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职业压力,还是要职业安全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tong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政策,灵不灵?
  
  不久前,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公布了以下数字:今年毕业生总数将达496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而预计就业率不容乐观,将低于60%,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将超过百万。
  与就业方的“紧张局势”相反,企业的高管们却是“开心”得很:既然有这么多找工作的人,那么拿高工资的,该动一动了;不主动免费加班的,该想一想了;孩子生病,老妈住院,想请长假的,该掂量掂量了;意欲跳槽的,面对那么多潜在的竞争者和替代者,该琢磨琢磨了……就业率不高,职场竞争激烈,在一些企业高管眼中,也不全是坏事,起码企业能因此节省人力成本,刺激大家提高工作效率。前一段时间,一个做人力资源经理的同行就被他的总裁谆谆教导了一番:在当今的就业环境下,HR部门要抓住时机大显身手啊!有压力,才有动力,让职场的“压力来得更猛烈些吧”!
  的确,当今职场上,哪一个人对那与日俱增、与时俱进的职业压力没有切身感受呢?可是,真的就像许多企业高管期待的那样,高压政策能将员工“压”成“拼命三郎”吗?
  其实,压力并不全是坏事。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是压力和危机可以让人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而没有压力的环境,会令人不思进取,懈怠苟安。现在有句流行的话:“毁掉一个人,就给他四十年安逸的生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压力也不例外。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过度会使人心理紧张,精神迟钝,效率降低,出现低级失误,心脏机能受损……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承受的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你越想做好某件事,就越做不好,进而失去自信和热情,甚至觉得浑身不舒服……从另一方面说,企业过度施压,可以奏效一时,但长期的高压政策会增加员工失误的几率,迫使优秀员工流失,让员工承受“工伤”、“职业病”甚至“过劳死”的风险。2005年1月,清华大学36岁的教授焦连伟和46岁的教授高文焕,在4天内先后死于“过劳”;2005年3月,31岁的云南电视台女主播张小燕命丧演播室;2006年5月,华为公司25岁的工程师胡新宇死于“床垫文化”……这些引人注目的新闻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有统计表明,过劳死的平均年龄为44岁,而科教界、IT和新闻行业“过劳死”的平均年龄,已滑到这个年龄之下,特别是IT业,仅为37.9岁。
  如果在巨大的压力下,员工连“命”都拼掉了,企业会达到它梦想中的成功吗?一个奉行“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企业,会对真正的人才构成吸引力吗?
  
  职业安全,行不行?
  
  与职业压力相对的,叫做“职业安全”。职业安全增加一分,那么职业压力就会减少一分;同样地,职业安全减少一分,职业压力就会增加一分。相对地说,西方人力资源工作者提供职业安全较少,比如,很少有企业会提供“终身雇佣”的承诺。但是,在西方企业中,普遍存在一个“a ring of defense”——保护圈。除了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机制、强大的工会之外,企业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不会解雇员工。相比之下,日本人在职业安全方面往往会得到更多的保障。日本企业普遍实行“终生雇佣”制。只要不出现重大工作失误,员工就可以安心地在企业中长期、稳定地工作。
  乍一看,职业安全似与激励机制背道而驰,但是,其存在却有深刻的内在原因。首先,不“安居”,怎能“乐业”?如果缺乏基本的职业安全,员工往往会产生一种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策略选择,无视自己和企业的长远利益。比如,招聘过程中,应聘人员会普遍有高薪要求。由于在企业中干多久没有一个基本判断,甚至有“朝不保夕”的感受,人们自然会要求高薪,能多拿就多拿。又比如,职业安全的缺失会使员工之间难以形成稳定、长期的工作关系,以诚信为基本原则的人际关系更是难以奢望,所以就会常常出现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其次,人员流速过高,职业安全度过低,不利于公司人才的稳定。人才的过度流失将会长期地、从各个层面上损害公司的发展。也许有人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眼见着身边的同事迫于工作压力黯然离去,大多数人还是会有“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的感觉。
  第三,职业安全的缺失将割断公司文化的传统,降低员工忠诚度,打击士气。公司文化的沉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往往是几代企业领导人在商界打拼中凝聚下来的真知灼见。老员工不仅担负着培养接班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将前辈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员工的快速流动不仅可以破坏公司形象,而且一旦老员工退休,公司文化必将出现断层,甚至被新人所颠覆。反思日本企业,之所以有较强的凝聚力,公司文化与企业精神的持续传递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任何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在制定内部政策的时候,都必须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安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至于其依据,是企业内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承受力的正态分布。一般来说,智商、素质越高,对安全的职业环境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针对这类员工,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倾向于“重奖轻罚”的激励措施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则不倾向于采用以上措施。在这类企业,普通员工对职业安全的感观是表面化的,很容易产生惰性,更适合于制度化的严格管理。
  目前,中国有许多公司和企业,他们不分析自身的行业特点、员工层次,只是盲目地增加职业压力,减少职业安全,这个通病堪称危害极大。很多老板感慨自己“没有人才、吸引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明明加班的员工多了,工作效率却降低了”,“工资年年在增加,却没有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工作热情也日渐低落”……其实,企业这时应当反躬自省,看看是不是在没有增加职业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却一味地加大职业压力。这种资本方一厢情愿的梦想在现实中注定要被无情地粉碎。
其他文献
都本伟,现任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兼任辽宁省银行业协会会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担任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出版《人的希望》、《激流人生》、《和风细雨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研究》等二十余部著作,发表农村信用社改革论文三十余篇。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全球经济的市场秩序和产业格局正在受到“中国元素”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国内一批优秀企业,如海尔、联想、TCL、华为、中国移动、宝钢集团等,在汲取中国经济发展的养分做大后,便投入到了全球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去,这其中,既有类似海尔、华为这样的企业通过自身探索逐渐趟出跨国经营之路,也有联想、TCL等企业试图通过跨国并购而迅速实现国际化战略。国际化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
最近,广州阳亮洗涤护肤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亮公司”)的邓总找到我,向我诉说了她的公司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阳亮公司引入绩效考核有很多年了,但有一个问题却一直令邓总感到很困惑,那就是公司的绩效考核始终与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年度经营计划无法有效结合起来。针对这个问题,我向邓总介绍了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Indicators,简称“KPI”)的设计思路,并协助公司人力资源
固守人心的市场    有一次,日本列岛遭到强台风的袭击,八佰伴百货公司的所在地灾情特别严重,一时间蔬菜水果奇缺,同行们纷纷将原有的存货涨价,涨幅在十倍以上。八佰伴公司也有一些存货,但出人意料的是,八佰伴公司仍以平时的价格出售,而且为满足顾客需求,经理和田一夫还冒着生命危险到外地购进了一些水果蔬菜。这样,八佰伴公司非但没有借这机会捞一笔,而且还贴进去一些钱,因为他们的进价明显比平时高。消费者得此消息
人事调动,作为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激励培养员工、实现人尽其才、最终达成组织经营目标的一种手段,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着。如何做好人事调动,避免调而不动,使企业的所有人事调动都能做到如臂使指,不断保持企业人事相宜,关乎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败,是每一家企业都不能忽视的问题。  张女士就职的单位是国内一家五星级酒店,自十几年前大专毕业时起张女士就一直供职于该酒店,并于8年前与酒店签订
专 家 视 角    曹晶荔(辽宁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晒工资”现象利弊兼有,先看积极方面。首先,网民在网上“晒工资”,能够引起企业方对自身员工工资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再思考。这样会有利于企业在建立员工薪酬标准时,既能考虑到员工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又能充分体现薪酬设计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其次,网民们提供的工资信息可供求职者、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确立自己对拟从事行业的工资期望值,使他们对要进入行业的薪资
职场也能构成“生态环境”,不过,它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生态环境。你能在其中左右逢源吗?对照下面的principles,看看自己能赢得多少人气指数?    principle-1:  建立友善关系,基本礼貌不可少。  人气指数:★★★★★★★★★☆  人际实例: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每天至少相处八小时,同事间当然会互相熟悉,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不顾礼貌?当然不能。再好的朋友也不能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再亲的人也不
去年城镇职工年均工资增长14.6%    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日前联合发布的《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8 364元,比上年增长14.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8%。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 313元,城镇集体单位为11 283元,其他单位为18 244元。  公报称,到2005年底,全国共有19个省、自治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以及企业管理咨询已经很多年了,也接触了很多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我发现,很多企业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之所以会犯一些错误,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脑子里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其实是很难经得起常识检验的。很多时候,只要学会用一些基本常识去理解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一切困扰便可以变得迎刃而解。    换一个视角看“福利”    在一次上课的时候,跟班上人力资源管理人
造成薪酬需要变动的原因有许多种情况,常见的有晋升、岗位调整、市场性普调等。对于企业来说,薪酬调整政策属于薪酬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保持制度的严肃性和操作性。如果调薪只与公司业绩进行简单的单线挂钩,一旦整个公司业绩不好,就实行全员薪酬冻结,不做任何调整,这种做法是对企业诚信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优秀员工对公司失去信心。一般而言,除非是公司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否则在永续经营的理念下,调薪政策应保持一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