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在33岁那一年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k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浪微博上有一条热帖,主题是“33岁,他们在干什么”:
  “1986年,习近平33岁,宁德地委书记;1988年,李克强33岁,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88年,汪洋33岁,铜陵市市长;1993年,周强33岁,司法部办公厅副主任、部长办公室主任。”
  我对他们的33岁一点都不感兴趣。我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些跟帖故事。
  在跟帖中,我的一些朋友回忆了他们的33岁:
  封新城,从电台辞职,创办《新周刊》;
  刘春,从中央电视台辞职;
  牛文文,从《经济日报》下派到中国企业家杂志社;
  邓飞,不再做调查记者,开始做公益,发起了免费午餐;
  ……
  突然间发现我与朋友们的选择竟然非常相似:
  2000年9月,我33岁,我放弃了自己的第二份工作,辞去了如今人人羡慕的稳定可靠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身份,转而投身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开始了自己的媒体工作之路。
  或许仅仅巧合,或许有某种复杂的逻辑关联,让我们都在33岁时都作出了类似的选择,尤其是选择离开体制?
  我没问过我的那些朋友。但我清楚,自己在33岁时的选择,是自己作出的,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33岁之前,我在机关当一个小小的公务员,一个小小的秘书,绝不是官。
  在中国的政府机关,秘书虽然不算什么,但有时也算是位居要津了,当年的说法,秘书是体制内升官最快的一种职务,甚至现实政治中,还有秘书帮之说。
  彼时我所供职的机构,秘书处我们同龄的若干人,都算得是干才。
  我也不差,那时起草文件写个讲话稿,我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了。还受委托独自一人给常委副总理起草过讲稿呢。以至于会议做记录时,老觉得是自己在讲。当然是意淫了。
  所以,其时我也算得上领导信任,同事器重,自己努力了。
  当我准备辞职时,我的中学好友强烈反对我辞职,认为多么好的机会啊。甚至,我的一位同学,当年我们一起来北京上学,直截了当地跟我说,若是觉得机关收入低,他每月给我补5000元,完全是个人行为,而且,“我们俩完全不一样的行当,绝对不会找你麻烦,不用担心行贿受贿”!
  我谢绝了同学的好意。在我家太座的支持下,我选择了离开机关,义无反顾。
  而且,离开机关时,我谢绝了领导和机关的推荐安排,而是自己选择了一家当年市场化程度颇高的报纸,《信息早报》。当年炒股票的人,大抵知道这张报纸。
  从此自我放逐,浪迹江湖路,一路走来,颠簸蹒跚,摔跤磕碰,自是难免。
  但日子却过得很是踏实放松。
  我的那些留在机关的秘书处的同事们,他们工作努力,后来发展得都很好,都当了司长副司长。
  我的一些老同事,后来见了我,分外热情,一些人为我选择离开遗憾,认为我应该留在机关。有人开玩笑跟我说,要是不走,什么什么地方多大的房子早就该住上了。
  我哈哈一笑,回答说,我早住上了那样的房子!
  后来我在《南風窗》工作,一位在某重要部门工作的朋友,跟他的领导说,若我不离开,也应该如何如何了。领导说,人家学东做的是正事,我们能够帮他的地方多帮帮他。
  话传到我耳朵里,我心里暖洋洋的。后来我的许多旧同事老朋友,在我的每一个新事业的关口,都曾经给我帮助支持。
  2002年我的一位老领导曾经建议我回锅,但我谢绝了。好马不吃回头草,外面的世界虽然也时有无奈,但自由开阔,像我这样性格的人,放浪惯了,更受不了限制。
  但我并没有想到,后来公务员热得如此之烈。
  但我一点也不羡慕。
  文章千古事,纱帽一时新。
  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以文字立身,在这个人人写作人人奢谈媒体的时代,于我这样老派的人而言,依旧有一种无法换得的尊荣和享受。
  我会记得2000年秋天的选择,那是一种新生,成就了我的今天。
  那一年,我33岁。
  (摘自《大家》)
其他文献
一、晚餐准备  化学老师终于答应了女友,回家给她做顿晚饭。女友下班回到家,却看到化学老师还在摆弄他的烧瓶和酒精灯。女友一脸失望表情的问道:“你在干什么t”  “哦,别着急,亲爱的。”化学老师兴奋地说道:“我正在给晚餐做准备呢,再过5分钟,盐就提炼出来了。”  二、感动  同学考试的时候拿手机抄答案。抄毕,发觉老师在身后!老师温柔地说:“抄完了吧?抄完了收起吧,有摄像头。”后来才知道,老师一直站在他
期刊
前程茫茫困难重重,奋起拼搏还是就此沉沦?现实期望反差巨大,锲而不舍还是随缘自适?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命运、理解苦难、面对机遇、把握自己?本期,三位教授娓娓讲述了自己1977年的高考以及他们的知青岁月,激发我们尤其是正为求职、学业、情感等问题困扰的年轻人,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入思考。  黄庆宏:上不了技校上西安交大  1976年冬,贵州汽油机厂锻造车间。一个又瘦又矮的19岁男孩,弯着腰,喘着粗气,缓缓搬起刚
期刊
我想,如果不是这个春天的约会,如果不是文友的盛情相约,我是不会这样怀揣着教徒般虔诚的情感走近一个人的,也是不会这样以近乎于赤裸的心淌过一条江的。  我曾在书本上多次读到这位诗人传颂千古的名篇,也曾多次在车上远眺过这条美丽的江水,但却一直没有和这位诗人有过更多的接触,也没有真正涉足过这条江。但我知道,诗人跨越历史风云,远涉万水千山,江水奔流滔滔不绝,吟唱古今沧桑,诗人和江水从未远离过我,他们其实一直
期刊
谁愿意谁就为诗歌死去吧。我不是不热爱诗歌,更不是怕死,我要做活着的烈士。其实这意味着更大的牺牲。你难道不觉得吗?在一种绝望中坚持写诗。绝望似乎比希望更令我感到兴奋。我要在有生之年就成为别人仰叹的雕像:瞧,他居然还会眨眼睛!  诗简直比宗教还厉害。它甚至可以俘虏无神论者。这就是我的信仰。这就是我的诗经,每天都要念一遍。说实话,也只有我自己能听得懂。做一个茫茫人海里的托钵僧,把诗当成铁饭碗来端着,像祈
期刊
在中国地图上,你或许找不到这条江。  她瘦弱,像一声苍老的叹息;她幽远,如一缕漂泊的诗魂。  然而,如果你是一个中国文化人,你不能不懂得这条美丽的江。  它环抱野花幽独的春晖山色,轻抚光洁如新的秋月沙洲,蜿蜒在千年不变的湘北音韵里。  她的名字,叫汩罗江。  汩罗与长沙近在咫尺。然而,这么多年来,数过汩罗而无缘见江,只任汩罗江在那一份古典的想象里流淌。  心中的汩罗江,是一脉远古的清澈与芬香。江水
期刊
很怀念小学时候的暑假,每一天都过得紧张而松弛,充实而快乐。没有补课班,没有传染病,没有川流不息、纵横驰骋的车辆,没有冒个没完的浓烟、把农田、山包都霸占去的工厂,没有灰霾没有被污染的空气,没有欺骗没有潲水食油染色馒头……老师给我们两本暑假作业,我三天就做完了。做完书面作业的我,又借来下学期的教材自己预习。我数学、语文(那时没有英语)一天预习一课,四十天下来整好预习一遍!  我最喜欢夏天。八十年代的夏
期刊
一本微微泛黄的《台儿庄大战》、一本精装《抗战将士忠烈录》(台湾出版),以及一份虽已过去了二十多年却光洁如新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茶几上。证书旁边,是一位中年男子的照片,身着戎装,这个人便是朱家麟,一个在时间长河里几乎被人遗忘了的将军。  “我母亲、我舅,我大姨,还有我们这些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都多多少少受了他的牵连,入党不行,提干不行,日子过得苦,心里更憋闷。”尽管朱家麟是常钢的
期刊
1  1943年2月,虽至初春,但寒流依然控制着山城重庆。  此时,《大公报》主编王芸生更感寒气逼人,他刚接到中央政府命令:《大公报》停刊三天!原来,1942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地处中原的河南遭遇大旱,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发生严重大饥荒。然而,对于严重灾情,蒋介石政府出于政治考虑,不仅不予赈济灾民,还继续征实征赋,并且极力隐瞒真相。《大公报》于1943年2月1日刊登了战地记者张
期刊
小时候,每当母亲将挂在阳台上的干粽叶摘下来,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会数着日子等母亲将这些粽叶包成香甜的粽子。  那是上一年吃粽子后留下的相对完好的粽叶,母亲细心地将它们洗净,扎好,沥干水分,再捆成一把把的晒在阳台上。第二年用的时候先要在木盆里泡,还要在开水里煮,使之恢复韧性。当然这些粽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包好的粽子除了自己吃,还有一部分要送给邻里品尝。当孩子们背上书包上学的时候,母亲通常会顺手塞上
期刊
又到一年端午时。端午节的话题虽已传承了千年,可每到此时,人们还是不由得谈论起来。看大师们笔下的端午,则更有一番别样的趣味。  端午节是美丽的,老舍的《赵子曰》中,对北京端午节的描绘令人难忘。“小妞儿们黑亮的发辫上戴着各色绸子作成的小老虎,笑窝一缩一鼓地吹着小苇笛儿。光着小白脚丫的小孩子,提着一小竹筐虎眼似的樱桃,娇嫩地吆喝着‘赛李子的樱桃!’铺户和人家的门上插上一束两束的香艾,横框上贴上黄纸的神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