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是以文化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熏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沟通师生情感和兴趣的桥梁。合理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人文气息, 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评价;评价艺术
课堂上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运用课堂评价艺术,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一、表扬语言应具体化、细节化
课堂评价不能只用“你答对了”“你真行”“好”等抽象性的肯定语言,要善于应用独创性的见解或质疑,要敢于指出肯定和鼓励的具体细节。在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课中,“日晚倦梳头”课文注释意思为“天色已晚,我懒得梳头。”课堂上有位学生却说:“教师,我觉得‘日晚’是日上三竿的意思。”“你的理解很有创意!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你可以说说你的看法吗?”得到肯定,这位同学果然大胆地说:“人们的生活习惯是早晨起来以后梳洗打扮。”“的确不错,人的生活习惯是这样。”我趁势引导:“究竟是课本对,还是同学说的对呢?可以给大家2分钟时间讨论。哪位同学能用咱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补充,可以站起来回答?”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部分同学赞成“日晚”就是日上三竿,其中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教师,温庭筠《望江南》中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就是这一意思。”此时我深受感触:“大家平时还是要多看书、多积累知识,尽信书不如无书。”
二、表扬方式应适时适度,具有针对性
表扬应及时、适宜,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不能盲目地使用激励性语言。当一件先进事例发生后,教师应及时做出积极的反应,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及时表扬。当课堂上出现学生答非所问时,可以提醒这位学生:“你可能没有理解题意,大家要注意读题,以后要注意这个问题哦!”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终于敢自告奋勇地回答问题了,“你真棒!就应该这样,回答错了也是给其他同学的提示,教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不过下次回答问题声音可以再大点吗?”这样既指出了该同学存在的问题,又不失同学的面子。
表扬应具有针对性,或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或作业书写、思维方式等。“好!”“很好!”……这样随口而出的表扬,有时不但起不到鼓舞激励的作用,反而因为教师过多缺乏针对性的表扬而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期,他们的自我认识多来自于他人的评价。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动不动就给予“言过其实”的表扬,会使学生内心深处滋生“自命不凡”的情绪,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导致学生一知半解,阻碍了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三、表扬应挖掘潜能,鼓励个性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理念,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既为学生服务,也为教师、学校提高教学服务。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动力,不断地为终身学习服务。在语文课堂上,有时学生学习了新知识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们却未能认识到,这时教师的表扬就不能就事论事,而要进行理论分析。学生的个性突出,在作文书写、口语表达、情感朗读中会逐步体现出来,课堂评价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不要只满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新知识。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处境与需求,尊重学生自身的理解和差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个性发挥。
四、表扬应及时互动,倡导多元
在教学中,评价方式应力求多元化,应将教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结合起来,不宜唱“独角戏”。如学生朗读完课文后,我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刚开始他们局限于“好”与“不好”的定性评价,后来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从语音、语调、语气、语感等角度进行评价。要适时安排学生自评,若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会给他纠正提高的机会,被评价者会逐步克服不足。评价者在聆听中学会了思考,在评价中便学会了表达,在交流中扩大了思维,这样一举多得,达到了教与学的目的。
五、表扬要扶“危”济“困”,巧妙点拨
课堂上,教师最担心的是发言者回答问题结巴、语无伦次、脸红、索性僵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扶“危”济“困”,巧妙点拨。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教师可以说:“或许你过于紧张,坐下来再想想。不过,你要先请一位‘外援’替你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便有了台阶可下,接下来的教学中他会更专注。当学生的回答陷入“死胡同”,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应随时做好“救场”准备。我在讲授《心声》一课时,让一名平时学习还算中上游的学生谈谈“心声”的内涵,他却面红耳赤、不知所措,原来他说的“心声”指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读书,不过好像还有其他方面,于是我引导他“你是从学习角度来谈的,如果从家庭、教育等角度考量,‘心声’还有哪些内涵吗?”,他终于豁然开朗,做出了精彩的表述,赢得了阵阵掌声。
表扬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课堂表扬应多采用尊重、赞赏、兼顾的方式,语言要具体化,要适时、适宜、适量、适度,并善于挖掘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审视每一次的表扬,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表扬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因为教师的正确激励而鼓起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评价;评价艺术
课堂上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运用课堂评价艺术,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一、表扬语言应具体化、细节化
课堂评价不能只用“你答对了”“你真行”“好”等抽象性的肯定语言,要善于应用独创性的见解或质疑,要敢于指出肯定和鼓励的具体细节。在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课中,“日晚倦梳头”课文注释意思为“天色已晚,我懒得梳头。”课堂上有位学生却说:“教师,我觉得‘日晚’是日上三竿的意思。”“你的理解很有创意!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你可以说说你的看法吗?”得到肯定,这位同学果然大胆地说:“人们的生活习惯是早晨起来以后梳洗打扮。”“的确不错,人的生活习惯是这样。”我趁势引导:“究竟是课本对,还是同学说的对呢?可以给大家2分钟时间讨论。哪位同学能用咱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补充,可以站起来回答?”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部分同学赞成“日晚”就是日上三竿,其中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教师,温庭筠《望江南》中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就是这一意思。”此时我深受感触:“大家平时还是要多看书、多积累知识,尽信书不如无书。”
二、表扬方式应适时适度,具有针对性
表扬应及时、适宜,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不能盲目地使用激励性语言。当一件先进事例发生后,教师应及时做出积极的反应,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及时表扬。当课堂上出现学生答非所问时,可以提醒这位学生:“你可能没有理解题意,大家要注意读题,以后要注意这个问题哦!”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终于敢自告奋勇地回答问题了,“你真棒!就应该这样,回答错了也是给其他同学的提示,教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不过下次回答问题声音可以再大点吗?”这样既指出了该同学存在的问题,又不失同学的面子。
表扬应具有针对性,或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或作业书写、思维方式等。“好!”“很好!”……这样随口而出的表扬,有时不但起不到鼓舞激励的作用,反而因为教师过多缺乏针对性的表扬而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期,他们的自我认识多来自于他人的评价。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动不动就给予“言过其实”的表扬,会使学生内心深处滋生“自命不凡”的情绪,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导致学生一知半解,阻碍了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三、表扬应挖掘潜能,鼓励个性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理念,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既为学生服务,也为教师、学校提高教学服务。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动力,不断地为终身学习服务。在语文课堂上,有时学生学习了新知识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们却未能认识到,这时教师的表扬就不能就事论事,而要进行理论分析。学生的个性突出,在作文书写、口语表达、情感朗读中会逐步体现出来,课堂评价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不要只满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新知识。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处境与需求,尊重学生自身的理解和差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个性发挥。
四、表扬应及时互动,倡导多元
在教学中,评价方式应力求多元化,应将教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结合起来,不宜唱“独角戏”。如学生朗读完课文后,我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刚开始他们局限于“好”与“不好”的定性评价,后来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从语音、语调、语气、语感等角度进行评价。要适时安排学生自评,若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会给他纠正提高的机会,被评价者会逐步克服不足。评价者在聆听中学会了思考,在评价中便学会了表达,在交流中扩大了思维,这样一举多得,达到了教与学的目的。
五、表扬要扶“危”济“困”,巧妙点拨
课堂上,教师最担心的是发言者回答问题结巴、语无伦次、脸红、索性僵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扶“危”济“困”,巧妙点拨。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教师可以说:“或许你过于紧张,坐下来再想想。不过,你要先请一位‘外援’替你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便有了台阶可下,接下来的教学中他会更专注。当学生的回答陷入“死胡同”,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应随时做好“救场”准备。我在讲授《心声》一课时,让一名平时学习还算中上游的学生谈谈“心声”的内涵,他却面红耳赤、不知所措,原来他说的“心声”指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读书,不过好像还有其他方面,于是我引导他“你是从学习角度来谈的,如果从家庭、教育等角度考量,‘心声’还有哪些内涵吗?”,他终于豁然开朗,做出了精彩的表述,赢得了阵阵掌声。
表扬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课堂表扬应多采用尊重、赞赏、兼顾的方式,语言要具体化,要适时、适宜、适量、适度,并善于挖掘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审视每一次的表扬,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表扬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因为教师的正确激励而鼓起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