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受到冷应激后的发病过程及防控措施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家禽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感冒类的疾病,这与舍内温度变化较大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外界季节转化、昼夜温差和舍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给禽舍的通风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并且在通风过程中容易致使冷风直接吹到家禽身上,造成很大的冷应激而发生感冒、气管炎等一系列的呼吸道症状。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充分了解家禽受到冷应激后机体发生的详细变化,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冷应激给家禽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家禽;冷应激;感冒;病毒;气管炎;气囊炎
   在家禽生长过程中,发生呼吸道疾病往往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会突然受凉发生感冒、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肺炎、气囊炎、死亡等问题,而是逐步形成的。如果在家禽日常管理中能够及时改善家禽舍内生活环境,提高通风管理水平,就可以减少冷应激的发生,改善冷应激对家禽产生的影响,进而降低家禽发生疾病的风险。在此将冷应激的形成以及家禽发病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给管理者防控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1 冷应激的形成
   在家禽管理中往往因为温度变化和通风管理不良,致使家禽受到冷应激而出现异常反应,引起体温轻微升高,促使家禽采食量和饮水量在短时间内会有所增加,这也是评估鸡群是否受到冷应激的一项关键性指标。在季节转换、外界突然降温时,遇到家禽饮水量和采食量增加的情况,管理者应关注家禽是否出现了冷应激,此时需要将舍内温度升高1~2℃,就能够有效改善鸡群冷应激的问题。一旦错过了改善冷应激的机会,就会促使家禽发生感冒症状[1]。
  2 发生感冒
   一些没有管理经验的场长,不会及时发现家禽发生了冷应激,因为整个冷应激的过程相对来讲很短暂,通常仅仅维持1~2d时间,如果不能对舍内环境进行有效改善,机体仍然处于冷应激状态下,疾病就会发展到下一步,发生成感冒症状。家禽受到冷应激后,呼吸道内的毛细血管开始收缩,致使眼睑和喉头等局部供血受到影响,造成这些部位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引起家禽发生眼睑肿胀、充血,眼睛内有积液、流出清鼻涕等感冒症状。
  3 感染病毒
   在家禽发生感冒后,鸡只体质下降,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此时环境中存活的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尤其是禽流感的温和性H9病毒在养禽场内呈常态存在,常规检测中都可以检测到本病毒的,正常情况下,单纯的温和性流感病毒对家禽的致死率较低,因为通常情况下家禽的呼吸道黏膜相对完整,具有足够的保护力和抗病能力,这些环境中的温和性流感病毒对家禽不能产生太大危害,但是当家禽受到冷应激发生感冒症状后,机体抗病能力下降,黏膜充血肿胀,一旦受到病毒侵害就会暴发各种疾病,并且容易继发或混合感染禽流感、支原体等呼吸道疾病[2]。
  4 形成气管炎
   当家禽发生感冒、禽流感和支原体等混合感染后,家禽的呼吸道病症发展迅速,咳嗽、喷嚏、流眼泪、呼吸困难等症状相继出现。此时家禽的气管也会受到严重伤害,气管黏膜弥漫性出血,整个呼吸系统的门户也就被彻底打开,这样家禽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支原体和粉尘等都会趁机在呼吸道的气管内开始定植和繁殖,最后家禽发生气管炎[2]。
  5 发生肺炎
   在家禽呼吸道内气管发生炎症后,病毒就会逐步下行,对家禽肺脏发起攻击,随后细菌也会紧跟病毒后面入侵肺脏,引起肺脏水肿、淤血和坏死等病症。此时家禽呼吸非常困难、伸颈呼吸、发出呼吸啰音或湿音,因为家禽肺脏已经受到明显损伤,对病死家禽剖解可以看到肺脏充满黏液,且有干酪样物质附着。
  6 形成气囊炎
   家禽的呼吸系统具有特殊性,气囊和肺脏可以互相通气,并且全身有几个气囊,一旦肺脏受到病菌感染,可以进一步感染胸部气囊,气囊混浊、覆盖黄色干酪样物质,病菌还可以很快传染到腹部气囊形成腹膜炎,促使大肠杆菌病暴发,形成包心包肝症状,也就是纤维素性物质包裹在心脏和肝脏周围。并且大肠杆菌在繁殖时还会产生大量毒素,致使家禽产生败血症,进而引起家禽大群死亡率较高[3]。
  7 防控措施
  7.1 供给舒适的环境温度
   在家禽饲养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生长日龄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尽量减少舍内前后或上下温度差异,在外界气温突然降低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开启供暖设施,保持舍内温度能够满足家禽的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家禽因舍温降低而发生冷应激。在冬季来临之前需要封闭所有不用的门窗和进风口,防止贼风入侵或冷风直接吹到家禽身上而带来冷应激。
  7.2 改善通风管理
   在家禽日龄较小时,建议采取最小通风模式,使用横向通风小窗进行通风,并且在进风口处设置导流板,促使进入舍内的冷风流向舍顶部,与上面的热空气充分混合均匀后,才降落下来,避免冷风直接吹到家禽身上。如果舍内家禽分布不均匀,就需要检测整个通风系统,看看是否有冷风直接落向地面的情况。如果采取密闭式饲养,需要将整个禽舍进行密闭,只有密闭性良好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风向的正确流动,进而确保家禽不会受到冷风刺激[3]。
  7.3 及时改善鸡舍环境
   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遇到外界温度突然变化时,应认真观察家禽采食、饮水等情况,如果有采食量和饮水量突然增加的情况,需要立即查看是否受到冷应激,这时检测家禽受到冷应激的最佳时机。如果确定家禽受凉时,需要及时将舍温提高1~2℃,这样能够及时改善舍内环境,避免冷应激产生进一步的危害,从而减少家禽发病机会[4]。
  7.4 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家禽受到冷应激后,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下降,给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先发生感冒和气管炎等症状,此时如果及时使用药物进行驱寒治疗,就可以促使家禽恢复健康,避免病毒对机体造成更大伤害。如果管理不善或者诊断治疗不及时,促使病情逐步发展成肺炎和气囊炎,甚至混合感染支原体、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病菌时,就会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8 小结
   通过家禽受到冷应激后的整个发病过程,可以清楚看到家禽发生呼吸道疾病和症状不是突然就有的,而需要一個逐渐加深的过程。如果家禽生活环境温度忽高忽低,或者在通风管理中开启小窗不当,都可以促使家禽受凉,体温有所增加,致使采食量和饮水量短时间内有所增加,这时如果能够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体会到是属于冷应激反应,及时改善舍内生活环境,就可以避免一场疾病的发生。即使家禽发生感冒、气管炎等症状后,如果采取相应的活血化瘀、杀菌消炎等治疗措施,帮助家禽尽快恢复健康,也能够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病情严重时给养殖场带来的损失[4]。
  参考文献:
  [1] 荀广财.家禽常见疾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20,22(9):45+84.
  [2] 张雷.家禽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及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0(3):54+56.
  [3] 胡定党.家禽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2):139.
  [4] 邓碧亮.家禽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2(11):188-189.
其他文献
为提高鸡血浆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的检出率,提高净化效果,本试验随机选择94只225日龄淘汰公鸡,采集血浆分别采用常规的离心法和改进的自然沉淀法进行血清分离、DF-1细胞培养,然后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ALV P27抗原,并对检测结果进行SPSS对比分析后利用改进法对两个品种鸡群开展净化检测。结果显示:改进法(A组)细胞培养状态优于常规法(B组),A组P27抗原检测阳性率比B组提高了6.39%,两组的OD值差异不显著(P>0.05),净化检测可基本实现A
摘要:兔轮状病毒感染症又名兔轮状病毒病或兔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由兔轮状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家兔,尤其是断奶仔兔的急性、病毒性肠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在临床上,以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本文分析了本病的发生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兔轮状病毒感染症;诊断;防治   养兔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产业组成之一,家兔是毛皮动物生产的主要养殖对象,经过多年的稳定发展,规
为了解非洲猪瘟疫情对基层生猪养殖模式的影响,2020年5—12月,通过实地走访及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对2017—2020年华中地区A县生猪养殖场户、养殖集团公司进行了调查。A县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包括3种,分别是中型规模养殖场、“公司+农户”以及散养户。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3种养殖模式均遭受到一定冲击,但“公司+农户”模式生猪存栏、出栏量下降幅度最小,2017—2019年降幅分别为50.95%、32.98%;疫情稳定后,其生猪复产能力最强,与2019年相比,2020年生猪存栏、出栏快速回升97.68%、38.7
摘要: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肉羊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渐由过去的放牧养殖向着舍饲养殖、半舍饲养殖转变,规模化肉羊养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就需要加快肉羊高效养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转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实现对肉羊品种的有效改良,切实提高肉羊品种的生产特性,以此来增加养殖效益,为推动现代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几种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在生
摘要:羔羊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乎羊养殖的最终收益,采取哪些技术手段提高羔羊成活率是需要养殖人员密切关注的要点问题,本文主要从多方面切入,就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加以探讨,以期为羔羊提供更卫生、舒适、健康的养殖环境。  关键词:羔羊;成活率;技术  1 抓好羔羊的产后管理   初生羔羊免疫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弱,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所以,落实好对初生羔羊的护理工作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核心所在,考虑到初生羔羊体
摘要:鸡球虫病是一种鸡寄生性原虫病,是在鸡群中发生率非常高的一种传染病,若不能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很容易造成鸡只的大量死亡。又因球虫对一些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即使病愈后也会变成球虫的携带者,导致肉鸡增重和蛋鸡产蛋量下降,给养鸡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鸡球虫病的诊治方法与体会作一介绍,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球虫病;症状;预防;探讨   鸡的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科的一种或几种球
摘要:产房母猪的炎症主要是分娩导致的,与母猪的胎龄、产程、产仔数和产仔最大初生重有密切关系。产程超过4h,产仔数超过15个,最大出生仔猪重大于1.8kg,这样的母猪发生炎症的概率比较大。最大出生仔猪重与配种舍后期料量和喂料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配种舍和产房之间要加强沟通。跟踪三产部分母猪所产仔猪的均匀度不好,最大的仔猪初生重达到3kg,每窝的大小不均一,导致母猪产程长、容易难产。此外,如何缩
为提高畜牧兽医行政监管效能和信息化监管水平,河南省建立了智慧兽医云平台,实现了动物检疫全链条信息化闭环管理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该平台首先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监管向养殖场纵向延伸,强化产地管理,实行养殖档案电子化,通过编制不同颜色的二维码,实现养殖场的动态分类监管;然后实行畜禽屠宰从养殖场到屠宰场的“点对点”调运闭环管理,实现了对运输畜禽去向的跟踪监控;最后整合养殖场管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运输车辆备案、畜禽屠宰管理、疫苗管理、耳标管理和动物疫病监测等系统,实现底层数据共享共用,从而实现了动物和动物产
摘要:众所周知,母猪是一个养殖场运行和经营的基本,选择、培育优良的后备母猪是良好饲养管理的开端,并且在此基础上,也需要注意种猪的保健和饲养管理。因此,本文从种猪的挑选、疫苗程序、保健和饲养管理方案四个方面对优良后备母猪的培育进行阐述介绍。  关键词:种猪;培育;饲养管理   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种猪一票难求,目前猪价位于历史的最高峰。据了解,二元母猪的价格基本达到6,000元/头(50kg),相
为建立副猪嗜血杆菌(HPS)的仔猪发病模型,本试验使用HPS血清4型(SD-05、ZC-7)、血清5型(HB-08、PZ-26)菌株对仔猪进行毒力测定,然后以2种血清型最适菌株的最适剂量通过腹腔注射,对21~28日龄健康易感断奶仔猪开展攻毒试验,观察其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对死亡仔猪进行细菌分离及PCR鉴定。结果显示:血清4型SD-05株、血清5型HB-08株毒力较强,对仔猪的最适接种剂量分别为4.8×109、4.7×109 CFU。攻毒后仔猪出现精神沉郁、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