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对职校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辅导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以心理学篮球架效应为指导策略,运用校园情景剧表演、担任心理小助手等具体方法,在成功体验中提升学生自信,帮助外来子弟学生接纳自我、融入新环境。
关键词:篮球架效应 外来民工子女 团队任务 个人任务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人口的涌入。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全新的城市生活、学习。他们从民工子弟学校初中毕业后,选择进入职业高中习得一技之长,成了越来越热衷的选择。笔者所在的职业学校,近几年所招收的这部分学生人数,成倍增加,尤其是太阳能、数控、计算机等专业中,外来民工子弟份额较大。这部分学生所渴求的关怀、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成了中职学校心理工作中不可小觑的一个内容。
一、情况分析
1.学生表现情况
通过运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问卷”等测量工具,笔者对外来民工子弟学生进行问卷测量,并结合日常工作的经验发现,外来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环境适应方面,对新生活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关系的确立存在一定难度。
(2)在自我评价方面,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渴求更好的生活却感到自己和家庭力量的微薄。
(3)在情绪感知方面,内心感觉敏锐,容易产生被歧视感、不公平感,有自我封闭倾向。
(4)在亲子关系方面,感觉到学生父母管教较少,在职校就读后,更趋向于独立,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难管。
(5)而在课堂学习方面,虽然这些学生实训操作能力并不弱,但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原理的掌握有难度。
2.具体原因分析
在关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多名学生的访谈,以及对前来心理咨询的这部分学生的接待工作发现,造成外来民工子弟学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在于以下几点:
(1)生活区域的转换使得他们原有的人际关系发生断裂,每到一个新“家”,都要与旧朋友失去联系而面对大量陌生人。
(2)这部分学生的家庭物质条件较差,在社会层面中属于弱势群体。并且由于地域文化导致卫生、行为习惯等的不同,容易遭受其他同学的“另眼相待”。
(3)在前面所述的这些原因基础上,长期的自卑感、陌生感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情绪、情感与性格形成。
(4)父母工作强度普遍很大,在子女需要得到父母关怀帮助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
(5)流动的生活使他们很少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很多这部分学生的天赋、潜能没有被开发出来。
二、具体方法的探索与运用
1.篮球架效应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篮球架效应,就是篮球架的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该游戏没有吸引力。一个合适高度的篮球架,能让参与者激发出高度的热情。这个心理效应的适用范围很广。那么对于外来民工子弟学生的能力拓展、自信心的树立是否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呢?就这一主题,笔者作了如下方法的探索。
2.方法运用
(1)团队任务——校园心理情景剧。首先,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设置一个符合他们能力范围的目标。也就是一个高度合适的“篮球架”。通过分析发现,很多学生在年少时就跟随父母在外务工,生活地域跨度大,生活经验丰富。接触的人和事比较多,对生活有一定的体味。根据这个特点,结合在对外来学生的个体心理辅导中发现的常见问题,笔者设定了“同伴交往、展示自我、自强自立、亲子关系、学习——我也可以很棒”这五个主题,布置任教的每班学生自由组合,以6人左右为一个小组,挑选主题设计一个校园心理情景剧,自己排练,并进行演出。
为了使任务能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将从任教班级中挑选4个作品,进行全校展示。
同时,为了将“篮球架”调至合适的高度,在进行任务设置时,笔者在课前征询了每班的心理委员与班干部们的意见,首先搜集了每班的外来学生名单与基本情况(每班少则四五名、多则十几名),然后请班干部帮助进行任务分配。内向型的、生活阅历丰富的外来学生可推荐担任编剧,而外向型的、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外来学生则推荐担任主演。
心理课的氛围是十分轻松愉悦的,在课堂上展现自己,是大部分孩子愿意接受的。平时在物质条件上并没有优势的这批学生,也是十分渴望自己能受到关注,走到生活舞台的中间来的。例如在亲子关系这一主题的心理辅导课上,各个班级的外来学生编排出了内容丰富、贴近自己生活悲喜的多个情景剧。
计算机班的5位男学生,表演的是放假回到家后很寂寞很无聊,就整日整夜埋头于网络游戏。结果父母回家后看到了,愤怒之下打骂了他,导致其离家出走。尤其是当他们在表演挨父亲打骂的愤怒时,表演的学生瞬间脸涨得通红,声嘶力竭地冲出家门而去,表演非常具有爆发力。扮演父母的学生,表演家长互相搀扶四处寻找儿子,并且深情呼唤儿子回家时,他们设计的动作是,父亲微微驮着背脊,母亲双手紧紧拉着父亲,两人翘首以盼,说话是带颤音的。他们把父母在艰辛生活的重压下,憔悴、无奈、迷惘很用心地表演了出来。后来在和“演员”们沟通时,他们说这是其中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在这些学生身上,有很多能被挖掘出来的东西,包括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反思能力,包括他们展现自我、尽情发挥的能力。
笔者所任教班级的每名外来学生都参与了情景剧。面对学生们的精彩演出,实在很难取舍。通过设置情景剧这个“篮球架”,外来的学生们有了明显变化。有的能在班会课上即兴表演节目了;有的能轻松愉快地参加到同学之间的调侃、玩笑中间去了。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功,对自信心、成就感的建立、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实现,能够激发起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这部分学生,以高度的热情,去追寻下一个成功的实现。而当人有了追求以后,自律心、宽容心等等都能得到相应的带动。
关键词:篮球架效应 外来民工子女 团队任务 个人任务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人口的涌入。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全新的城市生活、学习。他们从民工子弟学校初中毕业后,选择进入职业高中习得一技之长,成了越来越热衷的选择。笔者所在的职业学校,近几年所招收的这部分学生人数,成倍增加,尤其是太阳能、数控、计算机等专业中,外来民工子弟份额较大。这部分学生所渴求的关怀、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成了中职学校心理工作中不可小觑的一个内容。
一、情况分析
1.学生表现情况
通过运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问卷”等测量工具,笔者对外来民工子弟学生进行问卷测量,并结合日常工作的经验发现,外来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环境适应方面,对新生活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关系的确立存在一定难度。
(2)在自我评价方面,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渴求更好的生活却感到自己和家庭力量的微薄。
(3)在情绪感知方面,内心感觉敏锐,容易产生被歧视感、不公平感,有自我封闭倾向。
(4)在亲子关系方面,感觉到学生父母管教较少,在职校就读后,更趋向于独立,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难管。
(5)而在课堂学习方面,虽然这些学生实训操作能力并不弱,但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原理的掌握有难度。
2.具体原因分析
在关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多名学生的访谈,以及对前来心理咨询的这部分学生的接待工作发现,造成外来民工子弟学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在于以下几点:
(1)生活区域的转换使得他们原有的人际关系发生断裂,每到一个新“家”,都要与旧朋友失去联系而面对大量陌生人。
(2)这部分学生的家庭物质条件较差,在社会层面中属于弱势群体。并且由于地域文化导致卫生、行为习惯等的不同,容易遭受其他同学的“另眼相待”。
(3)在前面所述的这些原因基础上,长期的自卑感、陌生感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情绪、情感与性格形成。
(4)父母工作强度普遍很大,在子女需要得到父母关怀帮助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
(5)流动的生活使他们很少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很多这部分学生的天赋、潜能没有被开发出来。
二、具体方法的探索与运用
1.篮球架效应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篮球架效应,就是篮球架的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该游戏没有吸引力。一个合适高度的篮球架,能让参与者激发出高度的热情。这个心理效应的适用范围很广。那么对于外来民工子弟学生的能力拓展、自信心的树立是否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呢?就这一主题,笔者作了如下方法的探索。
2.方法运用
(1)团队任务——校园心理情景剧。首先,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设置一个符合他们能力范围的目标。也就是一个高度合适的“篮球架”。通过分析发现,很多学生在年少时就跟随父母在外务工,生活地域跨度大,生活经验丰富。接触的人和事比较多,对生活有一定的体味。根据这个特点,结合在对外来学生的个体心理辅导中发现的常见问题,笔者设定了“同伴交往、展示自我、自强自立、亲子关系、学习——我也可以很棒”这五个主题,布置任教的每班学生自由组合,以6人左右为一个小组,挑选主题设计一个校园心理情景剧,自己排练,并进行演出。
为了使任务能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将从任教班级中挑选4个作品,进行全校展示。
同时,为了将“篮球架”调至合适的高度,在进行任务设置时,笔者在课前征询了每班的心理委员与班干部们的意见,首先搜集了每班的外来学生名单与基本情况(每班少则四五名、多则十几名),然后请班干部帮助进行任务分配。内向型的、生活阅历丰富的外来学生可推荐担任编剧,而外向型的、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外来学生则推荐担任主演。
心理课的氛围是十分轻松愉悦的,在课堂上展现自己,是大部分孩子愿意接受的。平时在物质条件上并没有优势的这批学生,也是十分渴望自己能受到关注,走到生活舞台的中间来的。例如在亲子关系这一主题的心理辅导课上,各个班级的外来学生编排出了内容丰富、贴近自己生活悲喜的多个情景剧。
计算机班的5位男学生,表演的是放假回到家后很寂寞很无聊,就整日整夜埋头于网络游戏。结果父母回家后看到了,愤怒之下打骂了他,导致其离家出走。尤其是当他们在表演挨父亲打骂的愤怒时,表演的学生瞬间脸涨得通红,声嘶力竭地冲出家门而去,表演非常具有爆发力。扮演父母的学生,表演家长互相搀扶四处寻找儿子,并且深情呼唤儿子回家时,他们设计的动作是,父亲微微驮着背脊,母亲双手紧紧拉着父亲,两人翘首以盼,说话是带颤音的。他们把父母在艰辛生活的重压下,憔悴、无奈、迷惘很用心地表演了出来。后来在和“演员”们沟通时,他们说这是其中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在这些学生身上,有很多能被挖掘出来的东西,包括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反思能力,包括他们展现自我、尽情发挥的能力。
笔者所任教班级的每名外来学生都参与了情景剧。面对学生们的精彩演出,实在很难取舍。通过设置情景剧这个“篮球架”,外来的学生们有了明显变化。有的能在班会课上即兴表演节目了;有的能轻松愉快地参加到同学之间的调侃、玩笑中间去了。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功,对自信心、成就感的建立、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实现,能够激发起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这部分学生,以高度的热情,去追寻下一个成功的实现。而当人有了追求以后,自律心、宽容心等等都能得到相应的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