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探究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y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移动阅读的概念和特点,论证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的可行性,进而从平台构建、资源整合和服务范围3个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移动阅读; 服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52
  [中图分类号] G252;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 0089- 02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的53.9%上升了1.0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8.2%,比2011年的63.1%下降了4.9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5.2%,比2011年的41.3%上升了3.9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的38.6%上升了1.7个百分点。在各类数字阅读中,以手机为主的移动阅读增势强劲。由此可见移动阅读已成趋势,特别是作为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体,数字化阅读普及程度较高的大学生。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移动阅读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1 移动阅读
  移动阅读,即随身阅读,是以移动阅读设备为载体,对以电子版方式在互联网上出版、发行的文本信息、图像、声音、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的内容,通过便携式阅读终端进行有线下载或无线接收,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新方式。它不但融合了传统纸媒体的书写和互联网的交互特征,还包括了无线的基本特征:移动,即时[1]。
  移动阅读因其强大的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使用。移动阅读的主要特点是:①设备便捷化。移动阅读以移动阅读器为媒体终端,携带更便捷,不用考虑时间和地点,具有完全意义上的随时、随地的特点,便捷性极强。②内容广泛化。移动终端不仅具有阅读的功能,还具有强大的下载功能和上网、视频等多种功能,可以随时获取所需的阅读内容,在广度和关联性方面,都是传统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人们移动阅读不再局限于文字性的内容,也可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等,人们也可通过移动阅读相互交流,进行各种社会交流活动。③服务个性化与社会化。移动阅读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偏好选择订阅特色化的阅读内容,避免不必要的打扰,真正实现了特色化、个性化阅读。此外,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的选择也突显现代人追求个性化的阅读心理和特点[2]。④此外移动阅读还具有低成本化、无纸阅读环保化、信息获取快速化、检索方便化等特点。
  2 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的可行性
  移动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无间断阅读需求,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和移动无线网络的深入普及,促进了大学生移动阅读的发展和大学移动阅读用户需求的提升,给图书馆带来了发展契机和挑战。笔者试从读者、技术、资源三方面,探讨图书馆在现有条件下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可行性。
  2.1 读者认知度
  2013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我国18~70周岁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49.3%,30~39周岁人群占27.5%,40~49周岁人群占16.9%,50周岁及以上人群占6.3%。可见,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93.7%是18~49周岁人群。从调查结果看,目前参与移动阅读的主要是青年人,而这个年龄段的人以大学生为主。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移动阅读带来的丰富阅读体验持肯定态度。移动阅读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创新服务的表现,不仅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效、服务范畴,而且也是吸引潜在读者的有效手段[3]。
  2.2 技术可行性
  移动阅读技术手段主要包括:①阅读资源终端接受解码技术,包括电子化文本、图形、影音和无线波频等终端接收和解码。②阅读资源数字化制作,如将纸质资源转化为电子格式,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图形、音视频材料等。③阅读资源传输技术,传输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如电脑光缆、电缆传输,USB数据传输等;无线传输技术包括WIFI、蓝牙、电波、红外等。④阅读资源存储、处理技术[4]。如对閱读资源进行检索、文本处理,U盘和云技术存储等。目前这些技术都已相当成熟。随着支持移动阅读的终端设备在大学的普及,免费WIFI、无线校园网、自助式数据资源查询下载机等在高校的应用,大学生将可以在高校内进行移动阅读。
  2.3 资源保障性
  截至2011年底,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已达561.3TB,主要来源为外购数据库71TB、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466.8TB、网络导航和网络资源采集19.2TB(不含接受缴送的光盘)。其内容单元主要包含:电子图书142.7万种/185.3万册;电子期刊约5.3万种;电子报纸约0.37万种;学位论文约353.7万篇;会议论文约308.1万篇;音频资料约101.6万首;视频资料约8.9万小时(讲座按每场1小时计)。另外谷歌公司2004年开始寻求与图书馆和出版商合作,大量扫描图书,欲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图书馆,使用户可以利用“谷歌图书搜索”功能在线浏览图书或获取图书相关信息。数字资源在逐年递增,将不会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综上所述,大学生已经认可移动阅读服务,技术能满足读者的要求,持续发展的资源将保障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需求。
  3 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策略
  3.1 构建移动阅读服务平台
  高校图书馆要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必须体现出移动阅读移动、即时、互动等特点。因此不能只将学术资源与移动终端进行简单的链接,必须构建服务平台以便与读者进行交流、参考咨询等即时互动,提供符合读者要求的移动阅读服务。目前部分高校已构建自己的移动阅读服务平台,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即手机图书馆),系统主要基于短信和WAP技术提供服务,支持在校师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iPad、Kindle3、iPod等各种移动设备,以WAP网站或短信的方式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包括数据库资源的检索、下载以及馆藏书目的查询、预约等;还有部分高校采用服务商(例如书生、超星)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平台,将其嵌入图书馆的门户网站上,读者通过客户端认证就可以阅读其数字资源。笔者认为未来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平台将是两者的结合,即利用服务商的数字资源,构建符合自己特点的移动服务平台。   3.2 加强数字资源整合
  数字資源整合是指以高校图书馆馆藏作为移动阅读的内容基础,对各类学术资源、互联网开放资源进行重组和扩展,并以兼容的方式展示给读者。图书馆拥有海量阅读资源,其中包括:①购买的数据资源。除传统文献外,电子资源数据库有知网、万方、超星等综合性数据资源平台,图书馆购买后,校内读者可以免费无限量下载使用。②自建数据资源系统,一般高校都根据自有学科特色和构建能力建立了自有资源数据库,这部分数据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是区域网络内移动终端的热门获取源头。③共建资源系统,由高校利用丰富的自有资源优势与移动终端设备运营商合作,开发特色数据库,构建多形式资源获取模式,方便各类移动终端获取[4]。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已粗具规模,但由于宣传不力和检索不便,造成利用率不高。目前高校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整合各类数字资源,使其可以在移动设备上统一检索和全文访问,保障读者随时随地查看数字资源。
  3.3 拓展服务范围
  高校移动阅读服务从本质上看包含了教学与科研服务;以内容上看,综合了电子资源的全文阅读和OPAC服务。利用数字资源采购周期短和费用低的特性,购买实时性较强的资源,减少由于经费、加工等因素造成的藏书更新慢、数量少等问题,提供全文服务;限定IP或发送登录密码,利用现有OPAC进行延伸服务,在保证版权的前提下,读者在校园内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免费下载;图书馆员和各专业专家对教学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和评价,通过移动阅读平台发布,使师生快速了解某个教学内容,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评论;学科馆员针对某个特定学科向特定用户提供定制信息服务,即学科信息跟踪和动态发布。学科用户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4 结 语
  移动阅读近阶段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虽然目前还受到设备价格、流量费用、版权保护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但其已经影响了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是可行的。高校图书馆可在协调好传统阅读与移动阅读的前提下,构建移动阅读服务平台,将核心优势资源作为大学生移动阅读内容,创新服务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 曾妍. 移动阅读在图书馆实行的可能性分析[J]. 图书馆建设,2009(2):70-72.
  [2] 朱颖,樊锐. 谈新的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导读服务[J]. 电子世界,2012(17):146-148.
  [3] 蔡惠霞. 高校图书馆实施移动阅读的可行性探究[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1):83-84.
  [4] 袁永军. 移动终端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科技信息,2013(4):472.
其他文献
通过对我院(2004年4月前为长春市结核病医院)2003年3月~2004年3日年门诊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了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重点讨论了我院晚期癌症病人应用麻醉药品过程中存
将已有文献中一类特殊的两种群协作竞争模型扩展到一般的多种群协作竞争模型。证明在一般的两种群协作竞争模型中,竞争种群在低密度时的相互协作能促进双方的共生,并能提高其环
摘 要 咯血 肾功能衰竭 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6.191  病历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发热、乏力1个月,加重伴周身浮肿4天”,于2009年7月1日就诊。1个月前患者因不明原因咯血于外院住院治疗,初无发热,行胸部CT:双肺气肿,左肺上叶多发肺大泡,右肺上叶纤维灶,双肺多发小结节,双侧胸腔积液。支气管镜:左舌
有效性和可靠性是传输技术的两个主要指标,无论传输技术如何发展,都是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通过现代传输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结合目前通信系统中传输技术应用的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指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真菌学检查阳性,并且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久治不愈。笔者自2006年
心衰简述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肌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急性肺栓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给出一种B样条曲线拟合有序数据的方法。以曲率为代价对有序数据简化。将简化后的数据插值曲线作为硬约束条件,以原始数据逼近曲线作为软约束条件,建立等式约束的最小二乘方程。利用QR分解技术求解方程确定B样条曲线的控制点。采用平方距离最小化方法计算原始数据到生成的B样条曲线的距离,如果不满足误差要求将误差最大数据加入硬约束条件,对局部受影响的部分重新生成曲线。该方法在满足拟合精度的前提下,具有较快的收敛速
下臂丛神经损伤多由于上肢被机器绞伤并呈水平位或外展位牵拉所致,临床表现为前臂尺侧及手部痛觉消失:但在损伤过程中,往往合并前臂的严重绞伤,造成前臂骨折,因而应警惕前臂骨筋膜
从1996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血液透析室用颈内静脉插管法为患者做过渡性临时血管通路,既争取了时间又保证了有效血流量,临床上收到满意效果。
大约30年前,笔者就读于京城的大学气象专业,在完成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后,大三开始终于迎来了天气图分析、预报实践等专业课。记得老师在预报实习课程中,经常重复的一句话,大意
期刊