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无应答的遗传学因素研究现状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根据功能及形态变化,抗VEGF治疗的应答程度可分为理想应答、弱应答、无应答3种情况。导致机体无应答的原因尚未明确,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基线视力、疾病病程、病灶特点及基因的多态性等。目前对于导致抗VEGF无应答遗传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VEGF相关基因、补体因子H、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易感因子2、高温必需因子A-1及白介素相关基因等。本文通过综合抗VEGF药物治疗无应答相关遗传学因素研究,进一步分析导致抗VEGF无应答的遗传机制,以期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预测抗VEGF疗效研究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18,54:873-878)

其他文献
基于频域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的青光眼相关视网膜检查已成为目前诊断和随访青光眼的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本文通过总结OCT青光眼相关视网膜检查的重要参数及其特点以及相关的新技术和新应用,阐述OCT青光眼相关视网膜检查的临床应用原则和策略,提出眼科医师应熟悉和合理应用OCT青光眼相关视网膜检查,结合临床其他相关指标,提高青光眼早期诊断和及时发现病情进展的能力。(中华眼科杂志,2018,54:801
期刊
目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早、中、晚期视野缺损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丢失的特点,并分析结构与功能对应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08年2月至2017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POAG患者(POAG组)、NTG患者(NTG组)以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Humphrey 24-2标准自动视野检查和视网膜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
目的探讨和比较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所致高眼压在儿童及成人葡萄膜炎患者中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8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的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登记资料,比较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相关性高眼压在成人及儿童葡萄膜炎患者中的发生率。分析1%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相关性高眼压在儿童与成人葡萄膜炎患者间用药频率、用药时间、眼压值及降眼压药物治疗效果的差异。儿童与成人患者间结果的比较
期刊
目的总结先天性纤维血管性瞳孔膜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的患儿13例(13只眼)的临床资料。膜和房角的形态采用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评估。对患儿眼部体征、检查结果、采用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的眼压和眼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3例患儿中男性9例,女性4例,手术年龄2.0~34.5个月,中位数5.1个
期刊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则是青光眼的常见类型之一。研究表明PACG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包括眼解剖因素和遗传易感性。与PACG发病相关的解剖结构,如前房深度、晶状体的相对位置及厚度、房角状态、眼轴长度等均具有遗传倾向,而遗传度正是量化遗传倾向的指标,因此遗传度研究为解释疾病的遗传易感性以及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针对与PACG有关的解剖结构
青光眼是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视觉电生理检查作为客观视功能检查手段,可通过检测青光眼早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功能损伤,对青光眼的临床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发挥指导作用,在评价青光眼早期损伤方面具有优势,其中图形视网膜电图、明适应负波反应和多焦视网膜电图可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结合最新相关文献报道,对视觉电生理检查在检测早期青光眼损伤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及开展相关研
目的比较中国汉族人和美国高加索人眼前节结构的差异,并探索影响前房角参数的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研究设计自2008年5月到2010年12月纳入中国汉族人(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招募)和美国高加索人(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眼科门诊招募)2组健康人群,每组纳入120名志愿者,年龄40~80岁,每隔10岁纳入30名,其中男、女各15名。应用自动屈光检查仪、A超、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眼前节参数。两组间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