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早期他克莫司的药动学特征及干扰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zhong12m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他克莫司(Tac)的药动学特征及其结果的干扰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间56例成人肝移植受者的全血样本100份,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法检测其血Tac浓度,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的相关性.另外收集50例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15d内)的血液样本,也用两种方法检测血Tac浓度,同时记录移植后时间、红细胞压积及临床检验结果,分析肝移植后早期Tac的药动学特征及其结果的干扰因素.结果 肝移植后1个月内两种方法测定的药物浓度结果间的相关系数为0.5312,1个月后相关系数为0.6875.血Tac浓度<10μg/L时,ELISA法测定的结果与LC/MS/MS法测定的结果间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4508,P>0.05);血Tac浓度≥10 μg/L时,与LC/MS/MS法测定的结果相比较,ELISA法测定的结果偏高(P<0.05).30%的肝移植早期受者的Tac药动学曲线呈平台型,以药物体内滞留时间(MRT)延长、浓度谷值(Cmin)升高为特征,此类受者采用ELISA法测定的Tac浓度与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相关性较差,其Cmin和AUC分别较用LC/MS/MS法测定的结果升高19.4%和20.1%.Cmin的交叉反应性与肝功能恢复延迟有关;药物MRT延长与总胆红素升高、低红细胞压积相关.结论 肝移植后早期他可莫司的药动学表现多样而复杂,检测方法及机体恢复状况均可以影响浓度谷值的测定结果,测定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比单纯测定浓度谷值对临床药物剂量的调整更具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2011中国器官移植峰会暨器官移植医师高级研修班于2011年11月18—23日在杭州良渚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移植界及相关领域的300余名医学专家、教授应邀参加本次大会。
期刊
目的 总结小肠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治疗经验.方法 1994年至2009年间完成15例小肠移植,分为3个阶段:1994-1995年为第1阶段(3例),2003-2006年为第2阶段(7例),2007年以后为第3阶段(5例).第1阶段术后未进行CMV感染的预防;第2阶段通过肠镜、病理检查和血清学检查(CMV IgM、CMV pp65和CMV DNA)进行CMV感染的诊断,术后静脉注射更昔
患者为男性,43岁,乙型肝炎病史20年,因间断呕血、黑便1周入院,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分级为Child B级,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27分,采取常规止血、补液、抑制胃酸分泌等处理后症状基本控制,3周后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手术顺利.术后8 h撤离呼吸机,按常规行抗感染、抗病毒、预防排斥反应等处理,受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术后24 h,受者的神志清楚,但精神差,血钠为132
期刊
近年来,器官移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寻找最佳器官保存液是目前移植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氟碳化合物(PFC)作为一种良好的人工氧载体已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期则在移植器官保存方面崭露头角,现综述如下。
期刊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多能祖细胞,最早从骨髓中分离得到。由于MSC具有独特的多谱系分化特性和天然的免疫抑制与调节功能,以及强大的组织修复能力,并参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建立,因此,MSC是当前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热点。本文现就MSC的体内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实体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论述如下。一、MSC的体内免疫调节作用MSC具有低免疫原性。体外实验显示,MSC能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树突状细
期刊
目的 总结小肠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 将1994年至2009年6月间15例小肠移植患者分为3个阶段,1994-1995年的3例患者为第1阶段,2003-2006年的7例患者为第2阶段,2007年以后的5例患者为第3阶段.第1和第2阶段患者围手术期真菌感染的预防方案采用静脉注射氟康唑,IFI的治疗以静脉注射氟康唑为主,在病情危重时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患者接受32次再次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均采用附加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其中11例采用了股静脉-颈内静脉转流术.肝动脉的重建采用供肝动脉通过供者髂动脉间置搭桥与受者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24例次,采用供肝动脉与受者肝固有动脉行端端吻合8例次.胆道的重建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28例次,采用胆道端端吻合4例
二、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注意事项美国阿拉巴马大学(Alabama University)肾内科Curtis教授认为:在肾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常存在如何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困境.当药物剂量不足时,可能导致急或慢性排斥反应;而剂量过高则易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如机会性感染等;此外,不同患者间的合理剂量存在个体差异,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期刊
心脏移植延长了终末期心脏疾病患者的生命,根据心肺移植国际大会的记录,在约27000例心脏移植中,受者1年存活率为85%,3年存活率为75%,10年存活率超过了50%.尽管心脏移植受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得到了的提高,但影响受者存活的因素仍较多,这些因素不仅包括心脏功能及其他躯体状况的恢复,还包括情绪、社会角色功能以及工作能力的恢复.本文就心脏移植受者的心理问题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作如下综述。
期刊
由于心脏死亡捐献(DCD)器官较脑死亡捐献(DBD)器官的热缺血时间更长,组织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也较严重,这就增加了不可逆的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PNF)和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的发生.因此,对DCD器官进行科学的评估和保存,选择质量较好的供肾,缩短供肾的热缺血时间,从而减轻组织缺氧和炎症反应等不利因素,是减少PNF和DGF,增加移植物活力及受者存活率的有效手段.现就此作如下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