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胀形势正相对明朗,10月份后会大幅回落。但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投资、消费与工业,发电量并不匹配。经济下滑程度或被低估。
通胀已经开始见顶回落了。8月份CPI同比增长6.2%,比7月份下降了0.3个百分点。预计10月份以后,CPI将加速回落,如无意外,12月份,CPI将回落至3.6%左右的水平。
央行在9月12日就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强调“调控要有前瞻性”,但依然着重关注的是目前“通胀依然偏高”,央行似乎还是对未来通胀的回落缺乏信心。央行不见到实际的通胀水平下降到某个可以忍受的水平,政策基调恐怕不会变。
央行依然强调,“实际货币条件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相适应的。”内需各项数据的不匹配增加了判断经济的难度,但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判断,“货币政策还是有些偏紧,央行可能对经济的下滑估计不足。”
内需难辨
与通胀的形势相对明朗相比,对经济的判断就显得模糊了许多,因为投资、消费与工业、发电量并不完全匹配。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比7月份略微回落0.2个百分点。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5%,虽然比7月份下降了0.4个百分点,但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仍高达33.2%,也仅比7月下降0.4个百分点。
消费和投资的数据似乎表明,经济增长依然不错,但工业和发电量数据则指向了另一个方向。我们更应该相信哪一套数据呢?
8月份发电量同比仅增长10%,是2月份以来的最低增速,对应的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比7月份下降了0.5个百分点。如果按照2010年下半年的经验,发电量增速跌至5%-10%的水平,工业增速将不会超过13.5%。
“通胀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速,虽然投资和消费的名义增速都非常高,但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的投资和消费已经接近历史平均水平。”孙稳存从价格因素上解释投资、消费与工业的不匹配。
“投资数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可能比它所能揭示出来的问题还要多,一般情况并不过分关注投资数据。”宋宇向本刊记者表露了对投资数据的极度不信任。
李迅雷在上半年本刊《投资背离经济增速之惑》一文中也指出,从2004年至今的季度数据来看,总投资增速与GDP 零相关。2008年经济下滑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是持续攀升的,投资增速完全没能反映实际经济的变化趋势。仅通过观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往往很难准确理解经济走势。
“经济的增速依然疲弱,8月份工业环比折年率增长虽然有所反弹,但这是基于在7月份极低的环比增长水平的缘故,依然显著低于15%左右的趋势水平。”宋宇对工业增速并不乐观,“预计年底工业增速可能跌至11%左右。”
从环比折年率角度看,依据高盛的测算,工业增速从3月份后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远低于2010年下半年。其中4月份还出现了环比负增长,7、8月份工业环比增速虽然有所反弹,但8月份也仅为8.8%。
从工业细项数据看,依然有一些可喜之处。安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高伟栋认为,耗能相对较低的装备制造业增速出现了反弹,可能会部分冲掉地产投资下降的冲击,四季度工业增速有可能反弹至14%。
8月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2.4%,比7月份上升了1.2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6.9%,比7月份上升了1.9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3.4%,比7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
但宋宇认为,这种变化不足以改变工业增速疲弱的趋势,“毕竟重工业还是大头,轻工业所占比重并不大,一些耗能少的行业的反弹难以弥补重工业的下降。”据公开数据,2002年以来,中国重工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上升,2007年已经达到70%。
可能低估经济下滑风险
央行的态度表明,短期内货币政策不太可能放松。但经济下降的风险却一直存在,如何兼顾这两者,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紧货币,宽财政”的药方。
“紧货币”是担心像2010年下半年那样货币有所放松,进而导致通胀的反弹,也表明现在的货币环境还不够紧。8月份M2同比增长仅为13.5%,创下7年以来的新低,难道货币还不够紧?央行明确表示,今年以来由于理财产品的大规模扩张,使得M2存在低估。之前央行决定扩大存款准备金率的缴纳范围也是针对这一点。“宽财政”则是在“紧货币”的情况下怕过分伤及经济,试图用财政来支撑经济增长。
这一政策是否可行、有效,关键看是否对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联办旗星风险管理顾问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任若恩向本刊记者表示,本轮通胀基本上是食品价格推动的,采用“紧货币”显然是下错了药,不可能期望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加息能够改变“猪周期”或者农民的生产规律。
上述的通胀分析表明,如果剔除掉猪肉这一因素的影响,CPI将会迅速回落到5%以下。
“财政政策在西方通常只在危机中使用,并不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常规工具使用。中国并不处于欧美那样的危机复苏中,所以也没有必要采取宽松财政的政策。”任若恩认为,“倒是在治理通胀上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类财政的政策(或者说是农业政策),这对于消除‘猪循环’比货币政策会有用得多。”
实体经济同比增长将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放缓,这将加大决策层防止过度紧缩的压力。宋宇认为,“决策层在保持政策基调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可能会适度调整实际政策执行的力度。”
巴西虽然已经降息,但欧美的刺激政策仍只是处在酝酿之中,欧美经济未来的走势仍有待进一步的确认。美国经济数据也显示出矛盾的信号,基于调查的一些软数据表现疲软,但工业产值等硬指标似乎又没那么差。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如何行动将成为具有指示性意义的信号。
“倘若外部经济环境急剧恶化,包括政策基调和实际执行在内的政策应对措施则都可能出现更明显的调整,以防止重蹈2008年过度紧缩的覆辙。”宋宇表露了未来政策的明显调整关键看欧美经济环境的观点。
9月CPI预计6.2
食品价格依然是拉动CPI的核心因素,但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的同比增速已经见顶,这决定了CPI已于7月见顶开始回落了。
8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3.4%,比7月份的高点下降了1.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拉动CPI4.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5.5%,比7月份大幅下降了11.2个百分点,8月份猪肉价格拉动CPI上涨了1.27个百分点。
现在的核心问题是,CPI会以怎么样的速度回落?回顾2008年的通胀,CPI在当年2月份达到8.7%的高点后开始回落,但初期的回落速度并不快。2008年3月份CPI仍达8.3%,4月份甚至略微反弹至8.5%,之后CPI才持续快速回落,当年12月CPI跌至1.2%。
如今通胀的回落很可能出现先慢后快的趋势,不少机构预计9月份CPI仍将高达6%左右,但10月份以后会加速回落,12月份会回落至5%以下。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孙稳存向《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从9月初的农产品价格高频数据看,上涨势头依然强劲,猪肉价格短期内受到预期的影响,难以出现明显下降,节假日可能还会出现反复。预计9月份CPI仍高达6.2%。
商务部9月初(8月26日至9月4日)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周环比上涨0.4%,虽然比之前一周回落0.5个百分点,但由于8月份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是前高后低。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预计,商务部9月初食品价格较8月均值环比为1.0%,9月份食品价格CPI同比仍将达13.2%,9月份CPI仍会维持6%的高位。
10月后CPI加速回落
“10月份以后CPI的翘尾因素大幅减弱,通胀会加速回落,预计四季度CPI同比增长4.9%。”孙稳存判断。
Wind数据显示,6月份CPI的翘尾因素为今年最高,达到3.55%,8月份为2.62%。10月份以后将加速减弱,到12月份翘尾因素会减弱到0。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光翘尾因素就能把CPI从6.2%下拉到12月份的3.6%。
现在业界有一种担心,如果美国真的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会否引起中国通胀的再度抬头。
影响肯定是有的,但不可能抛开美联储实施QE3的原因来单纯讨论QE3。美联储之所以会实施QE3,无疑还是为了避免美国经济进入二次衰退。宋宇判断,“考虑QE3的通胀影响,必须同时考虑美国经济下降等因素的净效果,由于QE3还停留在预期上,具体效果还无法估量。”
也就是说,虽然QE3的货币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但美国经济的低迷也会在需求上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两者对冲,对大宗商品价格和中国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可能就没那么大了。
通胀已经开始见顶回落了。8月份CPI同比增长6.2%,比7月份下降了0.3个百分点。预计10月份以后,CPI将加速回落,如无意外,12月份,CPI将回落至3.6%左右的水平。
央行在9月12日就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强调“调控要有前瞻性”,但依然着重关注的是目前“通胀依然偏高”,央行似乎还是对未来通胀的回落缺乏信心。央行不见到实际的通胀水平下降到某个可以忍受的水平,政策基调恐怕不会变。
央行依然强调,“实际货币条件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相适应的。”内需各项数据的不匹配增加了判断经济的难度,但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判断,“货币政策还是有些偏紧,央行可能对经济的下滑估计不足。”
内需难辨
与通胀的形势相对明朗相比,对经济的判断就显得模糊了许多,因为投资、消费与工业、发电量并不完全匹配。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比7月份略微回落0.2个百分点。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5%,虽然比7月份下降了0.4个百分点,但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仍高达33.2%,也仅比7月下降0.4个百分点。
消费和投资的数据似乎表明,经济增长依然不错,但工业和发电量数据则指向了另一个方向。我们更应该相信哪一套数据呢?
8月份发电量同比仅增长10%,是2月份以来的最低增速,对应的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比7月份下降了0.5个百分点。如果按照2010年下半年的经验,发电量增速跌至5%-10%的水平,工业增速将不会超过13.5%。
“通胀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速,虽然投资和消费的名义增速都非常高,但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的投资和消费已经接近历史平均水平。”孙稳存从价格因素上解释投资、消费与工业的不匹配。
“投资数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可能比它所能揭示出来的问题还要多,一般情况并不过分关注投资数据。”宋宇向本刊记者表露了对投资数据的极度不信任。
李迅雷在上半年本刊《投资背离经济增速之惑》一文中也指出,从2004年至今的季度数据来看,总投资增速与GDP 零相关。2008年经济下滑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是持续攀升的,投资增速完全没能反映实际经济的变化趋势。仅通过观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往往很难准确理解经济走势。
“经济的增速依然疲弱,8月份工业环比折年率增长虽然有所反弹,但这是基于在7月份极低的环比增长水平的缘故,依然显著低于15%左右的趋势水平。”宋宇对工业增速并不乐观,“预计年底工业增速可能跌至11%左右。”
从环比折年率角度看,依据高盛的测算,工业增速从3月份后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远低于2010年下半年。其中4月份还出现了环比负增长,7、8月份工业环比增速虽然有所反弹,但8月份也仅为8.8%。
从工业细项数据看,依然有一些可喜之处。安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高伟栋认为,耗能相对较低的装备制造业增速出现了反弹,可能会部分冲掉地产投资下降的冲击,四季度工业增速有可能反弹至14%。
8月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2.4%,比7月份上升了1.2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6.9%,比7月份上升了1.9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3.4%,比7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
但宋宇认为,这种变化不足以改变工业增速疲弱的趋势,“毕竟重工业还是大头,轻工业所占比重并不大,一些耗能少的行业的反弹难以弥补重工业的下降。”据公开数据,2002年以来,中国重工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上升,2007年已经达到70%。
可能低估经济下滑风险
央行的态度表明,短期内货币政策不太可能放松。但经济下降的风险却一直存在,如何兼顾这两者,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紧货币,宽财政”的药方。
“紧货币”是担心像2010年下半年那样货币有所放松,进而导致通胀的反弹,也表明现在的货币环境还不够紧。8月份M2同比增长仅为13.5%,创下7年以来的新低,难道货币还不够紧?央行明确表示,今年以来由于理财产品的大规模扩张,使得M2存在低估。之前央行决定扩大存款准备金率的缴纳范围也是针对这一点。“宽财政”则是在“紧货币”的情况下怕过分伤及经济,试图用财政来支撑经济增长。
这一政策是否可行、有效,关键看是否对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联办旗星风险管理顾问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任若恩向本刊记者表示,本轮通胀基本上是食品价格推动的,采用“紧货币”显然是下错了药,不可能期望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加息能够改变“猪周期”或者农民的生产规律。
上述的通胀分析表明,如果剔除掉猪肉这一因素的影响,CPI将会迅速回落到5%以下。
“财政政策在西方通常只在危机中使用,并不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常规工具使用。中国并不处于欧美那样的危机复苏中,所以也没有必要采取宽松财政的政策。”任若恩认为,“倒是在治理通胀上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类财政的政策(或者说是农业政策),这对于消除‘猪循环’比货币政策会有用得多。”
实体经济同比增长将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放缓,这将加大决策层防止过度紧缩的压力。宋宇认为,“决策层在保持政策基调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可能会适度调整实际政策执行的力度。”
巴西虽然已经降息,但欧美的刺激政策仍只是处在酝酿之中,欧美经济未来的走势仍有待进一步的确认。美国经济数据也显示出矛盾的信号,基于调查的一些软数据表现疲软,但工业产值等硬指标似乎又没那么差。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如何行动将成为具有指示性意义的信号。
“倘若外部经济环境急剧恶化,包括政策基调和实际执行在内的政策应对措施则都可能出现更明显的调整,以防止重蹈2008年过度紧缩的覆辙。”宋宇表露了未来政策的明显调整关键看欧美经济环境的观点。
9月CPI预计6.2
食品价格依然是拉动CPI的核心因素,但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的同比增速已经见顶,这决定了CPI已于7月见顶开始回落了。
8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3.4%,比7月份的高点下降了1.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拉动CPI4.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5.5%,比7月份大幅下降了11.2个百分点,8月份猪肉价格拉动CPI上涨了1.27个百分点。
现在的核心问题是,CPI会以怎么样的速度回落?回顾2008年的通胀,CPI在当年2月份达到8.7%的高点后开始回落,但初期的回落速度并不快。2008年3月份CPI仍达8.3%,4月份甚至略微反弹至8.5%,之后CPI才持续快速回落,当年12月CPI跌至1.2%。
如今通胀的回落很可能出现先慢后快的趋势,不少机构预计9月份CPI仍将高达6%左右,但10月份以后会加速回落,12月份会回落至5%以下。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孙稳存向《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从9月初的农产品价格高频数据看,上涨势头依然强劲,猪肉价格短期内受到预期的影响,难以出现明显下降,节假日可能还会出现反复。预计9月份CPI仍高达6.2%。
商务部9月初(8月26日至9月4日)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周环比上涨0.4%,虽然比之前一周回落0.5个百分点,但由于8月份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是前高后低。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预计,商务部9月初食品价格较8月均值环比为1.0%,9月份食品价格CPI同比仍将达13.2%,9月份CPI仍会维持6%的高位。
10月后CPI加速回落
“10月份以后CPI的翘尾因素大幅减弱,通胀会加速回落,预计四季度CPI同比增长4.9%。”孙稳存判断。
Wind数据显示,6月份CPI的翘尾因素为今年最高,达到3.55%,8月份为2.62%。10月份以后将加速减弱,到12月份翘尾因素会减弱到0。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光翘尾因素就能把CPI从6.2%下拉到12月份的3.6%。
现在业界有一种担心,如果美国真的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会否引起中国通胀的再度抬头。
影响肯定是有的,但不可能抛开美联储实施QE3的原因来单纯讨论QE3。美联储之所以会实施QE3,无疑还是为了避免美国经济进入二次衰退。宋宇判断,“考虑QE3的通胀影响,必须同时考虑美国经济下降等因素的净效果,由于QE3还停留在预期上,具体效果还无法估量。”
也就是说,虽然QE3的货币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但美国经济的低迷也会在需求上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两者对冲,对大宗商品价格和中国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可能就没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