗词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结合家庭教育、社会舆论以及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爱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观。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语文诗词教学,意蕴深厚,不仅具有爱国情怀的教育功能,对此,在有针对性的诗词爱国情怀教学目标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爱国情怀的主题,运用情境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多样的诗词任务布置等形式开展主课堂的教学,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诗词魅力以及人物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作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此外,在其他语文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渗透爱国情怀教育,发挥语文教育功能连带性的特点,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参考文献
[1]梁凤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
[2]田晓丽.语文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分析[J].才智,2017(13).
[3]王瑞.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6(2).
[4]张馨.新课程下如何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内蒙古教育,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