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多媒体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鸡肋”吗?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也在不断走向深入。轰轰烈烈、锣鼓喧天的现代多媒体课堂已渐渐消失,这是一种进步,然而,这并不意味我们对现代多媒体教学就已经完全认识,本文对现代多媒体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审视和修正,并对两者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现代多媒体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 关系
  
  一
  现代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利用电化媒体技术(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高科技手段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由于其功能之强大,在新课程改革中备受教师们青睐。但也正是因为其功能过于强大,所以一些传统教学手段如粉笔、书本、模型、展览等在它的冲击下渐渐地被迫远离甚至是将从课堂上永远消失。近几年来利用PPT、FLASH等软件制作课件日技术的益成熟,电脑课件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主流。同时,因其简捷、易操作、易保存、易交流等原因,以及网络条件提供便利的前提下,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多地、单一地使用这种现代多媒体教学,使得其在课堂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现象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和忧虑。紧接着就有人对多媒体教学提出质疑,甚至是否定。现代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和地位于是就变得越来越尴尬,从备受关注的宠儿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这也使得很多处于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困惑起来。到底现代多媒体教学应该不应该用呢?应该怎么用呢?首先我们要重新审视并修正一下两者的关系。
  其一:语文学科须保持对现代多媒体教学的融合性。
  多媒体教学的功能是无比强大的,仅仅就语文学科而言,是否我们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已经用到尽善尽美了呢?其实不然,语文学科是一门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的学科,而对其外延和内涵能否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领悟又往往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参与度,从这个角度讲,仅仅在课堂上45分钟学习语文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才能够突破这个界限,向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延伸呢?我认为,如果能够对现代多媒体善加利用不失为一种便捷、高效的途径。预习作业试着让学生制作简单的PPT;名著、课文读后感让学生试着在网页上写博客;课后几人小组合作完成一期电子期刊,等等。发掘更多的先进媒体为语文学科服务的机会,使现代多媒体教学更深入化、更广泛化。
  其二:语文学科须保持对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前瞻性。
  现代多媒体教学功能的强大,在于其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的,科学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现代多媒体教学也会随之日行千里,从幻灯机操作和幻灯片制作到电脑课件为主体的现代多媒体教学也只不过短短数年时间。如果允许,学生人手一本平板电脑也就是可能的事。将来可以虚拟各种环境的多功能教室也会应运而生,甚至现有的课堂模式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革命必然会带动教学模式的变革,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与其坐而待变,不如起而顺变。不拒绝、不排斥,接纳它、吸收它。
  二
  母语教育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都是爱恨交加的,爱是因为这种语言是我们民族之根,恨则是因为爱之切,是因为我们赋予它的职责太多。也正是如此,我们不希望汉语教育被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湮没,而是希望其能够在一种极为纯净的生态环境下,长成参天大树。总而言之,如何在引进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又保持语文学科的本色呢?下面我以时下比较常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例来分析现代多媒体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矛盾、纠结之处,并提出个人的建议。
  纠结之一:现代多媒体的程式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的矛盾。
  所谓程式化,即按照一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完成。当下很多老师用的是PPT制作课件,这种软件简单易学,它由一张张幻灯片结构而成,很多老师喜欢用串联式制作课件,一张一张依次展示。这其实就是一种机械的程式化。这种程式化还体现在教者的上课思路上,从哪一步到哪一步都预设得好好的,课堂的哪一个环节是那个图片,哪一个环节是展示哪一段文字,等等。这是一种无形的程式化教学。这种看起来很充分的课堂预设其实是有问题的。它与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相悖的,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生成是随机的也是随时的,它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适度的预设可以为课堂的生成提供可能和保证。但是过于程式化的预设则会限制课堂生成的产生。尤其是语文学科,它的课堂结构要求有别于其他学科,它注重于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它的问题具有发散性,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这些都是现代多媒体式的程式化教学所难以处理甚至是无法应付的。除此以外,现存的课堂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程式化问题。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迁移拓展能力、质疑思辨能力等。基于此,教者在课件制作时往往习惯于把授课内容整合成几大板块,如聆听××—走进××—感悟××—反思××等,这种板块化分布也是一种变相的程式化教学。总之,语文课堂是一个有机性的组成,教师、课件、学生、文本四者相辅相承成,有机统一。课件的内容源于文本,基于教学的构想,来自于教师的设计,作用于学生,最终是为实现课堂目标,突破课堂的重难点服务。它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是作为课堂的一个部分存在,它应该是有机融合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程序之中,而非以一种程式主导课堂。
  这就点想出建议:(1)多媒体课件本身的程序一定要简化、合理,尽量去除板块化设计;(2)多媒体课件要优化。能不留就不留,必须留的也尽量要少而精;(3)多媒体课件设计的阅读程式应尝试多元化,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纠结之二:现代多媒体的单向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的矛盾。
  多媒体教学其本质上就是一种机器行为,当然它又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机器行为,因为它在人的设定之下,还必须由人在整个过程中实施操作。因为是预先设置好的所以用的时候改不了,有什么需要超过预设当然也实现不了;因为它是一种机械操作,所此它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就差了一些。这些特点决定着多媒体课件只具备单向传输知识的功能,但课堂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是正常也是主要的教学行为,而这些很显然是多媒体无法完成的。当然,多媒体课件的编程者,也知道这是多媒体的软肋,所以各种软件在这上面都有一些相应的设置,但这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软件操作技术。另一方面就其功能也极其有限,远远不如课堂互动来得更为迅疾、有效。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教者才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参与的一方,它不能包办学生的思考,也不可能掌控课堂的过程。既然如此,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辅助性原则应该是所有多媒体课件使用者心中的一杆标尺,有了这杆标尺,多媒体课件教学才不会有越位之嫌,那种喧宾夺主、越俎代庖的多媒体教学行为就应该坚决杜绝。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使用多媒体课件才算是合理、有效的行为呢?还是应该定位好配角的位置,做好配合的工作。比如说使用图像、文字材料激趣导入;使用图表帮助比较、诠释;利用外来资源协助释疑解惑,等等。这些辅助性教学行为都是可以的。这些具有既成性、引入性特征的材料展示既符合多媒体课件的单向性传输知识的特征,又不会对课堂的互动活动造成影响。而像答案、思考过程、课堂板书这些生成性的内容是不适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即使用了其科学性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实际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也是有害的。在诗歌《蝉》中有这样一句“垂诿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对于这句诗中的“垂诿”好多学生不理解,教者就从网上下载了唐代官员的帽子的图片给同学看,并指出作者是把蝉头部的触须比成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从而暗示自己显要的身份。这种多媒体教学行为就是摆正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的中的位置,正确利用其单向性传导功能,充分挖掘和体现了图片的材料价值。
  由此,我的建议如下:(1)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选择的视频、图像、文字资料优先考虑其材料价值;(2)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选择的视频、图像、文字资料,不宜以某种既成性观点呈现;(3)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选择的视频、图像、文字资料应用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
  纠结之三:现代多媒体的定向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多维性的矛盾。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图像、视频、音响材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材料具有形象性的特征,在课堂上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但它所传递的内容是既定的,具有定向和不可变的特征。而语文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存在于文字载体中的内容,而且要学习它的形式本身——文字载体;不仅要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至少有这样的几个维度:一是文字本身的语言技巧;二是语言文字本身所承载的内容;三是语文能力的提高。当单向遇到多维,纠结也就产生了,多媒体的图文是“只可形传”,而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不可形传”。语言文字所包涵的丰富的意蕴确非简单的画面所能反映。如过多地不恰当地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媒体文件,有可能冲击语文教育的本体,忽略了语文教学原先的目的。尤其是像诗歌、小说、散文这些文学体裁的阅读,更侧重强调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力,这个时候如果先入为主地让学生欣赏图片或者视频,其结果就是学生的思维变得单一、呆板。语言运用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另外,对语言技巧能力的学习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而对这种学习是需要“推敲”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深入体味,并努力模仿它,运用它,才能提高自身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再美的画面、再动听的声音所无法取代的。因此教者在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确保学生阅读文本行为的独立性,也一定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独立性。
  对此我也有三点建议:(1)谨防先入为主的现象。图像、视频等材料不能够对学生思考问题形成干扰;(2)谨防强势冲击的现象。图像、视频材料因其形象性特点,很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3)谨防制作课件代替备课的现象。制作课件中是备课中的一环,教者还要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等,尤其那些语文素养、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应是备课的重点。
  综上所述,现代多媒体教学绝对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鸡肋”,我更愿意它们是一对恋人,在经历了生疏期、相恋期、蜜月期、冷淡期之后,最终进入一个成熟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初中校长的领导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绩效校长领导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高绩效校长领导行为特征表现在创造思维能力、职业认同、注重教科研、听取教师意见、关心教师、信任教师六个方面。  关键词: 初中校长 领导行为 管理绩效  一、问题的提出  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教育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学校教育质量与学校领导有密切关系。正如J.Ch
摘 要: 在高考的背景下,美术课不被重视,美术老师积极性不高,教学方式呆板简单。如何真正发挥普通高中美術鉴赏课美学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实现情感心理的调节,使学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值得探讨与尝试,也是学生单一汲取文化课知识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 感情投入 愉悦分享  高中美术鉴赏课要给学生什么?相信这问题大家都十分清楚,也能滚瓜烂熟地背出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普通高
摘要: 试卷评价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反馈作用,而且是学生的学习的晴雨表。因此历史试卷的质量好坏十分重要,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评价试卷的好坏呢?本文拟从试卷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加以阐述。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试卷评价 评价标准  2011年新的《初中历史课标》指出:初中历史评价必须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运用科学、
摘 要: 文章在分析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珠城职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实践效果的分析,从“校企生共赢”理念出发对如何优化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实践效果进行思考。旨在为后续的深度化、精致化的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订单班 实践效果 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  一、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职业教育的本
摘 要: 大学生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其能否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人生目标、能否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是关乎我国未来建设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如何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思潮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道特殊难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人生目标的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大学生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
摘 要: 本文探究了词源教学在中学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更好地指导英语教学,帮助学生走出词汇识记的困境。  关键词: 词源 英语词汇教学 作用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1972)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书中指出:“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1]词汇学家McCarthy(1990)更生动地指出了词汇的重要性:“一个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无论他语法学得多好,语音掌握得多么准确
摘 要: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改革收费制度以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脱贫。本课题组在帮助辽宁科技大学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的实践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将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心理脱贫相结合,旨在塑造贫困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新途径。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脱贫 脱贫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
摘 要: 在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政策背景和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下,各类各层次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大规模扩招,在校学生规模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由此带来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影响西部地区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因素着手分析,进而提出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就业核心竞争力 途径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实现“中国梦,强国梦
摘 要: 魏晋时期,佛道盛行,鬼神之说向来与宗教密不可分。而魏晋志怪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被深深打上了宗教色彩的烙印。志怪小说中的宗教观主要是围绕着人、神、鬼展开,表现出宗教意识与人本意识融合的思想倾向。  关键词: 志怪小说 宗教观 人 神 鬼  引言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所录之怪异,无非人、神、鬼之事。在道教神仙观和佛教果报论的双重影响下,人与鬼神之间前所未有地拉近
摘 要: 一门课的“绪论”讲的成功不成功,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好不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此课程的积极性的高低。要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绪论一章,教师应着重做到以下三点:改变偏见,端正态度;消除迷惑,增进信任;认知幸福,感召受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主体对客体的第一印象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主体对待客体的态度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