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说书匠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08050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庐山的90后陶勇祥天生一副好嗓子,但父母并没有发现他的天赋,带着他到湖北打工、上学,直到高中才回到老家备战高考。为了松弛神经,陶勇祥放学后总要听上一段音频。一天,他无意间听到《张震讲鬼故事》,那让人心脏怦怦跳的故事抓住了他的心,听了一夜仍意犹未尽。从此,他听上了瘾,别人的MP3里是流行歌曲,而他的全是各种鬼故事。
  2011年,陶勇祥考入华东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如果收心读书,应该会成为一名程序员,但他不仅听书上了瘾,还有了说书的念头。因为在听书时,他有意识地进行了声音比较,觉得自己的本钱不差,有成为说书匠的潜质。于是,为了锻炼普通话,大一刚入学他就毛遂自荐做了校广播站的播音员。
  有了广播站的历练,陶勇祥开始模仿讲鬼故事,舍友们听后觉得不错,但指出没有录音室的声音效果。录音室需要很多硬件根本没钱买,但他自有办法,那就是节衣缩食,终于在大二那年买了第一套录音设备,到校外租了一间小屋搭起录音室,着魔般地操练起来。陶勇祥把演播悬疑恐怖故事作为主攻方向,一遍又一遍地聆听、琢磨前辈的作品,下了课就跑到出租屋如法炮制,然后将录制的故事发到网上免费给人听,尽管说书技巧稚嫩,录音效果也不理想,但还是圈了粉儿。听友的鼓励让他更加上瘾,从课后说书变成逃课说书,挂科后也不去补考,结果毕业时拿到了一张肄业证。
  看着不着调的儿子,父母责怪他把大好的光阴浪费在说书上,而陶勇祥却认为互联网时代,听书是一种新的读书形式,只要能把一本书说活,一定会有听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打定主意,要做一个90后职业说书匠。
  入行之后,随着了解的深入,陶勇祥感到自己不过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虾米,不仅演播水平不专业,制作成本更是承受不起。为了活下去,他只好一边提高专业技能,一边打擦边球说一些没有授权的书,尽管每月的礼物收入有5000多元,但他却总感觉像做贼似的。思考之后,他决定说正版授权的书。
  2014年,陶勇祥正式签约喜马拉雅FM,开始独家首发授权有声作品。他认真遵照双方的约定准时预约推荐,但是由于热门书僧多粥少,时常赶不上预约,导致推荐量不好,每个月的收入锐减,除去开销所剩无几。
  就在此时,陶勇祥接到了《黄河鬼事》的录制预约,这本书需要5万元的制作成本,而他只有不到1万元,想方设法筹措也没有解决,他一度想要放弃。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厚着脸皮求助听友募集资金,而当时听友的普遍思维还停留在“听你的故事是给你面子”的阶段,因此冷嘲热讽纷至沓来,最终是在几个铁杆粉丝的支持下才凑够了钱,完成了作品。
  《黄河鬼事》推出后,引起了不错的反响,听友们开始付费购买,陶勇祥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赚了几万元,第一次有了回报。此后小虾米渐入佳境,随着《麻衣神算子》等一系列作品的上架,付费听友越来越多,收入也由每月几万元到了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直到月入百万元。
  也许有人会说陶勇祥简直是躺着赚钱,而个中滋味只有他知道。为套牢听众的耳朵进而击中他们的心,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讲好故事,他在家里打造了专业的录音棚,每天录制3个小时、近4.5万字的作品,而要讲好这3个小时的故事,他经常要花费6个小时先准备再录制;为确保最佳录音效果,他几乎都是在夜深人静时工作直到凌晨。在孤灯的陪伴下,他端坐在麦克风前,沉浸在故事里,装男扮女,能老能少,一个人哭,一个人笑,一个人营造出故事的全部。而当一切寂静下来,近乎虚脱的陶勇祥再也不想说一句话,他把声音都给了听众,而留给爱人孩子的话语,每天不超过10句。
  就这样,陶勇祥一直全年无休,从未因为个人原因停更、断更过任何一个故事,就是大年除夕也要说书。他像患了强迫症,一天不讲几个小时故事,就会浑身不自在。专业、敬业和自律让陶勇祥收获了大量的听众,几年下来,陶勇祥在喜马拉雅上线了64张专辑,节目累计播放量达21亿人次,仅一部《摸金天师》的点击量就突破10亿人次,創造了喜马拉雅建站以来的最高记录且至今无人突破,常年霸占付费榜,从一只小虾米成长为有声书领域的第一大V。
  陶勇祥火了,但扛把子的名头却让他倍感惶恐,他深知是听友们的理解、善意和支持给了他舞台,唯有心怀感恩倾情回馈。为此,他在推出VIP版本的同时,总是保留免费版本进行更新,只为照顾那些不愿付费或暂时不方便付费但喜欢听他说书的听友。2016年录制《摸金天师》时,制作成本接近20万元,但陶勇祥从一开始就设为免费,播放量超过10亿人次,如果收费至少能拿到六七百万元,仅此少赚的钱就足以在上海买一套房。
  为了及时与粉丝沟通,陶勇祥建起了微信群,专门聘了助理回复留言和提问,一些涉及个人情况的问题则亲自回答。良性的互动收获了无数的友谊,一位盲人听友留言“每次听到你的声音,我的心情就像一张皱巴巴的纸被干净到透明的翡翠拂过”;一位癌症听友生命最后的日子是听着陶勇祥的声音度过的,并要求家人在她去世后,把全部的余额打赏给他……这一切让陶勇祥深受鼓舞和感动,工作更加精益求精。
  最让陶勇祥惶恐的是晒出家谱后引来的争议。当人们得知他是陶渊明的直系后裔时,各种声音瞬间炸锅。有人说他借老祖宗贴金,有人则戏谑他在坑祖宗…….陶勇祥认真检点自己的行为后反而淡然了,在他看来老祖宗写故事、自己讲故事是异曲同工;陶渊明埋头田园种菊是一种归隐,自己蜗居斗室说书是一种淡泊;至于五斗米与月入百万元对比,前提是有没有摧眉折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不趋炎附势,凭本事吃饭,应该不会辱没先人的高风亮节。
  陶勇祥远离喧嚣蜗居斗室,把一本本书、一个个故事说给人们听,满足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他相信在信息化时代,说书是一个有着美好前景的行业,只要把它做到极致,一定会走上人生的巅峰。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一次,任正非参加一个慈善捐助活动,认识了来自贵州的贫困大学新生李游,并成为李游的捐助人。为了方便与李游联系,任正非为李游买了一部手机。在李游进入大学不久,任正非就给李游汇来了第一笔捐助款5000元,并发来短信:“这是你大学第一年的部分生活费,下次见到你的时候,希望你成为一个更加自立的孩子。”5000元根本就不够李游一年的生活费,但李游通过在学校餐厅兼职,攒够了剩下的生活费。后来,每年年初,任正非都
湖南衛视曾经现场报道一位理发师,用黑布蒙住双眼,在荧光灯下,一边舞蹈一边给一位临时被请上台的女士理发,刀光剪影闪闪,使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喉咙口,他却自鸣得意地展示自己的艺术创造。但被理发的女士,却骑虎难下,花容失色,吓出一身冷汗。女士毕竟不是天生就为配合理发师的才艺展示的,不想被毁容。理发师搞笑的表演,报道目的是赞扬推广,还是旁敲侧击、曲线批评呢?观众一头雾水,不得要领。理发师逞强选错了时间地点和人
每个人都要选一座高山去攀登  在某方面卓越成就的人,谓之大家。大家之大,除了专业成就之大,还大在哪里?  雕塑家吴为山,给500多位名人做过雕塑,他右手大拇指比左手大拇指长2厘米,手形也更为扁平。有主持人问,两个大拇指怎么不一样?吴为山说,劳动创造人啊,因为泥塑的时候,经常用右手推,它就发达了。有人说,科学是忙出来的,艺术是闲出来的。事实上,吴为山很忙,只要是他创作的雕塑,每一个平方毫米都是他的手
现在人们都追求幸福,這无可厚非。可是,人们用来衡量幸福的标准却参差不齐,有的人却认为自己拥有的越多幸福指数就越高,这一点,我不敢苟同。作家张曼娟在《幸福的秘诀》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亿万富翁,什么都不缺,只缺快乐。一天,他路过城外,看见一个住在破屋子里的老鞋匠,衣衫褴褛,每天就靠补鞋勉强糊口维持生活,却日日哼唱着欢乐的歌,他想向老鞋匠购买快乐的秘诀,于是他付出了一大笔钱。可是,从此以后,再也听不到老
1.母亲的家的氛围  从18岁开始,我独自前往重庆求学。硕士毕业后,我忽然间看透了很多事,明白了父母对我的重要,于是一改留在南方的顽固想法,回到离家近的城市,开始生活。许多朋友对我的决定不理解,可我的回答却十分简单:“离父母近。”可就算如此,我仍然没有勇气写写母亲,生怕写不好心中那模糊的感觉。  工作定下来后,我告诉了母亲,她很高兴。可想让她来陪我住几天,她却犯愁了。因为姥姥年纪大了,经常生病,两
在燥热、尘土满天、苍蝇漫飞的澳大利亚,一段半世纪之久的家庭爱情悲剧,战争、宗教、禁忌、矛盾、为爱情献身的女人们、忘记爱情的男人们以及终生的痛苦挣扎与自我追寻,微妙复杂的抽象事物,我们为此痛苦失望地思考,只有麥卡洛在《荆棘鸟》中不动声色地讲述着。  悲剧终不是命运所为,是个人、家庭、社会共同酿成的。拉尔夫在爱情面前选择了教会、权力、金钱,仍不愿割舍与梅吉的爱情,令许多读者生厌,但却是我最喜爱的角色。
在城市里有几件事物是少见的:鸟、野生植物、民歌、水井以及农田。作为一位酷爱古典意象的诗人,我怎能不感到寂寞呢?钢筋铁骨的城市是从来不做梦的。梦永远属于麦浪翻卷、风景如画的乡村。住在北京城东北角一幢塔楼第七层的位置,我常常失眠,我空空如也的生命器皿,期待着填充以怎样的内容?  十公里之外,就是我所渴慕的乡野了。当麦秸堆、风车、炊烟、谷场、石碾在眼中陡然展开,你觉得魔术师的手把你从工业社会牵回了农业时
自从跨入高中的大门,玉面小郎君总是觉得“玉面”不起来了。  首先是矫牙要带牙套,这让他再不能肆无忌惮地张口大笑。不过他美其名曰“大钢牙”,是他吓唬人的武器。只是我看他时常于无人时揽镜自照,作龇牙咧嘴状,便知他内心还是比较在意的。  军训之后,他更加黑且瘦,个子倒是高挑了,可最近来雪上加霜,打篮球把手腕摔骨折了。打着夹板,系着绷带,一只胳膊挂在脖子上,一只空荡荡的袖筒在风里晃蕩着,他像是刚下战场的伤
当过教师的都有过这样的烦恼:收缴上来的试卷中经常存在翻头的现象,装订后,批卷很不方便,甚至还会泄露学生姓名。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在装订前,教师们只能一张一张地翻阅,十分费时费力。  去年冬季,又到期末考试了。作為监考老师,我在发试卷时,惊讶地发现试卷的右上角都被切掉了。这是为什么呢?当时,我以为这可能是试卷的某种特殊标记而已,应该没什么作用,所以并不以为然。可是,当我收缴试卷时,才发现了其中的奥
苦跟甜相对,五味之一。《诗经·国风》中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记得小时候,春夏之交,我们就到野外采苦苦菜,将菜洗净,焯一下凉拌,或切碎制馅包饺子,嚼起来苦中有一点凉丝丝的甜,别具一番风味。  父亲在农村辛苦劳作一辈子,唯一的嗜好是喝茶。茶是山里人自制的粗茶,俗称“一把抓”。我尝过父亲的茶,酽酽的,又苦又涩。父亲则说,干活累,这茶虽苦,但耐渴,有味。后来读到汪士慎的诗:“知我平生清苦癖,清爱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