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活化技术提升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的应用

来源 :烧结球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烧结生产控制方式存在的严重滞后和取样代表性差的问题,本文采用无损、全断面的瞬发伽马中子活化分析(PGNAA)技术实时在线检测烧结混合料的元素成分,由于其不受物料粒度以及环境粉尘、蒸汽等因素的影响,烧结厂应用该技术分析仪指导生产之后,碱度稳定率提升了3.98%,一级品率提升了4.64%,解决了传统烧结配料控制的弊端.最后,为了使其更好的应用于生产,对该技术分析仪在使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其他文献
针对热溶型PVA作为黏结剂制备铁矿冷固结球团时,增加了热溶流程,加大了经济成本等问题,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冷溶型PVA黏结剂在不同条件下对生球团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水分用量、黏结剂用量、成型压力、保压时间的增加,钛铁矿生球团落下强度和抗压强度也随之发生变化,过长的保压时间将造成球团脱模困难.综合考虑,在黏结剂用量为0.6%、水分用量为8%、成型压力为8 MPa、保压时间为10 s的条件下,生球团的性能达到最优值,即落下强度为5.6次/(0.5 mm),抗压强度为28.1 N/P,干燥后抗压强
绵竹市广济镇位于绵竹市西部,北依龙门山脉,在5· 12特大地震中人员伤亡、房屋损毁惨重.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和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的灾后重建公共建筑群集中位于镇区中心的4个地块内,包括文化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卫生院、小学校、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民生设施.
期刊
论文记述了王建国工作室开展城市和建筑设计实践的感悟和体会,主要包括建筑学基本学理守正中的技术、艺术与工艺的融合创新;考虑包容性和试错探寻、坚持以“应然”的理想高度去做“实然”的设计;以及在明晰建筑与自然场地环境“一体二面”的相关性建构基础上的建筑设计.论文客观分析了教授工作室从事设计实践的优势和局限,提出优秀建筑人才培养和团队平台需要在洞察力、想象力、关联力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有着敏锐而综合的把握.
针对一种粒度较粗的含锰铁精矿用于生产球团时存在生球质量差和成品球强度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磨矿试验和造球实验,研究了含锰铁精矿粒度对膨润土配比的影响,并对最佳磨矿条件下的含锰铁精矿球团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 表明:含锰铁精矿的细度对于生球质量影响较小,对于降低膨润土配比的效果不明显,球团预热和焙烧所需温度均高于普通磁铁精矿;在球磨机细磨10 min,膨润土配比为2.0%的条件下可制备出合格生球;在预热温度为1020℃,预热时间为20 min,焙烧温度为1280 ℃,焙烧时间为25 min的条件下,成品球团抗
针对目前使用的圆筒冷却技术无法有效回收利用转底炉球团显热的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基于气固换热原理的竖式冷却技术,在转底炉锅炉出口烟气、6%含氧量烟气以及N23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作用下,对其冷却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转底炉锅炉出口烟气、6%含氧量烟气均不适用于冷却金属化球团,而采用N2能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与圆筒冷却相比,N2冷却能使球团金属化率提升13%,且环境友好,无冷却蒸汽外排现象,同时,每年可为转底炉节省气体燃料约20%.
目前广泛采用升温SCR法来脱除烧结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器内烟气速度、氨氮摩尔比以及温度场的分布决定了系统的脱硝效率,其流场分布是否合理是难点.本文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导流板布置、喷氨系统和热风补风炉对脱硝系统流场分布的影响,同时结合工程项目运行情况,与模拟工况进行了流速对比分析,证明了仿真分析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该脱硝系统第一层催化剂上游烟气流速偏差为9.2%,氨氮摩尔比偏差为6.5%,温度偏差为9.5℃,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含锌尘泥是钢铁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固废,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综合利用,本文分别模拟回转窑工艺、转底炉工艺和Oxycup(R)工艺对某钢铁企业含锌尘泥进行火法分离研究.结果 表明,3种工艺均可以有效实现含锌尘泥中的锌铁分离.回转窑工艺得到的焙烧矿经过磁选分离,可得到铁品位高达86.31%,铁回收率为90.37%,含锌量为0.09%的磁选精矿;转底炉工艺可得到铁品位为56.71%,金属化率96.13%,含Zn量为0.07%的焙烧产品;Oxycup(R)工艺可得含铁量为94.25%的金属铁粒.
本文从柳钢360 m2烧结生产入手,针对烧结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设备问题,提出基于提质降耗的烧结工艺优化改造方案,涵盖混配料、布料、点火、成品整粒等多道工艺流程,通过“多点分段式”加水改造、低负压点火改造、铺底料分级布料改造、单辊夹层漏斗优化改型等措施,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烧结生产成本,稳步提升了烧结矿的产、质量.
1 同窗影响rn张利:虽然这个问题有点“跑题”,但我们无法拒绝这种诱惑.您与王建国院士不仅曾经是同班同学,而且曾经是同宿舍的室友.这实在是当代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段美好的“插曲”.您认为这个“插曲”仅是现象上的巧合,还是有其实质上的必然性?再追问一下,能否请您谈一下从今天回看,在同窗时代,王建国院士给予了您、以及您给予了王院士怎样的相互影响?
期刊
1 思想与作品的关系rn张利:您的作品跨度很大,不仅涵盖不同的尺度,也跨越多样的领域.虽然从单个作品看,也许会让少数持传统建筑师角色观点的人难得其究竟,但当把您的作品放在一起看时,我们可以清晰地阅读出一个丰满完整的思想结构.因此,在您看来,建筑是先有思想,后有作品,还是反过来?它会随着时代的快速变化而改变么?rn王建国:可能是因为我在同年龄段的建筑学子中较早介入了城市设计的领域,并逐渐形成了城市(或者更广义的城乡环境)和建筑历时性串接建构和同时性并联互动的设计思维方式,加之多年来在城市设计领域取得了一些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