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洞府,七里飘香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y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冷肃穆的建筑,保留着近乎完美的纯木结构,颜色沉着,兀自端然。华丽精细的木雕,栩栩如生,仰首观望良久,一凿一钻地雕琢出屋脊,这便是石榴洞,像极了一座庙宇,隐居在耸立于海滨的渐山之中。
  石榴洞,又名七贤庵,坐落于诏安县梅洲乡渐山半山腰,始建于明朝,坐西向东,单檐悬山式,两落一进,两边各有一排厢房。庵前遍种石榴树,每到盛夏时节,石榴花竞相怒放、灼灼如火,石榴洞因此而得名。进入石榴洞府,天井左角一株繁茂苍郁的“七里香”映入眼帘,据传是七贤之人所种植,这株七里香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与石榴洞自成一体,静谧与丰盛。门楼悬挂着朱熹手写木匾“石榴洞”,进屏上悬“高山仰止”,系梅洲某儒士手笔。正堂悬署“朱晦翁”的“读圣贤书”大木匾,平添一份浓郁的书卷饱学之气。左廊墙上镶嵌着陈景肃的《石榴洞赋》石碑全文,极尽诸贤吟诗作赋的盛况,他们尽情赞颂石榴的高贵品质和艳丽的姿态,表达了“俟时红烂兮照乾坤”的抱负。石榴洞的上厅木龛中,奉祀着南宋乡贤陈景肃、翁待举、吴大成等七贤牌匾。石榴洞的四周,绿绕翠环。人坐于石榴洞前,向内仰望,正对着渐山的主峰,仿佛昔日圣贤的精神面貌映日眼帘,渐山脚下也一直流传着七名圣贤民族气节与高尚品德、高风亮节的事迹。
  相传,七贤领袖陈景肃因才学被举荐入朝,后因不满秦桧当权,便辞去官职返回云霄仙人峰石屏书院讲学。宋绍兴二十年(1150),陈景肃迁建石屏书院于诏安县梅洲的渐山,翁待举、吴大成、郑柔、薛京、杨耿、杨士训等名士相随。他们于草堂周边遍植石榴,讲学唱和其中,并作有《宋陈石屏先生同诸贤联吟石榴洞讲学赋》记其事。后秦桧病卒,次年陈景肃被启用回朝,但时局混乱不安,秦桧余党继续把持朝堂陷害忠良,陈景肃并没有因此而郁郁寡欢。宋乾道四年,陈景肃等七贤相率挂冠归里,相聚于石榴洞读书讲学。他们所留下的诗文,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他们嫉恶如仇、清正廉洁的风骨德行,是留给后世子孙的宝贵财富。
  陈景肃著《正宗九纲》,以道为宗,对后代子孙寄以殷切的期望和教悔,后经传颂演化为“六十四字”的家风古训。家风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是古代的治家理念。陈景肃将自己幼学壮行,温容受业的处事理念,将竭心尽名,报国泽民的信念追求,将孝老慈幼,积善疾恶的品行操守,化为陈氏家族的的宗谱,让后世之人能知宗道、重宗谱、纪宗实,立宗祀、敬宗祭、肃宗行,周宗穷、守宗業、修宗文,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的品德,沿着一代又一代的家风风气,传承着儒家的精神和民族的文化。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所谓“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
  陈景肃以清水涤心,用文字取暖,坐于石榴洞内,与其他七贤相聚研讨理学,辩订经籍,注疏诗礼,书写《礼疏》《诗疏》等集,将点滴的感悟融入水墨情怀。以淡薄之明智,宁静之志远,在混乱的时局中,给心灵留白,淡看得失,宠辱不惊,带动崇文尚德的学习风气。
  他们相伴走过朝堂之路,携手传播民族文化,在渐山的暖阳里,打捞日月如梭的华年;共赏一处寒梅,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章;共鉴一轮圆月,在古色生香的石榴洞前,等待那朵石榴花的绽放;共揽一抹青翠画卷,相伴爬过傲立的渐山,山一程,水一程,不同的风景,赋满平仄之韵。
  “梅月舒诗卷,振风鼓素琴。石屏春夜钓,小艇再造吟。”这是陈景肃的诗句。善诗习文的七贤都是著名的学者,但保存下来的书稿极少,物在,人所依附其上的心血和精力,也随之保留。这些仅存的诗文瑰宝,被历代所传颂,他们的文化精神和高风亮节的品德,赋予了石榴洞特殊的含义。历经数百年的七贤文化,随着年年开花如雪洒枝头的七里香,而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其他文献
近段,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漳州市楹联学会号召会员运用楹联艺术形式为战胜疫情鼓劲,与全国人民一起并肩作战、共渡时艰。  三镇刮寒流,朝野高歌伸正气;九区明壮志,炎黄戮力逐瘟神。  ——黄钟麟撰  武汉加油,封城共克时艰,白衣天使荣光显;中华聚力,抗疫同纾国难,赤子襟期信念增。  ——叶清源撰  神山合璧斩猖獗;圣手齐心诛疫魔
期刊
在确诊病例逼近70000例的时候,也正是总体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的阶段。天天宅在家里,总是心系国事,心系全国及本地的疫情。  住宅小区内的氛围显得有些空旷寂寞,尽管每家每户偶尔传出的炒菜锅铲刮过铁锅的声音,特能传达人间烟火的气息。有的人影偶尔走出来,倒垃圾、临时外出、拿快递,犹如高清监控视频中的人影,清晰可数。  小区树下小空地,常是停满了车辆,这些天也都是自觉地腾出空位,或因是很多老家在县城、农村的
期刊
2019年1月2日,新华社现场云播放漳州市档案馆自编自导自演的以档案平凡岗位的坚守奉献和昂扬向上的青春热情为元素组合成《奔跑吧!漳州档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迎新年快闪》,半小时点击量超50万,人民日报人民号、今日头条、抖音、凤凰网大风号等近20家媒体平台同一天播发,引爆网络,火遍漳州朋友圈,创下了新华社现场云浏览量周榜第一名,“漳州档案”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2018年6月7日,在漳州市档案
期刊
一  在以往的岁月里,我一直为长泰这个十几万人口,山区农业小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天荒涌现两名空军飞行员而感到十分了不起。一位是坂里公社汤东和,另一位是城关公社张两曲。如果说宇航员是用蓝宝石镶嵌成的,那么空军飞行员起码是用黄金打造的,让人高山仰止。  汤陈缘何长富贵?  只因有子破天荒!  时代高速电磁列车和谐2001号穿越过时光隧道,驶进21世纪新时空,长泰枋洋镇徐家、坂里乡蔡家各有少年郎在厦航
期刊
毫无疑问,年夜饭是我们中国家庭最隆重、最丰盛的一顿饭。这顿饭是团圆饭,家里所有的成员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一起吃饭。三代或者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男女老少都挤在一张大桌上,欢欢喜喜开始吃饭。这样的时候,每个大家庭都展现出不同的风貌,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家风。  记忆中,我家年夜饭的气氛总是特別热闹。我的家人性格都属于外向型,喜欢高谈阔论,而且嗓门都大,吃年夜饭的时候,小屋里的欢声笑语好像永远都停不下来,气氛非
期刊
南靖县丰田镇溪口村,是一个古朴美丽的村庄,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至今较完好保存着始建于清朝时期,有着飞檐翘角,红瓦坡顶的青砖木结构府第式大厝。这是三堂四进六横式建筑的闽南乡村古建筑群,占地约一万平方米,房间总数近二百间,错落有致,迂回衔接,犹如迷宫,工艺精湛,煞是美丽壮观。  然而,让人流连忘返感叹的不只是它恢宏的建筑群,而是在民居墙上字迹鲜红、清晰可辨的红军标语,历经87个春夏秋冬烈日、雷雨、风霜
期刊
一切生命皆是水成就的鲜活精灵。海滨邹鲁漳州也是属水的。古往今来,水既是漳州的灵魂和生命,又是漳州的眼眸和心灵。  虽然漳州的水不及濒临长江、太湖的水城苏州的水文化丰富而深刻,也比不上山东聊城水在城中、城在水中、城湖相依的独特水城风貌,但漳州的水记得乡愁、弘扬精神、爱憎分明、天赋灵性。  年复一年,九龙江、漳江、鹿溪、龙津溪、东溪等主要河流,延绵七百余公里的黄金海岸线,还有无数纵横交错的溪流水巷,孜
期刊
赵家堡  我看不见一个没落的皇族的没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间隔四百多年  它迎客的姿态仍然有点趾高气昂  高大的城墙,城门冷漠  倒是那几个热情得过头的乡村导游  一边招揽生意,一边兜售土鸡蛋  她们矫枉过正的普通话里乡音浓厚  像所有的皇族后裔一样  赵家堡构筑了难为情的自尊  以及复辟之心被时间磨灭的叹息  我只是一个游客,从东门走到西门  从北门走到南门  一个忙着用篾片编织鸡笼的老人  
期刊
海风裹着咸味一阵阵地吹拂,正是菊花笑绽,茱萸飘香的九月天。一俟九月,让人怀想这个农历时节惟一的大节——重阳节。有山有海的漳州,重阳节似乎要比国内多地更有浓郁的节日味道。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农历九月,早已是秋风萧瑟,秋霜浓重,然而漳州的秋天却染着金黄色的色彩,带着丰收的欣喜朝我们走来。秋风送爽,秋实盈野,秋花吐芳,在这怡人的秋景图中,过重阳节着实能撩拨漳州人抒情言志的绪念。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笔者
期刊
南国的深秋还是那么的清朗,湛蓝的天幕仿佛一块温润的碧玉,海浪、沙滩、古庙、故垒、碑林一次次唤醒我内心对童年的温暖回忆,今日秋风送爽,花果飘香,我又一次走进了梅岭这块神奇的海滨沃土。  梅岭半岛位于诏安县城东南十三公里处,濒临诏安湾,历史上就是我国海上丝绸路古港和海防重镇,风光旖旎,历史古迹众多,南门村尤为显著。车抵达关帝庙,果老山郁郁苍苍,怪石嶙峋,群峰耸翠,关帝庙隐于山下,坐东朝西,面朝大海。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