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听障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方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zhu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特教教师,面对的是一些智力、心理、生理发展极为不平衡的学生,对于丧失听力的听障学生来说——手语的词汇量极其有限,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听障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显示,听障生语文学习的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大部分学生感到听课有困难,很多听障生只能听懂一点点或基本听不懂;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对课文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内容,全都会的听障生只有极少数;大部分听障生阅读理解能力差,没有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语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听障生的情感体验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引导并帮助他们重拾对于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从而逐步培养起他们对于祖国语文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对知识渴求的关键点,他们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从而就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中所遇见的困难和阻碍,在不断的学习与进步中获取成就感,享受学习的乐趣。
  1.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课前导入,深入浅出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论语十则》的导入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谁知道十位思想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谁?他就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孔子,想不想了解他的言行呢?这个导语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论语十则》的强烈愿望。
  2.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巧妙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在上《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我联想到学生们对自己小时候玩耍的环境肯定记忆犹新,所以基于课文内容,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让他们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目,把心里认为最美好的画面向大家描述出来,并互相讨论,在大家讨论热烈的时候再引入课文中鲁迅先生关于儿时乐园描写的这一重点段落,让学生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感受其中奇形怪状的植物,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体验,从而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
  听障学生语言能力差,思维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很多听障学生在上完初中后,仍然难以写出一段思维逻辑清晰的语句,但是听障学生的形象记忆、动作记忆与正常学生无明显差别,甚至还优于正常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采取直观演示,让听障学生多动手操作等教学方法,主动培养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大胆想象,表演课本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模擬出不同人物的表情、动做,说话的语气等,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充分地挖掘了学生的想象潜力,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掌握了课文的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性格特征。
  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还可以把小游戏纳入课堂,多让学生表演、展示;多用鼓励性语言,慎用批评性语言;教师应对学生多些激情,让学生感觉老师对自己的重视;教师与学生应平等相处,不以权威自居;教学中遇到问题,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三、让学生当自己学习的主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听障学生比起正常孩子存在着许多不足,随着接触的深入,我发现听障学生身上也有许多优点:自尊心极强,喜欢表扬;思想单纯,模仿能力强,好奇心重。针对这些个性特点,我调整了自己多年的教学思路,注重课前预习,课上交流,课后延伸,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快乐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很好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每讲一篇新课,把字词的学习,内容的梳理,大胆地交给学生,课上只交流学生不懂的问题,或者感兴趣的和难懂的问题,课上直接检测,高效地利用了授课时间。如学习《云南的歌会》时,我让学生依据青岛的风俗搜集有关资料。如教学《背影》一文时,引导学生寻找朱自清的其他散文。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还能让他们通过这种锻炼,逐步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以往,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课,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专心听讲”,学生总处于被动式学习。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难于调动起来,要真正调动其积极性,就要让其反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唱响学习的主旋律。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在课堂上可以适当通过提问、讨论、“我来做的话”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主人翁的角色,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效果颇为明显。
  我常想海伦·凯勒,一个盲聋哑的孩子,靠坚强的毅力,成就了自己的伟大。在课堂上多给我们的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一样可以充满自信,阳光快乐地成长。成功的教育是德与才、文与道的完美结合。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我知道,在特教这个岗位上,我才刚刚迈出一小步,需要我去探索的路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沐浴着特教的春风,辛勤地耕耘,重笔涂画自己无悔的人生。
其他文献
【正】 最近人们发现了爱因斯坦的一份文件。在这份文件中,这位著名的科学家描述了自己发现广义相对论的实际思维过程。这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是作者曾经阐述过的一种创造性认
以往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学生写作文——教师打评语这一模式,至于学生看不看评语,看后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作文训练有效性也得不到保证。清朝梁章钜在《退庵论文》中说:"百工治
《陈情表》历来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陈请”艺术的巅峰之作。  《晋书·李密传》记载:“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可见,《陈情表》写作背景并不复杂,身为蜀国旧臣的李密婉拒了新主子晋武帝司马炎的浩荡隆恩,理由很简单,年迈体弱的祖母需要自己照顾。  在我看来,《陈情表》高超的“陈请”艺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正> J—92双组份聚氮酯胶粘剂是应我国引进法国“海豚”直升机的国产化而研制,用于直升机旋翼翼尖罩密封,金属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搭接和部件的修复,替代进口的双组份
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是在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文以载道、循事析理”来体现“自我感悟”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大我”思想的“分析性写作”,其“整体性、限制性、思维性”则是“分析性”新材料作文最鲜明的特征,掌握此类作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思维方式等写作思想和思维技巧是2019年高考作文训练的必需。  一、“分析性”新材料作文的含义、产生背景  所谓“分析性”新材料作文,是对2015年以来“任务驱动型新材
随着全民阅读的号召和高中“大阅读”时代的到来,高中语文教学也不再仅限于对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養,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心智水平正日趋走向成熟,这也是其形成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
【正】 什么是错觉,目前心理学有一个基本统一的解释,即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然而,人类对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一般分两个阶段:即感性阶段(包括感知阶段)和理性
“平生一顾,至此终年。”这大概是最能让我有所感触的一句话,尤其是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长时间内都久久为这平淡而又温暖的故事而悸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