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好入声字,读出诗文美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hu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的教学应当回归诗文的本质,特别是对于阅历本就不够丰富的小学生来说,一味强求他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事倍功半的。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呢?对于小学课堂来说,教好诗文中的入声字,能帮助学生直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甚至是作者的内心情感。
  入声字的涵义有倾向性,相对比较决绝、快速、极端、突出。入声的顿挫语音是用来辅助表达意义的。也就是说,入声字读出来的特点就是快速、短促、有力。在知道了入声字的概念后,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入声字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呢?
  一、对比诵读法
  对于刚接触入声字不久的初学者来说,对比诵读法是一种能够帮助他们快速体会入声字作用的方法,我们以《泊船瓜洲》一诗为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诗的前两句。学生读完后可以互评,然后老师来读,此时一定要提醒学生仔细听老师读的和刚才学生读的有何不同。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老师的“一”和“隔”读得尤为短促、轻快。再请学生模仿老师的方式来一起读一读,读完之后引发学生思考:这两个字读快了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同时还可以引入地理位置的概念:京口(现位于江苏镇江)和瓜洲(现位于扬州南部),是古时长江南北两岸的重要渡口,两地一江之隔。把句中的入声字“一”念到位了,念短促了,就让人感觉这两个地方似乎咫尺之遥而已,其间的路程似乎很短。然而,说是“一水间”,用古代的交通工具,也要很久才能到达,可在作者的心里这两个地方就是那么近。第二句中的钟山,即现在南京紫金山,把入声字“隔”读出来了,就让人感觉钟山与京口也是咫尺之遥,但实际上也有近100公里的路程,然而在作者心里它们之间的路程是那么短。至于为何作者要将这几处地点之间的距离写得那么近,我们可以先埋下伏笔,在后续的教学中再来解读。所以,对比诵读法是引导学生体会入声字作用的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法。
  二、联系背景法
  通过联系背景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入声字的作用,对于深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是很有作用的。还是以《泊船瓜洲》一诗为例,学生刚才了解了第一、二句中入声字“一”和“隔”的读法,那么,作者将这几处地点之间的距离写得那么近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来深入学习。王安石,江西临川人,16岁的他跟着父亲从江西来到钟山并定居了下来。公元1070年,49岁的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于是,他在京城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抱负,开始进行变法。可是四年之后,他被罢免了宰相的职位,于是他就从京城来到瓜洲,由瓜洲南渡长江来到了京口,再从京口回到了故地钟山。第二年,宋神宗又任命他为宰相,他又可以开始他的变法了,于是他从钟山出发,一路赶到了京口,从京口渡过长江来到瓜洲,这首诗就是在他這次途经瓜洲的时候写的,所以他当时的心情高兴而又急切,他迫不及待地想实现自己的抱负。此时再联系第一、二句中的入声字“一”和“隔”,学生马上就知道这几个地方的距离读起来感觉那么近的原因,正是因为作者内心的急切。所谓意由心生便是如此了。所以,当我们将入声字与诗歌的背景结合起来看的时候,总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关注音、形、义的其中一点,而是应该结合来看,通过诗歌的背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悟出入声字对于整首诗歌的作用。
  三、肢体演示法
  肢体语言是一种很形象的辅助表达的手段,在诗文的学习中,也可以用上肢体演示的方法来帮助学生通过入声字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比如,《击壤歌》的首句“日出而作”四个字中,除了“而”字之外其他三个字都是入声字,结合整首诗所描写的劳动人民耕种的场景来看,在这里最适用的就是肢体演示法了。因为三个字都是短促的入声字,所以“而”字在这句诗中读起来会显得格外长,结合耕种的场景,不就是农民伯伯在耕种时拿起锄头砸向泥土的场景吗?“而”字恰恰体现了费力举起锄头的动作,而“作”字的短促恰好体现出锄头砸向泥土的那一瞬间,这样一来,这句诗就在边吟边“舞”中生动了起来。再比如白居易《池上》一诗中“偷采白莲回”中,把“白”这个入声字念短念快了,就能体会出小娃在偷采白莲时动作的迅速,此时大家一起做一做偷采白莲的动作,边吟边演,课堂一定会更加丰富。再比如骆宾王《咏鹅》一诗中“红掌拨清波”中的“拨”字也是入声字,把它读好后,和学生一起做一做“拨”的动作,就能体会出白鹅划水时轻盈的姿态了,在无形中也向学生渗透了入声字带来的语言美。
  四、观察位置法
  入声字在诗中的位置也是很有讲究的,有的诗一开篇就出现大量的入声字,情感喷薄而出;有的诗开篇较为缓和,而在篇末连续出现大量入声字,这一定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所以,在诗中出现多个入声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入声字所处的位置。
  上文已经说过作者当时心情兴奋而又急切,我们再引导学生观察一下四句中入声字的位置,会发现,入声字的位置越来越靠前,也说明了作者心情越来越急切,也很好地印证了我们之前所体会到的作者的心情。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诗文教学中,学生一定会慢慢体会到入声字所带来的语言美。
  综上所述,诗文的教学应当回归本质,小学的诗文课堂应该书声琅琅。教好入声字,读出诗文美。入声字本身在诗中的作用就非常重要,它既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又调节了诗歌的节奏,它所带来的音韵美,正是诗人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作品内涵。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认识梁鸯鸯是在2011年11月浙江省第三期小语高端班的面试,我是班主任兼评委。当时,这个有着圆圆脸的姑娘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弯弯的眼睛充满着笑意,回答问题条理清晰。对于评委的提问,她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迅速理解,并自主架构答案。她对语文教学的敏感性和思考问题的理性,一下子吸引了在场的评委,也因此顺利考入了小语高端班。之后,梁鸯鸯又于2017年进入浙派名师工程小语班,再次在我主办的班级里学习。我二
按照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江西省电教馆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明确了以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工作和农远工程管理应用工作以及省电教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意见为主要内容的调研题目。5月4日~8日,江西省电教馆分2个调研组对6个设区市的袁州区、吉州区、临川区、分宜县、永修县、贵溪市进行了调研活动。笔者所在组赴永修县、临川区、贵溪市,每到一地通过实地察看、座谈的方
第一课时  一、复习巩固旧知,创设情境导入  1.首先我们来瞧一瞧上一节课的盛宴中,哪些复韵母出席了?(出示:ɑi ei ui ɑo ou iu。指名认读。)  2.同学们,今天“e i ü r”来拼音王国表演魔术,它们会组成新的复韵母,这是复韵母家庭的最后一场盛宴。让我们带上好心情,快乐出发吧!  二、拉开盛宴帷幕,正确认读新识  1.情境认识新朋友。  (1)我们来到另一个盛宴场地,看看谁来了
一、理论依据  “识字教学要符合汉字规律”是教育界的共识。汉字的重要规律有哪些?著名汉字学家王宁先生在《再谈汉字教育的科学性》(《语文学习》2015年3月)一文中指出:“汉字教育的科学性就是要尊重汉字的规律。所谓规律,最重要的是两条:第一,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的构建是可以讲的;第二,汉字是一个系统,字跟字之间是具备有序关系的。”  这两条规律给我们教学以重要启发。一是表意。汉字以形示义,字义即词素
当前,绘本已然成为低年级儿童阅读推广的“主打书”,并以其独有的优势,俘获了儿童的心,也赢得了教师和家长的青睐。与此同时,关于“绘本阅读教学如何开展”的话题,也一度成为专家、教师共同研究、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议题。  笔者长年担任低年级语文教学,较早便开始了低年级儿童阅读推广的工作。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尝试、摸索之后,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了一些问题,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个“问题”引发的思考  在一次低年
注重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综合人才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技能型、应用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人才,培养一线上急需的综合型、管理型实际应用的高层次人才。区别于理论研究人才,高职培养的是懂技术、通工艺的高级技术工艺型应用人才,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综合人才;不仅基础理论扎实,而且实践经验丰富,能及时排除生产管理服务中较难的一些问题。高职教育应通过课题式引导教学法,从学生的需要中选出典
摘 要 通过制作一个智力拼图游戏介绍Authorware 7.0的简单使用,本着程序设计智能化的原则,使流程结构更加简练。  关键词 拼图游戏;交互;响应;图片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08-0054-02    1 前言    拼图游戏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大众游戏,虽比较浅显,却能很好地锻炼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Micromedia Autho
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通过课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精心安排了三篇人物形象鲜明、人物神态等描写细致入微的课文,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心情表现。本单元的习作安排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统编本教材在三年级下册的字词句运用中,安排过在人物说话前抓住人物神态或动作描写,使句子更生动的表达方式。在四年级上册的
回想自己从接触单元整体教学到今天已经有6个春秋了,认识一点一点地加深得益于接到的一项又一项的任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一次听到“整体教学”这个名词是在新学期教学安排会上。李怀源老师当时是我所任教学校的校长。“要全面进行整体教学,从一篇一篇地讲变为单元整体教授,低年级要包含‘识字—朗读—写字—积累运用—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课型 ,高年级要包含‘导读·理解—领悟·表达
作文,是运用语文的一项练习,是学习做人的一项纪录。小学作文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打下语言与精神的底子。小学生态作文教学是以生态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切入口,以学生观察、考察、体验、游戏、实践等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提高儿童习作力的活动。  从2010年起,我们开始推进小学习作教学改革;2019年,我们承担了上海市第四期“名师名校长”攻关计划课题,提出“生态作文”教学理念与追求。回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