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ang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但是,现行教育在许多方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因此,必须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正悄然而坚定地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而人的创造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要发展知识经济就必须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历史赋予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同时,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也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等教育观念转变的核心内容,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也是对大学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的强劲推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价值观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弊端,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压抑创新人才的发展。如应试教育的成分太浓,对考试分数看得太重,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都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基本没有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等。这些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就必须改变我们的传统教育、教学观,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念,使教育和教学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最终使学生身上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正如教育家斯普朗格所指出的那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就是要在实践中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并重的根本原则,一方面,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业务管理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的综合发展,这些素质之间原本是相互联系的、协调发展的,教育实践中应避免将其割裂开来。另一方面,注重个性发展是树立创新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发展个性,个性在活动中表现为独立性,如独立思考、独特的兴趣爱好、独立的人格等。个性及见之于行为的独立性,有利于取得创造性成果,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鼓励学生发表质疑观点或批评意见,鼓励学生公开地讨论和争辩,都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另外,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它的主要条件应是能够充分发展个性,鼓励冒尖并能容忍错误的宽松、和谐的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应保持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围,应当抛弃陈旧过时的“乖”“听话”“顺从”等所谓的“好学生”观念,放手让学生大胆创造,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以主动的精神、创造的态度去求取智慧,培养创新能力。
  二、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创新型的教师, 就难以造就创新型的学生。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学生总在教师所授知识范围之内,提不出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不能教学相长。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师要教给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教给分析思考、判断、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能力。爱因斯坦说过:“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又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
  同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光靠说教,它还需要活生生的榜样,因为身教重于言教。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用教师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所以,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教师应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有创新成果,有与众不同的思路、方法和特色。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在平等的探讨问题中做到教学相长,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拓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背诵别人的东西,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而是应当积极探索新东西,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思考,提供新的观念、思想与体系。例如对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尚未解决及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等。
  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还需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学校和教育部门要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如可通过举办创新能力培养训练班等形式,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全面的知识结构更新和教学能力再培养的定期培训,与本地区大学、师范院校联办中青年教师教育研究进修班或其他不同类型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另外,国家应想办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地位,使教师真正成为受尊敬和羡慕的职业。同时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对于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差,不适合留在教师队伍中的人应予以清除: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而从一般意义上来审视,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的贡献的人才。因此,教师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主要有:
  (1)强化创新意识的教育。对于大学生首先必须强化创新动力观教育;其次,强化创新主体观教育,冲破求稳循规的思想羁绊,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
  (2)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思维具有时空的超越特性,这种超越性正是所有创意的来源。我们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启发,必须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必须从形象联想和表象想象的结合中,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必须从直觉体悟和灵感激发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灵感思维。
  (3)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应该体现在吸取知识的能力上,不仅看他学习过多少知识,还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将人类文化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成为它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创新能力还应体现在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对未来知识的驾驭能力上。
  (4)着力创新人格的塑造。所谓创新人格就是创新人才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等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现代人格或者叫创业者人格。在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过程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还要引导学生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特别注重其在专业技能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大刀阔斧地删除过时的、陈旧的内容,精选经典的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及时更新专业课教材。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环节,如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课程学时的限制,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在讲授内容的选择上花更大力气,精心组织内容,要研究该内容是否富有启发性、是否有利于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训练和提高,教学内容的改革,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将它们寓于各学科、各教学环节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改革教学方法关键在教师。教师应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突出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研究式、反问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上来,备课时主要考虑问题是怎样提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何去分析思考,如何反问学生,要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尤其是研究生的教学,还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实行专题答辩式和情景转换式教学方式。专题答辩式教学方式是每堂课由教师确定专题,指定几名研究生准备答辩,下堂课针对专题进行问答,师生平等交流。情景转换式教学方式是采取模拟真实案例,拉近课堂教学和社会的距离,在虚拟的场景中寻求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达到教学目的。这些教学方式都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科研方法,提高研究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学习到学会科研,由自学达到治学。要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注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开放思维、勇于创新的能力。比如把写一篇小论文、解决一个相关的实际问题、设计一个实验等作为考试的一部分内容,这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扭转应试教育必有好处。
  教师要提倡课内精讲,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减少课内教学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内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多开设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总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等学校,要不负历史的重任,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最高教育目标,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推动我国在21世纪的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德仁.试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2).
  [2]代迅.研究生教育中的若干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4).
  (华北电力大学)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如何巧妙开启课堂、适时穿插有趣故事和创设情感氛围来激发学业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比较重视治理节能减排,因此 600MW 超临界直流锅炉被应用在各电网中,变成电网节能的支柱。为减 少 600MW 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运行故障,应实施有效的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二语写作过程中词典使用对词汇使用的实际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二语写作过程中,受试使用词典对其写作成绩有显在影响。具体而言,写作时使用词典有助
<正> 杂种母水牛个体大,食量多,吃草较慢,而牧场草地差,常常在放牧时吃不饱;加上产奶较多,消耗较大,如不适当补料,就会造成营养不良。此外,还较容易感染体内外寄生虫,如不及
山羊边虫病的诊治邓崇弥(封开县畜牧局广东封开526500)边虫是寄生在家畜血液(主要是红血球)中的致病性寄生虫,是血孢子虫之一。主要感染牛、羊。通过蜱传播,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很少见有报
<正> 木薯渣是淀粉厂利用木薯块根提取淀粉后剩下的副产品.其含能量较高,热能一般在3500大卡/公斤左右,其代谢能就家禽而言,随着淀粉出粉率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在1700大卡/公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活动的内部动力,策略是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讲研教学策略,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党建伟大工程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在执政能力建设视阈下,结合高校二级学院加强党建与中心工作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党建与中心工作的辩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现状,然后给出了几点有利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改进的意见,有利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制度的发展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