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早期生命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从形成至今已经有近46亿年的历史。在大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命,但在随后的30多亿年中,地球上的生命仅以单细胞原核生物的形式为主。直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夕,地球上的物种数量都可能十分稀少,大多为肉眼不可见的单细胞生物。然而现今,地球上真核生物的种类已经达到了7.4×106至10×106种,其中包括2.02×106至2.38×106種的海洋生物。那么这些种类繁多、五彩缤纷的生命是怎么从微小的单细胞生物演化而来的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科学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距今约5.4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发生之前的时代——新元古代,期望能够发现生命从微体向宏体、从简单向复杂的演化历程。
  安徽省的淮南生物群、蓝田生物群和荷塘海绵动物群是研究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化石产地。这三个生物群分别位于华北古陆南缘和扬子板块,代表了最古老的真核多细胞宏体生命的早期演化历程,是研究生命从单细胞向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的重要化石产地。

淮南生物群


  淮南生物群主要分布于淮南地区寿县、霍邱、怀远及凤阳一带的新元古代刘老碑组、九里桥组、金山寨组及沟后组地层中,在安徽宿县、江苏徐州以及京津冀和胶辽吉等地的新元古代地层中也有发现。生物群中包括肉眼可见的宏体化石标本、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体藻类化石以及由微体藻类和细菌交替生长形成的叠层石。其中宏体化石标本以宏体炭质压膜形式保存,主要包括宏体多细胞藻类;微体藻类化石大小不一,大多具有薄的有机质壁;叠层石则大多产于刘老碑组中,包括贝加尔叠层石和多芽林尼尔叠层石。由于生物群产出地层的全岩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值存在上下倒置,结果误差很大,故至今尚缺乏可靠的同位素年代数据。但根据地层对比,估计其年龄可能为距今8.5亿至7.5亿年。
  淮南生物群中的宏体生物化石最早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早在1962年,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在研究淮南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时就发现了一些宏体生物化石的标本,但这一成果并未发表,也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直至197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邢裕盛才对产自淮南新元古代地层中的化石进行研究鉴定,认为其中有一种圆形的藻类化石,其年龄在距今10亿至5.7亿年。20世纪80年代,随着皖中及皖北地区新元古代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地质学者(例如郑文武、杜汝霖、汪贵翔、陈孟莪、符俊辉等)对淮南生物群中的化石进行了研究,建立了51个形态属,同时认为其中还有一些疑似“蠕虫”的化石。但由于当时的研究者未充分了解或参考前人的文献,在很大程度也没能正确判断埋藏条件对化石形态造成的影响,导致51个属中包含了大量的同物异名,不符合国际命名规范。21世纪初,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的钱迈平等对淮南生物群中产出的化石标本进行了清理、甄别、归纳,将它们合并为5个形态属,认为淮南生物群的宏体真核多细胞生命中可能只有宏体藻类,而所谓的“蠕虫”化石很可能只是一些埋藏状态较为特殊的宏体藻类。


  有关淮南生物群中微体化石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的限制,在前寒武纪地层中获得的化石材料并不多。2013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唐卿等人用改良后的疑源类化石分析方法,在淮南新元古代刘老碑组页岩中获得了大量精美地保存了有机质壁的微体化石。这些微体化石包括23个属种,其中发现了11种真核生物化石以及3种新的疑源类化石。通过对全球新元古代生物化石进行对比,发现带刺疑源类化石Trachyhys-trichosphaeroaimika只出现于大冰期之前的新元古代早期地层中,具有很好的地层对比意义。
  叠层石是一种由原核生物建造的有机沉积结构,由微体藻类和细菌交替周期性生长引起的周期性矿物沉淀、沉积物的捕获和胶结作用形成。淮南生物群中的叠层石大多分布于刘老碑组中上部。沉积学分析显示,这些微生物席生活在容易受到风暴影响的浅海环境中,和淮南生物群中保存的宏体藻类或微体藻类的页岩显示的静水环境大不相同。
  淮南生物群反映了新元古代早期地球海洋中的生物面貌和较为原始的生态面貌。在新元古代冰期发生以前,由于海洋水体含氧量不高,海洋生物群以原核生物为主体,真核生物的分异度相对较低;宏体多细胞藻类虽已出现,且部分多细胞藻类已经出现了简单的细胞分化,但数量和种类较少,以浮游类型居多。淮南生物群在生物类别上包括了数个属种的宏体藻类以及十多个属种的微体生物,预示了微体生命向宏体生命的演化已经开始。当然,淮南生物群中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人们探索,其中是否存在宏体后生多细胞动物依然存在争议。

蓝田生物群


  蓝田生物群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宏体生物群之一,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宏体藻类和动物的化石标本。其产地位于安徽省休宁县蓝田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风光秀丽。产地区域内休宁蓝田剖面沿公路出露,剖面出露的地层总厚度3000余米,从老到新出露了新元古代至寒武系的休宁组、雷公坞组、蓝田组、皮园村组和荷塘组。整个剖面的时代从距今约8亿年一直延续到距今约5.4亿年,记录了下扬子地台的形成、新元古代“雪球事件”、埃迪卡拉纪早期宏体生命演化以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等重要的地质和生命演化事件。蓝田生物群就产自该剖面蓝田组下段的黑色页岩中,富含化石的层位厚达12米。
  有记录的对休宁蓝田地区开展的地质调查工作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但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蓝田地区前寒武纪地层中都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标本。1981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的毕治国,首次在蓝田地区前寒武纪地层中发现了一些宏体藻类的化石。随后,众多学者对这一地区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进行了调查,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认识,古生物系统分类学研究显得庞杂而混乱。199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袁训来团队对蓝田地区前寒武纪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开展了系统的化石生物学研究,在详细比对、清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将蓝田生物群中的化石生物分为12至15个种一级分类单元。与此同时,在新采集到的标本中,还识别出了一些分类位置不明的动物化石。至此,蓝田生物群的生物面貌变得逐步清晰起来。   蓝田生物群中的生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宏体藻类和分类位置不明的动物。
  蓝田生物群以宏体藻类为主,它们种类丰富,但大多体型较小,高度大多不超过10厘米。大部分藻类化石标本藻体呈扇形、纤维状或细丝状,其形态和埃迪卡拉系之前的浮游藻类以及微体藻类形成的叠层石大不相同。除了藻類外,蓝田生物群中还保存了一些线状或棒状的苔类植物,这些植物基部也具有固着器官,可能营底栖固着生活。
  蓝田生物群中的动物可能主要为软体腔肠动物,它们数量较为稀少,常呈扇形或棒形,顶端具有细小的触手,基部具有盘状的固着器官。这些化石均以炭质压膜的形式保存,具有较为复杂的形态分类和可能的解剖结构,与宏体藻类和真菌存在较大区别,而与一些后生动物如刺孢动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新元古代冰期结束以后,海洋水体氧化程度明显提高,在冰封地球中幸存下来的生物大量辐射,其中一部分逐渐演化形成蓝田生物群。与淮南生物群相比,蓝田生物群的真核多细胞宏体生物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身体结构复杂程度明显提高,细胞分化更加明显,部分生物体上出现了固着器官以及类似触手的器官。沉积学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蓝田生物群生活在以缺氧环境为主,但会间歇性富氧,水深50至200米的宁静海底。地层对比和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蓝田生物群生活的时代距今约6亿年,其中保存的化石是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的真核多细胞宏体动物,为探索真核多细胞宏体生命的早期演化及辐射打开了重要的窗口。

荷塘海绵动物群


  现生的海绵动物是一类原始的多细胞海生动物,大多在海底营底栖固着生活,以滤食浮游生物为主,在地层中常保存为骨针化石。现代海绵动物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至寒武纪。皖南休宁县寒武纪早期荷塘组黑色页岩中发现的荷塘生物群中的海绵骨针化石就是海绵动物最早的祖先之一。
  地质工作者对皖中皖南地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始于1948年,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寒武纪最早期的地层中发现的生物化石都不多,仅报道了一种原始海绵的骨针化石。这导致皖中皖南地区寒武纪最早期地层和其他地区相应时代地层的对比困难重重,甚至一度导致人们认为皖中皖南地区缺乏寒武纪最早期的地层。200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袁训来等人在使用酸浸解法对采自休宁县荷塘组的炭质页岩进行分析时,发现了大量的海绵骨针化石。这些海绵骨针化石大多属于六射海绵纲,它们大小不同,形态多样,在形态上以二轴四射针、T形针、三轴六射针和三轴五射针为主。其中发现的一块未完整保存的海绵化石高约50厘米,保守估计完整的海绵个体可高达1米左右。通过和海绵骨针一同保存的疑源类以及邻区相应地层上下层位化石进行生物地层对比,确定荷塘组的时代相当于梅树村阶,其时代可能早于澄江动物群。
  在荷塘组生物群中,滤食浮游生物的底栖生物中,非两侧对称生物体型较大,占据了较高的生态层级,而两侧对称生物体型较小,占据了中—低生态层级。这一生态特征与中国澄江动物群和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中发现的生态现象较为一致。奥陶纪早期滤食浮游生物的底栖两侧对称生物占据较高生态阶层之前,滤食浮游生物的非两侧对称底栖生物早在寒武纪就已经发展出较大的体型占据高层生态层级了。这导致了新元古代—寒武纪过渡时期滤食浮游生物的两侧对称和非两侧对称底栖生物的生态阶层发生分异,并推迟了两侧对称生物在较高生态阶层的出现原因尚不明确。寒武纪底栖生物的演化可能引起了包括奥陶纪生物辐射中两侧对称生物在较高生态层级中的崛起等一系列生态演化事件。
其他文献
巢湖龙动物群产自安徽巢湖下三叠纪南陵湖组中上部地层、以原始鱼龙类——巢湖龙为特色和优势类群,伴生有鳍龙类、鱼类、菊石、双壳、节肢动物等多个门类,是世界上罕见的早三叠世海生脊椎动物群。该动物群化石集中产地位于巢湖市西北郊马家山—平顶山地区,面积约2平方千米;距巢湖(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仅2000米,距省会合肥市约60千米,交通便利。 巢湖龙动物群的研究简史  1972年,杨钟健和董枝明描述了一个可能
期刊
早在2015年10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团队就发现了火星上存在微生物,他们断定火星地下一定存在液态水,而且其成分呈盐卤状。果然,发现火星地下水的意大利科学家表示,由于液态水处于极深的冰盖之下,其水文环境极其严酷寒冷,并不适宜微生物生存。由于含有大量镁、钙和钠,这些水在温度低于纯水冰点许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液态。澳大利亚天文台研究员弗雷德·沃特森说:“能让水在冰点以下,甚至是零下五六十摄氏度的情
期刊
也许再也没有比在天空中看见UFO更令人震撼和不安的事了。当你仰望着头顶上的UFO时,你的第一直觉一定是抓起相机拍上几张照片或者赶紧把它录下来吧?我们所说的UFO不仅事关外星人,还包括任何一种我们现今无法辨别的航天器,从外星人到军方测试的新科技,或是某人驾着自家研制的飞行器做的一次快乐飞行。随着被报道的目击事件越来越多,人们的疑问也越来越多:到底是外星人的行动愈加频繁,还是很多误认使它看起来出现的频
期刊
在美国和英国的18家医院里,研究人员在急诊室的天花板上悬挂了许多图片,目的是测试那些心脏骤停并被救活之后的患者能否回忆起“灵魂出窍”时看到的图像。  那些有濒死体验的人经常描述说,他们离开了自己的身体,然后从空中俯视自己的身体正在被复苏。但是要证实这些说法是困难的,因为只有濒死体验者自己才能够看到这些图像。  “我们使用这些图像作為标记。”这项研究的主治医师和首席研究员萨姆·帕尼亚说。该研究计划包
期刊
各基础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自从20世纪中期“古生物钟”研究兴起以后,天文学与古生物学这两大古老基础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已初见端倪。其实在古生物体内记录的天文学信息并未局限于“古生物钟”,其中一些可能至今仍不为我们所识别。如何运用天文学知识探索古生物学中的许多有关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何谓“古生物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间,地球仅是数以亿计的天体之一。从形成以后
期刊
经典物理学的困境  量子力学的建立,是以研究光和热辐射为突破口的。  19世纪末,麦克斯韦就已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因此,光应遵从所有波遵从的定律,它的能量应是连续的。但在热辐射等问题上,经典力学却陷入了困境。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的概念,认为热辐射的能量是由一个个能量原子即量子构成的。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的概念,指出在光电效应中光波表现出了“粒子”的特性,物理学家这才认识到光既
期刊
1 M78:猎户座的反射星云  这张M78的图像是由智利拉希拉天文台的宽视场成像仪拍摄的,叠加了蓝色、黄色、绿色和红色滤光片拍摄的许多单色照片。 2 “圣誕树”群  NGC 2264又称圣诞树星团,因其看上去像一棵倒挂的圣诞树而得名。这张彩色图像显示了一个大约30光年宽的空间区域。 3 船底座星云  船底座星云编号为NGC 3372,是银河系中最大、最亮的恒星团之一,许多久远的隐藏特征分散在壮观的
期刊
在一块来自太空的岩石中,科学家发现了不同寻常的钻石。这个发现意味着,这块岩石来自一颗古老的行星,它可能和水星或者火星差不多大。在太阳系形成的“黎明时代”,这颗行星破碎了,里面的物质进入茫茫太空,成了小行星和陨石。科学家还在这块太空岩石中发现了少量的铁和硫黄,它们被包裹在钻石里,暗示了那些钻石形成时的高压环境。  这块太空岩石的“父母”可能是一颗“原行星”,这种天体被天文学家形容为大行星的“胚胎”。
期刊
极光是一种美丽迷人的自然现象,看到极光据说是人生四大梦想(另一个版本说是七大梦想)之一。同时,看极光也是许多高端旅游产品的卖点。不过,要想看到真的极光,必须了解极光是怎样产生的,极光有什么特点,如何与晨曦、晚霞或者月光相区分。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首先讨论极光产生的机制,然后与大家分享作者在一次坐飞机时拍摄到的极光照片,并且介绍拍摄的要点与经验。  作者利用这些照片制作了一个视频,并且将有关知识写
期刊
设想你正身處太空之中。如果你朝太阳看,它刺眼的光线会让你的视网膜变脆。除了太阳的光亮之外,你周围是一片宁静的黑暗,在黑暗的背景上还点缀着点点寒星。  这样一想,你就知道宇宙有多浩瀚了。你甚至可以认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其范围之广已经超出了浩瀚的范畴。既然宇宙没有边际,那你想象一下就知道,在你环视太空的时候,你会看到无数的星星,多得让你眼花缭乱,一颗挨着一颗,没有尽头。  既然你举目四望,满眼都是星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