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匠精神是人们在工作中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的信仰理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工匠精神内涵有所增加,范围有所拓宽,地位逐渐提升。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内涵的解读,剖析培育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提出培养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辅导员;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工匠精神原指凝结在工匠身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在“大国尚技”的浓厚社会氛围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价值。不仅经济改革需要工匠精神,教育改革也需要重拾工匠精神。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领航者、学习成才指导者、人生发展引导者、事务工作管理者,更应在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变化
1.工匠精神的内涵变化
伴随着工匠精神的提出和发展,其具体内容也在逐步演变。中国古代《考工记》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说文解字·匚部》有云:“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后又有言“工在籍谓之匠”。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是专门指手工艺人的“艺术追求”,主要表现在无私的奉献精神,细致的追求卓越的精神,“为人民谋利”的爱国爱民精神,尊重学习、尊重教师的求学态度等方面。工匠以“追求技艺之巧”的创新精神为基础,始终保持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最终达到“道技合一”的理想状态,从而实现人生意义的超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所涉及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其所指不再仅是手工业者所应该具备的高贵品格,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除此之外,其现代内涵也在传承中有了新的补充,可归结为“匠心”“匠魂”“匠德”“匠技”的四“匠”合一。
《论语》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匠心”,即愿意坚守在平凡岗位上,始终相信将自己工作做好便是一种不平凡,享受工作中自得其乐的愉悦与满足。简而言之,就是“乐业”,即从心理上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意义、价值的认可,有做一名“工匠”的意愿。与过去视工作为谋生手段的思想相比,其有了新的价值意蕴,是一种“追求理性沉思的善”。所谓“匠魂”,是指一种创造精神,在中國,不少工匠被人们称赞有一双“巧手”,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在夸他们技艺精湛,更是在称赞他们的创造力。恰恰因为这些工匠用异于常人、敢于突破的思维创造出物品,人类文明才得以迅速向前发展。创新是工匠精神获得源源生命力之所在,是工匠精神之精魂。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其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匠德”,是指敬业而有为。这是一种耐心、专注、坚持的工作品质,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所谓“匠技”,是指基于技术、技能运用所追求的合理、科学的技巧,是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工匠精神之基础。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工匠精神既涉及作为工匠本身应该具备的高贵品格和美好追求,也涉及作为其他行业劳动者应该具有的一种高贵品格和美好追求,与其人生观、价值观紧紧相连。
2.工匠精神地位的变化
工匠精神的地位也有着相似的发展变迁。从秦汉时期的“士农工商”到元朝的“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历史上的阶级社会中,工匠的职业地位低下,处于社会分工的底层位置,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所忽视。随着近现代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兴盛,人们对工匠技艺经验的批判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口号比比皆是。“教育家”和“教书匠”的虚假对立是源于传统意义上“教书匠”的变异,指教书工作缺乏理想、不会创新、简单重复。随着人们对职业划分无等级的认识的加深、国家越来越多地强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体现工匠精神,这使得工匠的地位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工匠已成为对产品追求卓越的一个标志。“教书匠”也不再具有过去的轻蔑之意。
二、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
1.大学辅导员精神的具体内涵
高校的辅导员肩负着学生政治思想引领工作、学习成才指导工作、人生发展引导工作、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结合其职业特点,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备工作创新品质。学生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辅导员发挥作用了。辅导员应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以便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三个关键点:第一点是思维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文化高速融合,学生思维活跃且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辅导员不能墨守成规,按照经验处理问题,而是需要随机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关心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实际需要,在关注学生课业成绩的同时,关注其人格培养;第二点是理论创新,基于上一点,注意总结完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主动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并与实践相结合;第三点是工具创新,要敢于、善于使用新技术工具,例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已随处可见,辅导员如果想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地开展,就必须运用新媒体,充分发挥新技术的强大功能,在新的形势下,拓宽解决学生工作问题的途径。
二是具备因材施教的能力。工匠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在辅导员职业中延伸为因材施教的能力。面对水平不一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观察、更多的关心,耐心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要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中出现的不良思想,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其解决。从细小之处做起,使平凡的工作变得不平凡。
三是具备乐业无欲的品质。辅导员应当以生为本,热爱本职工作。高校辅导员必须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即使面对众多困难、面对名利和财富的诱惑,也要坚持做到最好。在当今的时代,辅导员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少追逐名利,成为雕刻思想的“工匠”。
2.培育和弘扬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一,培育和弘扬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是辅导员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是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的必经之路。
第二,培育和弘扬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是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工匠力求突出细节,追求完美,追求卓越,不在乎花费时间、精力,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更完美。辅导员要以专心、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因材施教,追求每一位学生的卓越发展,定能助学生成长成才。
第三,培育和弘扬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是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体现,有助于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中心环节。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更是一种职业道德素养。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与高校学生联系最紧密的辅导员首先应当具备这种工匠精神,言传身教才可以更有力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1.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可度,强化责任感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力量。辅导员的工作关系学生的成长、关系家庭的幸福。辅导员工作不单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的职业,辅导员要有所作为,维护辅导员的尊严。
2.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提升职业能力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是必然趋势。高校要通过实现辅导员队伍来源社会化、资格制度化、任期连续化等方式,筛选一批具有良好沟通能力、高度责任心、出色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并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完善政策和制度
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将自己的职业与人生很好地融为一体。对于辅导员来说,工匠精神就是拥有一颗纯粹的教育之心,始末如一,不忘初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慢艺术,需要一颗宁静和专注的心,辅导员只有坚守这份宁静才能积累超凡的价值。为使辅导员的价值取向得到坚守和维护,高校要完善辅导员队伍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例如,探索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等,确保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和制度纳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
4.完善高校辅导员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氛围
完善高校辅导员评价机制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需要,是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氛围的需要,是激励高校辅导员积极进取的长效机制。高校要逐步完善激励辅导员“岗位成才”“岗位发展”“岗位奉献”机制,同时,建立针对辅导员岗位职责、工作业绩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工作能力与研究能力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5.培养高校辅导员“共同体”意识,增加职业归属感
“共同体”是具有某一相同特质的群体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是基于自然历史和思想发展的一种集合,是人们拥有某一惯性、某一观念的相同回忆,是人们自愿、平等、公平、更有價值的一种互助关系。培养辅导员团体意识,重点是培养辅导员队伍中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辅导员将彼此分享各种资源、经验、情感,增强个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形成良好的职业信仰,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敬业、乐业,不受外界干扰。
6.树立工匠精神典型模范,引领示范精神
通过开展辅导员年度人物、优秀辅导员等评选活动,高校可以评选出具有工匠精神的辅导员模范代表,积极树立当代优秀辅导员典型,给予他们较高的社会认可,并在辅导员队伍中广泛宣传。高校要针对辅导员职业特点,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了解学习典型模范,践行工匠精神的路径,通过“传、帮、带”三个过程,带动整个辅导员队伍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
[2]曾美海,罗同昱.论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4):46-50.
[3]陶倩,吴洁.浅议“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5).
关键词:辅导员;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工匠精神原指凝结在工匠身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在“大国尚技”的浓厚社会氛围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价值。不仅经济改革需要工匠精神,教育改革也需要重拾工匠精神。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领航者、学习成才指导者、人生发展引导者、事务工作管理者,更应在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变化
1.工匠精神的内涵变化
伴随着工匠精神的提出和发展,其具体内容也在逐步演变。中国古代《考工记》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说文解字·匚部》有云:“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后又有言“工在籍谓之匠”。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是专门指手工艺人的“艺术追求”,主要表现在无私的奉献精神,细致的追求卓越的精神,“为人民谋利”的爱国爱民精神,尊重学习、尊重教师的求学态度等方面。工匠以“追求技艺之巧”的创新精神为基础,始终保持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最终达到“道技合一”的理想状态,从而实现人生意义的超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所涉及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其所指不再仅是手工业者所应该具备的高贵品格,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除此之外,其现代内涵也在传承中有了新的补充,可归结为“匠心”“匠魂”“匠德”“匠技”的四“匠”合一。
《论语》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匠心”,即愿意坚守在平凡岗位上,始终相信将自己工作做好便是一种不平凡,享受工作中自得其乐的愉悦与满足。简而言之,就是“乐业”,即从心理上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意义、价值的认可,有做一名“工匠”的意愿。与过去视工作为谋生手段的思想相比,其有了新的价值意蕴,是一种“追求理性沉思的善”。所谓“匠魂”,是指一种创造精神,在中國,不少工匠被人们称赞有一双“巧手”,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在夸他们技艺精湛,更是在称赞他们的创造力。恰恰因为这些工匠用异于常人、敢于突破的思维创造出物品,人类文明才得以迅速向前发展。创新是工匠精神获得源源生命力之所在,是工匠精神之精魂。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其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匠德”,是指敬业而有为。这是一种耐心、专注、坚持的工作品质,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所谓“匠技”,是指基于技术、技能运用所追求的合理、科学的技巧,是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工匠精神之基础。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工匠精神既涉及作为工匠本身应该具备的高贵品格和美好追求,也涉及作为其他行业劳动者应该具有的一种高贵品格和美好追求,与其人生观、价值观紧紧相连。
2.工匠精神地位的变化
工匠精神的地位也有着相似的发展变迁。从秦汉时期的“士农工商”到元朝的“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历史上的阶级社会中,工匠的职业地位低下,处于社会分工的底层位置,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所忽视。随着近现代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兴盛,人们对工匠技艺经验的批判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口号比比皆是。“教育家”和“教书匠”的虚假对立是源于传统意义上“教书匠”的变异,指教书工作缺乏理想、不会创新、简单重复。随着人们对职业划分无等级的认识的加深、国家越来越多地强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体现工匠精神,这使得工匠的地位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工匠已成为对产品追求卓越的一个标志。“教书匠”也不再具有过去的轻蔑之意。
二、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
1.大学辅导员精神的具体内涵
高校的辅导员肩负着学生政治思想引领工作、学习成才指导工作、人生发展引导工作、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结合其职业特点,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备工作创新品质。学生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辅导员发挥作用了。辅导员应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以便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三个关键点:第一点是思维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文化高速融合,学生思维活跃且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辅导员不能墨守成规,按照经验处理问题,而是需要随机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关心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实际需要,在关注学生课业成绩的同时,关注其人格培养;第二点是理论创新,基于上一点,注意总结完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主动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并与实践相结合;第三点是工具创新,要敢于、善于使用新技术工具,例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已随处可见,辅导员如果想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地开展,就必须运用新媒体,充分发挥新技术的强大功能,在新的形势下,拓宽解决学生工作问题的途径。
二是具备因材施教的能力。工匠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在辅导员职业中延伸为因材施教的能力。面对水平不一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观察、更多的关心,耐心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要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中出现的不良思想,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其解决。从细小之处做起,使平凡的工作变得不平凡。
三是具备乐业无欲的品质。辅导员应当以生为本,热爱本职工作。高校辅导员必须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即使面对众多困难、面对名利和财富的诱惑,也要坚持做到最好。在当今的时代,辅导员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少追逐名利,成为雕刻思想的“工匠”。
2.培育和弘扬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一,培育和弘扬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是辅导员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是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的必经之路。
第二,培育和弘扬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是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工匠力求突出细节,追求完美,追求卓越,不在乎花费时间、精力,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更完美。辅导员要以专心、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因材施教,追求每一位学生的卓越发展,定能助学生成长成才。
第三,培育和弘扬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是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体现,有助于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中心环节。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更是一种职业道德素养。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与高校学生联系最紧密的辅导员首先应当具备这种工匠精神,言传身教才可以更有力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1.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可度,强化责任感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力量。辅导员的工作关系学生的成长、关系家庭的幸福。辅导员工作不单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的职业,辅导员要有所作为,维护辅导员的尊严。
2.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提升职业能力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是必然趋势。高校要通过实现辅导员队伍来源社会化、资格制度化、任期连续化等方式,筛选一批具有良好沟通能力、高度责任心、出色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并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完善政策和制度
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将自己的职业与人生很好地融为一体。对于辅导员来说,工匠精神就是拥有一颗纯粹的教育之心,始末如一,不忘初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慢艺术,需要一颗宁静和专注的心,辅导员只有坚守这份宁静才能积累超凡的价值。为使辅导员的价值取向得到坚守和维护,高校要完善辅导员队伍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例如,探索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等,确保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和制度纳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
4.完善高校辅导员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氛围
完善高校辅导员评价机制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需要,是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氛围的需要,是激励高校辅导员积极进取的长效机制。高校要逐步完善激励辅导员“岗位成才”“岗位发展”“岗位奉献”机制,同时,建立针对辅导员岗位职责、工作业绩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工作能力与研究能力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5.培养高校辅导员“共同体”意识,增加职业归属感
“共同体”是具有某一相同特质的群体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是基于自然历史和思想发展的一种集合,是人们拥有某一惯性、某一观念的相同回忆,是人们自愿、平等、公平、更有價值的一种互助关系。培养辅导员团体意识,重点是培养辅导员队伍中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辅导员将彼此分享各种资源、经验、情感,增强个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形成良好的职业信仰,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敬业、乐业,不受外界干扰。
6.树立工匠精神典型模范,引领示范精神
通过开展辅导员年度人物、优秀辅导员等评选活动,高校可以评选出具有工匠精神的辅导员模范代表,积极树立当代优秀辅导员典型,给予他们较高的社会认可,并在辅导员队伍中广泛宣传。高校要针对辅导员职业特点,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了解学习典型模范,践行工匠精神的路径,通过“传、帮、带”三个过程,带动整个辅导员队伍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
[2]曾美海,罗同昱.论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4):46-50.
[3]陶倩,吴洁.浅议“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