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ng0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苏南作为中国发达地区之一,其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就地就近、集中于二三产业、亦工亦农和城乡统筹为主,但要实现进一步转移,仍受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低下的文化技能、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从统筹城乡区域就业体制、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业等方面,推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关键词:转移;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125-02
  
   转移农村劳动力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尤其是就地转移率越高。2007年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就业转移率达77.1%,其中就地转移率约占95%左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而且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协调城乡发展、缩减区域差距。因此,研究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将对广大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概况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率逐年提高、态势良好。概述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地域上以就地就近为主。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总体上以就地转移为主。据统计,至“十五”期末,无锡市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人数为116.4万,占农村总就业人数的96.1%,而跨省、市就业的仅为4.7万,占农村总就业人数的3.9% [1]。另据常州市的调查显示,2004年已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76.6%,向乡外、县内转移的占10%,向县外、市内转移的占5.4%,真正到常州市之外务工的仅占8%[2]。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速、农村经济增长带的出现和工业园区的兴起,农村劳动力向市(县)、区及中心镇集中转移的趋势日渐加速。
   2.在择业上以二三产业为主。当前,苏南地区农民的择业结构已由一二三产业转向二三一的产业顺序。据统计,无锡市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员分别占农村就业总数的11.8%、、61.2%和27% [1]。常州市从事第二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占39.7%,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2.3% [2]。但在第二三产业中,又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具有极强的同质性。
   3.在操作上城乡统一管理服务。目前,苏南地区已基本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制度。无锡市已将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管理服务体系、职业介绍和培训网络、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实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的覆盖和延伸。目前,全市36个街道、54个镇都已建立起劳动保障所,社区和村设有劳动保障工作站;到2007年全市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率已达79.8%、农村各类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已达87.5% [3]。
   4.在身份上以亦工亦农为主。当前,苏南地区已转移就业的农民,多以兼业为主,其身份大多未发生根本变化。他们大多保留着土地承包权,平时在工厂做工,或从事非农产业;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属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亦工亦农型农民。
  
   二、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尽管苏南地区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但是,要进一步实现农民的有效转移,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传统生活水平和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影响,苏南地区的农民大多不愿到外地就业,满足于小富即安。据调查,在苏州市需要转移的50万农村劳动力中,愿意到外地就业的仅0.05万人[4]。同时,仍有部分远离城镇的农民习惯于以土地作为终生依赖,从而制约着农民非农化转移和向外转移。
   农民偏低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当前,苏南地区一些领域出现大量紧缺性技术岗位与过剩性劳动力供给无法有效对接的结构性矛盾。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低下。据调查,无锡市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就有10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84.6%,在岗技能型人才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例尚不足8%,农村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不足4%[5];苏州市拥有职业技能的农民,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 10.52%,其中具有技能等级的占职业技能人员的58.86%和农村总劳动力总的6.19%[4]。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快了对传统农民的淘汰速度,而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则日趋强烈。三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的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四是第三产业的用人要求,已由单纯体力型、简单操作型转向智力型、技能型。显然,若不提升农民文化技能,“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将更为突出[1]。
   激烈的就业竞争挤压了农民的转移空间。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苏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深受挤压、难度加剧。其一,逐渐增多的失地农民加大转移难度。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苏南地区失地农民大幅增加。据统计,自 1990年到 2005年,苏州市共有56万农民失地,其中因失地而失业的农民10.72万,占农民总数的19.1% [6]。其二,外来务工人员挤压了本地农民的就业空间。由于外来劳动力一般能吃苦耐劳,对工资福利要求低,因而成为一些企业的首选对象。其三,每年扩增的高校、技校毕业生,也相对加剧了农民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城乡二元结构阻滞了农民非农化转移的进程。当前,已实现非农化转移的农民,无论是福利待遇上,还是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上,尚比不上彻底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7]。究其根源,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及其严重影响。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认为农民离村进城纯属市场自发行为,政府没有必要加以组织或干预,由此造成进城农民得不到对称、有效的转移信息和完善的服务平台。其二,在制度安排上,广大农民在就业培训、市场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长期得不到国家就业总体规划、政策法规的指导和扶持,进城就业无法与城镇劳动力公平竞争、同工同酬,成为徘徊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其三,在身份地位上,仅限于农民就业方式、内容和地点的变化,而非生活状态和文化心理上的根本转变。其四,畸形发展的城市化,使得城市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等方面对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不堪重负[8],从而阻滞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进程。
   三、加快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下,从统筹城乡和区域就业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等方面,合理、有序、有力地推动这一进程。
   统筹城乡和区域就业体制,为农民转移提供同等机会和有效保障。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劳动力在享受就业服务方面,存在较大悬殊,严重制约着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亟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打破就业壁垒,实现就业“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城乡联网、信息共享”,形成城乡劳动者“一站式”就业服务网络管理体系。其二取消限制性就业政策和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实行劳务信息共享,为农民跨地区转移提供同等机会和条件。其三,将城乡之间、不同省市之间的社保体系联网,实现农民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等个人账户跨省、跨地区兑现,解除其异地就业的后顾之忧[9]。其四,逐步实现工资工时、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政策法规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有效接轨。
   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载体。将农民转移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服务等行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的重要形式。一要依托城市在经济、科技、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形成具有江南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二要给予规模经营大户在土地流转、经营等方面更多的政策支持。三要积极吸引工商企业或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农业,发展各类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二、三产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发展水平的高低。加快建设小城镇,不仅可以带动农村建筑、运输、生产和生活资料市场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转移空间,而且可以向农村传播城市文化、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
   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为农民转移提供素质支撑。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比物的投资回报率要高得多,所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素质。一要逐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二要实现总量就业向素质就业的转变。对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分层培训和定向培训,使其掌握几门专业技能,熟悉务工经商的政策法规。三要结合产业升级之机,引导农民树立人力资源观念、增强自我开发意识、加大对自身素质的投资力度。
   此外,还可鼓励农民携带资本到外省市(县)或外国创业,为农民转移就业增辟新的空间、寻求无限机遇,形成“百万农民创业,带动千万农民就业”的富集效应,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缩减区域差距、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我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现状、目标和对策研究[R],2006-11-06.
  [2] 常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DB/OL].常州统计信息网http://www.cztjj.gov.cn2007-05-24.
  [3] 魏多.无锡市统筹城乡就业试点情况[EB/OL].中国劳动力市场网,http://www.lm.gov.cn/index/index.htm,2007-12-12.
  [4] 苏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6年度苏州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报告[R],2006.
  [5] 无锡市“十一五”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R].2007-02-16.
  [6] 苏州统计年鉴编委会.2005苏州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7] 毛广雄.新形势下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的反思与战略思考:第35卷[J].安徽农业科学,2007,(7):19.
  [8] 王朝明.城市化:农民工边缘性贫困的路径与治理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3).
  [9] 运杰,曹建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和技工荒[J].经济管理,2006,(19).
  [责任编辑 安世友]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采用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青少年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探讨各种临床常见的拔牙模式对颏部软硬组织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矫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畸科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拔牙治疗的4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患者年龄12~16岁,平均(14.18±2.20)岁。其中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患者15例(第1组),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双侧第二前磨牙患者15例(第2组),上颌拔除双侧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Ⅱ类高角伴开患者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矢状径、舌骨位置和角度的变化,分析正畸治疗是否会引起此类患者上气道矢状径缩窄、舌骨位置、角度发生异常改变。同时分析治疗前后,上气道矢状径、舌骨线距和角度的变化量与上、下颌前牙回收量、上颌后牙近中移动量以及下颌平面角变化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口腔科就诊,并在此期间完成正畸治疗的骨性Ⅱ类高角伴前牙开的成人患者,按照文中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病例30
摘要: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相互依赖理论以及“支配—依附”理论,研究能力结构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地区能力结构的差异分析和东亚其他国家能力结构的评价,说明中国能与东亚不同能力结构的国家开展持续稳定的经济合作,并通过实证予以证实。中国能够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参与是东亚经济合作的“稳定器”。  关键词:能力结构;东亚;匹配性;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
期刊
摘要:餐饮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产业,是带动内需扩大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促进餐饮业发展的政策取向,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以四川省为例研究四川餐饮业,对四川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提供了实证。  关键词: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政策取向  中图分类号:F71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根据茶叶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目标、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设置出茶叶标准化示范区的36个具体评价指标,结合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法(Delphi),计算出各层次指标的权值,建立一套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有利于客观判断各个示范区的建设成效和发展水平,并为政府主管部门对示范区建设的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层次分析法(AHP);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摘 要:农民就近转移与住房置换战略的协调实施,将会有效减少农业人口、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施行这一战略,要求解决主要农村制度的创新和如何实施创新问题。而能否成功实施此战略的关键,就在于对诸如户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和宅基地制度等主要农村制度的创新和创建。  关键词:农村制度创新;户籍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宅基地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农民精神生活比较贫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社会的失序。因此,为了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农村社会有效治理,必须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有关部门应该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抵制不健康的文化占领农村,同时,多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关键词:文化;新农村建设;应有之义
期刊
摘 要:通过对设立在内蒙古包头市的“包商惠农村镇银行”个案研究,剖析其目前业务拓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宏观环境分析和微观经济学等分析方法,以期对村镇银行在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判断。  关键词:村镇银行;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77-02    前言    村镇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一种崭
期刊
摘 要:中间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战略重点,但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间业务的开展和发展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在稳步拓展银行卡业务范围,让银行卡渗透到医保、税收、加油、道路收费、停车收费、公务采购等领域的同时,要抓住目前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这一良好契机和广大市民空前高涨的投资热情,开发一些高智力型、高收益的新业务品种。利用银行人才信息的相对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信息查询、顾问咨询等
期刊
摘 要: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引导下,能源消费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使用LEAP估计和规划浙江省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能源消费情况,模拟分析三种不同的政策情景下的能源消费情况和SO2排放情况;识别各情景的政策因子的影响,给出地区能源发展政策建议。  关键词:LEAP;工业能源;发展规划;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F40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1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