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墨家政治思想的现代性价值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并立,百家争鸣,其中,就规模及影响而言,无疑以儒墨为最盛。直至战国之末,墨学与儒学一样,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行动感染与影响着当时社会,主宰和支撑着当时思想和学术的发展方向,被时人称之为两大显学。在战国时代,儒墨两家“皆有可为国教之势”。
  然而,秦汉以后,二者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儒家借助专制权力被定为一尊,占据了统治地位两千年不衰, 而墨家却因为与专制统治的格格不入而过早地衰微, 其思想价值不得彰显。儒盛墨衰, 对中国古代未能发育出科学、理性精神, 其间有着重大关系,这是中国历史的缺憾。梁启超就对汉代儒学一统不以为然:“儒学统一者,实中国学界之大不幸也”。他认为儒学的一统从本质上说是文化专制战胜了思想自由,“一尊定而进化滞”,这是中国历史自秦至清停滞了2000多年的深层次原因。
  儒家是以家庭血缘伦理关系为核心、与小农文明的发展需要相联系,但是在现代, 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基本消亡了。而墨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具备许多合乎现代社会要求的成分, 更具有批判继承的价值。近代以来,中国的屈辱史使得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思考传统文化,最后得出一个主流的结论: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00多年来儒学的禁锢。在一片反儒学的呐喊声中,人们发现了一直站在儒家对立面的墨家。墨学作为被传统所遗弃的一颗明珠,而为时人所独许。正如奕调甫所说:“《墨子》书自汉以来,已不甚显闻于世。宋元而后,益弗见称于学人之口。独至晚近二十年中,家传户诵,几如往日之读经。而其抑儒扬墨之谈,亦尽破除圣门道统之见。”
  而且,墨家思想的精义不仅是反儒的,而且有诸多可以与西方文明对接的地方。比如墨家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 克服了儒家轻利重义、法家只讲功利不择手段之弊,强调既要求社会不同成员的互相利益,又建立在道德情感之上。这种基于人性的政治制度设计,把政治从崇高的道德理想拉回了人间。笔者认为,这是理性主义在中国的肇始,也是功利主义在中国的渊源。兼爱的“兼”字,超越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原则”,也解决了金耀基在《从传统到现代》中提到的从“特殊取向”(Particularism) 到“普遍取向”(Universalism)的转变问题。从这一理论前提出发,我们可以阐释出具有中西普适性的现代价值,实现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主流价值的交流与对接。近代最早发掘墨子思想的邹伯奇通过对墨经和西方科技的比较研究,发现《墨子》中有算术、光学、重学等原理,因此断言“西学源出墨子”。 黄遵宪也曾说“余考泰西之学,其源盖出于墨子。”在他看来,西学主张人人自主,本于墨学之“尚同”;西学独尊上帝,本于墨学之“尊天”“明鬼”;西学倡导博爱,本于墨学之“兼爱”;西学擅长器械之学,源出墨学之备攻、飞鸢之术;西学精通物理,则本于《墨经》上、下篇。因此他说:“至于今日,而地球万国行墨之道者,十居其七。”虽然这些观点反映了时人的“自我文化中心主义”和对西学的一知半解,但是他们确实在墨学中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少,而又与西方现代文化相类似的科学与宗教思想。这也说明了墨学确实能为中西文化的融合提供土壤。
  此外,墨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发生激烈巨变的时代,与中国当前的转型现实有相似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墨家思想的精神内核可以很容易地被赋予时代精神,使之符合主流话语体系。比如“兼爱”与“构建和谐社会”;“尚同”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公正”;“节用、节葬、非乐”与“反对奢侈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非攻”与“和谐世界、消弭战争、倡导和平”都有贯通的精神气质。因此墨子一整套系统的政治理论对中国当前的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中华民族的复兴,除了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外,还必须有与之相称的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软实力”的必要匹配。先秦诸子思想为中国文化之根脉,弘扬与复兴, 理应从根上接续。我们应该做的,是从传统中寻求到与现代世界同构的契合点。总之,整理墨家思想、审视墨家思想的现代性价值,对中国政治的现代化、中国的优良治理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奕调甫.墨子研究论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孙中原.墨子与现代文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简述了弧面凸轮机构设计的步骤 ,着重对弧面凸轮机构相关参数确定及输出轴许用扭矩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输出端总载荷及输入功率的计算方法 ,并对弧面凸轮机构的相关参数进行了
起源于梦和回忆,是乌托邦式的憧憬和追忆.“整个调子颇类牧歌”[1],“是一部idvllic杰作”[2].但在这憧憬和追忆里,却沉淀着往昔地狱般生活的阴影和对现实的清醒体察,在恬淡
期刊
使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预测H2分子在六种具有不同结构和组分的二维共价有机骨架材料(2D COFs)中的物理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ILCOF-1表现出最优异的
川端康成擅长刻画女性形象,大部分小说以女性形象为中心,而男性形象为陪衬.即使有的小说表面以男性形象为中心,处处写他们所见所闻,其实他们仍处于陪衬地位.中篇小说就是其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品,它以二十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一方面作者以优美的笔触,散文化的小说形式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一方面又讲述了船家少女翠翠与天保、傩送之间的爱情悲剧。小说向我们展现了边城这个“世外桃源”的美丽古朴,同时也凸显出了湘西人们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整部作品是对理想化现实社会的歌颂,更洋溢着作者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早在先秦时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研究就已经萌芽。但总的来说,这些认识和研究都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没有出现相关领域的专著。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研究始于汉代。汉代出现了语言研究诸多领域的学者与著作,奠定了其在语言学史上划时代的意义。而在其后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语言研究,不仅将两汉语言学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拓宽,在研究方法、内容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语言学研究,经历了两汉与魏晋南北朝隋
二十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兴起了儒家文化热,在文学领域中,被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中,就有陈忠实的《白鹿原》。在这部作品的诸多人物形象中,集中体现传统儒家文化的当数白嘉轩,而对于朱先生这一形象,大多数人也自然而然地将其思想定位为儒家思想。诚然,朱先生自幼接受的是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奉行的是“耕读传家”的儒家传统,其思想行为或多或少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但当深入地了解了朱先生的一生之后,我们不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