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看图说话教学浅议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henzhuo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大纲规定:低段教学要打好听说基础。可见上好说话课,加强语言训练是题中之义,而看图说话是听说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意、理解图意,达到认识事物、发展思维,学会说话的目的。如何看图说话,笔者认为“态度自然、讲普通话、声音响亮、表达清楚”应该作为常规训练的四个支撑点。它包括观察、理解、表达三个心理过程。而观察是开端,理解是核心,表达是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下面笔者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注重观察力的指导
  观察是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客观事物。它是思维品质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看图说话的开端,更是关键。指导学生看图,首先就要解决好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的问题,笔者的做法是:
  1、引导学生全面,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发展思维的条理性。观察按对象的不同可以是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等等。如第四册看图说话《愉快的春游》:先出示投影,然后指导学生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说说公园里春天的景色怎么样,同学们是怎么活动的。这里突出的是一个“序”字。
  2、引导学生精细的观察图画——发展思维的准确性。如第一册看图说话《秋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农民伯伯在收割金黄的稻谷,并结合自己对秋天的了解,分析到图中描绘的是秋天收获的景象。这里突出的是一个“细”字。
  3、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所熟知的生活常识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旦触及极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成为再认知的起点。如看图说话《长颈鹿请客》中,我先让学生们分别谈谈自己对小猫、小白兔、山羊、公鸡的印象。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猫爱吃鱼”、“小白兔最爱吃萝卜”、“山羊喜欢吃青菜”、“公鸡喜欢吃小虫子”等等。这样,长颈鹿应该请客人吃什么,学生只要在原认知的基础上略作推理就很清楚了。这里突出的是一个“联”。
  4、指导学生在事物联系中进行观察,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发展思维的逻辑性。如第四册看图说话《玻璃打破以后》中有四幅图:一只足球、一扇打破的玻璃、一只竖起大拇指的手、一叠壹圆钞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经过分析,得出:踢球-踢破玻璃-承认错误陪钱-受到称赞。因此,这四幅图看似毫不相干,实际上是由事情发展的经过联系起来的。在这里,教师让学生能够尽快地捕捉到这种“联系”,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双向共同努力的支点。这里突出的是一个“思”字。
  二、注重想象力的指导
  想象力就是思维力,看图学说话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所说的想象力与前述的“联”、“思”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前者是具象的,这里更多的是侧重于理性的,着眼在一般意义的想象力培养,也就是说笔者在这一节所指的想象力在时空上有更高的量极。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不仅要尽量避免可问可不问的问题,而且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为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提供广阔的“蓝天碧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有关“问”的教学设计的。
  1、主题式提问。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问“图上主要画了什么?”或“谁干什么”、“谁怎么样”,这样学生一开始就能紧扣“什么”、“怎么样”来回答。训练了口头表达的主题意识。日积月累,学生一开口讲话,就能抓住对象有的放矢,为以后想象品质的发展在具备分散性的同时注入符合情景的目标性,避开想象茫无目标的随意性和散漫性。
  2、细节、背景式设问。这种提问能加深学生对图画主题的理解,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是主题式提问的必要补充。如看图说话《秋收》,学生观察到“稻谷黄了”,可以看出秋天到了。此时教师可以再加一问“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秋天到了?”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树叶黄了”,“棉花白了”。这样就从细节和背景上丰富了说话的内容,激发了思维的广泛性,充实了想象的内容,
  三、说话训练的归宿是一个“说”字
  说话,人人都会,但要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在表情达意上能恰到好处地说话,即使成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学童。正因为这样,看图说话不仅要训练说话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说话的实践中,丰富学生的语汇。通过语言这种外在的形式来固定和存储思维。因此,在看图说话中必须落实“说”的训练。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觉得要抓好下面两件事。
  1、说一句完整话的训练。在上述所谈及的观察的基础上说出画面的主要部分(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句子是否完整是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上要评价的要点,让学生懂得说话完整的重要性,努力在语言训练中建立句子的概念,然后据此扩大,“添枝加叶”,把句子说具体、说详细。
  2、说连贯的几句话的训练。在帮助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辐射观察图意,懂得在众多的画面内容下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这个训练点是让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段话是由几个句子组成的,每句话都必须说清楚,一句一句要连贯。
  在看图说话训练中,观察、理解、表达是一个不小的系统工程,这三个环节是环环扣紧,互相渗透、交错融合、统一进行的,缺了哪一环都不完整,都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也要着意启发学生的思考,兼顾学生的表达。反之亦然。在这里正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教师“要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都动起来”。教学上的面面俱到是不可取的,但在知识链上的顾此失彼同样不提倡。
  当然,任何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都不应该是凝固的,而应该是发展的。也只有这样,小学低段的看图说话教学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走向成熟,我们的素质教育也才能真正地落到小学教学的实处。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范文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一、语文生动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生动的语文教学,首先是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激活语文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实践出发,创设情境,通过预习准备工作、教师独创的情境教学和恰当的查漏补缺三个步骤,达到当堂成诵的目的。  【关键词】 情境教学;实践;背诵    学习古诗文,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俗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可以培养语感,使关键语句的掌握成为一种习惯。这也是提高智商的一种基本途径,背诵会无形中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如提高我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论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应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倡导自主学习,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语文课堂要想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是一种愉悦的体验更是一种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多年来一直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提高古诗文阅读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探讨。  一、导语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
期刊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因为重视文本的感情挖掘,培养学生情感,塑造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性,才能使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发扬光大。  “情者,文之经”。大凡流芳百代、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无一不是词真意切、饱含深情的。而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可以说是一个情感的大千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
期刊
多年来,作文令老师和同学都头疼不已,它是语文教学中“难啃的骨头”。当前,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深入开展。《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门外汉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不可否认的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  一、忽视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  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
期刊
话题作文近几年已成为了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象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其特点有: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相比,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
期刊
多媒体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
期刊
语文教学要让课堂“活”起来,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生本互动——主动探索,成为主流  生本互动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理解是能动的,带有创造性质的。真正的互动,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得、多角度得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文本是语言
期刊
【摘要】 初中新生是由小学毕业生过渡而来,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还没有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能否尽快适应初中教学至关重要。而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由于内容和难度的增加,培养自学能力普遍困难。这也是摆在每一位数学老师面前必须探讨的教改课题之一。本文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以期与同仁共勉。  【关键词】 自学能力;预习题纲;预习交流;针对练习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