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吴非的教育专著《不跪着教书》聚焦一线教育的各个方面、点点细节,既有对送礼乱象、教师粗鄙行为金刚怒目式的批判,惹人深思;亦有对独立思考的培养、教学风格的形成、情真意切的呼唤,振聋发聩;还有对培育自尊、涵养阅读循循善诱式的叮咛,声声入耳。在纷乱的教育现象下,拨乱反正,思想深邃,教人回归教育常态。
关键词:《不跪着读书》 读后感 教育现象
翻开一本书,我总习惯于先摸摸作者的“底气”。
“吴非,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1968年去农村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
《不跪着教书》的作者吴非明显属于“过季先生”,这样的“老先生”还能熟谙当下的教育之道吗?他的言论还能为教着“00后”的我们所接受吗?
可是阅读完整本书的我,对老先生心生敬畏。
他说的是教育的本质,拨云见雾;他道的是教育的常态,一针见血;他做的是教育的反思,真诚深邃。
批判:金刚怒目
教龄越久的教师,有时越麻木,麻木于家长的请客送礼,麻木于自己的粗俗鄙陋,麻木于学生的迎合奉承。
十年前,刚出大学校门,我对“教师保持纯洁”这一准则奉为圭臬,不敢亵渎。匆匆十年,见识了形形色色的教师,经历过不同性格的学生,也结识了家教迥异的家长,对于诸多“潜规则”渐渐“不出聲”“不敢言”,甚至变成了自己行事的一部分。
我一直以为,教师固然需要循循善诱的姿态,也需要批评学生的手段。当我滔滔不绝口水横飞厉声指责一个犯错的学生,当他的脑袋终于低垂下去不敢吭声之时,我竟会有一种胜利的优越感,并用眼神告诉周围的同事:你看,这招“泼妇式”果然有效!吴非老师当即叫停:你为何要释放粗鄙?
要知道,当面以粗俗的语言挖苦学生,已经很不对了,将自己的粗鄙释放在学生面前,更是一种恶劣信号的传递。学生是模仿者,虽然他暂时缄默不语,但是他习得了“原来发脾气可以是这样不顾大庭广众,不顾别人脸面,不容当事人置疑”的范式。如果双方争执起来,更不像师生关系,输赢并不能改变、教化学生。这不是远远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我时常告诉学生,老师是你们的帮助者,并非仇人,我们又怎能转身就用恶毒的语言攻击、贬损学生呢?这样的做法也是缺少自尊的表现,败坏的远远不是一个教师的名声。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学生,教师首先需要成为怎样的教师。
平常工作中,我也曾看到、听到教师“麻烦”家长帮助自己,或美其名曰帮助班集体的事件。家长极其愿意倾其所有博教师一笑,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吴非老师又一次跳出来喊停:如果教师和家长都拿手中的权力做交换,那他们眼中的“教育”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教师与家长应当理智地保持距离,不宜过多接触,关系过于密切对教学工作没有好处。这样纯粹的家校关系可以避免诸多麻烦,避免产出“特殊学生”,是“净化空气”的“清新剂”。
吴非老师在书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有模范教师做报告,讲家人患重病住在医院抢救,而自己坚守岗位最终没能见到亲人最后一面。这一次,吴非老师怒而质问: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便是培养这样没有人性的人吗?这样的人,怎么配做教师?掷地有声,言犹在耳。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育人,而一个教师以工作为全部,对自己的家人不讲人性,却能得到各种表彰,立为典型,模糊了教师的面目,也模糊了学生的价值观。作为一名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他们成为站立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与野兽迥异的人。
吴非老师眼里、心里都容不下背离教育本质的事件,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也为我们擦亮了理性看待教育事件的眼睛。
呼唤:情真意切
吴非老师在多篇散文随笔中大声呼唤:教师要有精神追求、我美丽因为我在思考、不要跪着读……这些观点直接指向书的标题“不跪着教书”。
初识这本书,就是被这个充满浩然正气的标题所吸引。何为不跪着教书?面对一本教参,教师有独立思考批判的能力;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教师有维护自己尊严的能力;面对学生,努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思想者,充实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学会终身学习。概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和自己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打破人云亦云的怪圈,否则教师跪着教书,学生只能趴在地上了。
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学生很难成为站立起来的人。我举双手赞同这个观点。初中语文教学,目前自上而下在推行“整本书阅读”的方式。这个学期,我们必读的书目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本值得每个青年阅读的书。我愿将学生所处的青年时代比成热火朝天的非常时期,虽然没有硝烟,没有战争,但是人能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缺点,人性战胜兽性,这是每个孩子必须要经历的挣扎与重生。每带一届学生,我总会和他们一起再次阅读,每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优秀的小说不是消遣,不是谈资,而是能够深深烙印在心里的力量源泉,能让自己成为“赤子”,能让自己创造“孤独的世界”。美国作家塞缪尔说:“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长存。”每天我用这台天线和学生同一频道接收信号,所以我敢说,我和他们一直“同龄”。
吴非老师同时呼唤一个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他将风格喻成教学的灵魂。
当今社会推崇工匠精神,教师还能将自己定位为“教书匠”吗?在吴非老师眼中,“师”与“匠”不属于同一层面,匠的技巧再高,难有创见,师则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善于创造。风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累积乃至蜕变。教师要先有个性,敢于独立思考,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从教一段时间后,教师应当从教学个性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这样的总结,能够感知自己的实际位置,启迪自己向高层次攀登。吴非老师的言语质朴却泛着崇高的光芒。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我也曾对各位名师的课堂亦步亦趋地模仿过,虽然也能撑下一节课,有些环节也能让学生眼前一亮,但总觉得不够圆满。现在想来,我的备课只是“备教材”,而没有“备学生”,学情不同,难易岂能一致?容量岂能一样?教必学名师,说必看权威,忧谗畏讥,没有风格或者不想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是“跪着教书”的一种表现。十年的教龄,已经积聚了不少教学经验,见识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该朝着“风格”的方向迈进。我多么希望,若干年后,我的学生回忆起初中时代的语文课堂,总有许多镜头与片段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它可以是一次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是一次直指灵魂的提问,可以是一次恰如其分的点拨,可以是一次圆润完美的总结,可以是一次深得人心的评价,而不是看着认真,一味笔记,做题若干,不得要领,乃至没有情怀、没有趣味的课堂。 让学生能喜欢你的课,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是吴非老师评价一位教师的标准,在我读来,也是他发自内心的呼唤。
叮嚀:循循善诱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 4 岁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很想知道她为什么摘花,于是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她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当我的笔记中记下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仿佛闻到了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花的香味。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前下跪,不在形式主义前下跪,我们呵护的不仅是这一个孩子的善良,而且还通过自身传递给更多的孩子什么是人性、人情美。脱下传统说教的面罩,以心触心,还原教师的自尊与爱。
肖川博士指出:“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所以教师要有“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教会学生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
吴非老师用故事的方式诱使读者思考,就像在我们耳边不断叮咛:请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学习初期就遇到最本真的道德理念:爱、美、善良、尊重……
在多篇文章中,他同样不厌其烦地叮嘱教师: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读好书如播种;需要有爱与敬重的阅读……
我想说,阅读对于一个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实在是太重要。我曾等孩子睡着后半夜爬起来看书,这种偷来的时光异常充实,读完便觉唇齿生香、豁然开朗。这种感觉就像拥有一个天使般的孩子一样美好。我曾经在班级里一个时间段固定分享“每日一句”。那些文质兼美的语句学生欢喜极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把脾气拿出来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是本事;什么是高贵?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若能奉为人生准则固然上佳,若能感受语言的美感,也是一种收获。这些闪耀着光芒的语句只是沧海一粟,如果能推行优秀文本的整本书阅读,对阅读带着爱与敬重,不把考试要求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学生的快乐会更多一点,内心会更充实一些,教养会更到位一步。每每看到刷题如命、争分夺秒的理科学生,虽然我无限肯定他的自觉与认真,但总不免要担心他的健康阅读时间是否有保障?万一考试失利他是否能保持内心的宁静?语文学科会不会成为他不可言说的伤?
掩卷而思,耳畔总还能响起吴非老师语重心长的叮嘱,这是一份道义,也是一份教育人的情怀。
我常常听到有教师坦言:这一天乃至这个学期,我总感觉自己忙忙碌碌,但是回首过往,却发现自己一事无成。许多大大小小的纷杂之事充斥在我们的工作场景中,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竞赛、评比、活动、培训……我们在许多角色中穿梭,我们在许多活动中迷茫。我们特别需要正本清源,特别需要前辈指点迷津。毋庸置疑,阅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能让一名教师更好地审视自我当下的现状,并快速自我定位,重新出发。
(杜艳红,浙江省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语文教师,文学硕士,宁波市教坛新秀。)
关键词:《不跪着读书》 读后感 教育现象
翻开一本书,我总习惯于先摸摸作者的“底气”。
“吴非,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1968年去农村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
《不跪着教书》的作者吴非明显属于“过季先生”,这样的“老先生”还能熟谙当下的教育之道吗?他的言论还能为教着“00后”的我们所接受吗?
可是阅读完整本书的我,对老先生心生敬畏。
他说的是教育的本质,拨云见雾;他道的是教育的常态,一针见血;他做的是教育的反思,真诚深邃。
批判:金刚怒目
教龄越久的教师,有时越麻木,麻木于家长的请客送礼,麻木于自己的粗俗鄙陋,麻木于学生的迎合奉承。
十年前,刚出大学校门,我对“教师保持纯洁”这一准则奉为圭臬,不敢亵渎。匆匆十年,见识了形形色色的教师,经历过不同性格的学生,也结识了家教迥异的家长,对于诸多“潜规则”渐渐“不出聲”“不敢言”,甚至变成了自己行事的一部分。
我一直以为,教师固然需要循循善诱的姿态,也需要批评学生的手段。当我滔滔不绝口水横飞厉声指责一个犯错的学生,当他的脑袋终于低垂下去不敢吭声之时,我竟会有一种胜利的优越感,并用眼神告诉周围的同事:你看,这招“泼妇式”果然有效!吴非老师当即叫停:你为何要释放粗鄙?
要知道,当面以粗俗的语言挖苦学生,已经很不对了,将自己的粗鄙释放在学生面前,更是一种恶劣信号的传递。学生是模仿者,虽然他暂时缄默不语,但是他习得了“原来发脾气可以是这样不顾大庭广众,不顾别人脸面,不容当事人置疑”的范式。如果双方争执起来,更不像师生关系,输赢并不能改变、教化学生。这不是远远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我时常告诉学生,老师是你们的帮助者,并非仇人,我们又怎能转身就用恶毒的语言攻击、贬损学生呢?这样的做法也是缺少自尊的表现,败坏的远远不是一个教师的名声。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学生,教师首先需要成为怎样的教师。
平常工作中,我也曾看到、听到教师“麻烦”家长帮助自己,或美其名曰帮助班集体的事件。家长极其愿意倾其所有博教师一笑,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吴非老师又一次跳出来喊停:如果教师和家长都拿手中的权力做交换,那他们眼中的“教育”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教师与家长应当理智地保持距离,不宜过多接触,关系过于密切对教学工作没有好处。这样纯粹的家校关系可以避免诸多麻烦,避免产出“特殊学生”,是“净化空气”的“清新剂”。
吴非老师在书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有模范教师做报告,讲家人患重病住在医院抢救,而自己坚守岗位最终没能见到亲人最后一面。这一次,吴非老师怒而质问: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便是培养这样没有人性的人吗?这样的人,怎么配做教师?掷地有声,言犹在耳。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育人,而一个教师以工作为全部,对自己的家人不讲人性,却能得到各种表彰,立为典型,模糊了教师的面目,也模糊了学生的价值观。作为一名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他们成为站立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与野兽迥异的人。
吴非老师眼里、心里都容不下背离教育本质的事件,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也为我们擦亮了理性看待教育事件的眼睛。
呼唤:情真意切
吴非老师在多篇散文随笔中大声呼唤:教师要有精神追求、我美丽因为我在思考、不要跪着读……这些观点直接指向书的标题“不跪着教书”。
初识这本书,就是被这个充满浩然正气的标题所吸引。何为不跪着教书?面对一本教参,教师有独立思考批判的能力;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教师有维护自己尊严的能力;面对学生,努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思想者,充实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学会终身学习。概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和自己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打破人云亦云的怪圈,否则教师跪着教书,学生只能趴在地上了。
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学生很难成为站立起来的人。我举双手赞同这个观点。初中语文教学,目前自上而下在推行“整本书阅读”的方式。这个学期,我们必读的书目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本值得每个青年阅读的书。我愿将学生所处的青年时代比成热火朝天的非常时期,虽然没有硝烟,没有战争,但是人能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缺点,人性战胜兽性,这是每个孩子必须要经历的挣扎与重生。每带一届学生,我总会和他们一起再次阅读,每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优秀的小说不是消遣,不是谈资,而是能够深深烙印在心里的力量源泉,能让自己成为“赤子”,能让自己创造“孤独的世界”。美国作家塞缪尔说:“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长存。”每天我用这台天线和学生同一频道接收信号,所以我敢说,我和他们一直“同龄”。
吴非老师同时呼唤一个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他将风格喻成教学的灵魂。
当今社会推崇工匠精神,教师还能将自己定位为“教书匠”吗?在吴非老师眼中,“师”与“匠”不属于同一层面,匠的技巧再高,难有创见,师则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善于创造。风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累积乃至蜕变。教师要先有个性,敢于独立思考,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从教一段时间后,教师应当从教学个性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这样的总结,能够感知自己的实际位置,启迪自己向高层次攀登。吴非老师的言语质朴却泛着崇高的光芒。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我也曾对各位名师的课堂亦步亦趋地模仿过,虽然也能撑下一节课,有些环节也能让学生眼前一亮,但总觉得不够圆满。现在想来,我的备课只是“备教材”,而没有“备学生”,学情不同,难易岂能一致?容量岂能一样?教必学名师,说必看权威,忧谗畏讥,没有风格或者不想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是“跪着教书”的一种表现。十年的教龄,已经积聚了不少教学经验,见识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该朝着“风格”的方向迈进。我多么希望,若干年后,我的学生回忆起初中时代的语文课堂,总有许多镜头与片段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它可以是一次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是一次直指灵魂的提问,可以是一次恰如其分的点拨,可以是一次圆润完美的总结,可以是一次深得人心的评价,而不是看着认真,一味笔记,做题若干,不得要领,乃至没有情怀、没有趣味的课堂。 让学生能喜欢你的课,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是吴非老师评价一位教师的标准,在我读来,也是他发自内心的呼唤。
叮嚀:循循善诱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 4 岁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很想知道她为什么摘花,于是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她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当我的笔记中记下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仿佛闻到了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花的香味。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前下跪,不在形式主义前下跪,我们呵护的不仅是这一个孩子的善良,而且还通过自身传递给更多的孩子什么是人性、人情美。脱下传统说教的面罩,以心触心,还原教师的自尊与爱。
肖川博士指出:“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所以教师要有“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教会学生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
吴非老师用故事的方式诱使读者思考,就像在我们耳边不断叮咛:请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学习初期就遇到最本真的道德理念:爱、美、善良、尊重……
在多篇文章中,他同样不厌其烦地叮嘱教师: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读好书如播种;需要有爱与敬重的阅读……
我想说,阅读对于一个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实在是太重要。我曾等孩子睡着后半夜爬起来看书,这种偷来的时光异常充实,读完便觉唇齿生香、豁然开朗。这种感觉就像拥有一个天使般的孩子一样美好。我曾经在班级里一个时间段固定分享“每日一句”。那些文质兼美的语句学生欢喜极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把脾气拿出来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是本事;什么是高贵?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若能奉为人生准则固然上佳,若能感受语言的美感,也是一种收获。这些闪耀着光芒的语句只是沧海一粟,如果能推行优秀文本的整本书阅读,对阅读带着爱与敬重,不把考试要求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学生的快乐会更多一点,内心会更充实一些,教养会更到位一步。每每看到刷题如命、争分夺秒的理科学生,虽然我无限肯定他的自觉与认真,但总不免要担心他的健康阅读时间是否有保障?万一考试失利他是否能保持内心的宁静?语文学科会不会成为他不可言说的伤?
掩卷而思,耳畔总还能响起吴非老师语重心长的叮嘱,这是一份道义,也是一份教育人的情怀。
我常常听到有教师坦言:这一天乃至这个学期,我总感觉自己忙忙碌碌,但是回首过往,却发现自己一事无成。许多大大小小的纷杂之事充斥在我们的工作场景中,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竞赛、评比、活动、培训……我们在许多角色中穿梭,我们在许多活动中迷茫。我们特别需要正本清源,特别需要前辈指点迷津。毋庸置疑,阅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能让一名教师更好地审视自我当下的现状,并快速自我定位,重新出发。
(杜艳红,浙江省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语文教师,文学硕士,宁波市教坛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