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教前,教在学中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348386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构师生教学关系是课堂教学走向科学有效的必然诉求。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从课堂结构层面上归纳活动前置式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即“预习反馈——互动解疑——当堂反馈——归纳巩固”,阐述四个环节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合理性,并提供可操作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教学关系 活动前置 模式 构建
  所谓活动,指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本文特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预习活动。前置,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前。这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中上课才是学习的开始、上课先听教师的讲解而言的,是把教师教学后学生才学习、学生才练习的内容提前到教师教学之前,即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当前大多数教学模式致力解决的是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而活动前置式重点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学生学习活动的前置,意在解决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弊端:一是改变学生被听课的现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有准备,思有前提;二是通过预习反馈,教师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教什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
  高中的教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加,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因此选择教学模式不能过于机械,课堂环节也可以相对灵活,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前置式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基本环节:预习反馈——互动释疑——当堂反馈——归纳巩固。其基本原则是先学后教,教有选择,学有反馈。我们认为,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认知规律、遵循教学规律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效率是有价值的。
  一、精心组织预习,全面反馈学情
  预习反馈是活动前置式教学法的第一环节,也是前置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最重要的创新之处。预习有三个要求:一是要了解学生的“已知”——学生自学本课内容已经掌握的部分。二是了解学生的“未知”——学生在自学中未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教师要发现预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师可以以此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三是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1.预习内容要覆盖课堂学习内容。从学生预习情况的反馈中教师可以发现和提炼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我们预习设计采用的是“预习题——例题——课堂练习题”模式,后来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预习比较偏重基础,上课讲的“例题”没有列入预习板块,学生预习后,教师只了解了学生的“已知”,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的“未知”。从某种意义上说,“例题”不应是教师预先确定的,而应该是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所呈现的共性问题中产生的,这也就是教学的“例题”。预习题应该覆盖课堂所教的知识点,包括提高能力的训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预习反馈情况,选择教学的“例题”。
  2.从学情出发。预习难度的把握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难度的设定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要体现基础性,让学生自己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又要体现发展性,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让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能够暴露其知识的漏洞和思维的偏差。有教师顾虑,认为不面面俱到地教学生,担心将来学生高考考不好。其实,高考要求是一个最终目标,而现在只是一节课的要求,接近高考要求是需要一节课一节课地积累、逐步去“登高”的,只有每节课都有提升才能到达“顶峰”。实践证明,教师讲的难题,学生不一定都能掌握,只有强化基础,在高考中先拿下基本分,才能求突破。因此,文科、理科、重点班、普通班应有不同的预习方案,以求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3.灵活多样。预习内容既要有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基本能力的练习,也要体现情感、品质、价值观的培养。课前预习,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自由,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譬如采用资料查阅、小组合作讨论、微课本剧排练等等。特别是文科类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包括社区资源和网络资源,让预习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高一历史预习活动,排练课本剧《谁的权力最大》,来理解美国的三权分立;语文学科可以借助看名著、观影视片;理科进行操作实践活动,等等。方法也可以多样。譬如地理学科首创的“学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纠错,等等。
  4.关于反馈。总的原则是全面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通过反馈,教师对学生知识、能力起点了然于心,对所授课的重点、难点把握得当。在上课时,教师知道哪些要讲,哪些不要讲;哪些要重点讲,哪些要个别辅导。反馈最重要的是教学的方法。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全面把握学情,教师要根据学科、预习内容、预习题型的不同来选择。譬如需要识记的知识,预习时应让学生自己记忆掌握,反馈可以采用直接默写或背诵;理解性内容可以通过判断题、选择题进行测试;能力性测试可以直接做题目,等等。反馈可以是面上的,让全班学生参与,譬如理科作业的全批全改,全面统计正误率及了解错误类型,也可以采用分层抽样方式统计,重要的内容可以统计出错人数,甚至记录出错学生的姓名。反馈呈现的方式,可以是通报正确率,也可以直接展示学生的错题。
  二、选择内容教法,学生主体互动
  1.教学内容。学生没有预习过的内容,不列入教师教学内容,同时,学生预习什么,也不等于教师教什么。预习是为了让教师知道什么可以教,什么可以不教。教师通过对预习作业的检查、批改,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应面向大多数学生确定教学内容,个别学生的疑难问题,做好记录,课后单独进行辅导。课堂应坚决杜绝没有重点、没有主次、流水账式的串讲。
  2.教学思路。一是探究错因。教学不是教师把正确的告诉学生。学生预习提供了诸多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学生错误思路还原的方式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犯错的原因,这是让学生发现错误、自我反思的过程。二是点拨思维。新课程提出了要重视教学的方法与过程,实际就是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每门学科都要把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这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在原有预习题的基础上,要适当运用变式,启发学生思考。   3.学生主体。预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依然要凸显这一点。有的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讲解和解释,殊不知,学生即使知道了正确的答案,也不等于自己就会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在启发和点拨,能不讲的,坚决不讲;该讲的,要言不烦。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他担当助教角色,让他讲解、示范,在讲解中,学生会再次获得学习的机会;对于在预习或学习中出错的学生,更要让他讲,让他暴露思维的漏洞,让他有重新思考的机会。
  三、当堂练习跟进,反馈巩固及时
  “互动释疑”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必须有反馈。在过去,这个环节通常放到了课后,其弊端是教师不了解当堂教学成效如何,等到课后作业批改后,问题的解决将延后到下一节课了。当堂的问题尽量当堂解决,这是保证效率的关键,也可以减少学生课后作业量,减少学生课后作业中的困难。当堂的教后练习,要预先准备不同层次的内容。选哪些题,要根据教学情况来选择。甚至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做不同的题目。
  当堂练习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教师要巡视学生解题情况,了解学生练习情况。教师要特别关注预习中出错的学生,在当堂练习中是否还存在原有问题,或出现新的问题。较好的学生可以做一些变式题,教师要关注在变式训练中学生新产生的问题,教师要再选一些学生课后作个别辅导。反馈可以采取全体限时测试、学生上黑板演练等方式。
  当堂练习,对教师而言,目的是进行目标检测。教师要观察、判断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自我评估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对反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弥补;对学生而言,是动手操作能力的检测,这是学生熟悉、巩固所学内容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从以往的课堂观察来看,这个环节普遍没有受到重视,一般是教学活动到教师讲完,布置课后作业就终止了。活动前置式教学法,倡导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课后的复习作业量要减少,时间要留给学生预习用。
  四、注重方法归纳,精选课后作业
  每节课结束,有一个师生共同归纳、小结的环节,主要是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提出学生出现的错误,重点归纳学习方法和思路、提出要注意的重点,等等。归纳小结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自己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课堂所学内容。
  课后练与当堂练也有区别。一是量的控制,二是内容的选择,三是难度层次的不同。要在当堂练习之后反馈的前提下,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作业要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选择需要: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以当堂教学内容做练习;中等学生可以提供变式练习,举一反三;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综合性练习,适当提高难度。而课后作业批改后的反馈与弥补,主要通过自修课或个别辅导来完成。
  活动前置式教学,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效益主旨”的课堂“四主”原则。符合学生先有感性积累再有理性认识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新课程提倡的平等互动、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也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信心以及学习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提高,能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其他文献
儿时就对老师充满好奇和敬意的我,高考志愿义无反顾的填报了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至今我一直在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工作,从踏上那心仪已久的三尺讲台开始, 10多年来,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除了考点我还能教会学生点什么?如果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都忘了,还能留下点什么?如果不考试了,我还会教书吗?正是在这些问题的推动下,我慢慢理解到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探究和创新能力应该是物理学科最重要的核心素养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但无外乎是命题者、写作者与阅卷者共同完成的协作过程,只要从协同设计、协同操作、修改与提升等环节入手,将作文的操作过程细化,并让协同写作方法向纵深延伸,如协同命题、协同批改、协同讲评、协同修改、协同提升,命题者、写作者、阅卷者就会三者协同,良性互动,使协同成为写作教学的新元素和老传统。  【关键词】规划与设计;协同与操作;修改与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
面对一篇4100余字的文章,要完成一堂省级比赛课的教学,搁谁身上都不是一件好玩的事。组织者为何要选择如此长文用来比赛,其背后的用意我无法猜测,也不敢猜测。我每读一遍,约在20分钟左右,假如比赛为了体现原生态的真实性,限定时间进行的话,那最后的结果,怕就不是比课堂教学而成了比拼文本解读,而课堂教学比赛之初衷怕就难遂人愿。鉴此,大凡课堂教学比赛,我会慎用长文。  事实还是发生了,摆在全省9位选手面前的
【关键词】解题教学;导问;问题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39-04一、教学过程  2018年1月苏州市高三数学学业“阳光指标”调研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  本题第(1)小题属基本题,第(2)小题属中档难度题,最后一小题属难题。笔者曾先后听过三位老师对该题的评讲,其中有两位老师几乎直接讲解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对思维过程没有
【摘 要】“博物馆 教育”已经进入2.0时代,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发学校博物馆课程,实现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拓宽学科教学原本的边界,是课程改革的方向性要求,也是丰富学校教育教学内涵的实际需求。在馆校合作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将教学设计联结课程标准、交集学科教材、着重典型文物、融合众多学科四个关键问题,从而让课程真正落地。  【关键词】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课程开发;教学设计  【中
一、征文主题  坚持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适合的教育,提高办学和育人品质。  二、参赛对象  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和特殊教育工作者(教师、管理工作者、教科研人员),年龄不限。  三、奖项设置  1.本次征文竞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2.本次征文竞赛另设先进集体奖、年度新人奖、杰出水手奖、优秀团队奖和感动人物奖等奖项。  四、征文要求  1.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2.篇幅在3000字
[摘要] 目的 探討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治疗720例乳腺良性结节的相关并发症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甲乳外科2015年5月~2019年1月微创旋切手术720例乳腺良性结节住院患者。术后于1周、3个月、6个月、1年时门诊随访,评估术后血肿、淤青、皮肤凹陷、切口疼痛、切口愈合等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复查乳腺彩超有无结节残留或复发。 结果 术后活动性出血2例(
主持人语  “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我们可以制定出很多规则,来让每个老师都达到标准。这样,全国的教师都能做到同样好的事情,都能提供同样好的课堂。这就是所谓的计划教育的含义。但是,制定规则的人怎么可能知道每个班里发生的事,怎么可能知道每个学生正在需要一些什么呢?每个人都会带来他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命运和他根据这个命运(包括天赋)要学习的不同于别人的才能和使命。虽然,要学到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但具备不同特点的
【摘 要】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英文诗歌渗透着语言文化内容和人文底蕴。初中学生进行英语诗歌学习,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领悟诗意诗境,理解并初步运用诗歌韵脚、诗歌节奏、修辞手法,感受韵律美、节奏美和语言美,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赏读;韵脚;节奏;修辞手法;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7-0024-
翻完吴冠中先生的散文集《文心独白》,正是江南冬日黄昏时。阴天细雨,暮色苍茫。这样的天气原本有些阴郁,可当我倚窗而望,看到窗前一株老櫻花树伸展着枝丫,枝丫上落着几只蜷缩成一团的麻雀,有些分不清哪是未凋零的枯叶哪是怕冷的鸟儿时,感受到的,竟然都是吴冠中画笔之下的线条和意境之美。在这样阴霾的天气里,我第一次领略到,风景如画这个比喻,原来绝不止于桃红柳绿式的浅薄。   将《文心独白》一页一页翻开去,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