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xh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与教师对劳动观念的认知有差异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意见》的出台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直面当今的教育现实问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一定程度被忽视,劳动教育被矮化、淡化、弱化”“一些青少年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旨在补齐教育短板。
  “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劳动是生命的底色,也是教育之所以真实有效发生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劳动不仅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分水岭,更是人类提升自我的基本方式,是人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于身心正在成长的青少年而言,劳动不仅能够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能够增强个体独立性、奋斗精神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为了从客观层面更全面真实了解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前不久,华东师范大学基教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针对中小学教师、家长及学生发放了近7万份问卷。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和三角印证后,初步得出结论:仅有30.1%的教师认为学生有着极强的劳动观,21.9%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较强,28%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一般,2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较弱。
  在对劳动观念的自我认知上,青少年与教师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调查显示,47.2%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极强,29.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较强,2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意识一般,3.5%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意识淡薄。
  在是否应该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这一点上,绝大多数家长是赞同的。调查显示,98.4%的家长赞同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仅有1.6%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被弱化是谁之过
  社会上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观印象,与中心问卷调查的初步结果具有一致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被弱化、被软化、被淡化,是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具体分析,从学校方面而言,重智轻劳。虽然大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设有一定的劳动课程,但是由于追求学生分数,这些劳动课程往往以“副科”或选修的形式呈现,既没有形成系统的劳动课程,也没有系统的课程评价方案,甚至出现被毫无顾虑地让位给“主课”的尴尬境地。
  从家长而言,过度宠溺。生活上的大小事情包办代替,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致使孩子慢慢疏远劳动,漠视劳动,有的甚至厌恶劳动。在一些家庭中,巨嬰现象屡见不鲜:有的青年连做饭都不会,在本应该反哺双亲的年纪却以啃老度日。
  从社会而言,各种不良风气侵袭。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攀比之风使得青少年陷入物欲的枷锁之中,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消费人”。艾里希·弗洛姆在《论不服从》中对“消费人”进行警示,如果一个人所思考的不是如何劳动生产以及创造,而是消费越来越多的物质,那么,消费越多便越会像奴隶一样被日益膨胀的需求束缚手脚,最终成为贪欲的囚徒而无暇顾及其他。
  由此可以看出,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劳动观、消费观和价值观是多么的必需且必要。
  学校、家庭、社会要协同推进
  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落到实处和深处?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多元协同的实施体系,既重视青少年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尊重青少年的劳动需求与愿望,也注重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家庭的支撑作用以及社会力量的引导作用。在真实性、多样化的情景中增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进而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构建整体融通式的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家长要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让青少年学会“上手”和“在手”。
  家庭作为教育孩子的第一战场,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上好“劳动教育第一堂课”,家长有其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从小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可共创“家庭劳动日”,如通过集体大扫除,在劳动中了解扫除风俗、知识等;通过外出采摘果蔬,在劳动中学习食物知识与营养成分、作物生长规律等;通过洗碗做饭,在劳动中掌握生活自理技能、体会家长劳务的不易等。通过劳动加强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家庭成员的情感、默契、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跟踪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比为1∶15,犯罪比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可以看出,参加劳动不仅是孩子为父母分忧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在美国、德国的一些法律中,规定6岁到18岁的孩子该做的家务和社会劳动。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至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至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到菜园里翻地;16至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家庭在劳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
  第二,学校要做好劳动教育的学习指导,让青少年学会“上眼”和“上路”。
  学校应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个性化需求的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劳动权利和责任的认知,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
  首先,进行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设置系统的、专业的劳动实践课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劳动教育不是单独存在于学校的孤立的教学体系中,而是融合于德智体美之中,因此劳动教育也应融合于学校综合教学之中。应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让教师发挥自身智慧,结合学科教学开发适合所在学校所在班级的课程,自主设计与实施,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价值。
  其次,进行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劳动教学的教师大多为兼职,很多教师受职称等因素影响,对劳动课程投入的精力有限,更无暇顾及对相关理论探索,因此,加强相关的教师队伍建设极为重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让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事,这样才能使劳动教育焕发应有的光彩。   最后,建立系统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劳动作为一种综合实践育人活动课程,它不可避免地需要接受效果评价。劳动以及劳动教育更多地发生在课堂之外的自然、社会和人为创设的“劳动情境”之中。因此,对于劳动活动的效果评价考核应当以学生的“参与学习”为中心,以“劳动”为载体,对学生的参与与学习体验作出监测,从而达成形成性、表现性评价。评价是对教育教学的监督和检测,科学、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才能使劳动教育不流于形式,并且促使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寻找出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
  总之,应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系统、专业的劳动精神培养以及劳动技能锻炼,在劳动实践中发现自我兴趣并确定专业爱好,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做好充足的准备,在面对各式各樣的劳动实践以及未来的职业工作中,才能做到“手中有活,眼中有光”。
  第三,充分发挥社会的帮扶力量,让青少年学会“用心”和“脱俗”。
  社会在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旨在建立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业社会,其生产模式服务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培养全能人、而非消费人。因此,应净化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时刻防止“最优化”的消费目标滑向“最大化”消费目标。使青少年保持清醒、保持活跃、保持敏锐,对拜金言论、消费至上等“异化”的环境时刻警惕,避免被其“异化”,为青少年的成长以及劳动精神的生成、劳动意识的培养,竭力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政府的经费投入,引进企业力量,开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内的多种劳动教育资源,发挥社会各界的帮扶作用,使青少年在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风气中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已是今非昔比,但从育人、家庭幸福甚至民族、国家发展进步,中国梦实现的角度来看,劳动教育永远不会过时,青少年劳动素养的提升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加强。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不断创造、创新、力求上进的劳动者。给青少年上好劳动教育这一堂必修课,把他们培养成新时代的优秀劳动者,使劳动成为他们的第一需求,而非仅仅一种谋生的手段,让青少年在劳动实践以及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脚下有劲、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里有爱、灵魂有趣”。 (宁本涛 孙会平)
  (宁本涛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基教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孙会平为该校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音乐属于每一个人。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我要说: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让音乐润泽心灵,为每个孩子心中播种快乐的种子,让阳光和自信生根发芽,是我们音乐教师最大的心愿和幸福!  去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和七年级的小翔结成了师生帮扶小组,主要任务是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当我翻开扶贫记事簿的首页看到照片时,小翔圆乎乎的脸蛋和那可爱的笑容瞬间让我觉得非常亲近。看着其他老师给自己帮扶的
期刊
西安高新第一学校是由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投资创办的一所九年制公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6亩,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投资约3亿元,于2015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学校按园林式校园设计,校园内绿树环抱,绿草茵茵,鲜花盛开,绿化面积达45%以上。教学设施均按陕西省标准配置,拥有配备精良的理化生实验室,音乐、舞蹈、心理咨询室等部室40多个。  学校以“小学做实,初中做强,课程做精,特色做亮”为办学思路,始终坚持高
期刊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  人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体,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禀赋。课程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工程,决定了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学校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就具有什么样的素质。通过我校
期刊
事情缘于一次普通的家访。被家访的这个孩子在学校成绩优异,举止文雅,几乎找不到什么缺点,没想到家访中她的父亲却心情沉重地谈起这样一件事:这孩子什么都好,但就是不知道关心父母。一次自己生病发高烧,几天不能下床,女儿却不闻不问。他想不明白,自从女儿一出世,他就像宝贝似的捧在手心,满以为女儿也像自己爱她一样爱自己,没想到自己生病了,女儿却无动于衷,作为父亲的他很伤心。  我听到之后心里也很震惊:是啊,为什
期刊
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情感、智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培训具有目标的多层次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多元性和条件的复杂性,所以要求培训形式必须多样化。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在创新教师培训方式上,我们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自主学习式培训  ——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自觉性  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指培训者直接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系统地
期刊
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考察调研时,对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拥有强健体魄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础。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近年来各省区市每年的青少年体质监测显示,近视率和肥胖率居高不下,青少年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加强体育锻炼,
期刊
前些年,一提起党建工作,很多党员教师要么三缄其口,要么满脸不屑。入党干什么?组织在哪里?党员怎么管?党建怎么抓?党员们的心头堆满了问号。党组织软弱涣散,吸引力不强,党员找不到归属感,群众对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是充满了怀疑。  为了打破僵局、突出重围,紫阳县教体科技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
期刊
我是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钓台办西张一小学的一名教师,从教24年了。以前学校归属咸阳市秦都区管辖,长久以来对咸阳有一种习惯性的地域和精神上的归属感。2017年在国家管理体制调整中,学校被划归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辖。学校还是原来的学校,同事还是原来的同事,但在冠名时改成了“沣西新城”,起初有纠结、有不舍,随着时间推移,学校师生都已慢慢适应了沣西新城这个新名字。  生活在继续,工作在继续。融入沣西新城后的我在
期刊
本刊讯 2020年4月29日,陕西省教育厅召开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视频会。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昶葆出席并讲话。  会上,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何宁、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岑坚分别作了题为“疫情下教师与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和“疫后重逢的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的报告。  赵昶葆强調,要关注全面复课后学生的学习生活适应能力,关注因疫情导致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
期刊
本刊讯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到陕西商洛、安康、西安等地,深入自然保护区、贫困山区、社区、学校、企业等,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并作重要讲话指示。近期,陕西教育系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