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9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筛选具有可持续性、适合南方稻田的水旱复种轮作种植模式,以"冬闲-早稻-晚稻"模式连作为对照处理A,设计了4种稻田水旱复种轮作模式(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绿肥-早稻-晚稻(B),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稻-晚稻→油菜-花生-晚稻(C),绿肥-早稻-晚稻→油菜-花生-晚稻→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D),油菜-花生-晚稻→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蔬菜-花生‖玉米-晚稻(E))。通过2014—2016年连续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作物产量,主要是晚稻产量,以及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旱复种轮作模式更具有产量优势,晚稻产量均高于冬闲连作模式;与冬闲连作对照相比,其他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同时更加有利于固定有机碳;稻田水旱复种轮作模式是一种增产、改善土壤肥力的种植模式;处理C和处理E表现较好。
其他文献
<正>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史学界从不同角度研究英国贵族的学术成果层出不穷,且不乏真知灼见。如R·P·艾贝尔的《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的贵族和军职》、R·阿希和A
在岩溶山区采用示踪法证实了锄耕会引起耕作侵蚀。实验结果表明:岩溶山区单次耕作土壤的最大位移距离为1m左右;土壤平均位移距离0.2053~0.2982m,土壤位移量为42.364~61.534kg
以NAPA软件为平台,以某散货船为例,通过对一般构件、肘板、开口的表格化建模方法、图形输出方法和剖面特性输出方法的研究,将三维设计概念引入到船舶结构设计中,进一步阐述了
学习型社区建设 ,实质上是社区功能的开发 ,具有培养现代素质的社区居民、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促进社区文明 ,增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居民闲暇生活的质量等功能。
以2003至2008年我国沪、深A股市场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会计指标研究法,在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并购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得到并购公司综合业绩得分的基础上,对其并购前后
华中村治研究积累了一批颇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方法和视野。它以理解乡村秩序如何维系、展望乡村社会如何发展为主要任务,以乡村治理为核心搭建了研究平台,并
<正>个人简介绿地集团京津事业部营销总监操盘项目:绿地康桥老街、绿地南桥老街、绿地威廉公寓、绿地东岸涟城、盘龙谷文化城等十多个大型项目九月初,北京早已立秋。初秋的阳
顶张紧式立管(TTR)是浮式海洋结构与海底井口间的主要连接构件,对于紧密垂直排列的TTR立管而言,由于立管在海流作用下所产生的弯曲挠度与立管的长度密切相关,因此立管间的相
地理大发现推动了世界的近代化,形成了今日的世界格局。比地理大发现旱半个多世纪的郑和航海也完全有实力绕过好望角到达西欧,从而导致地理大发现。但即使郑和船队到达了西欧,导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