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洋悲歌》看土生华人的婚恋与文化

来源 :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恋文化能够体现一个族群家庭生活的核心价值,在土生华人社会这种杂糅的文化环境中,面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不同的土生华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化认同。
  土生华人,指的是英国殖民时期,在新加坡、马六甲及槟榔屿(统称为海峡殖民地)出生的华人,即父亲为中国血统,母亲为当地血统。土生华人这些混血儿之间也互相嫁娶,生儿育女,逐渐形成了一个土生的华侨群体。在南洋出生的第三代华人身上已没有多少土著血统,而“由于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其文化难免有当地的色彩”。归侨作家王啸平的《南洋悲歌》正是描写土生华人在南洋生活与抗争的一部小说。
  土生华人家庭的文化环境
  《南洋悲歌》中,郑福兴的一家三代,用一个家族的个案为我们展示了土生华人所处的多元种族的文化环境。郑福兴的父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大半輩子都生活在中国,遵守传统的礼仪与风俗,穿长衫、留辫子,宗族观念浓厚,直到晚年因妻子去世无人照料,迫不得已才被儿子接到南洋暂居。
  作为第二代的郑福兴,青年时代漂洋过海,做工颇得老板的赏识,于是与老板家的女儿结了婚。郑福兴保留着唐山人勤奋俭省的习惯,但衣着做了些适宜当的变动,上身仍穿着中式套头汗衫,下身却配上了西装裤,妻子阿咪则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她时常嚼着红艳艳的槟榔,衣着上她很爱当地马来妇女的打扮一一上身是没有领的白纱褂子,短腰间,下身则是孔雀展翅似的大花纱龙。
  郑福兴与阿咪育有三个子女:大女儿已出嫁,儿子乔治郑、小女儿郑莉英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就是我们所讨论的土生华人。乔治郑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在他的眼中,只有白种人是最高贵的,他受洋教育,以讲英语为荣,讲中国话时也故意装着洋腔,并给自己取名为“乔治郑”。女儿郑莉英在爷爷的坚持下就读于华校,在家里却有点“鹤立鸡群”,和谁都谈不来。当这十里洋场样样都讲究“洋”和“新”时,她却梳起了古香古色的长辫,颇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古典美。
  土生华人的多元文化认同
  在《南洋悲歌》中,大女儿接受了父母的媒妁之言,远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商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家庭妇女,结婚才五年,就已经生了四胎,喂奶,烧饭,洗衣,伺候丈夫,完全是劳碌命。“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和马来社会都是父权社会,女性并非与男性享有一样的家庭角色和地位。……妻子在家中听命于夫、媳妇侍候公婆”。因此,大女儿的这种选择既符合马来人婚姻中对女性的期待,也与中华文化中的父母之命不谋而合。可以想见,大女儿从小就被教育成要顺从,要听丈夫的话,她的命运不仅属于自己,更是属于整个家族。她接受了家庭主妇的身份,并安于围着自己的小家奋斗,成了当地万千居民的一份子,祖国对她来说,已经十分遥远。
  儿子乔治郑则把婚姻当成满足自身物欲的途径与手段,完全抛弃了中华文化,与之彻底划清界限,欲漂白自身而彻底西化。他对待情感的态度十分随意,时常带着各种混血女郎到处游荡,生活混乱。而当家族生意陷入危机时,他因担心无法再继续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企图通过与本市经营英美货的大买办家女儿的联姻,来获取更多的利益。乔治郑与他要结婚的对象,根本没有感情基础,而他却还十分殷勤地联系对方,希望早日促成婚事,对他而言,感情并不需要出自真心,只要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就够了。这种可笑的行事方式,足见他在殖民文化影响下被物欲所禁锢之深。
  小女儿郑莉英表面上自命为“新女性”,在自由中追随自己的爱人,但缺乏对中华文化的真正理解,于是总是游荡在南洋与祖国之间,成了苦闷的“彷徨者”。她抱持的是自由恋爱的主张。她所喜欢的是与自己一起读巴金、参与救亡队演出,聆听从祖国来的文化人教诲的小学同学方浩瑞,是他带郑莉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祖国对于土生土长的莉英来说,十分神奇,又十分亲切,为了祖国的抗日运动她日夜宣传筹款。但这个从未回过祖国的侨生毕竟是幼稚的,当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结束了,她不再面对着情绪激动的广大观众演唱松花江上这样的歌曲时,祖国对她来说又慢慢变得很遥远、很朦胧,渐渐的甚至一丝痕迹也不剩,只有一片空白了。她不曾见过祖国的面目,也未曾踏上过祖国的土地,甚至当浩瑞问她有没有勇气回国时,她也是以“事情在我还做不到之前,我绝不挂在嘴上空谈”这样模棱两可的言论回答浩瑞,把这个问题搪塞过去了。莉英多次在“南洋”与“祖国”之间摇摆不定,始终无法鼓起勇气同方浩瑞一起回国,总想在“南洋”与“祖国”之间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中间地带,然而这种想法是十分幼稚的,于是她变成了一个无所适从的“彷徨者”。
  (作者供职于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早年间三亚崖城人都知道,三亚有个“大妹洲”,知道烧石灰盖瓦房的石灰石,是从“大妹洲”运过来的。后来从“西岛女民兵”的故事,又知道“大妹洲”就是西岛。西岛为什么叫“大妹洲”呢?有人脑洞大开,说是因为“女民兵”。   其实,西岛原本叫“玳瑁洲”,更具体一点是“大玳瑁洲”“西玳瑁洲”,后来也叫过“大洲”“西洲”。   状似玳瑁,还是盛产玳瑁?据明代正德《琼台志》载:“大、小玳瑁洲。大洲在州东南临川场海中
期刊
说起路,你会想到什么,城市印记?地标建筑?但在吃货的眼里,一条路也可以是一个美食坐标。在海口,老街小巷里,或许就藏着一间老店,飘着诱人的香味,也留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蕾记忆。跟着路名探寻美食,在海口的生活可以十分惬意。   新华南路   老街用味蕾标记一座城。熙熙攘攘的新华南路,曾经是老海口的市中心。在这里生活的居民老蔡是地道的“老海口”,不想做饭的中午,到这条路上的肥婆兰鸡饭店,点上一份白斩鸡、一
期刊
编者按:2020年4月1日,收到《内蒙古教育》雜志社孙志毅主编的微信,他告诉我,他今年元旦后退休了。他说以后在全国的总编、社长会议上见不到大家了,他嘱咐我“天涯若比邻,以后不要断了联系啊”。随即,他发来自己的《我的阅读史》,阅读,这正是我至今十分在意的一个话题,看来也是他心念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是2018年8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教育报刊社社长、主编会议上认识孙主编的。之后,加了微信,常去他
期刊
海子在中国诗坛具有传奇色彩,不仅是因为他开创了“麦田”风格这样极具现代诗歌审美独特性的意象,更加由于他年仅25岁就选择卧轨自杀,在其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抹传奇色彩。20世纪80年代,海子构建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王国”,在当时所盛行的朦胧诗派基础上进行了一种新诗潮的引导,并且获得了众多读者的追捧,从现今中国诗壇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海子称作是一位“天才诗人”并不为过。   在海子的诗歌当中,流淌
期刊
文昌市铺前镇七星岭上有一座斗柄塔,它在人们的认识中总带有几分朦胧且神秘的色彩。斗柄塔建在木兰港边的七星岭上,古时木栏港称为“石栏港”,因石生出海洋中成栏屏障海水而得名,也因海流湍急且.多暗礁险滩而被称为“鬼叫门”(后因船家惧石而好木,万历年间开始改称“木栏港”)。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很多腐烂木头而叫木兰港。   《海南日报》一篇介绍斗柄塔的文章说:“斗柄塔是明代尚书王弘诲(海南定安人)告老还乡后以航标
期刊
2020年4月29日,作者来到海南省史志馆时,整个场馆正沐浴在明媚的正午阳光下。别具匠心的波浪形屋顶折射出柔和的光晕,远看似海浪翻涌又似旗帜飘扬,既反映了海南自然风光,又蕴含着海南坚持革命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深远寓意。   今年是海南解放70周年,4月26日,位于海口市國兴大道72号的海南省史志馆正式开馆。这座集收藏、保管、展示、研究、开发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史志馆,于2013年4月开工建
期刊
作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全程。而作为一个新海南人,1992年就来到这个热岛上,虽然错过了刚建省风云激荡的那段岁月略有遗憾,但通过阅读史料,与许多当年的风云人物接触访谈,自己仿佛也补上了那堂课。再说,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的海南,重现了一种1988年“10万人才下海南”的势头,作为亲历者,我也得以回溯当年状况;还由于自身“观海者”的习性,虽无弄潮儿的壮怀激烈、发奋有为
期刊
松霖大哥在泰斗界属于稍微资深一辈的,只是在泰斗尚未流行的年代,他也只能委身于诗人画家之列,做些文字丹青以及诲人不倦的工作。到近年此间流行泰斗挂名之风,他便当仁不让荣膺其一了。   近年来该泰斗热衷于做两件事:一是喝草原白,二是玩金石。草原白是他忠心不二始终不渝此心可鉴的选择,无论是四大名酒或者八大名酒十六大名酒,在他眼里都不可与草原白相提并论,真应了那句话,只好此一口。   关于金石之镂——刻章而
期刊
新乡市博物馆前身为平原省博物馆,藏品颇丰,书画尤甚。其中有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行书作品两幅,萧散平淡,为晚年之作,今与大家共同品鉴。   董其昌生平及其书法艺术   董其昌(1555-1637),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华亭人(今上海松江),万历十六年进士,曾仕翰林院编修、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世称“董香光”,“董华亭”,因谥号“文敏”,又称“董文敏”,是明代后期杰出的书法家和绘画家,有《容
期刊
乡愁乡情与友情、亲情、爱情同为人类普泛而又真挚的情感,可谓是天性。古往今来,那些表达乡愁乡情的文学艺术作品真不知有多少。而在这其中,著名台湾诗人余光中以一首致使包括作者在内的众多漂泊天涯的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乡愁》而标新立异。按照作者不同的年龄段,以一个个新颖的意象作比,将作者对于家国故乡的思念逐渐深化,达到了以其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艺术性及一定的情感指向,而成为里程碑式作品的创作初衷。   小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