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结合近几年来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中的学科课程占据着核心地位,特别是中考课程、高考课程更是承接考试任务、提高学生应试成绩、提高学校升学率的载体。表面上看起来人人受教育机会平等的体制,实质上却扼杀了一部分有特长学生的发展。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差、身体素质差、创新能力差、人文精神缺乏。而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加强学习是前提,改变观念是关键,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内容是核心。而教育内容必须涉及课程教材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长期以来,化学教师只是化学课程的执行者而不是开发者;是化学课的传播者而不是研究者。很多化学教师只掌握化学专业知识,而对一般的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对一些现代新知更是一无所知;只懂得课堂化学知识,而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贫乏得可怜;只知道教会学生应考,而不能自觉地引导学生创新。化学课程的改革,最终都要通过化学教师实施,所以,提高化学教师的素养势在必行。化学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积极参加在职培训,听专业讲座,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坚持开展科研,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只有把高音、中音和低音有效地协和,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篇章;只有把知识、能力和生活有机地联系,才能构成完整的化学课程体系。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中的学科课程占据着核心地位,特别是中考课程、高考课程更是承接考试任务、提高学生应试成绩、提高学校升学率的载体。表面上看起来人人受教育机会平等的体制,实质上却扼杀了一部分有特长学生的发展。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差、身体素质差、创新能力差、人文精神缺乏。而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加强学习是前提,改变观念是关键,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内容是核心。而教育内容必须涉及课程教材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长期以来,化学教师只是化学课程的执行者而不是开发者;是化学课的传播者而不是研究者。很多化学教师只掌握化学专业知识,而对一般的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对一些现代新知更是一无所知;只懂得课堂化学知识,而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贫乏得可怜;只知道教会学生应考,而不能自觉地引导学生创新。化学课程的改革,最终都要通过化学教师实施,所以,提高化学教师的素养势在必行。化学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积极参加在职培训,听专业讲座,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坚持开展科研,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只有把高音、中音和低音有效地协和,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篇章;只有把知识、能力和生活有机地联系,才能构成完整的化学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