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和“无”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s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待在家里写书的愿望特别迫切,于是我没有找工作,当然也没有经济来源,这就是“无”的状态。正因为“无”,所以我才有时间不断地写东西,也开始不断地有人请我去做讲座等,结果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
  這时候我的生活就“有”了。当我“有”了以后,每天要不断地写东西、参加各种活动,慢慢地,我变得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了,也开始丧失很多私人生活空间,就又变成“无”了。
  其实,我们的人生不过是在“有”和“无”之间寻找平衡,不要因为自己暂时处于一种不好的状态就觉得焦虑。因为,“无”会生“有”,“有”也会生“无”。
  (青 山摘自紫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道德经说什么》一书)
其他文献
本次“《讀者》光明行动”爱心义诊及捐赠活动现场  2021年6月11日,在“《读者》光明行动”启动8周年之际,由兰州市安宁区区委和读者杂志社共同发起的爱心义诊及捐赠活动在兰州市安宁区水挂庄小学举行。  水挂庄小学90%的学生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家庭教育、学习资源、社会关注等方面都相对欠缺。活动当天,西宁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的专家远道而来,为水挂庄小学全校学生进行现场义诊,共筛查出弱视患儿22名。适
期刊
1790年秋天,诗人华兹华斯踏上了阿尔卑斯山之旅。他在写给妹妹的一封信中描绘了目睹的景观:“此刻,当眼前的景物浮现在我脑海中时,我带着非常愉快的心境仔细思考着,今后每一天,只要忆及这些印象,我便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这里并没有夸张的成分。几十年后,阿尔卑斯山的景象还存活在他的心中,对此他信心十足地表示:“我们在大自然中所见到的景象可能永远留在我们一生的记忆中,每当它们进入我们的意识中,便能与我们
期刊
松風亭图 马远 南宋  绍圣二年(1095年)春,苏轼在惠州。  前一年冬天,马不停蹄地赶了六个月、数万里的路,他终于到达贬所,随行的只有儿子苏过、小妾朝云与两名老婢而已。  苏轼初居于三司行衙内的合江楼。岭南气候温热,时虽已是寒冬,他却说“江风初凉睡正美”,一切刚刚好。然而身为谪官,不能久居于此,他很快又搬到了嘉祐寺居住。  嘉祐寺地处偏僻,没有合江楼的秀丽江景,附近小山上的松风亭便成了苏轼日常
期刊
看人挑擔不吃力,看人画画也是。总觉得还是拿画笔的人快乐一些,画出来的作品自己挂在房间里也好看。而写稿的人呢?写完了,有什么“好看”的?于是,我买了一盒二十四色粉蜡笔准备“大展宏图”。先回味一下小学的美术课,接着拿起绿色画了三个连在一起的大馒头,一气呵成,线条活泼,不赖,这山很稳。山谷间加一弯橘色弧线,涂满格,这是夕阳。上面当然少不了几只黑色的飞鸟,怪有童趣的,画画真好玩。  一切都出奇的顺利,直到
期刊
网络上的新新人类,喜欢把一句流行语“靓(帅)到没朋友”挂在嘴边。依此句式,还可以拓展为“豪到没朋友”“聪明到没朋友”……以炫耀自己某方面的长处。但若是较真的话,没朋友可能是真的,其他则未必。  日本最近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承认自己没朋友的年轻人多达7.4%。如果把朋友进一步定义为“遇事情可以互相商量、相互照顾”,那么有25.9%的人认为自己没朋友。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当今很多被深度卷入互联网的人
期刊
◇与敦煌相遇之初的惊喜与悸动,最终变成背负在肩上的使命感,支撑着他们度过所有的苦厄。他们就像壁画上描绘的佛教经典中的主人公,历经九死一生而矢志不渝,最终苦尽甘来。只不过,这份“苦”是由自己担着,“甘”却留给了敦煌。  ◇这一代人对自己未来的决断,对理想的坚持,以及谦逊的态度,足以令我们汗颜。千年以降,敦煌曾像一朵孤獨而璀璨的昙花,在荒漠中沉默地绽放。千年之后,所有守望敦煌的人,同样沉默,却恪守着自
期刊
天下庙宇众多,但论香火最盛处,必然是大大小小的财神庙。自古至今,有不少人做着白日梦,靠烧几炷香、磕几个头便想发家致富,教人哭笑不得。  清代时,有人见身边亲友生活困顿,不思进取,却执迷于去财神庙烧香磕头,便于庙旁题写一联:“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以财神的口吻调侃磕头之人,不做半点事就想不劳而获,即便真有神仙,对这样的人也不会同情,终究是空梦一
期刊
《九零后》海报  2021年5月首映的纪录电影《九零后》,由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传奇老人联袂“出演”:许渊冲、杨振宁、杨苡、王希季、郑哲敏、潘际銮、巫宁坤、马识途……这样的“演员”阵容,可谓空前绝后。他们共同的身份是——西南联合大学学生。“亡国灭种”之危  1935年,北平学生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当时年轻人的心头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  16岁的杨苡开始给巴金写信。她回忆道:“巴金的《家
期刊
对酿酒人来说,时间是最重要的参数,只有时间到了,酒才能荡气回肠。  节气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实证的“存在与时间”,堪称中华文明的智慧。像曾經的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循环;像诗人那样,去欣赏“时间的玫瑰”,去收获“时间即粮食”。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我在渺无人迹的山谷,不受污染,听从一只鸟的教导,采花酿蜜,作成我的诗歌。美的口粮、
期刊
边睡边学,真的能行  还记得那些你得在一晚上学会的课程磁带吗?科学表明这简直是无稽之谈,除非你能不睡觉,一直清醒地认真听。  但如果你真的睡着了,同时耳边播放着一些已经学过的东西(比如正在练习的钢琴旋律),那你或许真能更快地掌握它。这一结论来自《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  研究人员找来一群志愿者,让他们在计算机键盘上学习两种随机的旋律,然后进行90分钟的小睡。当他们逐渐进入慢波睡眠(与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