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技术基础(上)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815117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佳能EOS闪光测光技术
  正如前面的章节所述,EOS相机的自动闪光测光是由相机和闪光灯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而与环境光测光则是分开独立完成的。通过多年发展,佳能为EOS相机创建了两套基本的闪光测光技术:仅用于胶片相机的TTL技术,以及用于较新型号的胶片相机和全部型号数码相机的E-TTL技术。下面介绍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
  
  TTL闪光测光技术
  TTL是“ThroughTheLens”的缩写,意思是“透过镜头”,TTL闪光测光技术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奥林巴斯发明。佳能最早采用该技术的机型是具有传奇色彩的T90手动对焦相机,不久之后全系列EOS胶片相机都标配了TTL测光功能。尽管几乎所有的EOS胶片相机都使用TTL测光功能,但该功能并未被EOS数码相机所使用。
  TTL闪光测光技术通过测量从被摄物体表面反射回来并射入镜头的闪光脉冲强弱来判断闪光输出功率的大小。光感应器并不是设置在镜头和胶片之间,因为这样一来就会对入射光线造成一定程度的遮挡,因此光感应器设置于反光镜箱底部。实际上光感应器检测的是从胶片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的强弱,因此这种光感应器被称为off-the-film(OTF)感应器。当相机内部的感应器检测到足够的反射光线,可以保证完成一次正确的闪光曝光时,相机就会发出信号控制闪光灯关闭或者“熄灭”。如图2所示。
  尽管TTL测光技术与自动闪光技术具有相似的原理,都是通过实时测量闪光灯发出的照明光线的强度完成测光,但二者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TTL测光感应器位于相机内部,而非闪光灯内部,因此TTL闪光测光必须在相机的基础设计阶段就考虑进整个相机的设计中,且相机和闪光灯之间必须能够相互通信。从技术角度而言,TTL闪光技术与手动闪光和自动闪光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后者仅仅依赖于机身发出的一条简单的“现在发出闪光!”同步指令。
  还有一个区别在于,感应器集成在闪光灯中的自动闪光测光,容易受到与胶片感光无关的、其他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的影响,并导致测光错误。而TTL测光只判断最终在胶片上成像的光线强弱。不会受到任何安装于闪光灯上的光线修饰装置,或镜头前安装的滤镜等其他因素的影响。TTL技术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摄影师无需计算闪光灯到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或调整闪光输出功率,从而大大减轻了摄影师的劳动强度。几乎全部型号的EOS胶片相机都支持TTL。
  
  TTL的限制
  TTL并非完美无缺。TTL闪光感应器很容易受到画面视野范围内可见的高反光表面或偏离中心的反射光的干扰,从而导致测光失误。TTL是针对典型的彩色负片的反光率进行优化的,一旦使用其他不同类型乳剂的胶片就会发生测光失误。它无法与多只闪光灯配合工作,并且不支持无线操作。另外,与所有的自动闪光测光系统一样,TTL无法可靠地与手动闪光混用。
  根据型号不同,EOS相机会配备一个、3个或4个TTL感应器。这意味着相机会倾向于使偏离视野中心的景物过曝,因为闪光感应器接收到的从胶片边缘反射回来的光线相对较少。佳能TTL技术不能利用对焦点的距离信息,因此无法将距离较远的高反光物体和近在眼前的弱反光物体区分开来。
  
  数码相机与TTL闪光
  数字影像感应器的发展给佳能和其他相机生产商的工程师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旧有的TTL闪光技术无法可靠地配合数码相机工作。这是因为数字影像感应器表面反射光线的特性与传统胶片表面的反光特性有很大区别。好在佳能当时已经开发出了E-TTL测光技术。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佳能的EOS数码单反机身,从EOS D30开始就不再支持TTL电子闪光技术,而只支持E-TTL。因此仅支持TTL的Speedlite闪光灯,或者设置为TTL模式的EX系列闪光灯,安装于EOS数码单反相机后,要么只能全功率输出,要么干脆无法发出闪光。
  当你选购用于EOS数码机身的外置闪光灯时,需要注意不要选择较老的非EX型号的闪光灯,不管销售人员如何保证它们的兼容性也不要考虑。如果打算选择第三方厂商的产品,一定要选择声明支持E-TTL的型号而不是仅支持TTL的。
  注意:仅支持TTL的闪光灯(E、 EG、EZ系列Speedlite闪光灯)在配合EOS数码相机使用时,无法自动测光。EX系列闪光灯设置为TTL模式时同样无法测光。
  
  E-TTL闪光测光技术
  “评价型透过镜头”闪光测光技术(E-TTL或预闪光技术)于1995年面世,并作为EOS相机的闪光测光技术沿用至今。该技术与TTL技术完全不兼容,并且与环境光测光共用同一个评价测光感应器,而不像TTL技术那样使用单独的OTF闪光感应器。如图3所示。
  E-TTL通过主闪光灯管发射一束已知亮度的低功率闪光来测量所需的正确闪光曝光量。相机通过评价测光对场景中反射回来的预闪光线进行测量,并以中间调为基准换算出正确照亮整个场景所需的闪光功率。接着相机升起反光板,释放快门,并指示闪光灯按照预先计算出来的闪光功率发出主闪光,对场景进行照明。
  与A-TTL一样,E-TTL也会在反光板升起前预先发出预闪闪光。E-TTL同样依赖相机进行全部的测光和计算工作。但这两种技术的原理和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包括预闪的时机、预闪的目的以及对预闪闪光进行测光的方式,都有所区别。
  首先,E-TTL的预闪发生在快门释放前的一瞬间,而不是半按快门释放按钮的时候。E-TTL预闪对于闪光曝光量的确定是必不可少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有些用户甚至不敢相信E-TTL竟然还发出了预闪闪光。在通常情况下,整个过程在一瞬间完成,以至于很难察觉到预闪闪光。而当开启了闪光曝光锁定(FE lock)或采用后帘同步模式配合长快门拍摄时,则非常明显。然而,预闪闪光就解释了为什么通过取景器观察时,可以看到一道轻微的闪光,而照明整个场景的主闪光却看不到。这是因为发出主闪光的时候,反光板已经升起,取景器里也就看不到景物了。
  其次,预闪闪光测光与环境光测光共同使用位于相机机身内的环境光感应器,这意味着E-TTL测量的是进入镜头的预闪反射光线,因而比位于机身外部的感应器更加精确,而不容易受到其他角度的反射光线的干扰,且不会读取影像感应器或胶片范围之外的反射光信息。同时这也意味着测光系统可以对画面中更多的区域分别进行测光分析。
  当使用闪光灯进行填充闪光时,E-TTL也普遍优于TTL和A-TTL。在日光照明下进行填充闪光时,E-TTL的算法能够更好地平衡填充闪光和自然光。E-TTL闪光还可与当前使用的对焦点联动,因此理论上可以获得比TTL更加精准的曝光值(后者仅有一或三个测光区域)。
  实现E-TTL要求同时具备支持E-TTL的机身和闪光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售的EOS胶片机身,以及从D30开始的所有的EOS数码机身均支持E-TTL,但较早的仅支持TTL的机身无法升级至E-TTL。所有型号中带有字母X的佳能Speedlite系列闪光灯都意味着支持E-TTL。
  
  E-TTL的局限性
  E-TTL在过去数年中取得了很大发展。许多早期的E-TTL胶片相机不支持无线闪光光比控制或造型闪光。早期的EOS数码机身同样在E-TTL测光方面遇到了一些难题。佳能对闪光测光算法进行改进并推出E-TTL II,从而解决了许多问题。近年来推出的EOS数码机身比起早期的EOS D30甚至EOS 10D,能够更好地配合闪光灯使用。
  理论上讲,E-TTL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对现场环境变化的响应并不总是那么直观。然而,当使用E-TTL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关键问题。
  首要的一点就是E-TTL会与对焦点联动,或偏重于当前处于激活状态的自动对焦点进行测光。换句话说,它会假设当前激活的对焦点就落在画面中最重要的主体上。因此当实际情况与该假设不符,或者当对焦点对准的物体偏亮或偏暗时,就容易出现测光错误。
  这就是为什么使用传统的“锁定对焦点并重新构图”技巧拍摄时,容易导致闪光曝光失误的原因之一。由于闪光测光是在环境光测光之后进行的,因此锁定对焦点并重新构图时只会锁定环境光曝光量,而不会锁定闪光曝光量。随着构图的改变,很可能会干扰闪光测光。
  注意: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选择与被摄主体最接近的对焦点,从而使闪光测光偏重于主体区域,使用闪光曝光锁定(FE lock)功能锁定闪光测光值,或将镜头切换为手动调焦模式。由于手动对焦模式下自动对焦点不会被激活,E-TTL会对整个场景进行平均测光。上述几种技巧都有各自的缺点,而E-TTL的这些局限性都可通过E-TTL II加以解决。
  与E-TTL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预闪闪光可能会导致被摄人物眨眼,从而拍摄出人物闭眼的照片。即使从预闪到主闪光发出的时间间隔非常短暂,也很难避免闭眼。特别是对于拍摄集体照来说,有人闭眼就更是司空见惯了。类似的问题也同样会困扰生态摄影师,例如鸟类摄影师。这个问题在使用慢速快门配合后帘同步闪光时就很少碰到了,因为从预闪到主闪光之间相隔的时间较长。如图5、6。
  解决该问题的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按下FE锁定按钮来人为触发预闪闪光,然后等待片刻再拍摄照片。当使用FE lock时,最好事先提醒被拍摄的人共有两次闪光,否则当预闪闪光发出后,他们会认为已经拍摄完毕,眼睛可能会望向别的地方。
  最后一个问题是,E-TTL预闪闪光可能会提前触发那些光触发从属闪光灯,造成从属闪光灯提前发出主闪光。这一问题的后果是造成主闪光曝光不足或者根本没有主闪光。预闪闪光还会对手持闪光测光表造成干扰。
  
  E-TTL II
  发布于2004年的E-TTL II作为E-TTL的改进技术,为佳能数码单反相机的测光性能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显著改善。E-TTL II不需要对闪光灯或镜头做出任何改造,而只需要对相机机身进行一定的改进,因为所有的变化都源自机身内部。支持E-TTL II的机身无法提供对E-TTL的支持,较早型号的机身亦无法通过升级支持E-TTL II。
  要点:与E-TTL不同,E-TTL II不会将测光与处于激活状态的对焦点联动。
  
  E-TTL II经过改进的闪光测光算法
  E-TTL II会在E-TTL预闪发出前和发出后,分别对相机的中央评价测光区域进行测量。任何一个发生轻微亮度变化的相关区域都会被加权,或授予更高的测光优先级。此举解决了E-TTL遇到的高反光材质区域干扰闪光测光的问题。在闪光测光过程中,相机不会测量画面边缘区域的曝光量,因为相机假设被摄主体不会过于靠近画面构图的边缘区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E-TTL II测量的闪光数据横跨了一个假想的平面,而非某一点上的闪光数据,而闪光测光覆盖区域的大小取决于被摄物体的大小。另外,不论采用自动调焦还是手动调焦,测光的结果都不会受到影响。
  通常情况下,E-TTL II在闪光测光中使用评价算法,但有些机型支持在闪光测光中使用平均测光而非评价测光。该功能对于某些使用无法传递对焦点距离信息的镜头的情况下可能会非常实用,如图7。
  
  距离信息
  大部分佳能EF和EF-S镜头都内置了旋转式解码器,用于检测处于焦点范围内的被摄物体与相机之间的大致距离,如图8。在一定条件下,E-TTL II可将距离信息用于闪光输出功率的计算。该功能主要适用于确认高光反射区域或非反射区域是否与被摄物体的合焦区域处于相同的距离范围内。当使用锁定焦点重新构图的拍摄技巧,且未设定FE lock时,该功能尤其有效。在此类情形下E-TTL II可以显著减少闪光测光失误问题的发生。
  
  不使用对焦距离数据的情况
  E-TTL II只有在使用正向直射闪光时才会参考对焦距离数据。当镜头无法提供距离数据、闪光灯灯头角度发生俯仰或摇摆、使用微距闪光灯或配合无线E-TTL II使用时,将不会使用对焦距离数据。
  当使用反射闪光时(例如,当闪光灯灯头处于除水平正向闪光外的其他所有位置时),相机将无从获得闪光灯发出的光线经过各种反射最终到达被摄物体所经过的距离。从墙壁、天花板或其他表面反射的光线会被分散和衰减。由于反射闪光是改善场景照明光质感的一种常见技术手段,这就意味着当使用反射闪光时,E-TTL II的最大优势就只有改善评价闪光测光了。有一个小小的例外:当500EX系列闪光灯的灯头向下倾斜7°时,对焦点距离信息并不会被屏蔽。
  其余两种情况比较相似。当使用微距闪光灯时,相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太近,以至于无法确定精确的距离信息;而当使用无线E-TTL闪光时,相机无从获得各个闪光灯与被摄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然而,当通过离机引闪线缆连接相机热靴与闪光灯时,E-TTL II仍可使用对焦距离信息。这意味着使用闪光灯架的用户仍能享受E-TTL II带来的便利。实际上这意味着当闪光灯的位置比相机距离被摄物体更近或更远时,或者闪光灯的指向偏离镜头光轴而闪光灯头仍处于水平正向闪光位置时,闪光测光将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只要所使用的镜头支持对焦距离信息传递,就无法屏蔽该功能,不过只要将闪光灯头稍微偏离水平正向闪光位置,就可以达到屏蔽距离信息的目的,而闪光效果则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关键在于这样一来,就可以让E-TTL II在可用或适当的时候利用距离信息,而并不过于依赖距离信息。
  
  数码相机使用E-TTL闪光灯进行环境光测光
  当开启闪光灯时,大多数支持E-TTL的相机不会改变测光模式,即仍保持用户设定的测光模式。然而EOS 1系列机身有所不同。当开启闪光灯时,1系列相机会自动切换为评价测光,但测光时的权重分配与激活中央自动对焦点时相同。这就意味着使用1系列机身配合闪光灯工作时,其测光风格与中央重点平均测光非常相似。
  对E-TTL闪光测光的算法做更加详细的描述是不现实的。佳能从未公开过相关信息,而不难想象E-TTL的算法比TTL更加复杂。不同型号的相机的测光行为也各不相同,而且E-TTL经过多年的发展,自身也在不断改进。
  E-TTL与环境光测光使用同一枚感应器,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典型的E-TTL测光采用评价测光模式,但部分型号允许用户通过自定义功能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有些型号的相机在手动对焦模式下使用平均测光。
  在自动对焦模式下,E-TTL相机会将闪光测光偏重于当前选中的自动对焦点。大部分早期EOS数码机身在开启闪光灯后对背景进行评价测光,而不使用点测光或局部测光模式。在手动对焦模式下,部分EOS机身会切换至平均测光。
  正如前文所述,对激活的对焦点进行偏重测光会带来一系列潜在的问题,因为闪光测光几乎在以相当于点测光的模式工作。许多E-TTL闪光测光问题似乎都与此有关。例如,如果自动对焦点恰好对准的是一个较暗的物体,闪光测光几乎肯定会过曝,反之亦然。
  解决该问题的标准方法是使用FE锁对中间调的物体测光,但这种方法在婚礼和运动题材的拍摄中显然并不合适。另一种办法是如上文所述,将镜头设为手动对焦模式,但这种方法同样尴尬。
  最早的EOS数码机型(D30与D60)在E-TTL闪光方面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EOS 10D及后续机型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了闪光测光失准的风险,方法是将E-TTL模式下的测光模式设为平均测光,即使镜头处于自动对焦模式也是如此。
  
  E-TTL II闪光测光模式
  E-TTL II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闪光测光,而不再对当前激活的自动对焦点进行偏重测光。取而代之的方法是,在E-TTL预闪前后分别检测每个评价测光区域,接着独立计算每个区域的权重,降低那些在预闪光中呈现高反光率的区域的权重。这意味着E-TTL II不再使用相机的几种固有测光模式,而是对每次拍摄进行动态的计算。配备E-TTL II的相机与过去的型号相比,闪光测光通常更加可靠。
  
  机械快门工作原理
  相机快门通常被认为是一片简单的薄片,滑向一边使胶片或影像感应器感光,再滑回原位结束曝光过程。某种情况下对于傻瓜机来说确实如此,但现代单反相机的快门更为复杂。
  单反相机快门的机械组件,包括数片相互重叠的“刀锋状”快门叶片,叶片可以像电梯门一样滑动收缩到一个深槽内。但与大多数电梯门不同,相机快门有两个分开的“门”称为快门帘,两组快门帘在关闭时都可以覆盖整个胶片或感应器。典型的电梯门是成对开闭的,而EOS相机的快门每组快门帘有三到四片快门叶片,用复合塑料或铝合金制成。这类快门设计称为“焦平面快门”,因为快门紧挨着胶片或影像感应器,而感光器件就位于焦平面上。
  下面是快门打开的正常步骤,不考虑特殊情况,如数字实时显示模式下的静音拍摄模式,或当快门速度超过最高闪光同步速度的情况。
  ●“第二帘”(尼康称为后帘)首先打开。相机内的电脑系统启动一具电磁马达,释放快门帘锁定机构,使第二帘快门沿着与光路垂直的方向升起。而此时感光区域仍被第一帘(前帘)遮挡。
  ● 第一帘下落,使感光区域感光。快门按照相机计算出的快门速度值打开相应的时长。通常此时是相机向闪光灯发出同步信号的时刻。
  ● 当相机内的电脑确定快门已打开达到正确时间,就会关闭第二帘阻挡光线通过。第一帘保持降下和开启状态。
  ● 一旦第二帘关闭,胶片或感应器就会被完全遮盖,曝光过程结束。
  ● 最终,快门状态会重置,第一帘升起并回到起始位置,开始准备下一次拍摄。此时胶片或感应器完全被两组快门帘遮盖。
  
  最高闪光同步速度
  那么,单反快门应该如何设计以实现闪光摄影呢?实际上非常复杂。在大多数快门设定下,快门叶片以极高的速度运动以使整个影像区域在一次拍摄过程中得到曝光。但机械快门无法单靠极快的运动速度来达到极高的快门速度,即使叶片运动的速度可达每小时32千米。
  为了达到高速快门,解决方案是在第一帘尚未完全打开前就开始关闭第二帘。当使用这种方法时,整个感光区域并不会同时完全暴露在光线下,而是通过两组快门帘形成一道狭缝,扫过整个感光器件表面,有点类似于平板扫描仪或影印机。在大多数相机上,快门叶片运动的速度并未实际改变,曝光时间取决于一帘打开与另一帘关闭的时机。
  在环境光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移动的狭缝可以保证画面被均匀地照亮,照片效果是正常的。而当使用闪光灯时,闪光脉冲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如果发出闪光时受到曝光的区域呈非常狭窄的带状,整个画面的曝光就会出现异常。使用超过相机最高闪光同步速度的快门设置就会出现黑边现象。
  数码相机有一种功能:电子快门。电子快门通过开启和关闭影像感应器来模拟机械快门的工作过程。机械快门仍是目前单反相机的主要配置,这是由CMOS数字感应器的计时机制决定的。然而未来的影像处理芯片可能会让单反相机不再需要机械快门,以提高闪光同步速度。实际上,使用了CCD而非CMOS感应器的EOS 1D同时具备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这就是为什么它的闪光同步速度高达非同寻常的1/500秒的原因。
  截至本文写作时,搭载实时显示功能的EOS相机可以使用电子前帘。这意味着感应器通过电子方式开启,以模仿机械快门打开,而曝光结束则完全依靠传统的机械后帘。
  要点:配备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在使用闪光灯进行普通闪光时,最高快门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是相机的最高闪光同步速度,通常简写为“X-sync”。
  
  最高闪光同步速度限制
  通常情况下,EOS用户不会遇到被较暗的矩形黑边毁掉的照片,因为相机会控制快门速度保证不会超过最高闪光同步速度。这就是为什么当开启外置闪光灯或弹起内置闪光灯后,快门速度可能会降低的原因:相机会强制执行这项内部限制。
  最高闪光同步速度可以从低端消费机型的1/90秒到专业机身的1/250秒或1/300秒(EOS 1D可达1/500秒)。搭载小幅面影像感应器或APS-C画幅的相机,一般倾向于比全画幅机身(35毫米胶片机身)具备更高的最高闪光同步速度,因为它们的快门组件更小、运动速度更快。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使用闪光灯时,有3种情况可以突破最高闪光同步速度的限制。第一种情况是非Speedlite闪光灯。如果闪光灯被通过手动连接所触发,相机将无从得知闪光灯已经在使用中。只有与Speedlite兼容的自动闪光灯安装到相机热靴上(当然,内置闪光灯肯定可以被识别)才能被机内电脑所感应。这就是为什么使用影室闪光灯时画面一侧很容易出现黑边的原因。
  有时也会出现电脑控制的闪光同步速度与快门的实际物理速度不一致。有时可能会遇到在使用非自动闪光灯时,相机的快门速度比标称的最高闪光同步速度更高的情况,花点时间设定不同的快门速度来找到相机的最高闪光同步速度还是很值得的。
  佳能为影室闪光灯指定的闪光同步速度比Speedlite闪光灯更低一些,因为大部分影室闪光灯发出的闪光脉冲持续时间更长一些。由无线引闪器触发的闪光灯还可能会有额外的传输延迟。为影室闪光灯指定的时间值根据型号和设置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所以全部手动影室闪光灯都属于全新的领域,最好用不同的快门速度进行测试。
  可以突破最高闪光同步速度的第二种方法,高速同步模式,将在下一节探讨。第三种情况,使用普威的PocketWizard HyperSync。
  
  高速同步(FP闪光)
  20世纪50到60年代,许多配备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可以使用焦平面(FP)闪光灯泡。FP灯泡比普通灯泡点亮的时间更长,可以维持足够长的发光时间以确保在高速快门下整个画面获得均匀的、足够的曝光。这是一种有效的变通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相机的最高闪光同步速度。
  随着E-TTL的发布,佳能也给出了超越相机最高闪光同步速度壁垒的方案。高速同步闪光,最早由奥林巴斯实现,该技术允许相机以任何所需的快门速度完成闪光摄影。
  在高速同步模式下,相机控制闪光灯以极高的频率连续发出多个闪光脉冲——频率可达约50kHz。在这样的高频下,闪光灯管的发光亮度在每次发光之间不会下降过多,因此可以有效地进行持续照明。然而全部闪光所需的能量必须由同一个电容充电周期提供(没有足够的时间在闪光间隙对电容进行充电),因此总的发光功率比普通闪光有所下降。闪光灯管在快门打开前稍早开始发出闪光脉冲,并在整个曝光过程中持续发出闪光。如图11和12所示。
  该功能的叫法比较混乱,“FP闪光”、“FP模式”、“高速同步”和“高速(快门同步)模式”等叫法都曾在佳能的用户手册和相机菜单中出现过,指代的都是同一种技术。在本书中统一使用“高速同步”的叫法,因为“FP闪光”这种叫法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FP的意思更类似于早期的FP灯泡,尽管也可以理解为“fast pulse快速闪光脉冲”模式,顾名思义。
  
   图1. EOS 500D数码单反相机配备Speedlite 430EX闪光灯,并使用SB-E2闪光灯支架
  
   图4. EOS单反相机的五棱镜。小型塑料镜片组后方的电路板包含了环境光感应器。这部分被完全包裹在相机的机顶外壳内,从相机外面无法看到。
  
   图5. E-TTL造成人物闭眼。
  
   图6. 即使鸟儿也无法避免闭眼现象。
  
   图9. 雌性日本女郎蜘蛛,棒络新妇。日本,京都,伏见稻荷大社摄。
  此类场景对于三区域或四区域TTL,或者偏重焦点区域测光的E-TTL来说是个大麻烦。蜘蛛在整个画面中只占据一小片面积,而它本身又相对明亮、呈高反光特性。E-TTL II恰到好处地照亮了蜘蛛,同时又不会使高光部分过曝。慢速快门同步使背景获得正确的曝光。
  
   图10. 佳能EOS单反相机的机械快门组件。
  
  更多闪光灯摄影技巧,请阅读人民邮电出版社最新出版的《Canon热靴圣经》。该书是佳能数码单反相机用户不可错过的闪光灯宝典,也是帮助摄影爱好者掌握闪光灯使用技巧的参考级技术手册。通过该书,摄影爱好者将对闪光灯摄影技术有全新的理解与认识。
其他文献
以自然简约为表象的日本摄影艺术,从整体上说,内在蕴含深刻的精神性。这精神性起源于日本社会发展历程中对传统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借鉴。另外,日本有限的地理条件和个人空间使日本摄影师们很少追求繁复的结构和艳丽的色彩,而空灵之美、简素之美成为了日本摄影艺术的突出特征。  马场道浩、中村成一、林茂范这几位著名的广告摄影师,都在个人的静物摄影创作中体现出“花道”这一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拍摄的花卉静物简约、细腻
期刊
早在2006年,伊藤洋介的作品《黑美人计划》就被介绍到中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那组作品颠覆了东方传统的审美观,呈现出皮肤黝黑的女子形象。其简洁的色彩、优美的画面构成让人耳目一新。最近,伊藤又推出了《黑美人计划B》。作为上一组作品的延伸,这组作品同样表现的是时尚、有个性的现代女子,不同的是她们穿上了日本的传统服饰。更细腻的画面处理、更丰富的视觉元素和日本文化特色,这些让“计划B”变得更为耐看。   
期刊
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单幅金奖    《撤离》 路易莎·格里亚马奇 摄  2011年2月27日,在希腊首都雅典附近的比雷埃夫斯港口,一名从利比亚班加西港口撤离的孩子在一辆大巴上张望窗外。一艘由外国使馆安排的渡轮载着数百名来自大约16个国家的乘客从利比亚撤离。  评委吴才兴点评:“这张照片安静、细腻。第一眼看不出个所以然,但会吸引人仔细看,信息量丰富。”  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单幅铜奖    《击落的
期刊
西宫正明,日本广告写真协会前会长,1959年由新闻记者转型为自由商业摄影师;1960年创立Nishi-miya Create公司;1979年做自由电视广告总监和摄像师;1980年将其工作室更名为Nishi-miya工作室,并建立Nishi-miya电视工作室。除了在广告影像界的工作和成就,西宫正明也一直没有停止个人作品的创作,他通过这些个人创作,思考并探讨影像的本原及其与生命的关系。他的个人摄影代
期刊
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还处在一个彩色胶片和闪光灯并不普及的时代。摄影棚的照明使用的都是拍电影用的钨丝灯。1963年,藤井秀树(Fujii Hideki)离开日本设计中心,独立成立了工作室,闲来无事时,他找到那时才只有十六岁的丘姓美少女做模特儿,来进行他自己喜欢的人像摄影创作。因为钨丝灯开着时周围的温度都很高,第一为了不让模特儿出汗,第二也是为了省钱,藤井就只在使用一盏灯的灯位上来做文章,下了很
期刊
有时,世界变化如过山车一样快;有时,世界并不变化;也有时,世界变化却不为人察觉,我只想感知这些变化,观察这些过程。  ——林茂范    梦露的黑痣与紫色的流星雨  用红叶拼成的红唇,再加上唇边那一颗美人痣;紫阳花紫色花瓣随意散落的形态,配上纯黑的背景……林茂范的小画册中《树叶》的每张照片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在向观众讲述摄影师的生活片段。“红唇的这张是摹仿波普教主安迪·沃霍尔拍摄的玛丽莲·梦露,右上方
期刊
作为资深广告摄影师,浅井让(Yuzuru Asai)使用过禄来、哈苏等许多高端相机,可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却是用一台小相机拍出来的。  浅井让读小学六年级时,父亲送给他一台理光自动半格照相机。这种相机用一个胶卷能拍出72 张照片,而且带有自动过卷功能,按下快门后无需手动过片。几十年后,浅井突然产生了用这台相机为次子拍摄照片的念头。这个想法并不偶然,在长子三岁之前,浅井每天都会为他拍一张照片,这样可
期刊
作为艺术家、摄影家、音乐家和制作人的酒井孝彦,同时是东京工艺大学艺术学部写真部广告研究室副教授。酒井的作品主题大多与年轻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拍摄了许多关于日本Cosplay文化以及地下乐队的题材,代表作有《月形花》和《众神的宴》等。其中《众神的宴》使用大量后期数码影像处理技术,创造臆想中的人物形象,用抽象的方式进行主题表达。也许是教师的缘故,在用影像表达叛逆感的同时,他还非常注重作品内容对年轻人
期刊
2012年是申宏进入新华社的第十一个年头。即便在许多比他年长的新华社记者中,也很少有人有过像他这样的经历:十年时间里,他行走于乱象丛生的伊拉克巴格达,亲身经历了炮火、枪弹以及汽车炸弹的残酷环境考验;又在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二年被派驻到世界大都会纽约,感受全球金融中心的脉动,目睹深陷经济泥沼中的美国。  十年时间,在世界的这两极,也是两个最富戏剧性的舞台上,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感受了残酷与温情,见证了落
期刊
石川贤治,1945年出生于福冈县,1967年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写真科毕业,之后成为一名广告摄影师。在1984年的一次外景地拍摄中,他偶然发现沐浴在月光下的景物十分美丽,于是开始走遍全球拍摄“月光浴”系列照片,每年在国外或在日本举办这一主题的个人作品展,并出版多本作品集。    您是怎么开始拍摄“月光浴”的?  1984年我接受日本航空的委托,到夏威夷拍摄广告片。工作完成后在海边散步,那天正好是满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