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字源头新探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现代汉语近指指示代词“这”的来源问题,众说纷纭。陈治文(1964)认为,“这”是“适”的因草体字形近而化的,作者列举大量汉晋简牍墨迹为证。但是本来注音“鱼变切”的“这”(音唁)为什么可以代替当时已经普遍使用的“者”和“遮”呢?陈治文未能给出可信的回答。吕叔湘(1984)认为,在早期文献里,近指指示代词最常见的写法是“者”“這”“遮”,“这”这个语词的本字大概就是“者”字。王力(1980)则认为“这”在唐代就产生了,宋代更多,有时候写作“者”“遮”,比较可信的推测应该是由指示代词“之”转变而来。潘允中(1982)亦认为“这”来源于“之”。
  叶友文(1988)认为“这”最早见于唐代,异体有“者、遮”等。其语法意义是近指;语法作用是放在名词或量词“个”前作修饰成分。一般认为“这”和“此”是古今相替的近指代词。他否定了“这”来源于“之”和“者”的观点,而认为它是新生的。
  梅祖麟(1986)假设“这”的前身是“只者”。认为“仅只”义的“只”字先和“没”结合,形成“只没”,意思是“仅只如此”;然后词义改变,成为“这么”,在“只”字意思变成“这”以后,再跟“者”字结合,形成双音节的近指指示代词“只者”;“只者”可能产生合音,变为“者”,也可能失落“只”字,剩下来的“者”字承继“只者”原有的意义。张惠英(1998)从今方言的角度指出“者”和“这”来自“只”,文献中所见的指示词“这”“者”“拓”“则”“只”以及“遮”等,都是“只”的反切注音“之石切”的种种转写。
  笔者的观点是舍弃从“之、适”等字上寻求“这”的来源的做法,而首先从汉藏对音等材料中出现的[ca]等语音标记为中心,从音韵上寻求这个指示词的渊源,研究它大致对应的上古语语音。从“之,适”等字去探寻起源,或一味拘泥于文字,很可能真实反映口语中所产生并使用的指示词状况。笔者认为“这”的语音是由[tsia](中古前期)转变为[ca](中古后期)。因为有些文字标记是作为音借字使用的,因此,作为口语中使用的指示词某一读音的反映,这些假借字应作为探明口语中指示词的实况的材料来对待。所以,可以认为它来源于上古音的“之”(之部),也可以推测其来源于“者、诸”(鱼部)。
  我们认为语言中的词是表义的,而虚词大多是有实词虚化演变而成,“这”成为近指的指示词与其实词词义的虚化演变是分不开的。“这”在汉语中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近指代词。但《说文》未收录此字,疑似六朝时新出现的俗字。“这”作动词,有“迎接”义,《玉篇辵部》释为“宜箭切,迎也”。现存文献中尚未发现表示“迎”义的用例,修订版《辞源》《辞海》也未收录此义项。《汉语大字典》释为“迎接”,并引《玉篇》为例证。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中收录了“这”,如卷十五释《大宝积经》卷一百十七“这起”:“上言见反。《字书》云:‘这,迎也。’按:‘此这字亦是僻用也。’”卷十六释《阿閦佛国经》下卷“是这”:“言件反。《苍颉篇》:‘这,迎也。’”卷七十四《僧伽罗刹集》上卷释“这入”:“上言件反,《字书》云:‘这,迎也’。”
  《龙龛手镜·卷二口部》释“唁”字曰:“唁为正字,这为俗字。”“唁”的“用言语行动来安慰存问对方”及“前往对方处所的趋向”义与“这”的“迎”义有意义上的关联。“吊唁”与“迎接”皆有“趋向”义,吊唁的言语行动要合适得体,而“迎”也有“迎接相逢“之义。故“这”在此语境影响下,渐渐由动词“迎”的“趋向”义演变虚化为副词的“适逢”义。同时,表指示的代词“这”也含有“趋向”义,表“迎接”义的动词“这”与表指示的代词“这”在表“趋向”义上有关联,因而又进一步演变虚化为指示代词“这”。
  我们认为“这”无论是做动词“迎”,还是做副词“适逢”以及指示代词“这”,都具有一种趋向性的指示义,它所蕴含的这种趋向性指示义地不断强化,也许可以看作是由动词义虚化演变为近指指示词的一个重要因素。
  徐时仪(1999)认为,表示近指指代的这个概念,上古用“此、兹、斯、是、之”等来表达,“此、兹、斯”上古属齿头音,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是”有时写作“寔”“时”。“此、兹、斯”都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斯”,还可作状语;“之”一般只作宾语和定语。中古用“者、这、遮”来表达,表近指的这个义项从古到今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词义所结合的形式不同。唐代以后,“者、这、遮”代替了“此、兹、斯、是、之”等来做近指指示代词。
  在唐宋文献里,人们通常用读音相近的“者”“这”“遮”来表示近指指示词,这些形式不同而表达相同近指意义的“者”“这”“遮”实际上是同一个词,所以它们借用的不同形式在语言的发展中势必互相制约,部分最终会被淘汰,剩下的则进一步发展。由于“这”表“迎”的动词义已完全虚化并被逐渐淘汰;同时“这”与“适”也各司其职,因此在南北朝时,“这”写成“适”已不再那么流行了,于是“这”也就取代了“者、遮”而专司近指指代词之职。
  “这”取代“之、此”等成为近指指示代词亦是如此。《敦煌变文集》中用了“此”,也用了“者”和“这”。据入矢义高《〈敦煌变文集〉口语语法索引〉》统计,《敦煌变文集》中既有“此”,也有“者”“遮”和“这”。“此”可组成“此个、此间、此者、此中”;“遮”单用;“者”可组成“者个、者里、者回”;“这”可组成“这个、这般、这伴(畔)、这边、这遍、这度、这里、这回、这日”。相比之下“此”是旧的 ,“者”“遮”和“这”是新的,相比之下“这”是当时口语中最活跃的词,所以最终取代了“此”并延用至今。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4][日]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高名凯.唐代禅家语录所见的语法成分[J].燕京学报,1948,(34).
  [6]叶友文.“这”的功能颤变及其他[J].语文研究,1988,(1).
  [7]梅祖麟.关于近代汉语指代词[J].中国语文,1986,(6).
  [8]张惠英.指示词“者”“这”考[J].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8.
  [9]慧琳 希麟.正读一切经音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0]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刘希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反问是一种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或“往往要对方不作反对的回答”(于根元1984:422)的传统修辞格。吕叔湘(1982[1942]:290)说:“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自此,反问句“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是否定;字面上是否定的,意思是肯定”(胡裕树1995:378~379)的观点成为汉语语法学界的共识。这条规则很有解
The measurement of urine catecholamine and metanephrine concentrations is important for biochemical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pheochromocytoma. The goal of thi
定义了数学神经元与数学神经网络,讨论了数学神经网络的插值机理,设计了一类单输入单输出三层前向数学神经网络与双输入单输出四层前向数学神经网络,它们分别逼近给定的一元连续
数学创造,离不开想象,富有想象,才能使数学教学充满活力,具有魁力。
本文认为“旁行”“敷落”在儒典中指“佛道”二教,并考察了其中的原因。
就鄂西南嵊谷暖区柑桔气候生态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极值分布理论,求得峡谷暖区的极端最低气温重现期至少为25a以上,其次是借助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手段进行了柑桔气候资
通过计算表明,奇异的黑弦和普通黑洞一样,具有类似的量子热效应,指出看到热辐射的观察者均不在无穷远处。
光学吸收检测器是液相色谱仪最常用的检测器之一,检测池是此种检测器的核心部分,是获得光穿过样品信息的重要部件,其设计影响检测器的性能。为了提高检测器的信噪比,减小检测
“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佳句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不仅意蕴深远,而且在形式上也富于工整,体现出了对偶的特点。在汉语中,有许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