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无处不在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rai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职后发展,是人人发展,让教师过专业化生活;是天天发展,让教师做好日常化发展的“日课”;是处处发展,让教师以多元化学习促成跨界的视野和能力。
  【关键词】教师职后发展;日常化发展;多元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0-0034-03
  【作者简介】颜敏,江苏省海安县教师发展中心﹙江苏海安,226600﹚主任,高级教师。
  江苏海安,地处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的长江三角洲,素有崇文尚教的传统。今天的海安人,多为明初“洪武赶散”移民,但宋代以前,这里就有了“县学”。始于乾隆四十年的明道小学,是南通有文字可考最早的学校。受数千年农耕文化哺育滋养的海安教师,勤劳质朴、敬业善教。近20年来,海安县的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家庭教育都获得过全省表彰,特殊教育、成人教育还获得过全国表彰,两次被表彰为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县”,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2006年,《人民教育》第15、16期合辑,全面介绍了海安县促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经验。2007年,海安县被表彰为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
  海安教师一直都以本地人为主体,将最优秀的学子培养成教师,也一直是海安的优良传统。不过,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新入职教师素质有所下降。2007年起,我们主动实施普教师资提前“定向委培”,为海安教育留住了一批人才。但与北上广、苏锡常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作为人才洼地,一直以来的本土师资在学历层次、知识层次上也一直偏低。因此,促进海安教师的职后发展,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教育哲学属于经验,由于经验,为着经验。陶行知进而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生活即教育”。当下,人类已经从“E时代”进入互联网、信息、学习无处不在的“U时代”,“教育即经验”“生活即教育”显得更加现实和重要。陶行知主张,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我们认为,教师职后发展,重在“人人”“天天”“处处”发展。教师发展,无处不在。
  一、专业化生活:人人是发展之人
  教师发展,是人人发展,人人过好自己的专业化生活。教师是文化人,旧称文人、读书人,今谓知识分子。教师生活,理应体现出教师职业特点,体现出文人、读书人的生活品位。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巨大进步,也带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别教师追求物质利益至上,精神生活贫乏,不读书,不学习,自甘沦为庸俗生活的犬儒。教师生活,应该抵抗粗俗、拒绝流弊,应该追求雅致、注重精神世界。活得不像文人、不像教师,何谈教师发展?
  过专业化生活,首先要有对教育的专业认同。学校该做而且只做两件事:打开经验世界,发展抽象能力。理解教育,要有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视角,有造就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建设人才的视角。教师不能太世故,不能只关心一己的幸福、现世的名利,也要关心想象的世界、理想的未来。
  因此,我们大力倡导教师广泛阅读、深度阅读。想要做好教师、有所发展,就要通过阅读修炼自己,提升精神境界、文化品位。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生命行走方式,成为每个教师的专业自觉。教师要读专业书,喜爱的、重要的书,要精读、深读、反复读,甚至用一生的光阴去叩问、求解;教师要读非专业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的修养,应是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专业基础和文化根底,是促进教师成长、实现自我飞跃的隐形翅膀。
  自2014年起,我们恢复20世纪90年代的做法,开始编辑《海安教师年度教育读本》并发放给全县教师。《读本》有介绍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关注高端”,介绍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发展理念、经验的“聚焦前沿”“透视热点”“行走课堂”,介绍本地名师教学特色、成长历程的“走近名师”,介绍学生、家长、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心灵之约”。为了努力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三成以上篇幅,是推介国内外年度时文、美文的“闲情偶读”。图文并茂,全部彩印。
  “生活即教育”,教師的专业化生活,功夫在诗内,也在诗外。我们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因为好教师首先应该是好子女、好父母、好配偶。海安高中的办学理念,既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也有“为教师的幸福成长铺路”。教师要做好家长,教育好子女,才会教育好学生。儿童绘本作家“午夏”,是海安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其作品先后获冰心儿童图书奖、丰子恺儿童图书奖,入选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系列绘本《宝贝,我懂你》中5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正是他陪伴儿子,给儿子讲故事的过程中形成的。
  真正的教师发展,与教师当下、日常、即时的生活相依相伴,同步并完全融于教师常态生活中。懂生活才能懂教育,会生活才能会教育。懂生活,不仅涉及教师的社会生活、职业生活,还涉及教师的家庭生活。工作轨迹与发展轨迹“并轨”,事业价值与生命价值“共升”,剑胆琴心,形神兼备,方可实现生命存在意义的自我认知、安顿与成全。
  二、日常化发展:天天是发展之时
  教师发展,是天天发展,日常化发展。《冈仁波齐》中说:“磕长头走一天,走到一个地方就扎起帐篷、做饭、吃饭、念经、睡觉,然后又开始新的一天……真实的朝圣没有那么多起承转合,就是重复重复重复,力量本身就来自于这种重复。”教师发展,就该是信徒们每日必做的“日课”。滴水穿石,十年一剑,日常就是力量,重复就是力量!
  “日课”,是一种日常化修行,要有时间、有程序。教师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场域,必然是生态的、草根的。这其中,每周半日研修,我们要求各学校、各区镇每周规定半天时间,组织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全县学科主备课,由学科研训员主持,全县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定期开展观课议课、做题磨题、专题研讨。2005年8月,海安一位农村教师首次提出了“微型课题”。为了支持、吸引更多教师卷入其中,我们增设“自选”微型课题,努力降低立项、结题门槛。一直以来,入职前三年教师培训,我们着眼的是手写详案、课课反思;最近十年,骨干教师脱产研修,我们着眼的是磨课、磨题、磨“嘴皮子”、磨“笔杆子”。   做“日课”,要有质的追求。要强调大道至简,小题常做。大道至简,是追求简约。真理都很简单,教师千万不能今天跟一个风潮,明天换一个理念。面对一阵阵“课改”“改课”风潮,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坚守,把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些基本教学环节做实、做好。为了大道至简,需要小题常做。微型课题微观、属己、可行,才是真正属于教师的研究。海安实验小学的“共生教育”做了30多年。从该校走出的“首都十大基础教育家”华应龙说“我就是数学”,看似狂傲托大,其实意思是:我是教小学数学的,我热爱小学数学,所以“我就是数学”!同样,海安高中一直追求“精实教育”,坚信“守常出传奇”,吕建校长常说,“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位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精致就是不简单。”我们需要放下一些东西,抛却一些东西,专心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这才是教师发展的应有之义。
  做“日课”,也要有量的标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都是“量”的数字化表达。教育是慢的事业,教师发展靠的是慢功。海安一位初中数学青年教师的“日课”,是每天出5道原创题。持之以恒,假以时日,这位教师的命题能力,对学科、学生、教学的理解,会达到怎样的水平?
  做“日课”,可以特立独行,更要合作共生。教师发展,不仅是个体现象,更是群体现象。教师个体的发展,总是群体互动、经验分享的结果,也是在群体中实现的。每周半日研修、全县学科主备课,倡导的都是同伴合作。合作共生,不仅是教师间的,也是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是教师发展的题中之意。
  三、多元化学习:处处是发展之地
  教师发展,是处处发展、多元化学习。舒尔曼提出,学科教学认知是教师职业化、专业化的根本标志,是学科、教学、学生、学习情境等知识的综合理解、整合与建构。我们有理由相信,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并不需要多少高深的学科知识,教师发展不能太拘泥于纯粹的学科专业方向。要以多元化学习,促成教师跨界的视野和能力,追求知识能力的宽度和厚度,而不是高度和深度。
  教师发展的视野要开阔,不能局限于自己学科的狭窄范围。学理科的,要有人文的积累和情趣;学文科的,要有科学的精神和视角。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所有教师都要有点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有跳出学科看学科的能力,有跳出学科看世界的视野。
  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就是一种注重跨界的通识教育,入职后才选择学科教学方向。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就过于“专业”了。問题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如对其他学科一窍不通,往往教不好自己的学科。有专家认为,华应龙数学教得好,就是因为其人文素养高。小学数学的学科学问不多,关键在于让数学与学生的日常世界,与学生的经验、生活发生关系。
  促成跨界的视野和能力,要让教师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网络时代,为教师开展平等交流、广泛交流、深入研讨、持续反思的多元化学习提供了契机。从2005年的“海安县教师专业发展BBS”起,我们的“心源美术教育网”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促成跨界的视野和能力,还要让教师有自己的爱好、寄托。这可以是教学的、专业的,也可以是生活的、跨界的,尽可能与教学相得益彰,比如爱跑步、爱唱歌、爱旅行、爱收藏。海安一位农村幼儿教师,是个自诩“痴迷”甚至“疯狂”的儿童文学作家。仅仅七八年时间,就在工作之余,创作、出版了十几部儿童文学作品。
  归根到底,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教师自身,来自教师个体内在而非外在的动力。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获得自己的存在感。教师的爱好,就是教师存在的价值、意义。而且,有爱好的人才有趣味,有爱好的教师才能发展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才能在职场上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竞争力。■
其他文献
作家余华说过,他每读完一本书,就如同走过一段“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我以为这句话说得极经典,因为它道出了大部分读书人的真实感受。在文字的密林里穿巡,感受各种情感的离合悲欢,或欣赏各种立论阐释雄辩滔滔,那种酣畅快意是极为舒适享受的。买过一张《毛泽东在书房》的油画:宽大的书房,一摞摞线装古书沿着床边整齐堆放,毛泽东身着睡衣倚在床头,蹙眉凝神阅读。将画装裱后挂在办公室,仿佛有了“镇室之宝”般,整间屋子
【摘 要】讲故事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故事课程可以成为学校语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并在课程整合的理念下,使之与学校德育、交往教育、主题性学习等有机融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使其效益和功能最大化。  【关键词】讲故事;课程;主题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8-0041-03  【作者简介】项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民小学﹙
摘 要:媒介素养作为信息时代个人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当前并没有引起教育界足够的重视,尤其缺乏对中小学生进行适当的媒介素养教育。本文针对农村中小学自身的特点和现状,把“报纸参与教育”工程(NIE工程)作为切入点,为农村中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NIE工程;农村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6-0021
“教科书是大人写假小儿语来给真小孩读的,所以真小孩只好学大人的假小儿语,整个抄到文章里去。”读到林语堂这番话的时候,我16岁,一个真小孩,正坐在高一的晚自习教室里,奋力地学习如何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类比法等技巧以及华丽的遣词造句获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20年后,跻身真大人行列的我,在成尚荣先生的著作《儿童立场》的手稿里看到了这些字句:“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基本立场”“
军医官:“你现在的体重是58千克,过去最重时是多少?”  士兵:“60千克。”  军医官:“那最轻时呢?”  士兵:“3.5千克。”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沙湾镇中心校 李巧霞/荐  幸亏来得早  小宏拿着体检报告去找医生。医生看完报告,脸色凝重地说:“幸亏你来得早!”  小宏听了,吓得脸色苍白。  医生接着说:“我有事想提前下班呢……”  比脚臭  两室友在宿舍里比脚臭。  其中一个说:“只要我把
摘 要:随着计算机远程教学和网络课程的出现和普及,教学资源的发布被列入研究课题,教学资源发布的便利性、远程性、功能性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实施的效果。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动态多级树型目录结构教学资源的发布方式,该方案可广泛应用于中小学Web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发布。   关键词:树型目录;动态;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4
摘 要:信息时代,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日益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笔者作为附属中学教育工作者,在本论文中以南昌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案例,分析总结了南昌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校附属中学;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4-0080-03    信
有的人把教育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有的人却把教育作为一生追求的事业。李勤华老师显然属于后者,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她就始终坚守在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第一线,辛勤耕耘着、引领着。  初识李勤华是在2009年苏州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现场,她执教的“2B Unit7 Can I help you?”一课,基于儿童视角,关注语境创设,激发学生乐学;关注学法指导,辅助学生善学;关注过程设计,助推学生
助力教育部提出的“班班通”系统工程,为教育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方正科技2010年信息化教学应用交流会于近日在长沙举办,拉开了以“班班通”解决方案为主题的普教行业推广活动。来自湖南省各州、市、县、区的120多位电教馆长、副馆长到会,共同体验了方正科技展示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建设教育事业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尚难以达到实际需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情绪调节;模型;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4-0029-04  情绪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以往的青少年情绪辅导研究中,从心理辅导教师的角度研究较多,如心理辅导教师如何采用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情绪辅导,而对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情绪调节的研究较少。青少年情绪辅导的最终目的之一应该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