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时期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和自控能力一般都较差,也可以说他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约束和自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为所欲为,没有什么顾忌。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幼儿自控能力水平。
【关键词】幼儿、自控能力、水平幼儿自控即有意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机能。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观点,自控能力的产生首先表现为一种社会活动,两个人或人际间的心理机能,即人们交往中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然后才逐渐内化为个人内部的心理机能,即对自我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这是由于不同人、不同环境对幼儿提出的教育要求不同,因而幼儿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行为反应定型。家庭各个成员对幼儿教育要求不一致,或缺乏一贯性往往是形成幼儿任性、执拗的根源。事实上成人对幼儿每一次任性行为的屈从,都是对幼儿这种消极意志行为的一次实际强化。所以,只有采取明智的家庭教养方式才能防止和克服幼儿的消极的意志行为表现。
幼儿自控能力的产生幼儿在1岁多的时候,成人就会吩咐他做这做那,或不准他做这做那。这些吩咐或指令通常十分简短、明确,也不做任何解释,因为学步儿言语理解能力较差,较为复杂的语言指示就理解不了或不容易记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接受别人影响的能力也逐步增强。幼儿不仅能听从成人的教导,而且能以别人的行为为榜样,模仿别人的行为。幼儿不仅接受别人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别人的行为。
幼儿学会说话,就会用语言向成人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向成人要这要那,并学会说"不",用拒绝的方式影响别人的行为。而年龄较大的学前儿童越来越善于用语言、手势和表情等传达自身的信息,影响别人的行为。幼儿与别人相互交往中这种互相影响或互相控制的方式逐步内化,从而形成和发展了幼儿的自控能力。比如看到别人好玩的玩具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忍不住去抢,也不管拿别人的东西对不对;看到好吃的东西时,明知吃东西以前要洗手,可他仍不去洗,抓住好吃的就往嘴里填。那么怎样来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控力呢?
影响幼儿自控能力水平的因素影响幼儿自控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动机和紧张水平。动机是指幼儿为完成成人指定的任务要求的愿望或内部动力;紧张水平是指幼儿为完成任务克服外界的干扰付出努力的程度。显然,动机越强,个体自制力的作用程度就越高,表现出的自控水平也就越高;而外界干扰幼儿的诱惑力越大,幼儿要维持自控行为的紧张水平也就越高。因而自控行为能否发生和持续取决于动机所影响的个体自制力的作用程度和克制所引起的紧张水平之间两种力量的较量结果。如自制力大于紧张水平,自控行为就能够发生和持续,反之则不能。
总之,动机和紧张水平是影响幼儿实现自控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紧张水平和动机水平以改善幼儿的自控行为表现。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进一步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强认识作用,可提高动机水平;形成习惯可降低紧张水平。幼儿的3岁危机期或自我确认阶段,经常发生任性、不听话的现象,但如果家长能及时注意到孩子心理上日益增长的自主性要求,在教育方面就不会发生特殊的困难,但如果处理不当,这些非理性的意志表现在幼儿中会进一步加剧而成为幼儿较为稳定的消极意志品质。观察表明,幼儿的任性和淘气往往因人因场合而异。
提高幼儿自控能力水平的策略1.从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着手。从小培养孩子按时睡觉和起床,定时定量饮食,不挑食、偏食,飯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等卫生习惯。随着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逐渐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美好传统和社会道德规范,使孩子知道在集体中要遵守纪律和规则,不准随便侵犯别人的利益,更不准干社会不允许的事。当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时,家长应严肃地告诉他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要给他讲明道理,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对,不能这样做让他知道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不是属于自己的,自己的东西也一样不属于别人。
帮助孩子学会评价自己的行为。家长可从孩子熟知的人和事中选择一些好的和不好的材料,编成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赞扬美好的人和事,批评错误的人和丑陋的事,引导孩子对照检查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家长还可以在事前提醒一下孩子,如妈妈提醒孩子饭前要洗手,你可以说:"宝宝一定知道饭前先做什么。"你为了制止孩子在地上乱爬不讲卫生,可以模仿着孩子的动作说:"宝宝爬得真好,多像只小笨熊啊!"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的动作很难看而不再去爬。让孩子逐步学会根据相应的准则评价自己的行为,他的自我约束力、自控力就会慢慢地形成了。有时孩子的自控力差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好分散、不持久、易移动,家长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发展幼儿的言语对行为的调节功能。幼儿2岁末到3岁基本上掌握了本民族的口头语言,并出现了皮亚杰所称的"自我中心言语"。按维果茨基的见解,这种特有的言语现象是幼儿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过渡形态,这种伴随着幼儿的行动、大声说出的言语对行动起着一种调节作用。成人要鼓励幼儿用"私人言语"说出将要做什么和怎样做,也就是在行动前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从而对行为起一种制约作用;在行动中用说出的言语帮助思考,监控行动的结果并计划下一步的行动。这样,能促使"自我中心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从而实现对行为的自我内部调节。
在整个学前阶段,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每一次活动中,都要通过演示、讲述、解释、指示等方法向幼儿提示行动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最合理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坚持达到既定的目标。
【关键词】幼儿、自控能力、水平幼儿自控即有意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机能。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观点,自控能力的产生首先表现为一种社会活动,两个人或人际间的心理机能,即人们交往中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然后才逐渐内化为个人内部的心理机能,即对自我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这是由于不同人、不同环境对幼儿提出的教育要求不同,因而幼儿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行为反应定型。家庭各个成员对幼儿教育要求不一致,或缺乏一贯性往往是形成幼儿任性、执拗的根源。事实上成人对幼儿每一次任性行为的屈从,都是对幼儿这种消极意志行为的一次实际强化。所以,只有采取明智的家庭教养方式才能防止和克服幼儿的消极的意志行为表现。
幼儿自控能力的产生幼儿在1岁多的时候,成人就会吩咐他做这做那,或不准他做这做那。这些吩咐或指令通常十分简短、明确,也不做任何解释,因为学步儿言语理解能力较差,较为复杂的语言指示就理解不了或不容易记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接受别人影响的能力也逐步增强。幼儿不仅能听从成人的教导,而且能以别人的行为为榜样,模仿别人的行为。幼儿不仅接受别人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别人的行为。
幼儿学会说话,就会用语言向成人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向成人要这要那,并学会说"不",用拒绝的方式影响别人的行为。而年龄较大的学前儿童越来越善于用语言、手势和表情等传达自身的信息,影响别人的行为。幼儿与别人相互交往中这种互相影响或互相控制的方式逐步内化,从而形成和发展了幼儿的自控能力。比如看到别人好玩的玩具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忍不住去抢,也不管拿别人的东西对不对;看到好吃的东西时,明知吃东西以前要洗手,可他仍不去洗,抓住好吃的就往嘴里填。那么怎样来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控力呢?
影响幼儿自控能力水平的因素影响幼儿自控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动机和紧张水平。动机是指幼儿为完成成人指定的任务要求的愿望或内部动力;紧张水平是指幼儿为完成任务克服外界的干扰付出努力的程度。显然,动机越强,个体自制力的作用程度就越高,表现出的自控水平也就越高;而外界干扰幼儿的诱惑力越大,幼儿要维持自控行为的紧张水平也就越高。因而自控行为能否发生和持续取决于动机所影响的个体自制力的作用程度和克制所引起的紧张水平之间两种力量的较量结果。如自制力大于紧张水平,自控行为就能够发生和持续,反之则不能。
总之,动机和紧张水平是影响幼儿实现自控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紧张水平和动机水平以改善幼儿的自控行为表现。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进一步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强认识作用,可提高动机水平;形成习惯可降低紧张水平。幼儿的3岁危机期或自我确认阶段,经常发生任性、不听话的现象,但如果家长能及时注意到孩子心理上日益增长的自主性要求,在教育方面就不会发生特殊的困难,但如果处理不当,这些非理性的意志表现在幼儿中会进一步加剧而成为幼儿较为稳定的消极意志品质。观察表明,幼儿的任性和淘气往往因人因场合而异。
提高幼儿自控能力水平的策略1.从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着手。从小培养孩子按时睡觉和起床,定时定量饮食,不挑食、偏食,飯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等卫生习惯。随着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逐渐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美好传统和社会道德规范,使孩子知道在集体中要遵守纪律和规则,不准随便侵犯别人的利益,更不准干社会不允许的事。当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时,家长应严肃地告诉他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要给他讲明道理,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对,不能这样做让他知道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不是属于自己的,自己的东西也一样不属于别人。
帮助孩子学会评价自己的行为。家长可从孩子熟知的人和事中选择一些好的和不好的材料,编成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赞扬美好的人和事,批评错误的人和丑陋的事,引导孩子对照检查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家长还可以在事前提醒一下孩子,如妈妈提醒孩子饭前要洗手,你可以说:"宝宝一定知道饭前先做什么。"你为了制止孩子在地上乱爬不讲卫生,可以模仿着孩子的动作说:"宝宝爬得真好,多像只小笨熊啊!"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的动作很难看而不再去爬。让孩子逐步学会根据相应的准则评价自己的行为,他的自我约束力、自控力就会慢慢地形成了。有时孩子的自控力差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好分散、不持久、易移动,家长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发展幼儿的言语对行为的调节功能。幼儿2岁末到3岁基本上掌握了本民族的口头语言,并出现了皮亚杰所称的"自我中心言语"。按维果茨基的见解,这种特有的言语现象是幼儿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过渡形态,这种伴随着幼儿的行动、大声说出的言语对行动起着一种调节作用。成人要鼓励幼儿用"私人言语"说出将要做什么和怎样做,也就是在行动前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从而对行为起一种制约作用;在行动中用说出的言语帮助思考,监控行动的结果并计划下一步的行动。这样,能促使"自我中心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从而实现对行为的自我内部调节。
在整个学前阶段,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每一次活动中,都要通过演示、讲述、解释、指示等方法向幼儿提示行动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最合理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坚持达到既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