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主体建筑的天文馆、菲利佩王子艺术科学宫和索菲娅王后大剧院或被水池环绕,或隐藏于水面之下,跳动的结构之美透过天光与水光的交错,显得生动而颇具雕塑美感。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沿岸的瓦伦西亚市,农业发达,自古便为西班牙第一大粮仓。瓦伦西亚(Valencia)的原名为Valentia,是“强壮”、“活力”的意思。在瓦伦西亚的观光文宣上有这样一句话:瓦伦西亚是个历史与文化的城市,也是一个21世纪的城市。当人们信步来到早已干涸的杜利亚河床边,邂逅充满艺术想象的瓦伦西亚科学城时,这样的心灵震撼便会来得尤为真切。
让河流拥抱建筑
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的建造,缘于当地民众一个历经30多年的梦想。
1957年,瓦伦西亚市的母亲河杜利亚河河水泛滥,淹没了整个城市。随后,瓦伦西亚人把杜利亚河改了道,干涸的河床看起来仿佛是在该市庄严的建筑物群中砍开的一道深褐色伤疤,瓦伦西亚人一直在努力将这条干裂的河床改建成一个公共园区。
1991年,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这位瓦伦西亚本土设计师,受命建造故乡现代建筑宝座上的明珠:一个占地35万平方米的城市休闲中心——艺术科学城,卡拉特拉瓦由此开始了呕心沥血的14年。
“此处靠近海边,而瓦伦西亚又是如此干燥,我决定让水成为整个布局的主要元素,让水成为建筑的一面镜子。”卡拉特拉瓦这样说。或许是为了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是一条河流的所在地,在卡拉特拉瓦的设计下,一切都在水中有了合适的位置。
在科学城里,作为主体建筑的天文馆、菲利佩王子艺术科学宫和索菲娅王后大剧院或被水池环绕,或隐藏于水面之下,跳动的结构之美透过天光与水光的交错,显得生动而颇具雕塑美感。河床之上的步行道也是整个景观中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和旅游者参观的首选之地,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这一片瓦伦西亚人引以为豪的具有浓郁现代感的建筑。在地中海特有的热情阳光与蔚蓝天空之下,足以让人眩晕。若是在夜晚来此,灯光衬托下的大剧院与天文馆在夜幕中,似正在喷射飞行的巨大飞行物,如同步入一个超现实的梦境之中。
相遇自然之美
据说,卡拉特拉瓦设计灵感来自于大自然:动物骨骼框架结构、羽毛、甲壳类动物外壳以及人的肉体。
1998年4月,天文馆首先“睁开”双眼,透过“目光”看着星辰流转。这是西班牙唯一一个具有三维视听的礼堂,卡拉特拉瓦设计原意是,通过这个眼睛来观察世界,通过声像来传达信息。
走入这个梦幻般水上建筑,透明拱形结构包裹着眼帘,镶嵌在玻璃立面的钢筋线条如同睫毛垂立。这个透明拱形罩长110米,宽55.5米,整个玻璃立面可以全宽度开关,一个巨大门上下开启、闭合,露出形似瞳孔的圆球形IMAX影院。在浅浅水池之上,形成了眼睑开闭的独特效果。水池之下,分布着图书馆、电影院、几间礼堂和餐厅,也即另一个浩大“城市”。
两年后,菲利普王子科学馆在人们期待中降临,这座造型古怪的先锋派建筑,一度成为瓦伦西亚现代化象征。从外部来看,它的比例有些超乎寻常,40米高玻璃和网状钢结构重复构成241米长的宏大建筑。它两端对称,中部则形似动物的骨骼。一字排开的5个混凝土树状结构像树林一般挺拔强硬,强调来自“树”的灵感。
但这些都无法掩饰后起的索菲娅王后大剧院的光芒。从天文馆一侧望去,抵抗着地心引力的巨大弧形“树叶”,将天文馆这双灼人的眼睛轻轻衔起。这一占地4万平米、高75米的艺术馆在2005年最终建成,设计者用闪闪发亮的砖块覆盖了整个大剧院的表面,使其外表如同悉尼歌剧院一样能在白天和夜晚发光。
颇具特色的还有它由两块薄壳交互架构而成的外壳,它们相互融合切割形成橄榄形体,两相呼应,欲合还离,充满空间张力。上端顶板弯叶状的一撇,仿若从地面划向天空的一道优美曲线,又像是舞者长袖翻卷的舞姿,极富韵律美感。
走过玻璃地灯导向的引桥,沿着两侧动感十足、曲线优美的楼梯走下,倾斜而下的天棚与波浪般扭曲的玻璃墙,仿佛在合奏一曲激扬的交响乐,再一次展示了设计师卡拉特拉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高超技巧。
建筑内在力量
由于卡拉特拉瓦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精确掌握。
在卡拉特拉瓦看来,美态是能够由力学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皆同时有着惊人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设计启发灵感泉源。
虽然委托方希望其设计主题是安静,但卡拉特拉瓦还是设计了这几座强劲有力的混凝土建筑物。不过让人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件内容狂妄的建筑设计作品不是基于高科技机械、数字技术,而是基于有机组织:树叶、羽毛、椎骨,甚至是眼球。
卡拉特拉瓦的设计使人想起复杂有机生命体的构成方式。这可以作为一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设计的建筑群像是从景观中生长出来一样。但又绝非仅是对有机体模仿或采集,这或许可以看做是在自然中所作的画,其灵感来自于与生命、生活相关的一切事物。在他的作品里,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加以理解:首先,它们通过优化的设计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解决问题的手法以及设计理念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得一目了然,增强了作品“可读性”;最后,这些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开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全新思路,并促使人们思考建筑本质问题。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沿岸的瓦伦西亚市,农业发达,自古便为西班牙第一大粮仓。瓦伦西亚(Valencia)的原名为Valentia,是“强壮”、“活力”的意思。在瓦伦西亚的观光文宣上有这样一句话:瓦伦西亚是个历史与文化的城市,也是一个21世纪的城市。当人们信步来到早已干涸的杜利亚河床边,邂逅充满艺术想象的瓦伦西亚科学城时,这样的心灵震撼便会来得尤为真切。
让河流拥抱建筑
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的建造,缘于当地民众一个历经30多年的梦想。
1957年,瓦伦西亚市的母亲河杜利亚河河水泛滥,淹没了整个城市。随后,瓦伦西亚人把杜利亚河改了道,干涸的河床看起来仿佛是在该市庄严的建筑物群中砍开的一道深褐色伤疤,瓦伦西亚人一直在努力将这条干裂的河床改建成一个公共园区。
1991年,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这位瓦伦西亚本土设计师,受命建造故乡现代建筑宝座上的明珠:一个占地35万平方米的城市休闲中心——艺术科学城,卡拉特拉瓦由此开始了呕心沥血的14年。
“此处靠近海边,而瓦伦西亚又是如此干燥,我决定让水成为整个布局的主要元素,让水成为建筑的一面镜子。”卡拉特拉瓦这样说。或许是为了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是一条河流的所在地,在卡拉特拉瓦的设计下,一切都在水中有了合适的位置。
在科学城里,作为主体建筑的天文馆、菲利佩王子艺术科学宫和索菲娅王后大剧院或被水池环绕,或隐藏于水面之下,跳动的结构之美透过天光与水光的交错,显得生动而颇具雕塑美感。河床之上的步行道也是整个景观中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和旅游者参观的首选之地,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这一片瓦伦西亚人引以为豪的具有浓郁现代感的建筑。在地中海特有的热情阳光与蔚蓝天空之下,足以让人眩晕。若是在夜晚来此,灯光衬托下的大剧院与天文馆在夜幕中,似正在喷射飞行的巨大飞行物,如同步入一个超现实的梦境之中。
相遇自然之美
据说,卡拉特拉瓦设计灵感来自于大自然:动物骨骼框架结构、羽毛、甲壳类动物外壳以及人的肉体。
1998年4月,天文馆首先“睁开”双眼,透过“目光”看着星辰流转。这是西班牙唯一一个具有三维视听的礼堂,卡拉特拉瓦设计原意是,通过这个眼睛来观察世界,通过声像来传达信息。
走入这个梦幻般水上建筑,透明拱形结构包裹着眼帘,镶嵌在玻璃立面的钢筋线条如同睫毛垂立。这个透明拱形罩长110米,宽55.5米,整个玻璃立面可以全宽度开关,一个巨大门上下开启、闭合,露出形似瞳孔的圆球形IMAX影院。在浅浅水池之上,形成了眼睑开闭的独特效果。水池之下,分布着图书馆、电影院、几间礼堂和餐厅,也即另一个浩大“城市”。
两年后,菲利普王子科学馆在人们期待中降临,这座造型古怪的先锋派建筑,一度成为瓦伦西亚现代化象征。从外部来看,它的比例有些超乎寻常,40米高玻璃和网状钢结构重复构成241米长的宏大建筑。它两端对称,中部则形似动物的骨骼。一字排开的5个混凝土树状结构像树林一般挺拔强硬,强调来自“树”的灵感。
但这些都无法掩饰后起的索菲娅王后大剧院的光芒。从天文馆一侧望去,抵抗着地心引力的巨大弧形“树叶”,将天文馆这双灼人的眼睛轻轻衔起。这一占地4万平米、高75米的艺术馆在2005年最终建成,设计者用闪闪发亮的砖块覆盖了整个大剧院的表面,使其外表如同悉尼歌剧院一样能在白天和夜晚发光。
颇具特色的还有它由两块薄壳交互架构而成的外壳,它们相互融合切割形成橄榄形体,两相呼应,欲合还离,充满空间张力。上端顶板弯叶状的一撇,仿若从地面划向天空的一道优美曲线,又像是舞者长袖翻卷的舞姿,极富韵律美感。
走过玻璃地灯导向的引桥,沿着两侧动感十足、曲线优美的楼梯走下,倾斜而下的天棚与波浪般扭曲的玻璃墙,仿佛在合奏一曲激扬的交响乐,再一次展示了设计师卡拉特拉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高超技巧。
建筑内在力量
由于卡拉特拉瓦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精确掌握。
在卡拉特拉瓦看来,美态是能够由力学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皆同时有着惊人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设计启发灵感泉源。
虽然委托方希望其设计主题是安静,但卡拉特拉瓦还是设计了这几座强劲有力的混凝土建筑物。不过让人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件内容狂妄的建筑设计作品不是基于高科技机械、数字技术,而是基于有机组织:树叶、羽毛、椎骨,甚至是眼球。
卡拉特拉瓦的设计使人想起复杂有机生命体的构成方式。这可以作为一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设计的建筑群像是从景观中生长出来一样。但又绝非仅是对有机体模仿或采集,这或许可以看做是在自然中所作的画,其灵感来自于与生命、生活相关的一切事物。在他的作品里,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加以理解:首先,它们通过优化的设计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解决问题的手法以及设计理念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得一目了然,增强了作品“可读性”;最后,这些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开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全新思路,并促使人们思考建筑本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