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情境化教学探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教育改革进入了以“核心素养”为标志的新阶段,从学生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中职语文与普高不同,它需要对学生进行基于职业关键能力发展需要的语文能力培养,即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它须立足于学生本体,从生活必备、职业拓展和职场应用三个阶段,有层次、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落脚点是课堂,而情境化教学拉近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能在语文教学与专业培养之间架起桥梁,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其专业技能的成长。以通过启发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生活必备语文素养,通过嵌入式“任务情境”培养学生职业拓展语文素养,以及通过实践式“写作情境”培养学生职场应用语文素养等为例,探讨了创设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情境化教学;课堂;文本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诊断与改进专项课题“诊断与改进背景下单招语文模块化有效复习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HZX2017039)
  作者简介:吴继斌,男,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24-0035-05
  2016年9月,我国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1] 当前,“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教育改革亦进入以“核心素养”为标志的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将“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落地?这是亟待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课程——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博导、中职语文新课标组组长倪文锦教授指出,从学生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具体化过程,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应该在于课程。[2]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以培养“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为目标。那么,什么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呢?2018年7月,于黔勋老师在“江苏省语文课教研负责人课程建设及团队领导能力提升研修班”上提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应突显职教元素,着力培养中职学生的“必备品格”及“职业关键能力”。
  培养“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落脚点是课堂,教师要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架起“以语化人,以文育人”的桥梁。浙江省特级教师戴智敏提出,“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包含生活必备语文素养、职业拓展语文素养和职场应用语文素养三个层次,[3]因此,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素养的主阵地就在课堂。要以课堂为主,以课后为辅。
  本文将以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长江三峡》一文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情境化教学来实现以上三个层次的目标。
  二、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文本——情境
  中职语文培养目标是解决“为何教”的问题,而明确了“为何教”,接下来就要解决中职语文“怎么教”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落实到课堂与课文,那么,目标就成了口号。而基于文本的情境化教学则是一个解决“怎么教”的有效方略。因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语用环境中“学习语言、研究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因此,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的情境活动和实践环境。而情境化教学则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文学习活动“心理场”。
  关于什么是“情境化教学”?江苏省特级教师钱和生认为,“情境化教学”不能等同于“情景教学”,所谓“中职语文情境化教学”,是指“以所创设的‘情境’为核心纽带,导引、定向、支持、调节和控制课堂教学实施全过程的方法策略,是诱导学生长时间置身情境中进行认知感受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态。”[4]情境化教学体现了对学生解决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必需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关注,它既回答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什么”的问题,又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课程性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但它不能脱离教材,须以教材为例,通过“情境”这一核心纽带,联动课堂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从而能够春风化雨般地将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落实到位。
  (一)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生活必备语文素养
  纵观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或者教学方法时,都会出现“情境化教学”的描述。但是,其情境化教学只出现在开头导入环节,所谓“情境化教学”实际上只是“情境化导入”,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化教学”。而真正的情境化教学应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贯穿教学始终。
  如《长江三峡》,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笔者所任教是旅游专业的班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通过展示几张或秀美或湍急的长江三峡图片,导入本课。“长江三峡美如画卷,雄伟瑰丽,如此美丽的长江三峡,又如何用文字来描绘呢?今天我们就和现代作家刘白羽一起乘船游览长江三峡,学习他是如何描绘三峡美丽风光的?”这样簡洁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巧妙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而这个问题既准确切入学习目标,又准确回归了学习语文的根本——解读文本。这就避免了很多教师为导入而导入,只图酷炫与热闹的尴尬。
  如图1所示,通过问题树和问题链,可将学生引进 “师生、生生、生本”对话与交流的“特定情境”之中,仅仅围绕文本,通过“讨论与解答——确定或否定——解释或修正——结论与评价”等环节逐步完成目标。
  如图2所示,通过一个个支问题的解决,主问题能够迎刃而解。
  (二)任务情境——嵌入式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拓展语文素养   如图3所示,为了拓展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嵌入了“主题旅游”的任务情境。将语文素养与专业素养巧妙结合,嵌入到语文课中,既培养了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又不着痕迹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由此可见,主题旅游任务设计有三方面作用。
  (1)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筛选组合有用的信息,进一步提升学生研读文本的能力。
  (2)可以通过设计“主题旅游”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
  (3)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写作情境——实践式教学培养学生职场应用语文素养
  中职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他们三年后就要走上职场,需要基本的职场应用语文素养,以满足岗位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设计一些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实践等教学活动。通过表达与交流的实践活动,训练学生本专业必备的关键能力。
  如图4所示,笔者设计了三个应用文写作训练。
  微写作训练有以下三个作用。
  (1)锻炼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基本的职场应用语文素养。
  (2)通过调查报告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因为对于微调查报告,绝大部分同学无法亲身去展开调查,只有依靠资料以及网络搜集有用信息。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遴选信息的信息处理能力。
  (3)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探究能力。
  三、总结与反思
  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高语文教学不同,它需要的是一种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发展所需要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即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它须立足于学生本体,从生活必备、职业拓展和职场应用三个阶段,有层次、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情境化教学拉近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能在语文教学与专业培养之间架起桥梁,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其专业技能的成长。
  当然,情境化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在中职情境化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目的要明
  教师在创设情境之前,要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要在掌握生情学情、把握教学大纲、了解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仅仅围绕教学目标去创设,不可为了创设而创设,使创设情境流于形式,毫无意义。同时,中职语文情境化教学既要适应学生,又要联系专业,要为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服务。[5]要突显职教元素,着力培养中职学生“必备品格”及“职业关键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环境。
  (二)定位要准
  一是对象。首先要明确所任教的班级是中职学生,而不是普高学生;然后,要知晓所教学生是几年级学生,学习的是何种专业。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二是内容。要针对学生特点,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总目标时,对于一年级学生,侧重培养“生活必备语文素养”;对于二年级学生,要突显培养“职业拓展语文素养”这一目标;而对于三年级学生,则要注意培养“职场应用语文素养”。要根据学生学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
  (三)创设要新
  创设情境要有新意,要凸显启发性和实践性。要考虑“学生—知识—社会”这三个要素,既要体现语文的学科性特点,又要体现其生活性、专业性和职业性特点。教师要注意结合生情学情,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在创设情境中,要忌流于形式、忌千篇一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问题情境、故事情境、角色情境、图画情境、写作情境、口语交际情境以及综合实践情境,等等。
  参考文献:
  [1] 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9):34.
  [2] 倪文锦.教学有法,纲举目张——课堂教学落实课标精神之我见[J].语文建设,2016(34):6-10.
  [3] 戴智敏.基于學生“职业关键能力”的“一纵三横”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8):10-16.
  [4] 钱和生.对中职语文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78-80.
  [5] 董丽.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4):90-92.
其他文献
摘 要: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通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外制约因素分析,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提出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即培养体系保障互动融合、引导实践操作互动融合、职场环境推进互动融合。  关键词: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小班化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基于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
期刊
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地位,有利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具体改革举措包括:通过构建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确立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拓展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进一步明确“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是今后一段时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落
期刊
摘 要:公共选修课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公选课主要存在课程设置流程不规范、教学资源不丰富、选课信息不对称及管理模式未跟进等问题。以嘉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及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公选课的创新管理模式,提出了“模块化二级管理模式”,促使二级学院更好地在教务处指导与监控下参与到公选课的建设与管理中来,从而全面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
期刊
摘 要:“四新”经济是指生产与服务领域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经济新形态。变革快和智能化是“四新”经济对传统职业教育技能供需体系的主要挑战。为应对“四新”经济,职业教育技能供需体系应从企需校供的工业生产模式转变为校企联供的生态发展模式,具体策略包括:优化校企合作制度,实现校企联供;推进现代学徒制,实现供需两侧融合;加强专业化的行业指导,促进供需信息传递;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综合
期刊
摘 要:根据调研青岛中职校实训基地建设成效,分析江苏省金湖中等专业学校信息技术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现代化专业群视角下建设金湖中专校信息化实训基地,从基地整体规划、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运行管理制度创新等四个视角提出了建设思路。  关键词:中职校;专业群;信息技术;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基金项目: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科研资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BRA2016242);淮安市十三五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成效评价,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需要根据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情况,建构科学、合理的管理评价模型。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通过设计现代学徒制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专家型评委采集语言评价指标信息,建立评价指标矩阵,计算灰色关联度进行项目评价,从而形成可信度高的评价结论。  关
期刊
摘 要:构建1+X证书制度有着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质量、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利用、探索国家资格框架建设的可能等多重背景。其中,学历证书的作用是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功能是拓展就业本领与促进生涯发展;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应该产生协同效果,注重在微观层面的整合。现阶段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可遵循以下策略:制定试点目标,筛选试点区域;制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江苏省苏锡常宁通区域18所高职院校2015、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的分析,对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区域流向、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去向四个就业状况维度进行探讨,并对两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对比和趋势分析,为高职教育制度改革和完善培养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状况;就业率;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有利于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中央财政杠杆效应,引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补齐高等教育发展短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其内涵主要体现在“特色”与“高水平”两个维度上,即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与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此外,还要明确中国特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方面,
期刊
摘 要:闯关教学模式源自游戏理论及其游戏闯关。闯关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借鉴网络游戏的元素,更加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可学性;聚焦学生内心的感受,更加注重教学的体验性。闯关教学模式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游戏闯关的基本规则,进行教学整体设计。闯关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改革中应该遵循几个基本要求:巧妙创设闯关情境;精心设计关卡任务;用心制作通关宝典;充分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