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生探究学习的评价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ingkaoy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标》的三项课程理念之一。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任务。按照我们以往的课程理念和习惯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完成这一任务的。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新的课程理念必须有新的评价方式与之相匹配,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的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新的评价方式强调可操作性,力求评价指示简明、方法易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初中生物学生探究学习的评价问题。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科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了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过去从一开始学习学科的概念、规律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的时候,他就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资料,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是不同的,探究性学习必须满足学生在短时期内学到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的结构,所以这个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都要被简化,比如,提出问题这个环节,在大部分的教学活动中,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或由教材提出问题,在获取事实这个环节,常常是由教师和教材来确定研究方法、步骤、所用材料等,这样就省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环节。探究性学习中也要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果不亲自参与探究,学生就无法理解科学探究的艰难,无法体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科学家怎样通过一次一次的尝试来解决问题。参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
  二、探究性学习的评价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探究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评价方法来看,学生的探究素质往往难于通过纸笔测验来加以评价,因为纸笔测验中无法显示出探究素质的水平。因此宜采用档案袋的方法来评价,或直接给学生一个探究任务,根据他们的实际表现来加以评价。从评价的内容来看,重点应放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对探究本质的把握,不能把是否探究出结论或结论是否正确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评价指标。
  评价是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注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因此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1 .评价内容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应包括态度、情感、技能、能力以及结果等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积极参与,有责任感;是否主动协作,组员关系是否协调;是否主动提出探究设想和建议等。
  二是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反映出来。
  三是探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探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探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探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2 .评价手段和方法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评价与组内个人评价相结合,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指标宜宽不宜窄,宜粗不宜细,宜简不宜繁。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时代。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反思以往的教学,却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扼杀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革课程功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英语教师的工作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愉快地学习。在课改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现将我对新课堂的一些收获与感悟与大家共分享。  一、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长时间学习会使兴趣逐渐减退,注意力逐渐分散。教师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弊端和影响,如何在实践中寻找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儿童学习音乐积极性的提高和教师如何开拓儿童音乐教育的新视野。  关键词:儿童音乐教育新思路     一、中国音乐教育现状:  教育报登过一篇有关学生课程喜爱程度的调查报道,只有30%的学生表示喜欢上音乐课。这真实的反映了我国目前音乐教育现状,传统的教育手段,让学生感到缺乏新鲜感,缺乏创造性,一节音乐课,老师被固定在钢琴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于语言习得的教学环境的研究成果,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我认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但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学模式。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多样性情境互动”的各项活动。  1、创设课堂教学情景的教学策略  我主要根据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依照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中,理解分四个层次:字面理解、深层理解、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阐述了四个阅读层次的不同含义、思维训练的区别及内在联系。指出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的训练、强化学生的思维,最终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理解、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期刊
摘要: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保障。在作文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养成乐于观察、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兴趣、阅读、观察、方式、体验、评价、展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期刊
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状况正在改变。为此,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提出进行多种尝试,例如,大量听,广泛听,听电台,电视台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等,在此我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般说来,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很多,如生词、复杂的句子结构、内容熟悉度、语速、背景杂音和语音语调的变化等。仔细分析这些停留在表层的干扰因素,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而语文教学正是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但纵观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情况并不乐观。本文从文言文教学现状谈起,对造成文言文教学低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策略     初中语文教材节选的文言文,都是凝聚了无数古人情感的佳作名篇,
期刊
翻开古今中外的诗歌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乡愁一直以来都是诗歌创作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包涵了无数游子思恋故园,思念亲人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在这浩瀚的诗歌长河中,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堪称思乡思亲的典范之作,但和现代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相比,马致远的《秋思》的主题,显然只停留在了个人与家乡的关系上,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已经跳出了个人的圈子,“乡愁”的内涵已经被赋予了更深、更广的主题。  其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