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藏医学中的疾病产生机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藏医学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她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方法,在人类医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藏医学中把人体内的物质按其生理功能分为隆、赤巴、培根三因和七精、三秽三大物质,又按其功能分为“作害物”和“受害物”。其中三因物质根据自身属性为人体的动能、热能和湿能。在不断的调节中维护着生命活动。在这过程中,一旦受到外界干扰,它的功能就会发生偏盛、偏衰或紊乱,继而影响七精和三秽,使人体机能发生改变,因此七精三秽是疾病侵犯的对象,由于这种原因,通常把三因物质称为作害物,七精三秽成为受害物。平常作害物与受害物他们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对抗的关系。在疾病状态下三因物质便成为各种疾病产生的内因,而把时节、鬼魅、饮食、起居等作为引起疾病的外缘的依据。
  【关键词】内因 外缘 过盛 虚损 紊乱
  【中图分类号】B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055-01
  一、病因
  (一)远因
  藏医学中认为诸病皆源于“无明”,所谓“无明”就是不知晓世间的因果关系和万物无常等真谛,产生贪欲等烦恼之心而引发疾病。故“无明”是产生无数疾病的共同病因。由此产生贪、嗔、痴三毒。其中“贪”即为人性中漂浮不定的贪欲之心,与三因中具有动能的隆属性相一致,从而导致隆偏盛;“嗔”为怒,即将人体内血流加快使人体发热,与人体中具有热能的赤巴属性相一致,引起赤巴偏盛;“痴”特性为“重、钝”,与人体内具有“重、稳”的培根属性相一致,引起培根偏盛,从而使人的机体紊乱产生诸多疾病。而三毒就是“无明”的表现形式及最终结果,可以使人体内存在的正常情况下的隆、赤巴、培根受到影响,从而使三因成为直接致病的病邪,称三邪。
  (二)近因
  隆、赤巴、培根因为其本身属性依存于人体内,无病变情况下是维护生命活动的基础。而人体一受到外界影响,就会使三因发生变化,使其成为潜在的致病内因。
  隆本质属风,由于本身轻、动特性而遍布全身。其发生变化时就会如风吹一样将热症更热,寒症更寒。
  赤巴本质属火,具有向上升腾的功能,从而是人体发热,是一切热病产生的根源。
  培根本质属土、水,由于其重、凉等特性,具有下沉功能,是一切寒病产生的根源。
  由于三因本身存在于人体内,而平常的饮食、起居等与三因属性相一致时就会使三因发生变化,产生疾病。因此在《四部医典》中指出,人虽在享受安乐,但由于无明之故,产生三毒,从而三因紊乱引起一切疾病。这一切就如影子一般,自始至终伴随自己。所以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起居,预防疾病发生。
  二、外缘
  任何疾病都是由内因和外缘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而外缘是通过起源、蓄积、诱发三个方面而表现出来的。
  (一)起源
  疾病就是由于周围的变化而产生的,藏医学中认为时节、五官、起居等三方面发生过大、过小、相反等情况就会使人体机能改变,从而引起疾病。
  (二)蓄积
  疾病会在不知不觉中因为饮食起居等外缘慢慢蓄积起来。因为隆的特性,春季的气候或平时摄入过多性质粗糙的食物就会使隆蓄积;因为赤巴的特性,夏季的气候或者平时摄入过多辛锐性质的食物就会使赤巴蓄积;因为培根的特性,冬季的气候或平时摄入过多沉重而油腻性质的食物就会使培根蓄积。
  (三)诱发
  疾病的诱发主要有六种因素,即时节、鬼魅、饮食、起居、误诊、前世孽宿报应。而任何一种与三因属性相一致的饮食起居,都将会诱发致病的三邪。
  三、疾病产生的机理
  (一)发病的途径
  因为时节、鬼魅、饮食、起居等四种外缘使三因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其他两个也会发生紊乱,从而引起疾病伤害人体。
  隆根据自身属性,依存于七精三秽中的骨骼当中,特别是消化部位是隆的主要依存部位;赤巴根据自身属性,依存于七精三秽中的血液和汗液中,特别是未消化与消化部位是赤巴主要依存部位;培根根据自身属性,依存于七精三秽中的剩余七个当中,特别是未消化部位是培根的主要依存部位。因为三因、七精、三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隆、赤巴、培根发生紊乱就会伤害身体的元气,使秽物也受到损害。
  其中皮肤是隆和赤巴共同依存的部位,精华是培根和赤巴共同依存的部位,关节是培根和隆共同依存的部位。
  (二)疾病特征
  疾病主要有过盛、虚损、紊乱等过程而表现出来的。
  人体如果发生病变就会自动排斥与疾病性质相一致的饮食、起居。与此同时就会对疾病性质不一致的饮食起居产生依赖。
  隆发生变化后就对粗糙、轻浮等性质的食物产生排斥,过盛时就会对具有腻,味酸、甜性质的食物产生依赖;赤巴发生变化后就对辛锐等性质的食物产生排斥,过盛时就会对凉性产生依赖,虚损时就会对酸性物质产生依赖;培根发生变化时就会对沉重性质的食物产生排斥,过盛时就会对味苦、粗糙的物质产生依赖,虚损时会对腻、甜性质的物质产生依赖。
  体内的胃火决定了人体的过盛与虚损。胃火发生变化随之影响身体内的元气,而人体内的污物也是由于疾病和元气的变化而变化的。
  总之一切疾病都是因为隆、赤巴、培根发生变化后其三者的二十个特性使人的机体发生过盛、虚损、紊乱等病理现象。
  根据以上所述,疾病的分类就是为了在诊疗过程中避免出现误诊才会将其分类、归纳。
  藏医病机学就是让其学习者和实践者了解病变原因、病变机理,掌握疾病分类,为疾病诊断打好基础。让人们从根本上了解疾病,明白为什么会产生疾病,疾病又是怎样产生的,从而从自身开始做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宇妥·云丹贡布:四部医典[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年.
  [2]劉燕华等编:藏医药领域杰出人物临床实践方法汇集[M],科学出版社,2013年.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教育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名班主任既要向学生传输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和提高其道德素养水平。在学生学习中要不断帮助他们发展道德素养素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认知。本文主要对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进行了策略探析,并提出相关经验所谈,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建立,具有必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运用有利于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探究性的学习效果:将"探究"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举办历史活动,实现探究式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课下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模式;运用  【中图分
【摘 要】物理作为技工教育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后续相关课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验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组成技工院校物理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在全面系统性的教育体制改革建设下,技工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基本操作技能,实现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体系。本文就技工院校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以当前技工院校在
【摘要】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人们对汽车维修的要求也逐渐提升。职业院校作为输送汽车维修人才的主要阵地,其需要充分结合市场需求,以市场导向为目的,对汽车维修教学进行创新,从而制定出与当前市场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为汽车维修领域输送合格的人才。因此,本文详细探讨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汽车维修教学创新发展的具体对策,详细报道如下。  【关键词】以市场为导向 汽车维修教学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U47
采用复数响应法,研究日本大阪上町逆断层地表地震响应.根据谐波震动分析和阪神地震实测地震波非线性动力计算,得到深部断层影响下的地震响应分布规律及频率特性.研究表明:深部断层对地震响应产生影响,使地表出现地震响应“增强带”及“干扰带”.
小学数学是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该阶段的数学学习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数学水平。为了使学生能够一直良好的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在小学时期应当注意提高数学教学教学水平,引导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眼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时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眼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采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的重症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分析。结果基本痊愈2例(6.3%),
【摘要】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人们对国学教育也给予了更高的重视。新课标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国学教育取得的成效。但是从以往的教学来看,小学语文国学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现阶段,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国学教育 问题  【中图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检查结合关节外微创技术对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分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42例(52膝),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