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三元”的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carm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电工基础》这一门工科教学为例子,结合工科教学思政的渗透性和隐蔽性两大特点,把思政教学思想融合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三元”混编课程团队从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改革课程考核标准和创新“三元式”课堂教学等诸方面着手,进行知识技术和品德培养的双重教学,将学生逐渐培养成为专业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双成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期望.新时代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的要求更高.专业教师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对应职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因高职学校教师本身师资结构老化、年轻教师职业技能短缺等特性,同时因教师个人精力和知识的限制,部分教师难以满足以上的要求.课题组研究分析了高职学校专业教师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研究专业教师分类培养方法,制订分类培养管理体系和考核方案,可以促进专业教师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实力和教学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2021年全国职教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中高本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是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文章针对中高本各层次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层次与岗位需求脱节问题、课程与职业能力发展不兼容、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难落地等问题,以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为逻辑起点,按照岗位群需求出发,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基于职业能力结构理论,构建汽车服务类专业4
将VR虚拟模拟(简称“VR技术”)应用于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VR技术在高职院校发动机拆装实训教学应用中的研究为核心,分三部分对发动机拆装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VR技术在发动机拆装实训教学中的优势进行论述.其次,本文对VR技术在发动机拆装实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设计.最后,本文对VR技术在发动机拆装实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
路桥工程行业在提高我国国民经济上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基建的快速发展,对道路和桥梁高技能人才需求剧增,为满足我国的基建的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对人才培养的发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建设,以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本文就对工程类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构建展开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同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十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1+X“证书制度是新型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对于促进人才创业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省均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程,抓住机遇、攻坚克难,推动”双高计划“,做好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要素改革,本文以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智能汽车传感器检测技术》进行”1+X\"证书制度与课程内容融合研究
学生对投影理论和三视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决定学生能否正确绘制图样以及识读图样的关键.为研究高职学生对投影理论和三视图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机械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其次使用抽样调查法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学情的问卷调查;然后对《机械工程制图》课程的授课万式进行了探索;最后利用CREO三维建模软件设计了一种可用于课堂教学的三视图投影教具.
针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车辆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核心课《车辆系统动力学》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革新教学理念,更新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效果、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课程思政建设,是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而言,其往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个人思辨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欠缺一定的社会经验.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汽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能够促进专业课程创新发展,更能在教学中熏陶学生道德素养、职业素养,为其今后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对课程思政与汽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的融合意义、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开展汽车英语双语教学的策略.
针对高职院校《汽车机械基础》这门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本课程在教学方面的一些改革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工科的重要意义是应对新时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基于未来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培养能够支撑我国产业的创造性卓越工程人才.为了培养车辆工程的学生紧跟目前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本文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当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产教结合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提升当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教学效果的目的 ,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符合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潮流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