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jay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从我院2000年4月-2007年5月随机抽选,按编号单双数分成不同组:3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30例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评定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作用突出,可提高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特殊性老年疾病,心力衰竭为最终结局,具有病情变化快速、迁延的特点。由于患者年龄大、体质差,长时间处于心肌缺血状态,一旦合并心衰,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除此之外,还可使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疾病治疗效果[1]。故而,需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下面,将详细汇总我院患者资料,旨在判定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从我院2000年4月-2007年5月随机抽选,按编号单双数分成不同组:30例对照组中,女性11例,男性19例,年龄段52-78岁,平均(63.2±1.6)岁;30例研究组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年龄段53-79岁,平均(63.3±1.7)岁。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无区别,P>0.05。
  1.2 方法
  30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性护理,如:叮嘱患者卧床休养,治疗1周后适当活动四肢,待病情稳定后下床活动;保持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每天消毒、通风;告知患者每天清晨空腹饮白开水,以清淡、低热量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果,禁止暴饮暴食,以免加大心脏负担;30例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包括:①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为突发病发,伴有呼吸异常、咯血等病症,使其出现恐惧、紧张等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及时、准确的评估病情,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耐心讲解相关操作的重要性,叮嘱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加快病症康复速度[2]。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其心理、精神的鼓励、支持,掌握心理动态,消除不良心理,提高治疗配合度;②吸氧护理。若病情相对轻微,护理人员可给予低流量的吸氧处理,从而改善症状;若呼吸相对困难,可行麻醉机给氧处理,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密闭、开放式的面罩,将纯氧的吸入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吸氧结束后停留2小时再吸氧;③疼痛护理。一般来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为突出的表现为疼痛,不但可加重心肌缺血,扩大心梗面积,还可诱发冷汗、恶心、烦躁等不良反应[3]。护理人员针对此类患者,需立即于医嘱下行止痛处理,如:皮下注射吗啡、肌肉注射杜冷丁等,吗啡剂量为5.0-10.0mg、杜冷丁剂量为50.0-100.0mg。并且,药物使用期间还需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询问伴随性症状、疼痛变化情况,观察是否出现呼吸抑制、脉搏加快等;④体位护理。加强夜间护理,若发现患者夜间呼吸异常,需根据病症程度选择合适体位,如:轻微心衰患者,可取头高脚低位,缓解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取坐位、半卧位;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期,护理人员需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告知其愉悦心情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多喝水,预防便秘;指导患者充分掌握疾病发生原因、临床症状等,做到合理饮食、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加快康复速度。
  1.3 评定项目
  评定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住院时间,标准: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病情改善幅度大于80.0%,说明护理显效;护理干预后的病情改善幅度大于60.0%,说明护理有效;护理干预后的病情改善幅度小于60.0%,说明护理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软件包SPSS14.0处理文中数据,护理效果属于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住院时间属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P<0.05,统计有区别。
  2 结果
  2.1 临床护理效果判定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统计有区别: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如下所示。
  2.2 住院时间判定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统计有区别: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5.723,P=0.000,即:研究组住院(13.50±2.01)天,对照组住院(16.86±2.51)天。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临床的一种特殊性疾病,具有病情危急、变化快速的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以往,临床于疾病治疗中均实施基础化的护理措施,然由于该护理模式内容少、措施简单,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患者需求,逐渐被患者所摒弃。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完善、医疗知识的更新,优质护理模式问世,于患者治疗中获得显著成效。优质护理是一种将患者疾病诊断、护理服务集中一起的模式,通过制定的全面护理计划,可从根本上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提高患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增强机体营养;有效止痛药物的使用,可缓解疼痛;出院前合理、规范化的指导,可从某种程度上预防心梗再发,增强机体素质。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还需要求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护理知识,加强护患沟通。本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临床护理效果和住院时间均和基础护理对照组存在区别,P<0.05,提示:优质护理可于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中获得显著成效。
  综上,临床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作用突出,可提高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安文峰.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4):170-171.
  [2]赵云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20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76-77.
  [3]王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2):162-163.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到12月的180案例,人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等条件下,研究组的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小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有临床医学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心血管病 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1 前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手术室患者中随机选择97例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细节护理。结果:经评分,观察组的护理安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均对护理情况表示满意,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 目的:探索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人工全髋或全膝关节手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住院总耗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总耗时、肺栓塞发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临时起搏器患者术后排尿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月在我科接受经皮股静脉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42例,按人院先后顺序将2015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分析风险护理作用于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
【摘 要】 目的 探究对卵巢癌晚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卵巢癌晚期患者78例,依照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39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39例在一般护理中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对比两组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躯体健康、人际、生理功能、精神等方面相比于对照组得到改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协助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