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历来都是学校学科教学的永恒主题和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要求教师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机的德育渗透。与其他相关的学科一样,美术学科里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适时适宜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美术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关键是要找准德育渗透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教师所讲述的道理不能是空泛的说教,而要做到有情感地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笔者认为在美术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德美并重
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如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对本画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坚持画鸡蛋,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地利用网络,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美术教材中展示了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的一个小局部,学生却很想了解这一长卷的全部。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在这里学生就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在欣赏外国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
三、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例如通过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构思、布局、色彩,介绍了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指导学生讨论: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还有哪些勤奋成才的故事感动着你?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既充满了竞争又愉快合作的氛围。课堂上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要过分放任,也不过分严肃,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勤奋的思想。激励知识创新,升华教学思想。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讲述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
课堂上通过讲解摄影的特点、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相机,摄取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学生们俨然像报社的记者,用自己的摄影作品,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服装的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在介绍油画艺术时,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通过介绍我国历史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及建筑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它经流数千年的历史领域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奔流向前,这是世界绘画史上很少见的。在表现风格上,除了西方绘画有相同的一面,还具有与西方绘画迥然有别的许多民族特色。为此,使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之林中独树一帜。此外,中国的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如陶器、青铜器、宫殿、寺庙、园林建筑等,无不闪烁着我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此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自豪感。
总之,美术课的德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几乎随着美术课的整个过程出现。美术课在作为德育手段方面,有其他学科没有的优势。美术的特征是艺术形象,它不是通过理论的说教与灌输,而是通过具体的、有情趣、生动的形象反映出来的,所以生动、形象、有趣味、潜移默化,是在美术课中进行德育的特点。我希望在美术课中加强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自觉地在美术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注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他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我们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让学生更加健康成长!
一、更新观念,德美并重
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如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对本画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坚持画鸡蛋,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地利用网络,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美术教材中展示了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的一个小局部,学生却很想了解这一长卷的全部。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在这里学生就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在欣赏外国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
三、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例如通过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构思、布局、色彩,介绍了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指导学生讨论: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还有哪些勤奋成才的故事感动着你?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既充满了竞争又愉快合作的氛围。课堂上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要过分放任,也不过分严肃,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勤奋的思想。激励知识创新,升华教学思想。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讲述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
课堂上通过讲解摄影的特点、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相机,摄取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学生们俨然像报社的记者,用自己的摄影作品,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服装的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在介绍油画艺术时,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通过介绍我国历史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及建筑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它经流数千年的历史领域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奔流向前,这是世界绘画史上很少见的。在表现风格上,除了西方绘画有相同的一面,还具有与西方绘画迥然有别的许多民族特色。为此,使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之林中独树一帜。此外,中国的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如陶器、青铜器、宫殿、寺庙、园林建筑等,无不闪烁着我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此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自豪感。
总之,美术课的德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几乎随着美术课的整个过程出现。美术课在作为德育手段方面,有其他学科没有的优势。美术的特征是艺术形象,它不是通过理论的说教与灌输,而是通过具体的、有情趣、生动的形象反映出来的,所以生动、形象、有趣味、潜移默化,是在美术课中进行德育的特点。我希望在美术课中加强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自觉地在美术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注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他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我们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让学生更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