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放弃”与“执着追求”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_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农民从小就立志要当作家。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坚持每天写作并反复修改,然后满怀希望地寄往远方的报纸杂志社。可是多年以来,他从来没有只字片语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未收到。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一封退稿信,那是他多年来坚持投稿的一家刊物的一位总编寄来的。总编说:“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这位青年后来成为了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这个材料的解读一定要注意辩证分析。材料中的这位青年农民最终能成为有名的硬笔书法家,归根结底,在于他本身的执着追求。没有他的执着追求,任再出色的人来点拨他也是枉然,所以成功的前提我们必须坚持。在此基础上,目光应该落到灵活变通上了。一个人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理想或达到一个奋斗目标,除了不懈追求、积极进取,不怕苦不怕累,勇于付出辛苦的汗水以外,还要注意拼搏的方式或手段,即“方向”问题。生活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埋头苦干的同时,不要忘了抬头看路。误入歧途、南辕北辙,只会使我们劳而无功或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远。
  放弃有时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李雪松
  有人说,人一定要以惊人的毅力、超人的步伐,按照自己的目标所指的方向前进。也有人说,我们不能总是故步自封,固执己见,要有灵活的头脑,最终方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而我认为,生活在信息交织如网的时代,奋斗在风雨人生的路途中,既要有坚定的信念,也要有灵活变通的头脑。
  诚然,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孔子治学,韦编三绝,终成一代圣人;司马光著书,几十年如一日,终成辉煌巨著《资治通鉴》;陈景润挑战科学极限,稿纸算了几十麻袋,终于摘取“歌德巴赫猜想”的桂冠。但在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选择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有位登山运动员,数年来执着地攀登一座著名的高峰,可每次他攀登到离终点还不到100米的地方就不得不返回。别人都为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再攀登一点高度,那样就可创造世界纪录,荣誉、金钱、地位都会随之而来。而那位运动员却说:“这已经是我目前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固然知道选择放弃会令我失去那些诱人的东西,可我不选择放弃,就会失去生命和重新攀登的机会。对于我,后者显然更重要。”多么灵活的变通,多么明智的选择,他以关键时刻的变通、无悔的选择,保全了最宝贵的生命,挽住了再创造一切奇迹的机会的胳膊。
  有时,一个艰难的放弃,会给我们带来短暂的失落和无言的伤痛,但我们却可以在重新开创的领域里找到更美更好的开始。
  作家冯骥才年轻时曾被选进市篮球队,但年已而立,依然技艺平平,无所进展,于是他转而从事绘画,但奋斗数年后仍然默默无闻。最后他将目光投向写作,终因《义和拳》一书而名声大振,并奠定了他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地位。试想,冯骥才当初若不一次次变通方向,果断选择放弃,其结果或许是体育界多了一个三流运动员,画坛多一位蹩脚的画手,而文坛则少了一位一流的战将。正确的放弃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发现,是对生命的过滤。适时变通,使我们成功地跨越失败;必要放弃,使我们更好地驾驭人生。
  朋友,苦苦地挽留夕阳,是傻子;久久地感伤春光,是蠢人。生命犹如一棵大树,放弃可以帮你剪除那些枯枝败叶,使生命更显勃勃生机。朋友,当你苦苦追寻而不得的时候,你试着选择放弃,尝试变通了吗?
  学生点评
  老师的这篇文章,开头简约而含义丰厚,先亮出两种对立的观点,紧接着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既要有坚定的信念,又要有灵活变通的头脑。接下来,用排比句式,列举了那些有坚定的信念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最后再次强调“选择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紧接着举了一位登山运动员和冯骥才的事例,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这个观点。以规劝的口吻结尾,既照应题目、点明话题,又告诉人们处理问题应持有的态度。材料典型、新颖,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且详略得当,点评到位。适时点题,使文章主旨鲜明、思路清晰。文中重要段落后的抒情性议论语言,画龙点睛,如二、三、五段。语言精练,手法灵活。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长短句的巧妙结合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
  河东河西二十年
  ◎张 辰
  信步走上会稽山的时候,天还没有亮,雾气蒸腾,白云从山巅缓缓流走。回头望去,仪仗军已经看不到了。抚摸着山上的一草一木,我无语,却热泪纵横。
  二十年……
  二十年前,会稽山下。
  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吴国的精锐部队把我仅存的五千轻骑甲士围困在会稽山中。粮道、水源先后被吴军切断,将士们饥渴交迫、困苦不堪。
  那一天,我登上山顶,看着山脚下无边的吴军营垒。通明的灯火令我想起了燎原的大火,我握剑的手,慢慢地松开……
  “大王,您下令吧!只要您一声令下,咱们跟吴军拼了……”我摇了摇手:“伍子胥精通兵法,凭我们的实力,只怕还没有冲出山谷就被他们消灭了。”
  我沉默了一会儿,问中大夫范蠡:“范先生,您怎么看?”
  “和!臣认为下山与吴军奋力一搏固然可以博得誓死不屈的名声,但对越国毫无益处。我们是越国的最后一支精锐部队,如果大王连同所有的将士都被吴军消灭,就等于越国灭亡。如果抛开自己的名声,我们可以‘和’。分析吴越的差距,能看清我们自己。”
  “那我们怎么个和法?”我犹豫着,“况且夫差之父阖闾是被我越国所杀,夫差怎会善罢甘休?”
  “大王放心。如今夫差最宠信的大臣是大宰伯嚭,此人最是贪财好色,如果大王能用珍宝美女贿赂他,凭他的影响,一定可以说服夫差。”
  “再加上当年他从楚国逃到吴国时,臣曾救过他一命,他一直对臣心怀感激。所以臣以为如果派臣前去游说,我相信夫差会答应议和的。”中大夫文种不知何时也站到了我身边。
  “再加上一些条件:越国向吴国称臣,作为吴国的属地,每年向吴国交纳一定的贡品。”
  “然后,我们积蓄力量,努力复国报仇!”
  文种和范蠡一唱一和,使得这个计划变得那样完美无缺。
  我转过身,疾步上前握住文种和范蠡的手,说:“好!为了越国,我会忘记自己的。我们投降,无论吴国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
  文种没有让我失望,吴王夫差答应议和。
  为了取得夫差的信任,我忘记了我曾经是越国的大王,包羞忍耻,为夫差看马驾车,直到我被送回越国。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终于有一天,我指挥着如潮的越军攻入了吴国的都城……
  当年范大夫的话没错,只要有力量,一切事情都可能办到。只有先忘记自己的地位、浮名,才能分析清楚自己的處境,有所放弃,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望着这云雾萦绕、郁郁葱葱的会稽山,我无言,只希望这胜利的消息能祭奠在二十年前那一场战役中阵亡将士的英魂……
  【作者系江苏省滨海中学学生】
  老师点评
  文章旧瓶装新酒,记叙了越王勾践由失败转向成功的历史事件。作者用范蠡、文种的语言化题,说明“灵活变通”才有所得的道理。文章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心理描写细腻、形象。题目把表示“事情变化大”的这个意思的熟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压缩改编为“河东河西二十年”,表达了“在特定的时刻果断放弃也是一种胜利”的内涵。
其他文献
松户是个倒水泥的。除了头发上和鼻子底下,都蒙着一层灰糊糊的水泥,他没有什么显眼的地方。他想把手指伸进鼻孔,抠掉鼻毛上像钢筋混凝土一样硬邦邦的水泥灰,可是混凝土搅拌机每分钟要卸出十立方尺的混凝土,他手上忙着送料,没工夫去抠鼻子。整整十一个钟头过去了,他都没有顾得上去抠一下。他的鼻子已经硬得像石膏一样了。  快到收工时间了,当他用筋疲力尽的双手搬动水泥桶时,忽然里面掉出一个小木盒来。“这是啥?”他觉得
期刊
议论性散文介于议论文和散文之间,既具有议论的本质,又具有散文的形式。议论为本,具有说服力;散文行笔,抒情性强,又带有语言的诗性,二者结合,很好地兼顾了文章的实用性和文学性。作为高中生,这种文体写作出现在考场上,既能以深邃的思想吸引阅卷老师,又能以优美的文笔彰显才华,这是同学们考场写作的不二选择。下面以一篇作文题为例,来分析议论性散文的光彩面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9年3月30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却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从一个侧面或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思路导航  审读此则材料
期刊
“广播里说有人生病了,要找医生,您去吗?”“走,去!”  “8号车厢有·乘客生病,去吗?”“走!”  山西大同82岁的退休医生刘士英,有个“暗身份”:热心乘客刘老太。  在北京南開往福州的G27次高铁上,准备去参加外孙女婚礼的刘士英,被两次列车求救广播“扰了安宁”。  她已82岁了,本来可以“把救人的机会让给别人”,但她没有,而是二话不说,迅速救人。  救人是好事,但如果没救好,可能就是坏事。  
期刊
热点  自2019年12月30日开始报告肺炎疫情以来,相关数据一直是大众追踪的热点。疫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在全国各地对疫情进行防护的同时,一大批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20年的春节无疑是不一样的,也是让全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一个春节。  解读  1.疫情不可小觑,防护时刻放在心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面对气势汹汹的疫情,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加强防护。专
期刊
行行忽到旧河源,城外千家作汉村。  樵采未侵征虏②墓,耕耘犹就破羌屯③。  金汤天险长全设,伏腊④华风亦暗存。  暂驻单车空下泪,有心无力复何言!  注释  ①诗人出使吐蕃,途经旧河源汉人居住的村庄时有感而作。河源军为唐高宗时所置,唐军在此屯垦戍边,有效地防御了吐蕃的侵扰。肃宗时其地被吐蕃占领。②征虏:将军的封号,泛指当年屯田部队的军官。③破羌屯:此处指唐兵营旧址。④伏腊: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
期刊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②,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  ①临洮,今甘肃岷县,秦時长城的起点。②长城战:指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唐军先后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译文  秋凉了,戍边的将士们饮马渡江,水冰凉,寒冷风似刀割。放眼望去,太阳还没西落,只见一片沙漠,
期刊
总有一些动人的场景,让匆促的春运旅程充满了熨帖人心的温度。  近日,新华社发布的微视频《两块表》刷屏朋友圈,登上网络热搜榜。一位列车员母亲,每次离家出发前,6岁的女儿都會在她手腕上画一块“手表”,提醒妈妈按时回家,这成了母女之间特别的约定。  然而,相约容易践约难,由于铁路运输工作的特殊性,妈妈经常无奈地爽约。站台上,女儿一遍遍地叫着“妈妈”,妈妈只能隔着车窗,眼含泪水,随列车远去……许多人纷纷感
期刊
对于风景,大多人都认为那山高水远,那海阔天空,那春暖花开才最值得我们去欣赏,才能触动我们的感情。我不以为然。你们是否注意过那一草一木、一枝一丫?或许,不经意间抬头,你就会发现,风景就在窗外。  暖春刚至,微风丝丝地吹过,沁人心脾。窗外,沉寂了一個寒冬的大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那一片片单薄的小叶子,也精美得让人啧啧赞叹。一片片嫩绿的树
期刊
“娘子,不可寻此短见呐!”项王浑厚的声音响彻整个剧场,却那么的无助、无奈。  我坐在台下,看那兵临城下,项王懊恼,大量的黑集中在他的嘴边,延伸到眼角,那般的不可一世。但现在,他只能用身躯挡住虞姬——他深爱的女人。但身躯在此时是那么渺小,似乎不曾是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战神之躯。  刘邦,还是来了。“大王,城外已是楚歌四起!”项王慌了:“该如何是好?”腰间的佩剑暴露无遗,“娘子——”随着项王的惊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