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脾性腺融合二例报告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脾性腺融合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临床上较易误诊.部分表现为睾丸肿大患者常因考虑为睾丸肿瘤而接受不必要的睾丸切除术.我们收治2例,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经肾上盏入路行PCN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印10月行经肾上盏入路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42例。其中鹿角形结石10例,肾盂结石22例,肾上盏结石7例,下盏多发结石3例;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4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2例;结石长径2.0~6.5cm,平均3.4cm。B超引导下选取肾上盏穿刺,穿刺点选在第10或11肋间,建立经皮肾通道(16--26F)。
目的 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1(STA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肾移植后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基因表达和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肾移植后尿路上皮肿瘤患者16例(实验组)和普通人尿路上皮肿瘤患者35例(对照组).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移行细胞癌.选取2组各2对肿瘤标本,用人全基因组寡核昔酸微阵列芯片筛查其基因表达谱差异;再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组尿路上皮肿瘤STAT1和
目前,针对患者LUTS有许多评估系统,其中排尿日记作为一种非客观数据来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已被广泛应用。
期刊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膀胱炎(X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XC患者3例.男1例,女2例.年龄37(39,24,50)岁.3例均有反复发作的膀胱刺激征,2例有下腹部疼痛.查体仅1例发现下腹部肿块.2例尿瘤细胞学检查未见瘤细胞,另1例未查.B超、CT示位于膀胱顶部的占位性病变.CT示肿瘤内可见坏死及不均匀强化影像.术前诊断:膀胱肿瘤2例,脐尿管肿瘤1例.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脐尿管癌根治术.
为促进我国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规范腔镜技术的培训,由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培训中心、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办的第32期腔内泌尿外科研修班于2011年6月1日至30日开班,该研修班是国家级继教项目,参加此项目可获国家级I类学分8分。本着“重操作、重实践”的办学原则精心安排培训课程,培训内容涵盖经尿道电切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腹腔镜、膀胱镜等手术的理论教学、手术观摩、专题
期刊
2004—2008年内腔镜下注射右糖树酯/透明质酸共聚物(Deflux)门诊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VUR)21例,输尿管30侧,其中单侧12例(重肾2例),双侧9例。反流程度:Ⅰ度3侧,Ⅱ度8侧,Ⅲ度13侧,Ⅳ度6侧。平均年龄5(O.5~14.9)岁。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初步经验.方法 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完成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0例.男9例,女1例.取下腹正中3~4 cm切口,置入QuadPort(2例)或自制开口器(2环1套法,8例)建立单孔腹腔镜手术通道,术中采用常规和预弯腹腔镜器械.手术步骤包括双侧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开放构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结果 10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或传统腹腔镜
患者,男,50岁.因无痛性终末肉眼血尿6 d于2008年10月15日入院.查体:耻骨上区轻压痛.尿红细胞(+++),蛋白(+).B超检查示膀胱右侧壁占位.CT检查示膀胱右侧壁6.0 cm×7.0 cm×7.5 cm肿块,肿块突入膀胱腔,怀疑膀胱癌;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输尿管及肾脏未见积水。
期刊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囊肿疾病,新生儿发病率为1/500~1/1000.ADPKD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出现在30~50岁,包括高血压、血尿、腰肋区疼痛、腹部包块、肾功能损害等.除肾囊肿进展外,常伴有其他器官的肾外表现:如肝、精囊、胰腺等囊肿,颅内动脉瘤、主动脉根扩张和动脉瘤、二尖瓣脱垂、腹壁疝等。
期刊
本研究通过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将结石完全取出与术后自行排石2种不同方式,探讨术后结石碎片白行排出的方法是否可行。60例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组1术中将结石完全取出,组2术中将结石完全击碎,术后自行排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