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年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疾病监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aro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病例发病早期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及时发现和治疗管理新冠肺炎患者并防止病情进展,进一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将2020年1月19日至3月9日全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网络报告系统中湖北省以外省份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纳入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龄组病例发病时的临床表现、临床严重程度、实验室和影像学表现、基础性疾病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 64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年龄中位数为45岁[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33~56岁],0~5岁组196例(1.5%),6~17岁组508例(4.0%),18~44岁组5 491例(43.4%)、45~59岁组4 004例(31.7%)以及≥60岁组2 448例(19.4%),其中102例病亡,病死率为0.8%,≤17岁年龄组无死亡病例。≥60岁组病例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的比例均为各年龄组最高,分别为18.7%和10.6%,病死率为3.6%;0~17岁组病例以轻型(62.2%)和普通型(37.1%)为主。0~5岁组重症比例(1.0%)高于6~17岁组(0.6%),两个年龄组中均无危重症病例报告。≤17岁病例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和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比例均显著低于≥18岁病例(χ2=225.037,P<0.001和χ2=479.737,P<0.001);≤17岁病例CT出现肺炎影像学特征的比例为44.7%,显著低于≥18岁人群(76.1%)。0~5岁病例出现流涕和呕吐的比例最高,分别占13.3%和2.6%;白细胞计数增加、淋巴细胞计数增加、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比例在各年龄组中均为最高,分别为18.4%、38.3%和50.5%。18~44岁组出现关节肌肉酸痛、头痛、腹泻和咽痛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2.4%、12.3%、5.1%和11.9%;45~59岁组出现干咳和胸闷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4.3%和8.1%;≥60岁组出现腹痛、结膜充血、胸痛和鼻塞的比例最高,分别有2.2%、1.5%、7.7%和10.2%。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病例主要为≥60岁病例,占41.0%,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病例重症率(19.6%)显著高于无基础性疾病病例(11.1%)(χ2=451.301,P<0.001)。结论 ≥60岁新冠肺炎病例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在各年龄组最高,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病例临床重症率更高。不同年龄组新冠肺炎病例早期临床特征差异明显,≤17岁病例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和CT肺炎影像学特征的比例低于≥18岁病例。0~5岁病例流涕、呕吐、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比例在各年龄组最高;18~44岁组病例关节肌肉酸痛、头痛、腹泻和咽痛比例最高;45~59岁组干咳和胸闷比例最高;≥60岁组腹痛、结膜充血、胸痛和鼻塞的比例最高。这些早期临床特征为早发现和治疗管理新冠肺炎患者及防制病情进展,以便及时采取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文章阐述了冠状病毒的发现历史、致病机理,人冠状病毒的危害及发病的临床特征,中西医诊治思路及策略,并对抗冠状病毒中药治疗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指出了抗冠状病毒药物研究的关键点和瓶颈问题,提出了建立新型低风险筛选模型,开发出特效生物疫苗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目前,在我国看病难是一重大国情,由于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公且优质的医疗资源分配集中,病患的人数延年益长,虽然政府采取了许多医疗政策,但是这一现象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笔者将立足于为国家医疗事业献绵薄之力,面对目前医疗资源和患者之间的矛盾进行研究。本文将采用线上线下调研、人物模型、用户行为分析等用户体验研究和设计方法,来设计一款移动端应用与医疗服务结合,满足于"互联网+"新业态下,病患对互联网与新科技产品的
为了降低目前的集成电路电磁干扰测试实验成本及风险,提出了一种可以对低阻抗集成电路芯片电源端进行周期性扰动的干扰发生电路。该电路使用低阻抗MOS管作为输出驱动,将多个MOS管连接到不同输出电压值的电源芯片上,使用FPGA控制这些MOS管的开关,能够产生具有一定频率与幅值的周期性扰动波形。以该电路结构制成的干扰器能以板卡的形式插到测试板上,用普通充电器即可供电,相对射频信号源加功率放大器这样的大型装备
报纸
“5P”作为环境法史上环境治理的“工具箱”,或将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引导路径。一是从规范性规定(Prescriptive Regulation)来看,我国需构建以碳中和为核心目标的法律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法律保障;二是从产权(Property Rights)来看,中国虽然已经构建起了全国性的碳排放权市场体系,但中国目前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仍待健全,应从覆盖范围、监管部门、价格管控机制等方
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创融合"理念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现阶段的"专创融合"出现模式固化且流于形式的情况,此外还有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整合不够、师资欠缺以及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由此,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当前"专创融合"模式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构建多层次且立体化的融合式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恶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分散化、碎片化的温室气体控制法律规范已经难以满足我国气候变化减缓工作的法治需求。通过对相关学科现有经验的综合梳理和法学分析,可以发现碳达峰碳中和法律制度的规制目标应当包括温室气体源控制和汇增长,规制路径应当包括温室气体库保护,温室气体减排、封存、循环和替代。以此为基础,碳达峰碳中和法律制度的内容应当包括规划制度、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制度、温室气体
如今的社会正处在发展和自然生态脱节的危机之中,西班牙建筑中的自然主义设计强调顺应时代发展并与自然相融合,从不同的设计角度切入,主张人对自然客体的退让,具有设计伦理的意义,并在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以研究西班牙自然主义建筑发展过程和当代建筑设计方法为出发点,从3个方面展开研究,即建筑形态和装饰的设计、建筑结构和技术表达的设计和自然环境特征的设计。探讨西班牙建筑自然主义设计
通过梳理历代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经验认识,基于现代科学研究对中药抗疫病的循证依据、基于双调自稳规律认识中医辨证论治新冠肺炎的科学性的循证分析,论证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学性,并揭示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提出中医药在应对突发的传染性疾病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中医药防治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指导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纳入法治的调整范围,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切实的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做好设区市地方立法工作,有利于完善我国既统一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解决国家和省级层面暂时无法解决或不宜解决的问题,为提升地方治理能力提供法治保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