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孔圣人也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饮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无论哪个朝代,填饱肚子都是人们为之奋斗的头等大事!话不多说,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古人餐桌上的那些事儿吧。
奢侈品稻米饭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还都是直接吃生肉、啃野果的。直到距今9000
年到8000年前,咱们的老祖先成功掌握了小米、水稻、小麦等谷物的种植方法后,才总算能喝上一口热腾腾的粥了。由于当时的稻米产量普遍很低,所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通的稻米饭对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更别说热乎乎、香喷喷的大馒头了。
多花样的面食
进入南朝末年,水稻的种植面积开始逐渐扩大,慢慢取代了粟和黍,成为广大百姓首选的主食。紧接着,馒头、大饼、面条、包子、饺子等各种花样翻新的面食便迅速地被发明和流传开来,不仅大大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还加速了中华饮食文化的蓬勃发展。各种食物之中,有不少都与历史名人有关。
城墙下的救命粮
有小朋友肯定会说:“这个我知道!粽子是纪念屈原的!”
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就不再叙述一遍了,接下来让我给大家讲其他关于食物的名人故事吧!
相传在公元前514年,吴王之子夫差继位后,听信了谗言,降旨处斩功臣伍子胥。伍子胥临死前对他的部下说:“我死后,若是国家有难,城中百姓没了粮吃,你们就到城墙下挖地三尺,便可找到吃的。”
后来,越国起兵攻打吴国,吴国城里果真断了粮。伍子胥的部下就带领军民在城墙下挖墙脚,竟挖出了许多用糯米压制成的“砖块”。原来,这是伍子胥未雨绸缪,早早备下的应急粮。靠着这些“米砖”,城中的军民渡过了难关。在那之后,吴国百姓每逢过年,都会压制类似“城砖”模样的年糕,以此来纪念忠军爱民的伍子胥将军。而年糕就是这样流传开来的。
说完糕点,接下来让我们说说肉食吧!
肉可是奢侈品
古往今来,人们对肉食总是特别偏爱,在很多史料中都有关于肉类菜肴的记载。比如一些先秦的文献里就曾详细记录了各种“羹”(肉汤)类的做法,包括羊羹、兔羹、鳖羹、鱼羹等。怎么样,光是听我说你是不是已经肠胃蠕动了?
生长在如今这个年代,我们算是有福啦。要知道在古时候,吃肉可是件相当奢侈的事。普通的市井百姓也许有的一輩子都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孟子有篇文章叫《寡人之于国也》,其中有这样一句: “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篇文章是孟子向梁惠王阐释“仁政”含义的,其中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要梁惠王注重养殖业,遵循物之本性,维护生态平衡,那样,每个人在70岁的时候就都能吃上肉了。如此“理想”,
可见当时百姓都能吃上肉是很不容易的。
孔子也爱肉食
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对肉食的喜好与执着也不输孟子。《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了当时流行的古乐《韶》,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如此迷人的地步。
”这句话主要是表现《韶》乐之美,但是却无意中向世人透露了孔圣人偏爱荤食。
吃肉一定要蘸酱?
孔圣人不仅对肉食偏爱有加,对于吃东西蘸酱更是执着。《论语·乡党》中有这么一句话:“不得其酱不食。”这就奇怪了,难道孔圣人这么多讲究,没酱蘸还不吃饭了?这话还真说对了,咱们的圣人就是如此任性。尽管他老人家当年在周游列国的时候,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时不时还会上演全武行,被人在荒郊野外团团围住,断粮七日什么的,但是,就算已经饿得爬不起来了,孔圣人对美食的要求依旧不肯放低,坚持“吃肉一定要蘸酱”。
池盐不能直接撒在肉上吗?
听到这里,肯定有人又忍不住又问了:“到底是什么酱啊,能让圣人如此执着?想要有味儿,直接在肉上撒把盐不就结了?”实际上,这就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地理情况了。在北宋之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在长安和洛阳一带。由于地理原因,百姓们日常所用的大多是产自山西运城盐湖里的池盐。池盐不仅运输费劲,还含有芒硝等杂质,味道比较苦。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苦味破坏食物的味道,同时也为了节约用盐,当时的人们很少把盐直接放在食物里,而是用盐制作出各种各样的
“酱”来进行调味。当然,这种“酱”不是咱们现在常用的酱油。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什么酱油啦,豆豉啦,面酱啦,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呢。
酱到底是什么?
当时的“酱”只是个通称,泛指各种酱类。其中也包括被称为
“醢”(hǎi)的肉酱,和肉骨酱
“臡”(ní)。当时的王宫皇室甚至还设有专门制作肉酱的官吏,叫
“醢人”,足见古人对“酱”的重视。而这些“荤酱”的制法,大都是把肉或者是带肉的软骨剁碎,拌上盐、生姜、桂皮等佐料,用酒搅匀,密封百日而成。你想想,那味道能不醇香浓郁,惹人垂涎吗?
蔬菜也受人喜爱
之所以把蔬菜留到最后说,是因为很多小朋友像我一样“谈菜色变”,觉得蔬菜没有肉好吃。其实在唐代以前,新鲜的蔬菜往往被用作主食分量不够时的补充物,比如剁碎了混在谷物中,做成蔬菜饭,或者在鱼、肉羹中作为佐料出现。到了宋代,素菜才开始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餐桌上。尽管如此,因为蔬菜本身口感欠佳,还是不如肉食受人待见。
爱吃醋芹的魏征
不过,有些历史名人就偏不走寻常路,对蔬菜情有独钟,比如唐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魏征。魏征是唐代有名的谏臣之一,以刚直不阿、敢于面谏而闻名。他给唐太宗李世民提起意见来言辞尖锐,毫不留情面,有时让李世民在百官面前都觉得下不来台。
于是,李世民就在私底下打听,
想知道这位平时刚直不阿的老臣有没有什么爱好。有大臣说,魏征很爱吃醋拌芹菜,每次吃到这个菜就会喜形于色。李世民心下一动,隔天便召魏征进宫一起用膳,席间特意赐了三碗醋芹给魏征。
魏征顿时喜笑颜开,主菜没吃几口,就将三碗醋芹吃个精光,眉飞色舞的神情与平时在朝堂上不苟言笑的样子判若两人。李世民见状笑道:“你说你没有什么嗜好,不怕被别人抓住把柄,所以敢于直言进谏。可我今天亲眼看到你爱吃醋芹,这算不算是个把柄啊?”魏征闻听此言,顿时意识到自己失了仪态,赶紧起身谢罪。从此,醋芹便出名了。
为荠菜作诗的陆游
荠菜是野菜中的上品,宋代大诗人陆游就喜好荠菜,为此他还特地写过一首《食荠诗》:“小着盐醯(xī)滋美味,微加姜桂发精神,风炉饮钵穷家话,妙绝何曾肯受人。”诗人一碗荠菜配以佐料,吃起来也趣味盎然。
对芦蒿念念不忘的苏东坡
苏东坡不仅是文豪,也是一位美食家,他了解每一种食物的妙处,作为一方的父母官他自力更生,亲自掌厨。苏东坡非常爱吃春季里的野菜芦蒿(又称为蒌蒿)。1084年苏东坡被宋神宗派往汝州任职,他特地前往今天的南京品尝芦蒿,后来苏大诗人多次路过南京时,只要有机会就去吃芦蒿,他对这种香嫩鲜脆,具有清火化淤功效的野莱极为赞赏,曾赋诗云:“初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苏东坡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也念念不忘芦蒿,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奢侈品稻米饭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还都是直接吃生肉、啃野果的。直到距今9000
年到8000年前,咱们的老祖先成功掌握了小米、水稻、小麦等谷物的种植方法后,才总算能喝上一口热腾腾的粥了。由于当时的稻米产量普遍很低,所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通的稻米饭对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更别说热乎乎、香喷喷的大馒头了。
多花样的面食
进入南朝末年,水稻的种植面积开始逐渐扩大,慢慢取代了粟和黍,成为广大百姓首选的主食。紧接着,馒头、大饼、面条、包子、饺子等各种花样翻新的面食便迅速地被发明和流传开来,不仅大大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还加速了中华饮食文化的蓬勃发展。各种食物之中,有不少都与历史名人有关。
城墙下的救命粮
有小朋友肯定会说:“这个我知道!粽子是纪念屈原的!”
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就不再叙述一遍了,接下来让我给大家讲其他关于食物的名人故事吧!
相传在公元前514年,吴王之子夫差继位后,听信了谗言,降旨处斩功臣伍子胥。伍子胥临死前对他的部下说:“我死后,若是国家有难,城中百姓没了粮吃,你们就到城墙下挖地三尺,便可找到吃的。”
后来,越国起兵攻打吴国,吴国城里果真断了粮。伍子胥的部下就带领军民在城墙下挖墙脚,竟挖出了许多用糯米压制成的“砖块”。原来,这是伍子胥未雨绸缪,早早备下的应急粮。靠着这些“米砖”,城中的军民渡过了难关。在那之后,吴国百姓每逢过年,都会压制类似“城砖”模样的年糕,以此来纪念忠军爱民的伍子胥将军。而年糕就是这样流传开来的。
说完糕点,接下来让我们说说肉食吧!
肉可是奢侈品
古往今来,人们对肉食总是特别偏爱,在很多史料中都有关于肉类菜肴的记载。比如一些先秦的文献里就曾详细记录了各种“羹”(肉汤)类的做法,包括羊羹、兔羹、鳖羹、鱼羹等。怎么样,光是听我说你是不是已经肠胃蠕动了?
生长在如今这个年代,我们算是有福啦。要知道在古时候,吃肉可是件相当奢侈的事。普通的市井百姓也许有的一輩子都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孟子有篇文章叫《寡人之于国也》,其中有这样一句: “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篇文章是孟子向梁惠王阐释“仁政”含义的,其中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要梁惠王注重养殖业,遵循物之本性,维护生态平衡,那样,每个人在70岁的时候就都能吃上肉了。如此“理想”,
可见当时百姓都能吃上肉是很不容易的。
孔子也爱肉食
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对肉食的喜好与执着也不输孟子。《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了当时流行的古乐《韶》,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如此迷人的地步。
”这句话主要是表现《韶》乐之美,但是却无意中向世人透露了孔圣人偏爱荤食。
吃肉一定要蘸酱?
孔圣人不仅对肉食偏爱有加,对于吃东西蘸酱更是执着。《论语·乡党》中有这么一句话:“不得其酱不食。”这就奇怪了,难道孔圣人这么多讲究,没酱蘸还不吃饭了?这话还真说对了,咱们的圣人就是如此任性。尽管他老人家当年在周游列国的时候,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时不时还会上演全武行,被人在荒郊野外团团围住,断粮七日什么的,但是,就算已经饿得爬不起来了,孔圣人对美食的要求依旧不肯放低,坚持“吃肉一定要蘸酱”。
池盐不能直接撒在肉上吗?
听到这里,肯定有人又忍不住又问了:“到底是什么酱啊,能让圣人如此执着?想要有味儿,直接在肉上撒把盐不就结了?”实际上,这就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地理情况了。在北宋之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在长安和洛阳一带。由于地理原因,百姓们日常所用的大多是产自山西运城盐湖里的池盐。池盐不仅运输费劲,还含有芒硝等杂质,味道比较苦。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苦味破坏食物的味道,同时也为了节约用盐,当时的人们很少把盐直接放在食物里,而是用盐制作出各种各样的
“酱”来进行调味。当然,这种“酱”不是咱们现在常用的酱油。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什么酱油啦,豆豉啦,面酱啦,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呢。
酱到底是什么?
当时的“酱”只是个通称,泛指各种酱类。其中也包括被称为
“醢”(hǎi)的肉酱,和肉骨酱
“臡”(ní)。当时的王宫皇室甚至还设有专门制作肉酱的官吏,叫
“醢人”,足见古人对“酱”的重视。而这些“荤酱”的制法,大都是把肉或者是带肉的软骨剁碎,拌上盐、生姜、桂皮等佐料,用酒搅匀,密封百日而成。你想想,那味道能不醇香浓郁,惹人垂涎吗?
蔬菜也受人喜爱
之所以把蔬菜留到最后说,是因为很多小朋友像我一样“谈菜色变”,觉得蔬菜没有肉好吃。其实在唐代以前,新鲜的蔬菜往往被用作主食分量不够时的补充物,比如剁碎了混在谷物中,做成蔬菜饭,或者在鱼、肉羹中作为佐料出现。到了宋代,素菜才开始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餐桌上。尽管如此,因为蔬菜本身口感欠佳,还是不如肉食受人待见。
爱吃醋芹的魏征
不过,有些历史名人就偏不走寻常路,对蔬菜情有独钟,比如唐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魏征。魏征是唐代有名的谏臣之一,以刚直不阿、敢于面谏而闻名。他给唐太宗李世民提起意见来言辞尖锐,毫不留情面,有时让李世民在百官面前都觉得下不来台。
于是,李世民就在私底下打听,
想知道这位平时刚直不阿的老臣有没有什么爱好。有大臣说,魏征很爱吃醋拌芹菜,每次吃到这个菜就会喜形于色。李世民心下一动,隔天便召魏征进宫一起用膳,席间特意赐了三碗醋芹给魏征。
魏征顿时喜笑颜开,主菜没吃几口,就将三碗醋芹吃个精光,眉飞色舞的神情与平时在朝堂上不苟言笑的样子判若两人。李世民见状笑道:“你说你没有什么嗜好,不怕被别人抓住把柄,所以敢于直言进谏。可我今天亲眼看到你爱吃醋芹,这算不算是个把柄啊?”魏征闻听此言,顿时意识到自己失了仪态,赶紧起身谢罪。从此,醋芹便出名了。
为荠菜作诗的陆游
荠菜是野菜中的上品,宋代大诗人陆游就喜好荠菜,为此他还特地写过一首《食荠诗》:“小着盐醯(xī)滋美味,微加姜桂发精神,风炉饮钵穷家话,妙绝何曾肯受人。”诗人一碗荠菜配以佐料,吃起来也趣味盎然。
对芦蒿念念不忘的苏东坡
苏东坡不仅是文豪,也是一位美食家,他了解每一种食物的妙处,作为一方的父母官他自力更生,亲自掌厨。苏东坡非常爱吃春季里的野菜芦蒿(又称为蒌蒿)。1084年苏东坡被宋神宗派往汝州任职,他特地前往今天的南京品尝芦蒿,后来苏大诗人多次路过南京时,只要有机会就去吃芦蒿,他对这种香嫩鲜脆,具有清火化淤功效的野莱极为赞赏,曾赋诗云:“初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苏东坡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也念念不忘芦蒿,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