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独自来到了道孚。名不见经传的四川道孚,却是一个上天眷顾的地方。
掌管粮食和丰收的勒德学姆,就住在道孚鲜水河畔的勒德学姆神山上,时常骑着他那匹白马,到雪域高原的各处田野去巡视,护佑着虔诚供奉着他的人们,使人们能够享受衣食无忧、风调雨顺的富足生活。
勒德学姆神山或称“麦粒神山”,又叫“独山”,由雅砻江上游的鲜水河环绕,并不和周围的山峰相连,山体呈圆锥形,犹如 座巨大的麦堆。县城里的灵雀寺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隔着鲜水河与神山相望、相守。
从县城往东北,可以到美丽的玉科大草原,从这就进入牧区了:往西南顺鲜水河而下,则是神秘的扎坝走婚大峡谷;贯穿南北的,是赫赫有名的川藏公路,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曾经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有商人的马队,有蜿蜒数里的军车长蛇阵,有迷恋于光色世界的摄影家,有寻幽访古的旅行家……
从康定出发沿318国道前行,翻过折多山就进入了中国风景最壮丽、文化最动人的地区之一康巴高原,即今日俗称的“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如诗如歌的美景如画卷般在你的脚下次第展开,在某个时刻,你突然惊喜地发现头顶上天空的蓝色与云朵的白色越来越纯粹,终于,一片宝石蓝的天空在前方向你召唤了,这时你就知道,道孚要到了,因为,道孚就在那片宝石蓝的天空下。
与康巴高原其他地方狭长如溜的河谷地形不同,道孚的坝子平坦如砥,土层深厚,加上光照充足,气候条件好,因此物产丰富。旧时有“道孚的葱,丹巴的风,要找婆娘到鱼通”的说法,意思是说甘孜州康定县鱼通(今康定姑咱到泸定一带)的妇女勤劳善持家,丹巴的风大,而道孚的葱青翠水灵,品质好。
道孚县位于甘孜州的东部腹心地带,香格里拉大旅游区的东部,和“摄影天堂”新都桥首尾相连,境内青山遘迤,山溪欢腾,宝石蓝的天空下,草甸如花毯般铺开,雪山、森林、湿地、草场,造物主在这里绘制了一幅幅仙境般的美丽画卷。
优美壮丽的自然环境使康巴人生活在画卷中,赋予了康巴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他们不仅使自己的居室在功能上更趋合理、科学、舒适,而且结合传统民间工艺,创造性地发展出了具有藏族特色的装饰风格,使自己生活在艺术中,从容在神话里,陶冶在传说中。
宏伟的神山下,一个个精雕细琢、风格各异、绚烂夺目的藏寨和高原相依相守,康巴人民澎湃的创造力、敏锐的色彩感受力、张扬个性的表现力在建筑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现在专程到道孚去的人们,有很多都是冲着当地独具特色的藏式民居去的。当地人把康巴高原上的藏族民居统称为“康房”,意思是康巴人住的房子,以此与汉族特色的土木或砖木结构的“汉房”以及现代水泥房屋相区别。
道孚藏族民居色彩亮丽。对比强烈,搭配和谐,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在建筑的高低错落、色块的疏密有致、色彩的相互呼应中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房屋内用雕、塑、绘等各种手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神话故事。龙、狮、虎、大鹏金翅乌,这是四种级别最高的神兽,常常成组地出现在客厅的装饰中,也常常单个地出现在整栋房屋最重要的地方,用来镇宅、保平安,也有祈福迎祥的意思。
如果把道孚藏族民居比拟为绰约的美女,那么民居的门和窗就是美女的眼睛,眼波流动,风情万种。流水淙淙写就了道孚藏寨的灵韵与生动,雪山森林孕育了道孚藏寨的厚重与深度,徜徉其中,宛如置身一座精美的艺术宫殿;深入了解,更感叹其工艺之精湛、布局之合理。
道孚的藏式民居木材用得比较多。人们来到道孚,往往会惊讶于民居用料的奢侈,两三人合抱的粗大立柱、原木层层垒砌的崩科、整块木材雕成的龙柱、浮雕和透雕的隔扇、木楼梯和木地板…令追求生态、绿色的现代城市人不由得要羡慕道孚人富有的生活、丰富的资源。城市的富人往往不惜重金购买实木家具,但是在道孚,最普通的家具也散发着天然木材的香味。
大量使用木材作原料为的是使民居便于着色和雕刻。经过着色和雕刻的藏式民居,即便是乡下一户十分普通的民居,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美丽画面:青稞黄了,苹果也成熟了,民居在蓝天下鲜亮得耀眼。柔和的米黄色,眩目的白色,沉着的喇嘛红,艳丽的橙红色和谐地搭配在一起。蜿蜒起伏的檐部绰约多姿,平顶上微微翘起的四角在极简单纯净中像是在与人颔首微笑,又像是鸟儿振翅欲飞。猎猎飘扬的玛尼旗居高临下,是整栋房屋的最高处。
当地人还喜欢用一种采自山上的米黄色的泥巴涂墙,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都要将房屋粉刷、上清漆,如此一来,使得道孚民居永远鲜亮夺目,历久弥新。
令中外民居地震预防专家和建筑学专家着迷的是,道孚藏式民居不仅外观亮丽,还十分结实。其独特的框架式木结构使得整座房屋牢固地相互牵拉连在一起,建筑中的每一个部件都是栓紧、卡牢了的,绝不会散架。即使遭遇八九级地震袭击,房子也是与地面一起移动而不会因房子倒塌而造成巨大伤亡。
崩科是道孚藏式民居里非常重要的防震构件,道孚藏式民居因为它而被称为“崩科式建筑”(或音译为“崩空式建筑”)。在藏语里,“崩”是“木头架起来”的意思,“科”是“房子”,“崩科”就是“木头架起来的房子”。崩科的面积可大可小,1空、2空、4空、6空、8空的都有,4空的最为常见,可以根据需要作为卧室、客厅、储藏室等。修好后的民居中崩科已成为整栋房屋的一部分,最多只能看到伸出的“耳朵”和原木的墙。崩科坚固无比,因此能带给人安全感。
通常,这样一座藏式民居要花费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立柱子的时候亲戚朋友和寨子里的人都要来帮忙,雕刻、绘画、木工和石工需要请人来做,其他的活儿就靠自己家里的人慢慢地做了。立柱子是最紧张繁忙的时刻,不仅需要很多人同时从各个方向拉住巨大的柱子以保证预先凿好的榫铆能够方向准确地合在一起,而且还需要用拖拉机或汽车作为动力来将柱子牢牢地拉拢。
在道孚,人恍若走在画中。
白天,风吹动帘幕,道孚灿烂的阳光在过道里投下斑驳的影子。
夜晚,天空一片澄澈,月亮冉冉登场。在精致如艺术宫殿般的藏式民居里,在清凉如水的宽敞阳台上,我仰望天空,祈求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向远方的亲人送去我的思念和祝福。
夜渐深,人已静,月华下的藏式民居,仿佛一座座仙宫,美得让人窒息。
掌管粮食和丰收的勒德学姆,就住在道孚鲜水河畔的勒德学姆神山上,时常骑着他那匹白马,到雪域高原的各处田野去巡视,护佑着虔诚供奉着他的人们,使人们能够享受衣食无忧、风调雨顺的富足生活。
勒德学姆神山或称“麦粒神山”,又叫“独山”,由雅砻江上游的鲜水河环绕,并不和周围的山峰相连,山体呈圆锥形,犹如 座巨大的麦堆。县城里的灵雀寺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隔着鲜水河与神山相望、相守。
从县城往东北,可以到美丽的玉科大草原,从这就进入牧区了:往西南顺鲜水河而下,则是神秘的扎坝走婚大峡谷;贯穿南北的,是赫赫有名的川藏公路,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曾经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有商人的马队,有蜿蜒数里的军车长蛇阵,有迷恋于光色世界的摄影家,有寻幽访古的旅行家……
从康定出发沿318国道前行,翻过折多山就进入了中国风景最壮丽、文化最动人的地区之一康巴高原,即今日俗称的“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如诗如歌的美景如画卷般在你的脚下次第展开,在某个时刻,你突然惊喜地发现头顶上天空的蓝色与云朵的白色越来越纯粹,终于,一片宝石蓝的天空在前方向你召唤了,这时你就知道,道孚要到了,因为,道孚就在那片宝石蓝的天空下。
与康巴高原其他地方狭长如溜的河谷地形不同,道孚的坝子平坦如砥,土层深厚,加上光照充足,气候条件好,因此物产丰富。旧时有“道孚的葱,丹巴的风,要找婆娘到鱼通”的说法,意思是说甘孜州康定县鱼通(今康定姑咱到泸定一带)的妇女勤劳善持家,丹巴的风大,而道孚的葱青翠水灵,品质好。
道孚县位于甘孜州的东部腹心地带,香格里拉大旅游区的东部,和“摄影天堂”新都桥首尾相连,境内青山遘迤,山溪欢腾,宝石蓝的天空下,草甸如花毯般铺开,雪山、森林、湿地、草场,造物主在这里绘制了一幅幅仙境般的美丽画卷。
优美壮丽的自然环境使康巴人生活在画卷中,赋予了康巴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他们不仅使自己的居室在功能上更趋合理、科学、舒适,而且结合传统民间工艺,创造性地发展出了具有藏族特色的装饰风格,使自己生活在艺术中,从容在神话里,陶冶在传说中。
宏伟的神山下,一个个精雕细琢、风格各异、绚烂夺目的藏寨和高原相依相守,康巴人民澎湃的创造力、敏锐的色彩感受力、张扬个性的表现力在建筑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现在专程到道孚去的人们,有很多都是冲着当地独具特色的藏式民居去的。当地人把康巴高原上的藏族民居统称为“康房”,意思是康巴人住的房子,以此与汉族特色的土木或砖木结构的“汉房”以及现代水泥房屋相区别。
道孚藏族民居色彩亮丽。对比强烈,搭配和谐,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在建筑的高低错落、色块的疏密有致、色彩的相互呼应中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房屋内用雕、塑、绘等各种手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神话故事。龙、狮、虎、大鹏金翅乌,这是四种级别最高的神兽,常常成组地出现在客厅的装饰中,也常常单个地出现在整栋房屋最重要的地方,用来镇宅、保平安,也有祈福迎祥的意思。
如果把道孚藏族民居比拟为绰约的美女,那么民居的门和窗就是美女的眼睛,眼波流动,风情万种。流水淙淙写就了道孚藏寨的灵韵与生动,雪山森林孕育了道孚藏寨的厚重与深度,徜徉其中,宛如置身一座精美的艺术宫殿;深入了解,更感叹其工艺之精湛、布局之合理。
道孚的藏式民居木材用得比较多。人们来到道孚,往往会惊讶于民居用料的奢侈,两三人合抱的粗大立柱、原木层层垒砌的崩科、整块木材雕成的龙柱、浮雕和透雕的隔扇、木楼梯和木地板…令追求生态、绿色的现代城市人不由得要羡慕道孚人富有的生活、丰富的资源。城市的富人往往不惜重金购买实木家具,但是在道孚,最普通的家具也散发着天然木材的香味。
大量使用木材作原料为的是使民居便于着色和雕刻。经过着色和雕刻的藏式民居,即便是乡下一户十分普通的民居,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美丽画面:青稞黄了,苹果也成熟了,民居在蓝天下鲜亮得耀眼。柔和的米黄色,眩目的白色,沉着的喇嘛红,艳丽的橙红色和谐地搭配在一起。蜿蜒起伏的檐部绰约多姿,平顶上微微翘起的四角在极简单纯净中像是在与人颔首微笑,又像是鸟儿振翅欲飞。猎猎飘扬的玛尼旗居高临下,是整栋房屋的最高处。
当地人还喜欢用一种采自山上的米黄色的泥巴涂墙,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都要将房屋粉刷、上清漆,如此一来,使得道孚民居永远鲜亮夺目,历久弥新。
令中外民居地震预防专家和建筑学专家着迷的是,道孚藏式民居不仅外观亮丽,还十分结实。其独特的框架式木结构使得整座房屋牢固地相互牵拉连在一起,建筑中的每一个部件都是栓紧、卡牢了的,绝不会散架。即使遭遇八九级地震袭击,房子也是与地面一起移动而不会因房子倒塌而造成巨大伤亡。
崩科是道孚藏式民居里非常重要的防震构件,道孚藏式民居因为它而被称为“崩科式建筑”(或音译为“崩空式建筑”)。在藏语里,“崩”是“木头架起来”的意思,“科”是“房子”,“崩科”就是“木头架起来的房子”。崩科的面积可大可小,1空、2空、4空、6空、8空的都有,4空的最为常见,可以根据需要作为卧室、客厅、储藏室等。修好后的民居中崩科已成为整栋房屋的一部分,最多只能看到伸出的“耳朵”和原木的墙。崩科坚固无比,因此能带给人安全感。
通常,这样一座藏式民居要花费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立柱子的时候亲戚朋友和寨子里的人都要来帮忙,雕刻、绘画、木工和石工需要请人来做,其他的活儿就靠自己家里的人慢慢地做了。立柱子是最紧张繁忙的时刻,不仅需要很多人同时从各个方向拉住巨大的柱子以保证预先凿好的榫铆能够方向准确地合在一起,而且还需要用拖拉机或汽车作为动力来将柱子牢牢地拉拢。
在道孚,人恍若走在画中。
白天,风吹动帘幕,道孚灿烂的阳光在过道里投下斑驳的影子。
夜晚,天空一片澄澈,月亮冉冉登场。在精致如艺术宫殿般的藏式民居里,在清凉如水的宽敞阳台上,我仰望天空,祈求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向远方的亲人送去我的思念和祝福。
夜渐深,人已静,月华下的藏式民居,仿佛一座座仙宫,美得让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