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夫妻演绎传奇爱情 新婚初夜在车站广场度过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5年五一,这对志趣相投的有情人结了婚。婚礼那天下午,同事还未散去,郑树森突然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说他的父亲身体状况很不好,郑树森是个孝子,想连夜赶回去。当晚没有直达郑树森老家龙游的火车,必须在金华火车站中转过夜。当时两人没钱住招待所,于是把铺盖卷儿往地上一铺,在火车站广场度过了新婚第一夜。
  今年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上台领取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证书。而在台下,她的丈夫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面带笑容为妻子鼓掌,这对夫妻事业上携手并进,生活中风雨同舟,堪称典范。
  这对志趣相投的有情人结了婚
  李兰娟194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夏履镇夏履桥村,自幼家境贫寒,父亲因患眼疾无法劳作,全家生活靠母亲卖山货维持。李兰娟自幼喜欢读书,13岁那年,她被保送到绍兴第一初级中学。初中毕业后,李兰娟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杭州第一中学。开学前,妈妈拿出了家里仅有的5元钱让她到省城读书,除去路费,到了学校已所剩无儿。靠着助学金,李兰娟读完了高中。高中毕业后,“文革”开始了,李兰娟回乡靠自学成为一名赤脚医生,用针灸治好了很多乡亲的病痛,从此,她钻研上了医学。
  1970年,因李兰娟表现出色,被推荐上了大学,成为浙江医科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郑树森。郑树森的经历与李兰娟惊人的相似,今年68岁的他来自浙江龙游农村,高中毕业后,回乡做了名赤脚医生,后来被推荐至浙江医科大学深造。讀书过程中,两人经常在校内的花园看书学习,相互产生了好感。相同的经历让他们的心贴得越来越近。
  大学毕业后,李兰娟和郑树森双双留校。1975年五一,这对志趣相投的有情人结了婚。婚礼很简单,他们把双方同事邀请到家里热闹了一下。婚礼那天下午,同事还未散去,郑树森突然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说他的父亲身体状况很不好,郑树森是个孝子,想连夜赶回去。李兰娟说,我也和你—起回吧,遇事有个商景。于是,这对新婚夫妻连夜往回赶,当晚没有直达郑树森老家龙游的火车,必须在金华火车站中转过夜。当时两人没钱住招待所,于是把铺盖卷儿往地上一铺,在火车站广场度过了新婚第一夜。天亮了,看着李兰娟疲惫的面容,郑树森向妻子表示歉意。李兰娟笑着说,挺好的呀,咱们这新婚第一夜很有纪念意义。当时条件虽然艰苦,李兰娟的内心却很甜蜜。在她的心里,选择一个人其度—生,就要做好和他同舟共济的准备。
  夫妻俩被誉为“医学狂人”
  李兰娟和郑树森结婚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医学事业上。经过数十年的奋斗,李兰娟成为国内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郑树森则是匡内多器官联合移植事业的开拓者,两人先后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作中,李兰娟和郑树森被同事称为“医学狂人”,每天上午8时准时到达医院,深夜一两点钟回家,这是他们夫妇的工作常态。虽然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两人一天中唯一的交流时间是起床后抵达医院前的这一点点时间,早餐是一天中他们唯一在一起吃的一顿饭。在一起时,两人更多的话题是围绕类似“有个病人病情危重,我今天要给他做器官移植”“下午有个学术报告要发言”“我中午飞机去北京”的内容展开。
  因为研究主业上存在一定关联,在医院,李兰娟和丈大有时也通过电话联系。遇到人工肝技术无法冶疗的肝衰竭患者,她会把病人转给先生,请他考虑肝移植:而郑树森在收治一些重症肝患者时,也会根据病情推荐他们到李兰娟这里尝试人工肝治疗。
  对有的拿不出足够治疗费的患者,郑树森甚至会解囊相助,还想法减免他们的治疗费。对于筹不出医疗费的患者,李兰娟都是安排“先治疗,后缴费”,费用不够她还会帮着想办法筹集。
  为了推动中国医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育,2012年5月25日,李兰娟和郑树森这对院士夫妻一起捐资,联袂社会各界力景成立了“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以奖励和提携在医学科研和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为了确保评选的公正、公平,李兰娟夫妇委托中华医学会成立评审专家库,参照国际惯例组织评审,对“树兰医学奖”的候选人进行审核、初评、终评和颁奖。
  想浪漫却抽不出时间
  李兰娟夫妇工作太忙了,家里的琐事全部由李兰娟的高龄母亲一手操持。他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大儿子8岁时,便扮演起家长的角色,天天接送弟弟上下学,风雨无阻。李兰娟既为孩子们感到骄傲,叉为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感到愧疚。
  虽然工作忙,李兰娟和郑树森从未忘记孝敬双方父母,郑树森在香港读博的时候,恰巧碰上父亲重病。李兰娟清楚丈夫学业很重,如果知道家里的事情势必让他分心,就嘱咐家人向他封锁消息,然后悄哨跑回郑树森的老家,抛开所有工作,整整一周时间陪侍公公,亲自为公公打针挂水、直到全部康复才放心离开。
  郑树森对妻子的家人更是照顾备至,李兰娟的母亲在90岁高龄时两次骨折,都是郑树森拍板实施的手术,岳母做完手术,郑树森一有时间就床前床后地照顾。
  在李兰娟眼中,丈夫的手很巧,医术精湛,是当之无愧的外科一把刀,关键时刻比较有思路,担任院长很有魄力,对医院的管理也敢于放手。不过,郑树森生活中缺点也很多,比如他常常找不到家里的东西,炒青菜不放油只放水,下锅的时候也不等水开,虽然李兰娟常拿这些和他开玩笑,但从来没有介意过。
  其实,李兰娟也称不上贤妻良母,一年只在大年三十给家人做一顿饭,家务也很少做,整天把心思扑在工作上,郑树森从没抱怨过妻子。夫妻俩儿乎从不吵架,晚上工作到再晚,他也会等妻子一起回家。李兰娟说,人生道路上无数次的风雨同舟,才有了他们今天的相濡以沫。
  李兰娟最喜欢的是看电影、看越剧,因为忙于事业,结婚40多年,李兰娟从未去电影院看过一场电影。郑树森从小就有着浓浓的婺剧情结,孩提时经常骑在父亲的肩上看婺剧。李兰娟陪他看了儿次,也喜欢上了。有时市里有婺剧演出,李兰娟尽可能陪他去看,不过儿乎每次都会迟到。
  和年轻人一样,李兰娟夫妇也喜欢浪漫,可工作太忙,始终抽不出时间浪漫。结婚40周年纪念日,李兰娟也只是请亲朋好友聚了聚。在李兰娟眼中,理想的婚姻就是志同道合,人生道路上互相扶持、彼此温暖,她对和郑树森牵手共度一生非常满意。
其他文献
今年74岁的李振文老人,是沙河纱灯的传承人之一,在他的组织下,村里的十几位老人通力合作,将村里从清朝就有的制纱灯技术传承下来。  与常见的圆形纱灯不同,沙河纱灯四四方方、有棱有角。纱灯主体由四面正方形的方框组合而成,框上绷着带有文字和图案的绢纱,内部放置一只托盘,用于安放蜡烛。此外方框上下还装饰有花牙、灯穗等,十分精致。  “制作纱灯,一定得大伙儿一起合作才行。”李振文介绍,纱灯制作工艺复杂,既需
期刊
先有京腔儿后有京味儿  人说话的时候是有腔调的。腔儿,指的就是说话的腔调。如果您留神观察,就会发不同地方的人,甚至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说话的腔调都会不一样。那么,所谓京腔儿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北京人说话的腔调。一般来说是先有腔儿,后有调,换句话说是:先有京腔儿,后有京味儿。  说话是什么腔儿,很容易就能听出来。  您看下面这几句话:“哪里啦?额们(我们)在一起好好开心哦。”“你把我那个包包拿过来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一曲幽柔婉转的《梦里水乡》传遍了大街小巷,《过把瘾》更是让杜梅成为那个年代兴起的第一任全民“女神”,江珊也随之走入观众的视野。从演27年,人美歌甜演技好的她为观众贡献了不少佳作,从《前妻的车站》《人到四十》,到《婚姻时差》《急诊科医生》,无不体现出江珊演技的纯熟精湛。近日,由江珊主演的《好久不见》正在北京卫视品质剧场热播。剧中,江珊饰演贺言(郑恺饰)的母亲叶琳娜一角。出身高干家庭,
期刊
这期沙龙主题:妈妈。  亘古的主题,说出新意,太难了。但每次想蔫不出溜忽略掉这些节日选题时,都会有同事站出来,诠释—遍什么叫“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当然,谁又能忘掉自己的妈妈呢?只是,任哪—个孩子都会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即便一时说“不好”,待自己有了蛙或者两鬓如霜之时,心底泛起的柔情,也会像橡皮擦一样,慢慢抹掉那个“不”字,仅剩个“好”,还是就算对外人道,外人也不一定能共情一二的
期刊
多年前,大舅去世了,死于脑血栓;大舅妈跟着也去世了,也是死于脑血栓;大舅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大表哥没几年也去世了,还是死于脑血栓。好好的一大家子人,没三五年的工夫就走了三口,搁谁谁不难受?  脑血栓是罪魁祸首吗?当然是。有遗传因素吗?肯定也有一但更多的原因应该是那可怕的饮食习惯:大油大肉!  过去的东北人很爱吃猪油,一般都称为大油。将厚厚的猪肥膘在锅里炼出油,天冷了,大油结成白花花的猪油,做饭时,
期刊
看了罗晋在北京卫视热播的《破冰者》中饰演的靳远一角,如何一边谈情说爱、美好生活,一边左右游离、出生入死,笔者顿感郑晓龙看人的确非常准,他看中罗晋的恰恰是“演技和眼中有戏的状态”。连观众也与郑导不谋而合,夸他“眼神里全是戏,帅又不做作”。  我相信“眼里有戏不做作”不仅是那些“哪儿都没戏还做作”的演员巴巴盼望的,也是几乎所有演员的心中期许和最高标准。  那么如何做到“眼里有戏”呢?《破冰者》播出后,
期刊
继《锦绣未央》之后,时隔一年,罗晋凭借正在北京卫视品质剧场热播的《真爱的谎言之破冰者》(以下简称《破冰者》)重返电视荧屏。6月11日,由刘江执导的青春励志大戏《归去来》也将登陆北京卫视与观众见面。该剧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剧,在描摹新时代留学生成长心理的同时,还蕴含着时代洪流中青年一代关于价值观抉择的深刻主题。  在《破冰者》中,罗晋饰演的靳远是一位身负灭门之仇的警方线人,“双商很高,是一个谎言
期刊
不记得自己是啥时候把“妈妈”简化为“妈”了。  长大后一直觉得,如果一个大男人没事儿就张口闭口“妈妈”、“妈妈”地喊着,实在太别扭,实在有点儿娘。再说了,如果是独生子、独生女的,他们这样叫“妈妈”,俺还是可以勉强接受的。  儿童学说话从叠词开始,所以在我的内心深处便泾渭分明地把对母亲的叫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妈妈”——会说话到6岁。这个阶段显然是妈妈全身心照顾孩子,孩子对妈妈高度依赖依
期刊
我跟老妈的初遇应该是不愉快的,在我长大后,老爸不止一次地跟我抱怨,说当年怀孕七八个月的老妈,毫不在乎地舉着大茶缸跟战友拼白酒,害得肚子里的我好久没有动静,一度被医生断言难以保住。还好,我最终挺了过来,并且拥有天生的好酒量。  我们俩的关系可以用“相爱相杀”来形容。记得上学时每到周末老妈都要带我去单位的公共澡堂洗澡。澡堂对面是一个小吃摊,热乎乎的胡辣汤和焦香的炸菜盒是我洗完澡后最大的期吩与满足,那种
期刊
母亲节前夕,我将一组女子合唱团去油菜花地放歌的照片,转发给了千里之外的发小,他的回复竟然是:幸好昨晚没看微信,否则一夜無眠。理由是:美女如云,格外养眼。他是万不能想到的,这群美女都是50岁以上的母亲,有的还是做了奶奶的人了。  这个年龄段的女人竞美得如此耀眼!是她们能管得住自己的嘴,迈得开自己的腿,她们还有什么不能做、不敢做的呢?原来,维持美貌背后,藏着一个人的自律、忍耐、坚持、克制,以及高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