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的山水画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tt_st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入闽和古田会议50周年,郭功森、王雷庭、林发述、林元康、陈锡铭、阮章霖、刘爱珠等七人综合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技法,充分利用具有多种色彩的寿山高山石创作了表现闽西革命历史遗址的组雕《红色闽西》,该组雕由《古田会址》、《长汀长岭寨》、《龙岩新邱厝》、《福音医院休养所》、《才溪模范乡》、《蛟洋文昌阁》、《上杭临江楼》等七部分组成,该组雕现藏于福建博物院。
  【关键词】 福建博物院;寿山石组雕《红色闽西》;鉴赏
  寿山石是我国最负盛名的工艺雕刻石种,因产于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寿山村、宦溪镇峨嵋村和日溪乡汶洋村、党洋村范围内约200多平方公里的群山之中而得名。根据岩石矿物学分析,寿山石的主要成分为地开石和叶蜡石,属于史前晚侏罗纪时期火山运动的成岩。
  我国人民对于寿山石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1954年福州仓山桃花山发掘的南朝墓葬中的寿山石雕“卧猪”和1965年福州北郊二凤山发掘的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墓葬中出土的寿山石雕“卧猪”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寿山石雕制品。
  中国人历来对玉石有着独特的偏爱。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焉”。在他看来,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种品性和象征。《五经通义》诠释道:“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这样说来,所谓“仁、义、礼、智、信”五德,玉都具备了,所以《诗经》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记载。以物譬人,故而“古之君子必佩玉”。我国有悠久绵长的用玉史。虽然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福建玉石开发较晚,寿山石的发现和利用也偏晚,但是寿山石不仅具有玉的温润剔透特点,还有着其他玉石没有的色彩多变、加工方便的优点。这是寿山石在明、清两代超过传统的玉石成为中国人案头新宠的主要原因。
  寿山石石质温润细腻、通灵剔透,本身就是观赏的珍品,再加上石雕艺术家的精妙构思和独具匠心的设计加工,更是增添了其艺术人文价值。寿山石雕这种刻石艺术不但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相结合,涌现了许多传世名作,还以贡品的形式为明、清两代皇室所收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寿山石雕的创作主题较为单一,大量以政治题材的主题作品纷纷涌现。这时期许多卓有成就的老、中、青艺人们组成一个又一个的创新设计小组,对共同的题材进行集体创作。加之由于当时对寿山石资源的合理开采,以及对寿山石雕刻艺术的深入研究,寿山石雕刻突破了以往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仙佛鬼怪”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模式,产生了“红色组雕”这种反映近现代历史时期特色的雕刻新形式。
  1978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入闽暨古田会议50周年,福建雕刻厂决定由郭功森、王雷庭、林发述、林元康、陈锡铭、阮章霖、刘爱珠等七人组成创作组。七人创作组呕心沥血、煞费思量地综合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技法,在七块约40公分宽、25公分高、20公分厚,有多种色彩的高山石上创作了表现闽西革命历史遗址的组雕《红色闽西》。《红色闽西》由《古田会址》、《长汀长岭寨》、《龙岩新邱厝》、《福音医院休养所》、《才溪模范乡》、《蛟洋文昌阁》、《上杭临江楼》等七部分组成。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深入闽西体验生活,他们集体创作,精心设计,用心雕琢,历时经年,这组雄伟秀丽的以闽西革命历史遗址组成的革命圣地题材作品才得以面世,被喻为“立体的山水画”。这在当时是一组形式特殊、题材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寿山石雕作品。
  作品《古田会址》(图1),创作者郭功森(1921-2004),福建省福州市后屿村人,擅长寿山石雕。13岁从师学艺,虽师出“东门派”,但不拘泥于狭隘的门户之见,勇于创新。他擅长人物圆雕及钮雕,为当代寿山石雕刻艺术一代宗师,以擅刻山水、花鸟闻名于世。20世纪50年代,郭功森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间艺人进修班深造,历任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福州市工艺美术实验工坊主任、福州雕刻总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作品有《斯大林胸像》、《黛玉与宝玉》、《武夷风光》、《红军过雪山》、《古田会址》、《竹林七贤》、《九鲤连环卣》等,编著有《寿山石雕浅谈》、《林清卿薄意艺术》。1979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早在20世纪60年代郭功森就提出“传统的寿山石雕与现代美术融合”的思想。他在这一领域中一直摸索、实践。作品《古田会址》,就是他实践的成果。
  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家祠堂,此祠堂始建于清末,为砖木结构建筑。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此召开了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并且通过了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郭功森在作品中充分展示了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古田精神流芳百世的主题。
  这件寿山石雕作品,借助寿山石的天然的色彩来表现会址建筑,使之栩栩如生,表达出了一种革命的毅力和意志。其背景山体的雕刻,运用绘画技法中的“大斧劈”、“小斧劈”的技法,山体方中带圆,如斧之劈石,苍劲磅礴,浑厚雄壮。正如郭功森所说,山水雕刻中,应先雕树,即行话所说“树必先立”。树要阴阳向背,树枝姿态要曲折适当,恰到好处。在作品中,茂密的林木环抱着古田会址,树干有粗有细,有断有续,互相穿插,疏密相间,很好地表现了作品整体的构图布局及其投影效果。作品前面的青松和腊梅既点明了季节,也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古田会议万古长青的主题,寓意深远。
  作品《长汀长岭寨》(图2),创作者王雷庭(1919-1983),号依媄,福建省福州市象园雁塔村人。12岁跟随叔父王则枝学习木刻技术,后改业寿山石雕,得林清卿指导,为现代西门派薄意艺术代表。他擅长人物、山水、花鸟薄意雕刻,兼工金石篆刻。他创作的《东方红组雕》在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扬。王雷庭晚年尤精于薄意与浮雕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以不同的刀法表现现代新题材作品。   长汀的长岭寨又名胜华山,是长汀城城南的屏障。1929年3月,由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团在这里取得了首次入闽的重大胜利,极大地推动了闽西根据地建设。作品选择了一块巧色长形高山石,取立式,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刀法圆熟,层次分明。作品表现出长岭寨主峰的险峻,云雾缭绕、树木随风摇曳,向人们诉说着一个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斗故事。
  作品《龙岩新邱厝》(图3),创作者林发述(1929-),福建省福州市后屿村人。16岁跟随寿山石雕东门派大师林友竹学艺,学习石雕艺术。他是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老教授学会会员、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高级会员、福州市寿山石研究会会员。他自幼喜爱绘画、雕刻,既虚心好学又善博采众家之长,师而不泥,入古而能出新。
  龙岩新邱厝建于明末,清光绪十四年重修。毛泽东同志与夫人贺子珍曾居住于此处。作品按中轴线依次表现了灰坪、大门、天井、正厅、后厅等新邱厝建筑。其造型注重点、线、面的结合, 充分运用布局形象的运动体态, 使之起伏变化富有节奏感。作品诙谐自然、新意迭出、神韵毕现、讲求对比、手法洗练。它自然地将写意画手法运用于寿山石雕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画意而韵味无穷。
  作品《福音医院休养所》(图4),创作者林元康(1925-),别名依坤,福建省福州市鼓山镇后屿村人。师从名家林友竹、周宝庭、郭功森,擅长人物、山水圆雕,1956年,他创作的《拾麦穗》获福建省民间美术工艺展“二等奖”; 1975年他参加《长征组雕》创作,任组长,并完成其中《巧渡金沙江》部分,得到高度赞赏。1985年,他的作品《铁拐李》获第五届全国工艺美术大赛“优秀创作奖”;1987年,《武夷山水》获福建省二轻厅“优秀作品奖”。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工艺美术一级名艺人。
  林元康表现革命圣地的山水作品独树一帜,充溢着熟练的技巧、深厚的功力及真挚的情感,他创作的《福音医院休养所》,让人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爱国情怀,艺术手法处理简洁,构图饱满。福音医院是中央红色医院前身,1932年10月,毛泽东带一个警卫班从江西宁都来到福建汀州养病,住在风景秀丽的卧龙山南麓汀州福音医院休养所,毛泽东一面养病,一面进行社会调查。作者亲赴长汀深入生活,以刀代笔,充分把握作品主体整体感的同时,对细节部分的细致刻画充満神韵,如屋后草木繁茂、萝藤倒挂的卧龙山,“山上有巨松万挺,皆三百年间物”。
  作品《蛟洋文昌阁》(图5),创作者阮章霖(1943-),别名章林,福建省福州市前屿村人,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55年参加工作,师从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周宝庭、林寿煁。擅长人物、花鸟、古兽、印钮及博古链条、器皿雕刻。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特级名艺人、省工艺美术大师、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及寿山石研究会会员。曾任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作品有《福寿连环瓶》、《十宝石章》、《鸟鸣花争艳》等。
  擅长人物、花鸟、古兽、印钮及博古器皿雕刻的阮章霖,以雕工细腻、刀法浑厚、构思独特创作了《蛟洋文昌阁》。1929年7月中旬,毛泽东等人前往上杭蛟洋文昌阁,指导召开了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之后,闽西呈现出一派“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喜人景象。作品巧妙地对寿山石天然色彩与质地进行利用处理, 从块、层、点入手,根椐题材主题的需要,着手形象布局,用透视学、圆雕技法处理, 突出了主体建筑,作品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
  作品《才溪模范乡》(图6),创作者陈锡铭(1942-),褔建省古田大桥乡人,专长寿山石雕刻。他毕业于福州市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师从陈子奋、陈敬祥,擅刻马,工篆刻。曾任福州雕刻总厂厂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有《寿山石赏识》等书。
  毛泽东同志曾三到才溪,写下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观点。陈锡铭创作的《才溪模范乡》巧妙地利用寿山石的多种天然色泽,依石造型,视野宽广,因材施艺,表现自然风物和反映创作主题,群山起伏相连,山峦叠障,错落有致,重现了当年才溪乡的风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运用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原理,把才溪乡调查会址与光荣亭拉在一个构图上,使作品的意境更加深远。
  作品《上杭临江楼》(图7),创作者刘爱珠(1948-),1967年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雕塑专业。其寿山石雕师从薄意艺术大师王雷庭,并得雕刻艺术大师林寿糂指导。他擅长圆雕,浮雕与薄意雕刻。作品《有鱼乐》1990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创新设计奖。出版有寿山石雕专集《刘爱珠雕刻艺术》。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1978年,在从事石雕艺术的第二个年头,刘爱珠作为当时年纪最轻、艺龄最短的创作人员加入了郭功森、王雷庭、林发述等人领头的《红色闽西》组雕七人创作小组,并创作了组雕之一《上杭临江楼》。她把中国画中的意境,尝试用现代雕塑思维去诠释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赋石头以新的生命和灵魂。她用高浮雕、浅浮雕、透雕的手法,使作品独具韵味与意境, 也使得传于古法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具有时代气息,使观赏者心灵产生共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红色闽西》组雕既是一组具历史意义的整体组雕作品,又是诸位大师集体创作的结晶,作品现收藏于福建博物院。它用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刻艺术,重塑了当年红军在闽西的艰辛历程,同时也为寿山石雕文化添上了辉煌的一笔。
  参考文献:
  [1]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州寿山石志[B].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
  [2]余斯伟.寿山石话[M].福州:海风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2013年秋,应法国下诺曼底大区——中国俱乐部邀请,笔者旅居卡昂一个月,期间参加了诺曼底2013“第二届印象派艺术节”;重走了印象派大师在该地区的写生之路,到印象派大师于19世纪末经常写生的景点进行采风、写生与创作;与法国画家交流、互动,举办画展,开展专题讲座,向公众介绍中国美术;参观了巴黎、卡昂、戴威尔、米勒故乡、雾拂尔等地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观摩其收藏的法国各时期以及世界美术经典;参
期刊
2014年7月,从巴黎乘坐高铁一路向南,阴霾的天空在接近阿维尼翁的时候被灿烂的晴空所取代。走进小城,铺天盖地的演出海报、随处可见的街头表演和如潮的人流,让人瞬时融化在戏剧节炙热的狂欢气氛中。从7月6日至26日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个法国南部的小城只属于戏剧。  本届戏剧节共有IN单元(戏剧节官方邀请作品)的41部作品,1300多部OFF演出(剧组自行出资作品),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为观众们
期刊
【摘要】 近十几年来,国产家庭伦理剧提供了新的人物谱系——第三者,人物繁多且几经变迁。本文认为第三者形象经历了真爱型、物质型、独立型三种形态。形象的变迁总是关联着话语机制的调整,笔者认为第三者形象之所以能够绕过道德禁区,基于创作者对第三者身体、身份的改写与重构,以及对现实生活物质压力的强化表达以及道德迫不得已的隐匿,而话语机制的转换又折射出从集体走向个人、从圣洁遁入世俗的价值迁衍。  【关键词】
期刊
大漆艺术在当下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平面艺术形式,无论是院校教育还是较高层面的漆艺交流展览活动,也都以这种形态为主。至于逐渐发展成熟的漆画,它也有其特殊的背景,从复兴之初即以单一、并行的美术作品的类型作为重要的参照,强调美术作品感的磨漆画,是否应该回到更远的宽泛起点?是否应该尊重材质精神的本意,让大漆艺术呈现更多的主体性特征?大漆在当下的文化意义和有价值的探索方向在哪里?是否应该摆脱磨漆画概念的搁架,让
期刊
【摘要】 《白日焰火》作为一部商业片外壳包裹下的文艺电影,满足了不同层面受众的观影心理,因而成为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本文从“三段式”结构性与暴力故事、“冲突”塑造灵魂之深的人物、视听语言传达哲理意蕴三个层面层层深入,分析《白日焰火》雅俗共赏之美。并总结《白日焰火》给中国电影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 《白日焰火》;“三段式”结构;人物冲突;哲理意蕴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山水画以水墨的绘画语言饶有意趣地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笔墨的交织变幻表达画家内心的精神追求。章仕澄以闽西山水入画,在色墨中感受与山水共鸣同乐的意趣,营构欲游山水、居于画卷中的意境。  【关键词】 丹霞地貌;土楼风情;画境;乐山乐水;可居可游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闽西自古深厚的艺术积淀孕育出上官周、华喦、黄慎等历代名家,他们以身历其境的景物为题材,表现世俗之美的意趣
期刊
【摘要】 “笔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至少有三种含义:艺术材料、艺术媒介、艺术境界。张仃和吴冠中的笔墨之争,问题在于没有厘清笔墨的概念。中国画的笔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历史的产物。强调笔墨,推崇笔墨,使笔墨从工具上升到目的,有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在明清文人画中趋于完成。“书画同源”并非事实性命题,而是规范性命题。因此,笔墨是中国画家在某个历史时期的自主的选择,而不是中国画的无
期刊
【摘要】 纪实摄影有客观记录社会信息,与社会互动的功用。当代北非摄影师达乌德是阿尔及利亚政治局势的冷静的旁观者;本斯姆拉冒险从事发生在阿尔及利亚境内的伊斯兰恐怖主义活动拍摄;巴冉达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批判性思考直布罗陀海峡间历史存在的黑人奴隶贸易和当代非法移民问题;奇瑞艾比专题摄影“摩登时代”开启了记录当代北非工业调查摄影和员工肖像写真。通过捕捉人像,当代摄影家们从政治、社会与工业三个维度批判性思
期刊
【摘要】 库布里克是电影史上的怪才,他一生的作品不多,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他的“未来三部曲”中,《发条橙》是对人性的重新审视,表现了人性跟社会制度不可调和的矛盾;《奇爱博士》是对国际政治和世界大战的幽默讽刺;而《2001太空漫游》则是对人与宇宙相对关系的一次探讨,是一场电影哲学风暴。这三部曲从人、国家、宇宙三个层面为我们拉开了一幅巨大的“未来创想图”。  【关键词】 人性;国家;宇宙;哲学
期刊
【摘要】 以大漆为媒材的髹漆艺术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中历史最为悠久、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艺术门类。艺术院校已经成为漆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但我国高校漆艺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不通过院校系统教育、缺失学术交流,中国漆艺很难得以传承发展。高校漆艺教育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必须以市场需求作为漆艺学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校;漆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