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用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青年教师“上路”很快,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均能得以迅速提高,较大限度地缩短了他们的适应期,为学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智慧支撑。
一、在“学”字上下功夫
1.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教书的不读书永远不能进取。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教师应终身以书为伴,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姿势,成为一种时尚。
2.实施“青蓝工程”
“群雁高飞头雁领”,我们深谙其道。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学校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都选配了名师或优秀班主任担当师傅,建立“师徒协作”共同体。师傅帮助徒弟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让发展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追求。“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分为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短期规划可涉及“学历提升”、“教学成绩”、“教学观摩与讲座”、“论文发表或获奖”、“课题研究”、“专业进修”等方面;长期规划可涉及“优势分析”、“不足剖析”、“目标设定”等方面。其中,“目标设定”可包括“教学能力”、“德育工作”、“学历提升”、“专业技术资格”、“名师发展”等方面。每学期按具体计划开展工作,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推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学校每年对“青蓝工程”进行考核,并对表现出色的师徒给予表彰和奖励。
3.构筑“名师工程”
为了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和广阔的舞台,学校经常邀请省内外一些名师、学者,来校讲学。多年来,学校还一直坚持邀请地方高校教授、市教科院各科教研员来校“面对面”具体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每年,学校还为青年教师提供很多外出学习的机会(目前,我校所有英语教师都已经走出过国门,进行了深造),使他们与大家、名师近距离接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专业能力。此外,学校近期还遴选出了8名省特级教师后备培养对象。
二、在“练”字上磨本领
教师的基本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帮助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指导他们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上好课等显得至关重要。每年学校都要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比赛项目有普通话、粉笔字、课件制作、把握学科能力等。此外,每年学校还要安排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通过赛课青年教师得到了磨炼,许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近几年,学校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如陈昊、何佳、张旭东等老师分获苏州市区中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初中组一等奖;施静、陆娴、边卫华、张盛、刘云、胡静、郑家兰等老师分获苏州市初中组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张磊老师获苏州市区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二等奖;安弘毅、褚雯、俞伟、杨煜、蔡晓兰、李黎、肖叶分获苏州市直属学校互动电子白板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等等。
三、在“研”字上求实效
1.以教研促提高
教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研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教育改革,需要拥有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师。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化。教师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发展,必须走教育科研之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就是“研究素养”。
为把教师更多地塑造成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学校积极倡导教师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采用“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方式,从教学实际出发,挖掘、提炼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特别要求40周岁以下的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申报市级或校级微型课题,让研究成为常态,让他们在研究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通常,先在组内进行专题研讨,然后备课组长带头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体组员参与,激发他们投身教研的积极性。
2.在反思上下功夫
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学校规定,青年教师只要参与校内外的教学活动,活动后都必须上交一份书面的总结反思文章。平时授课,青年教师必须及时撰写“教学后记”,而且纳入教学“七认真”重点检查内容。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在“学”字上下功夫
1.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教书的不读书永远不能进取。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教师应终身以书为伴,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姿势,成为一种时尚。
2.实施“青蓝工程”
“群雁高飞头雁领”,我们深谙其道。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学校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都选配了名师或优秀班主任担当师傅,建立“师徒协作”共同体。师傅帮助徒弟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让发展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追求。“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分为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短期规划可涉及“学历提升”、“教学成绩”、“教学观摩与讲座”、“论文发表或获奖”、“课题研究”、“专业进修”等方面;长期规划可涉及“优势分析”、“不足剖析”、“目标设定”等方面。其中,“目标设定”可包括“教学能力”、“德育工作”、“学历提升”、“专业技术资格”、“名师发展”等方面。每学期按具体计划开展工作,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推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学校每年对“青蓝工程”进行考核,并对表现出色的师徒给予表彰和奖励。
3.构筑“名师工程”
为了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和广阔的舞台,学校经常邀请省内外一些名师、学者,来校讲学。多年来,学校还一直坚持邀请地方高校教授、市教科院各科教研员来校“面对面”具体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每年,学校还为青年教师提供很多外出学习的机会(目前,我校所有英语教师都已经走出过国门,进行了深造),使他们与大家、名师近距离接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专业能力。此外,学校近期还遴选出了8名省特级教师后备培养对象。
二、在“练”字上磨本领
教师的基本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帮助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指导他们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上好课等显得至关重要。每年学校都要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比赛项目有普通话、粉笔字、课件制作、把握学科能力等。此外,每年学校还要安排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通过赛课青年教师得到了磨炼,许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近几年,学校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如陈昊、何佳、张旭东等老师分获苏州市区中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初中组一等奖;施静、陆娴、边卫华、张盛、刘云、胡静、郑家兰等老师分获苏州市初中组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张磊老师获苏州市区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二等奖;安弘毅、褚雯、俞伟、杨煜、蔡晓兰、李黎、肖叶分获苏州市直属学校互动电子白板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等等。
三、在“研”字上求实效
1.以教研促提高
教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研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教育改革,需要拥有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师。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化。教师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发展,必须走教育科研之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就是“研究素养”。
为把教师更多地塑造成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学校积极倡导教师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采用“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方式,从教学实际出发,挖掘、提炼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特别要求40周岁以下的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申报市级或校级微型课题,让研究成为常态,让他们在研究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通常,先在组内进行专题研讨,然后备课组长带头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体组员参与,激发他们投身教研的积极性。
2.在反思上下功夫
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学校规定,青年教师只要参与校内外的教学活动,活动后都必须上交一份书面的总结反思文章。平时授课,青年教师必须及时撰写“教学后记”,而且纳入教学“七认真”重点检查内容。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