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交而其志同”:《论语》中的政治信任建构——以政治传播为视野的考察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向现代化、国际化跨越的历史进程中,建构出符合当前社会形态的政治信任模式,仍需考察儒家思想的传统。从政治传播的视野切入,重新阐释政治信任的历史形构,可以发现《论语》中的政治信任建构是儒家观念、建构路径和建构思维三者交织而成“上下交”的双向传播互动过程。“自上而下”的体制价值传播为政治信任建构设置理想化的政治认知框架,再加上以“君”“大夫”为主的政治中介组织的社会联系功能、信息扩散功能和调节功能,对民众进行道德情感教化。民众接收、认同并内化政治信息后,自下而上,情感外推,将人际情感延伸为政治情感,形塑其对整个政治系统的认同感,进而建立政治信任。《论语》中政治信任建构的深层思维,包括交往互动的理性思维、价值情感的教化思维和讷言敏行的传播思维。
其他文献
论文从媒介技术思想演变的视角对麦克卢汉与海德格尔技术/媒介思想的意义、关联与变化进行了阐释.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哲学是建立在物的媒介性基础上的,而物的媒介性又是以此在的"生存意向"为本体论基础,此在的生存世界的展开本质上是意向性意义上的媒介化建构.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虽然与海德格尔技术思想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与海德格尔在意向性意义上言说媒介不同,麦克卢汉更多地是在实体意义上言说媒介,从身体视角理解媒介世界的生成以及人与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发展,将海德格尔意向性意义上的媒介化建构转变为以身体为本体的媒介化建构,
对既往关于"家"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论文把"家"的含义具体区分为五个方面:社会基本单元、亲人的集合、"家屋"、"地方"、"心安之所".在既往传播研究的相关研究中,主要是从实体意义上的家来入手进行讨论的.作者认为,作为"心安之所"的精神意义上的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规避彼得斯所说的"交流的无奈",由此使得以"家"作为一种研究视角能够为传播研究带来新的"问题空间".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论文结合"独乡"近20年来"家"的变迁的经验材料进行说明,进而对"美丽乡村"、
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深刻且复杂,涉及包括新闻学、经济学和哲学等在内的多重解读视角.在新闻学的层面,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主要表现为他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报刊模糊新闻和言论性文章与广告之间的界限,大搞"报纸受贿"和刊登广告式"软文",扰乱社会视听,混淆思想是非,从而违背新闻伦理的各种表现.在经济学的层面,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主要表现为他对广告被运用于资本主义商业投机,从而带来严重经济问题的批判.在哲学的层面,马克思的广告批判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广告服务"资本逻辑",异化为阶级压迫和阶级奴役工具所展开的批
《大公报·戏剧与电影》是全面抗战前夕的一方左翼文艺阵地,该刊集结左翼戏剧电影人士,"知行合一",展开宣传.一方面,积极开展话语动员,为国防电影与国防戏剧运动鼓与呼,成为办在民营报刊上的"一所进步文艺学校".另一方面,通过征文活动、创设读者会等,展开传受互动,建构起阅读共同体,由话语动员走向社会行动.通过对该刊的考察,发现左翼影评的构成性,进而揭示其作为"流动的批评实践"的本质.
以往对民国时期新闻检查研究的惯常叙事,主要采用的是法规政策的制度视角,关注宏观的结构性制度层面,如此既难以看到检查人员作为行动主体的活动,也无法做到对新闻检查作为一种职业的"同情的理解".论文采用内部人视角的分析方法,通过细读日伪上海市政府"检查新闻工作报告书",一方面试图展示日伪新闻检查人员如何在日常展开工作,其在时间节点、工作节奏、流程惯例、文辞整饰等方面与新闻编辑室有诸多类似或呼应之处;另一方面则力图说明除了删扣新闻的常规性工作,他们往往还担负着核查事实、宣传引导等职责,由此需要处理与上级长
在液态的现代社会,世界的复杂性和流动性决定了不确定性传播与沟通的重要性.在多学科考察和理解不确定性的基础上研究作为新闻的不确定性的层次类型、区域结构和媒介表征,发现:不确定性传播中媒体透过赋予意义、争议表征和模糊性限制语的使用等表征建构了新闻的不确定性,而意义悬置和"知识错觉"等不确定性传播之痛影响了传播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也驱使媒体进行不确定性知识的再生产.
论文以先进工业文明产物的马克思主义如何落地于落后农业文明形态的中国社会为时代大底板,以建党初期革命工作重心变化为研究对象,以红色井冈传媒特质为特别案例,着重从主要宣传口号的变化,探讨了政治与宣传的互动关系,认为:党的政治路线决定党的宣传方针,党的宣传方针显示党的政治路线;口号宣传的重大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党的政治路线变化."打土豪,分田地"等一批宣传动员口号的出现,在实践上反映了共产党进入土地革命的历史新阶段;在理论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伟大开篇.
本刊2013年改版的同时试行了双向匿名审稿制度.2015年这项制度全面严格推行.自那时起,本刊办刊质量不断提升,因为每一篇刊发的稿件都融入了审稿专家的学识,浸润了他们的心血.
期刊
不同于其他留学生遇害案,“江歌案”引发了一波又一波舆论高潮。其原因在于新闻采取的不是刑事案件的信息模式,而是对于中国民众来说具有牢固而深刻记忆的“恩将仇报”框架。论文以“江歌案”为例,探讨社会记忆对新闻报道和舆论高潮的影响,发现社会记忆对新闻报道和舆论兴奋点具有较为显著的形塑作用。首先,社会记忆不同导致人们关注的事件不同。其次,即便关注事件相同,但社会记忆不同,会导致关注点相异。第三,社会记忆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对相同事件的诠释框架迥然相异。第四,诠释框架蕴含了相应的情感倾向,因此社会记忆培育了情感兴奋点。最
民主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群体,邓初民先生便是其中一位代表性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革命实践和传播活动。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的宏观语境和历史视域下,邓初民的媒介实践显现出三方面的特点:其一,这是20世纪早期民主知识分子进行知识传播的自觉行动和思想启蒙;其二,体现出政治传播的鲜明特征和历史轨迹;其三,为社会动员和鼓舞民众投身革命提供了思想动力。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这三个特点又构成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路径:进行知识传播和参与政治传播的历史特征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