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墨动画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244732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画产业从诞生到崛起,虽然仅仅经历了百年时间,却取得了丰收的成果。我国的动画产业也在这种大潮中逐渐崛起,因此,面对日、韩、美等动画制作大国,我国的动画产业如何突破自我,引领动画发展的风向,将是值得我国动画制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以我国原创的具有中国风的水墨动画为例,试分析水墨动画在当代发展中的困境,并结合自身所学,谈谈其未来的发展出路,以期给予国产动画制作者些许启迪。
  提及水墨动画,或许对于00后而言有些生分,但对于一些老一辈的人甚至一些90后来说,并不陌生。20世纪60年代,具有中国风的水墨动画横空出世,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动画发展初期的代表形式,如《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牧笛》等作品。它们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动画产业发展初期的空白,并推动我国动画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国外动画的冲击及观众审美的转变等原因,我国水墨动画发展之路逐渐狭窄,故而,如何拓宽水墨动画的发展道路,进而推动我国国产动画与世界并轨,将是我国动画制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水墨动画发展的困境
  (一)内在制约因素
  我国水墨动画发展之所以受到制约,与内部因素的限制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动画制作技术方面,虽然动画制作成本很高,但是一部成功的水墨动画可以为制作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因此,依然有很多投资者看好水墨动画市场,纷纷解囊投资。而纵观国内外的经典动画之作,不难发现,强大的制作团队、先进的制作水平对于动画作品成功的帮助巨大。目前,我国在水墨动画方面缺乏这类专业团队,他们在动画创作时,对水墨色调的调节不够专业,其中包括水墨比例的把控、场景中空白部分与水墨部分的动静置换等。另外,在水墨动画的内涵理解上,画师缺乏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导致原本具有中国韵味的水墨动画,缺乏了灵魂,让观众看了一阵乏味。
  (二)外在制约因素
  我国的水墨动画发展除了与内部因素制约有很大的关系,外部因素也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如国外动画冲击、团队技术开发和制作成本等。
  1.国外动画产业的冲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动画市场也对外开放,而一些优秀国外动画制作公司也进入中国市场,并凭借各自的优势,在中国动画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例如,日本动画制作企业在动画创作中以曲折生动的剧情、细腻的人物刻画、真实的场景设计而闻名,备受国内青少年喜爱。美国的一些动画制作公司则善于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恢弘的气势、流畅的故事情节而出众,占据了部分中国动画市场。另外,韩国、法国等国家动画制作团队的融入,使得国产水墨动画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
  2.团队制作
  水墨动画的制作,需要拥有一定的水墨画作功底。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动画制作公司缺乏这类顶尖的专业人才,而且制作期间,很多动画设计者都忽略了水墨动画的核心,即应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导致创作的动画作品缺乏灵魂。
  3.制作成本
  水墨动画与现在流行于世的其他动画类型,制作周期更长,因为水墨动画的很多片段都需要以手工画作为基础,仅仅依靠电脑技术是无法完成的,这便造成制作成本高昂的情况,让许多投资者对于投资水墨动画望而止步。
  二、我国水墨动画发展的出路
  (一)以历史为骨,艺术为翼,深掘水墨动画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我国水墨动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重要原因是其中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水墨技法,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但是,当今时代科技发达,很多动画制作公司趋于对利益的追求,纷纷开始效仿国外动画的制作方式,国产水墨动画开始变得黯然失色。因此,在水墨动画制作中,人们必须努力开发传统文化元素,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动画产业大放光彩,要遵循水墨特有的以静示动的特性,既要继承传统水墨画的神韵,又要融合具备现代感的动画语言表现手法,更要在选材上以民间神话与美德典故为主,这样就更能通过选材来彰显水墨动画的韵味。
  (二)优化团队建设,提升水墨动画质量
  新世纪以后,动画爱好者已经从原来的仅受青少年追捧,发展到不受年龄层次的限制,由此可见动画的魅力所在。然而,在国产水墨动画市场上,由于水墨动画制作的烦琐及投资成本的巨大,水墨动画产量逐年下降,民族色彩的感染力也因之而变小,市场逐渐被一些2D、3D、数码等动画所占据,因此,要想实现国产水墨动画的复兴,必须从团队方面着手。其一,要不断培养优秀的专业水墨动画画师,加强他们技艺手法的提升;其二,选材要以历史事实为本,多实地考察,并多次集中探讨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其三,要加强团队成员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促使制作的作品具有民族韵味,只有优化团队,才能使水墨动画走出困境,从众多动画作品中脱颖而出,占据市场的主流。
  三、结语
  现阶段,虽然我国水墨动画产业发展依然存在着外来动画的市场冲击及内部的团队制作水平较低等困难,但笔者坚信,只要我国的动画制作者能够在发展中不断汲取经验,并遵循水墨画作的艺术特点,以历史为骨,艺术为翼,深掘水墨动画的内涵,不断优化团队建设,未来的水墨动画一定能从众多动画中脱颖而出,引领国产动画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使我国成为真正的动画强国。
  (沈阳工学院)
  作者简介:陈天宇(1996-),男,辽宁沈阳人,本科,研究方向:动画。
  通訊作者:金巍(1972-),男,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动画游戏设计。
其他文献
红莲又开 三伏天又来  光阴和词语  在水的故乡里修行  而我 还是忘记了自己  究竟是哪一个朝代的鳗鱼  我在四方游走 是否  参悟了忧乐  小舟从此逝  那时的莲花 落在  眉眼盈盈处  你说 你要守着暗处的寂寞  念思念的苦和空  念万千繁华妙境  你说 你要等火中涅槃  渌水生根  等我的眼睛 在六月里复明  然后 开出漫天的菩提  可是 故乡啊 我还是忘了  梦中的那条水路  一朵莲花绣
期刊
凡一直对北京明十三陵很向往,今天跟着领导张董事长出差,还能去十三陵游览。他感到特别兴奋,一夜都没有睡好。  吃过早餐,大家上车朝昌平明十三陵驶去。凡看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和树木花草向后掠去,他拿出手机用百度搜索起明定陵。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万历(朱翊钧)和他的两位皇后的陵寝,位于大峪山下,占地182000平方米。定陵在明朝帝陵中规模中等,但是因为已经被发掘,人们可以进地宫里参观,其在明十三陵里名气最
期刊
“呜……”  汽笛最后拉长调子鸣了一响,整列车的速度也就渐渐缓了下来。他怀里抱着编织袋向外望去,呼啸的风雪竟也随车慢了下来,不再在窗外拉出细细的白线。雪片抱成团从他眼前落下,落在站台上,落在轨道上,落在玻璃窗上他的倒影里,他从那双眼里看出了喜悦和兴奋!——两年,整整两年了!母亲已在家里摆上了一桌的年夜饭了吧?……  想到母亲,他不由得紧了紧抱着袋子的双手。即使隔着袋子,他也能感到袋底有东西,硬硬的
期刊
一份系着乡愁的牵挂  一份连着你我的寄托  跨越冬天的栏杆  踏着初春的气息  匆忙中把年的氛围激活  四面八方  追赶着家的团圆  疲惫了交通  拖累了民航  焦灼了千千万万  怀揣乡愁的你和我  中国年  地球上哪个国家  有我们这般红火  一个凝聚多民族的传统  一种传承古文明的习俗  积累一年的收获  寄托新春的希冀  祈祷着把春的祝福撒播  东西南北涌动着温馨  融洽了亲情  沟通了感情
期刊
宝峰湖语  有人拾得盆钵 如祖上恩典  有人銜来琼液 为天地沐浴  人间清明 万物可置业  挥铁券丹书 我有碧墨千顷  为仙的上山 为妖的入林  都来这镜中看看  韬光养晦一片天  浮云映入 怎么也翻不了一部旷世的经书  多少隐士大德 不看仙嫔沐浴  来这人间瑶池  你不平风静 却兴风浪  刹那间绘浮世  如煎一鼎忘忧汤 蒹葭与苍鹭  落日是人间的药引  玻璃桥  那个疯子说  在我与月亮之间 架
期刊
午后的太阳把石头村照得纤毫必现,天空碧如浆洗,云仿佛也凝固了,像一幅焦闷的静态画。  石头村最热闹的地方,是村头的一家茶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热成今天这样衣服能拧出一壶水的大热天,也能门庭若市,人声嘈杂。  人们——大多是老人,少有青壮年,孩子们都下山到镇上上学去了,待午饭前才回来。他们三五成群地坐在茶馆里,唠嗑,打牌,拉家常,小小的房间里三台大马力风扇火力全开,稳坐人群中心,在屋外蝉鸣声中颤巍
期刊
“本姓洛,家有一女,便是安。”出世日时,父亲这般说道。  洛家班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戏班子,洛安又是班主洛志华唯一的女儿,继承了作为一名戏子该有的样子,从小天赋过人,又在梨园里耳濡目染。自五岁起,一月三次的毯子功从未间断。十六岁那年,洛安已成了洛家班不可或缺的台柱子。  那日戏台上的洛安绛眉轻启,眼波流转,眼角处的一抹朱红似是戏子骨头里的血。一曲落幕,转身之时,耳边落进的却是陌生的声音:“这戏园怕是
期刊
一  我抢先了一步把他拦在了这所谓的“界限”前。  “你知道的,就目前的水平来说,没有人能够证明你是绝对安全的,不要因一次的成功去抱侥幸心理!这世界的构成,不仅仅只有我们所知的物理规则那么简单!”  “知道了,知道了。”胖子笑眯眯地搓着手,“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我答应你这次之后不会再乱来了。”  “你这就是胡闹!”我瞪着他,“这不是小孩子的把戏,在没有任何机器和仪表的情况下,我们连它是不是稳定的都
期刊
中国和朝鲜在地理上山水相依,至7世纪初两国文人更是面对面地进行文化交流,这也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在唐朝影响下高丽时期殊异传体散文的产生和发展。目前,研究高丽时期的殊异传体散文和唐代传奇小说的文章有很多,然而研究高丽时期的殊异传体散文和同为传奇志怪类小说《聊斋志异》的寥若晨星。本文以朝鲜的殊异传体散文的代表作《仙女红袋》(又名《双女坟》)和中国的短篇文言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的《小谢》为中
期刊
本文试从精神分析着手,对《寒夜》中汪文宣的性格及其形成深入研究,从社会和家庭角度综合分析了其爱情悲剧、家庭悲剧的成因,更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掌控和影响之大,以及对人物悲剧的关键作用。  小说《寒夜》写的是生活在陪都重庆社会底层的几个小人物的故事,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表现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男主人公汪文宣大学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